一种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8121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
药为原料药的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毒性肝炎、水源污染、化学致癌物质、基因突变、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寄生虫感染及遗传等因素都极易引起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症的发生。如不加以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常引发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肝功能衰竭、感染等,这些并发症往往是导致肝癌死亡的直接原因,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目前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中,早期切除的远期疗效较好,但大多数患者在确
诊时已属晚期,手术机会多已错过,而放化疗对本病治疗的毒副反应大,疗效也差,为了克
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
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消积散结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
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
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
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当归1 150克、茯苳1 150克、川芎1 50克、桂枝1 100克、干姜1 150克、防风1 50克、羌活1 50克、柴胡1 100克、葛根1 150克、菊花1 50克、黄芩1 50克、黄连1 50克、苦参1 150克、龙胆草1 150克、金银花1 100克、蒲公英1 150克、穿山甲1 50克、水蛭1 50克、虻虫1 50克、穿心莲1 50克、大青叶1 100克、青黛1 50克、贯众1 50克、山豆根1 150克、生地黄1 50克、牡丹皮1 100克、丹参1 50克、赤芍1 50克、白芍1 100克、白术1 100克、紫草1 150克、羚羊角粉1 30克、大黄1 100克、巴豆1 50克、川乌1 50克、防己1 50克、厚朴1 150克、神曲1 300克、山楂1 50克、乌药1 100克、莱菔子1 100克、三七1 50克、茜草1 150克、血竭1 50克、大腹皮1 100克、元胡1 100克、生黄芪1 150克、党参1 100克。
优选为 当归100克、茯苓100克、川芎30克、桂枝50克、干姜30克、防风20克、羌活20克、柴胡30克、葛根50克、菊花3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苦参30克、龙胆草5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60克、穿山甲20克、水蛭20克、虻虫20克、穿心莲20克、大青叶40克、青黛20克、贯众30克、山豆根100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5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芍60克、白术50克、紫草50克、羚羊角粉10克、大黄30克、巴豆20克、川乌20克、防己30克、厚朴50克、神曲100克、山楂30克、乌药30克、莱菔子50克、三七30克、茜草60克、血竭10克、大腹皮50克、元胡30克、生黄芪50克、党参50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桃仁1 50克、红花1 50克、三棱1 50克、莪术1 50克、郁金1 50克、鸡内金1 100克、青皮1 100克、枳实1 150克、金钱草1 100克、猪苓1 50克、泽泻1 100克、薏苡仁1 150克、车前子1 100克、海金沙1 100克、虎杖1 100克、肉桂1 50克、吴茱萸1 50克、枳壳1 50克、香附子1 100克、紫苏1 50克、高良姜1 50克、薤白1 50克、丁香1 50克、花椒1 50克。
优选为 桃仁20克、红花3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郁金30克、鸡内金50克、青皮50克、枳实100克、金钱草50克、猪苓50克、泽泻30克、薏苡仁50克、车前子30克、海金沙50克、虎杖50克、肉桂20克、吴茱萸20克、枳壳20克、香附子30克、紫苏20克、高良姜30克、薤白30克、丁香20克、花椒20克。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这是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专利战略的重要内容。 泰一和浦专利战略的构建,便于中医药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现代化和产业化。为传统中医药发展与创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道路。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内服l)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 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症状,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
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100克、茯苓100克、川芎30克、桂枝50克、干姜30克、防风20克、芜活20克、柴胡30克、葛根50克、菊花30克、黄吝30克、黄连20克、苦参30克、龙胆草5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60克、穿山甲20克、水蛭20克、虻虫20克、穿心莲20克、大青叶40克、青黛20克、贯众30克、山豆根100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5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芍60克、白术50克、紫草50克、羚羊角粉10克、大黄30克、巴豆20克、川乌20克、防己30克、厚朴50克、神曲100克、山楂30克、乌药30克、莱菔子50克、三七30克、茜草60克、血竭10克、大腹皮50克、元胡30克、生黄芪50克、党参50克、桃仁20克、红花3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郁金30克、鸡内金50克、青皮50克、枳实100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50克、虎杖50克、枳壳20克、香附子30克。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100克、茯苓100克、川芎30克、桂枝50克、干姜30克、防风20克、芜活20克、柴胡30克、葛根50克、菊花30克、黄吝30克、黄连20克、苦参30克、龙胆草5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60克、穿山甲20克、水蛭20克、虻虫20克、穿心莲20克、大青叶40克、青黛20克、贯众30克、山豆根100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5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芍60克、白术50克、紫草50克、羚羊角粉10克、大黄30克、巴豆20克、川乌20克、防己30克、厚朴50克、神曲100克、山楂30克、乌药30克、莱菔子50克、三七30克、茜草60克、血竭10克、大腹皮50克、元胡30克、生黄芪50克、党参50克、桃仁20克、红花3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郁金30克、鸡内金50克、青皮50克、枳实100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50克、虎杖50克、枳壳20克、香附子30克。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
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100克、茯苓100克、川芎30克、桂枝50克、干姜30克、防风20克、芜活20克、柴胡30克、葛根50克、菊花30克、黄吝30克、黄连20克、苦参30克、龙胆草5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60克、穿山甲20克、水蛭20克、虻虫20克、穿心莲20克、大青叶40克、青黛20克、贯众30克、山豆根100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5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芍60克、白术50克、紫草50克、羚羊角粉10克、大黄30克、巴豆20克、川乌20克、防己30克、厚朴50克、神曲100克、山楂30克、乌药30克、莱菔子50克、三七30克、茜草60克、血竭10克、大腹皮50克、元胡30克、生黄芪50克、党参50克、桃仁20克、红花3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郁金30克、鸡内金50克、青皮50克、枳实100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50克、虎杖50克、枳壳20克、香附子30克。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 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100克、茯苓100克、川芎30克、桂枝50克、干姜30克、防风20克、芜活20克、柴胡30克、葛根50克、菊花30克、黄吝30克、黄连20克、苦参30克、龙胆草5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60克、穿山甲20克、水蛭20克、虻虫20克、穿心莲20克、大青叶40克、青黛20克、贯众30克、山豆根100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5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芍60克、白术50克、紫草50克、羚羊角粉10克、大黄30克、巴豆20克、川乌20克、防己30克、厚朴50克、神曲100克、山楂30克、乌药30克、莱菔子50克、三七30克、茜草60克、血竭10克、大腹皮50克、元胡30克、生黄芪50克、党参50克、桃仁20克、红花3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郁金30克、鸡内金50克、青皮50克、枳实100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50克、虎杖50克、枳壳20克、香附子30克。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 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
[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100克、茯苓100克、川芎30克、桂枝50克、干姜30克、防风20克、芜活20克、柴胡30克、葛根50克、菊花30克、黄吝30克、黄连20克、苦参30克、龙胆草5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60克、穿山甲20克、水蛭20克、虻虫20克、穿心莲20克、大青叶40克、青黛20克、贯众30克、山豆根100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5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芍60克、白术50克、紫草50克、羚羊角粉10克、大黄30克、巴豆20克、川乌20克、防己30克、厚朴50克、神曲100克、山楂30克、乌药30克、莱菔子50克、三七30克、茜草60克、血竭10克、大腹皮50克、元胡30克、生黄芪50克、党参50克、桃仁20克、红花3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郁金30克、鸡内金50克、青皮50克、枳实100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50克、虎杖50克、枳壳20克、香附子30克。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縮至规
定的浓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实验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145例患者,其中男81例,女64例;年龄最大者79岁,年龄最小者只有24岁。
治疗方法 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 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 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
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10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完全改善,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显效体征显著改善,患者基本无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很好。 有效体征明显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心情较好,精力比较充沛。 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心情抑郁,精神萎靡不振。 典型病例
1、邵某某,男,46岁,干部。上腹部包块2个月,伴腹部纳差,胃脘饱满,肝区作痛,小便短赤,口干鼻衄,一月前肝同位素扫描显示肝内巨大占位病变,腹水(++), a-FP750单位,诊断为肝脏晚期恶性肿瘤。口服喃氟啶2瓶(既往无肝病史),患者病情日渐加重,来诊时情况欠佳,颜面灰黯,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呃逆嗳气,肝大肋下10公分,剑突下14公分,质硬,腹水(+++),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脉玄数滑,舌苔黄腻。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后,自觉腹胀减轻,鼻衄较少,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
合物3个月,下肢浮肿消退,尿量增多,精神好转,腹胀减轻,肝大肋下8公分,剑突下10公
分,腹水(+), a-FP140单位,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食欲
佳,肝脏明显縮小至肋下3公分,剑突下5公分,a -FP33单位,肝内未见明显占位病变,病
情稳定,继续治疗。 2、尹某,女,41岁,会计。 患者自8年来,经常出现肝区疼痛,并伴低热(37. 5 38°C ),医院作肝穿剌,疑诊肝炎。半年前"感冒"发热,肝区疼痛卒然加重,呈针剌样痛,经检查诊为肝脏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治疗。经多方处理,低热、肝区疼痛始终未能得到改善,全身情况亦日趋恶化,来诊时,肝区疼痛、低热(37.5°C )、胃胀、纳差、便溏、形瘦、面色青暗、神疲气短、脉沉细弦数、舌质青赤、有瘀斑、苔薄白,肝脏触诊肋下5公分,质硬,表面不光滑,触痛。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后,肝区疼痛日渐减轻,低热消失,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肝区疼痛显著缓解,精神好转,腹胀减轻,食量增加,肝大肋下3公分,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个月,肝区疼痛基本消失,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体重增加,面色红润,复查肝脏大小、功能正常。
3、黄某某,男,39岁,工人。 4年前做过胆结石摘除术,一月前上腹胀满疼痛、纳呆食少、开始误认是胃病,医院治疗无效, 一周前肝区剧病后,胸积液送检,癌细胞(+),确诊为肝脏晚期恶性肿瘤,抢救28天,病情恶化极快,腹胀如鼓,气喘不能平卧,剧痛难忍,经家属要求出院, 一切后事准备好。来诊时,患者腹胀如鼓,剑突下、肝肋下肿块压脐,质硬,边缘不整,表面结节明显,叩之音实,下腹振水音明显,舌红绛,苔黄黑无津,神昏气喘,脉弦洪带结,两尺无根,大便不通。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日后,神清,口苦咽干,说话无力,黑苔稍退,小便短赤,腹胀消软,两胁觉痛,稍能平卧,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肝区肿块明显縮小,腹软已能平卧,每天能进稀粥一碗,脉弦小,结脉稍解,黑苔已退,右胁疼痛减轻,大便每天2至3次,仍下黑粘色大便,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0日,右胁微痛,肝区肿块消软过半,胃纳转佳,已能自己起床大小便,每天仍下黑粘色大便1至2次,小便微赤,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月余,饮食起居均正常,医院复查结果AFP〉35mg/L,超声波、肝功能均正常,患者已健康正常工作生活26年。
4、周某某,女,40岁,教师。 患者因胃腕部肿块伴疼痛呕吐于1年前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并行胃全切术,2月前因肝区疼痛到医院检查,B超提示肝内有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转移性肝脏晚期恶性肿瘤。超声所见左肝外段及内缘均见低回声区,分别为O. 2cm X 2. lcm、3. Ocm X 2. 9cm大小,边界尚清楚,右肝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区,患者自觉右胁下胀满不适,阵阵作痛,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口干咽燥,舌红瘦,苔白而干,右脉弦细滑,左脉弦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0日后,胁下渐舒适、疼痛大为减轻,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疼痛基本消失,复查B超提示肝左内叶见1.3cm X 1.2cm低回声团、边界清晰规则、余回声可、超声提示左肝内叶窦性占位病变,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个月,一切症状消失,身体日渐强壮,复查,超声提示肝内回声均匀,血管清晰,未见明显异常,随访两
年均正常。 5、冯某,男,58岁,农民。 患者素患乙肝10余年,近3月肝区持续隐痛,且右肋沿下发现鹅卵大小之肿块,触之质硬,高低不平,B超查见肝右后叶多个类圆形结节状回声,约107mmX86mm;51mmX 45mm,肿块周边清晰,不规整,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大者呈较强回声,CDFI及CPA显示肿块周边见斑点状彩流,肿块内见较丰富血管。超声提示右肝多发性巨块型占位性病变(肝癌)。经以上检查确诊为肝脏晚期恶性肿瘤。诊见形体消瘦,面色黧黑,舌红苔黄厚,脉沉弦滑;右肋沿下可触及一鹅卵大小之肿块,质硬,表面高低不平;腹部柔软,敲之如鼓音,自觉乏力,低烧,纳呆,脘腹撑胀,右胁持续隐痛,大便略干。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l月后,症状显著改善,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腹胀、低热消失,食欲增进,精神明显好转,期间曾恢复劳动,均无明显不适,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个月,B超复查显示肝右叶布满低回声包块,最大的91X63cm,边界清,肝血管欠清,肝包膜不规整,B超复查所见肿块大小与首诊相比明显縮小,且诸证好转,患者对治疗更加充满信心,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右肋沿下包块逐渐消失,自觉症状明显好转,B超复查右肝叶可见形态不规则之肿块回声,最大约71mmX 64mm,周边可见声晕,内回声不均匀,肝内血管显示欠清,门脉增宽,约14mm,内回声尚均匀,未见肿块回声。
6 、李某某,男60岁,退休干部。 —月前因纳差、厌油腻体检,医院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脏晚期恶性肿瘤,左肝三个肿物,6. 0X5. 0cm,2. 9X3. lcm,2. 5X2. 6cm ;右肝一个7. 5X4. lcm。住院参与化疗一次,致精神疲倦,无法自由活动,来诊时面色苍黄晦暗,气短神疲,纳差,舌胖淡紫齿痕中裂,苔白腻,舌边瘀斑成片,脉微细而急,120次/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后,精神转好,食量增多,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B超查见右肝肿物略縮小,左肝肿物略增大,体重增加2公斤,脉微细,100次/分,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可随意行动,已无病容,服药信心大增,患者精神体力持续好转,可骑自行车10公里而不累,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月余,B超检查左肝无异常发现,右肝肿物縮小至3. 0X2. 5cm,2. 4X2. lcm,继续治疗。
7、程某某,女,49岁,会计。 3年前因腹胀痛,每天大便8至10次,医院检查,剖腹探查见直肠上段癌肿向周围浸润扩散,病理切片检查诊断为直肠腺癌,作乙状结肠与直肠吻合术,结合化疗。1993年11月肝区胀痛加剧,纳呆食少,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到医院复查,B超报告示肝切面光点分布不均,右叶见4. 8X3. 8cm结节,于肝门区见5. lcmX3. 6cm实质肿块,提示右叶肝内结节,CT检查上腹部CT扫描见肝门处占位性低密度病灶,密度不均匀,肝右叶、方叶另有结节状低密度灶存在,呈多个结节,肝管扩张。诊断转移性肝脏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完全丧失信心,病情恶化极快,肝痛腹胀加剧。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后,每天下黑色大便2至3次,肝腹肿块消软、痛减,胃纳转佳,每餐能进稀饭二碗,生活能自理,患者及家属信心倍增,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 个月,每天下黑粘色大便1至2次,肝腹肿块消软过半,痛轻,饮食起居基本正常,体重增加, 已能做些家务劳动,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黑粘大便少,右肋痛止,食量大于常 日,体重增加十多斤,右胁下触及约一指位,质软,轻度压痛,饮食起居正常,又服用本发明 中药组合物3月余,复查肝脏大小、功能均正常,随访两年,病情无反复,饮食起居正常。
8、施某某,女,37岁,职员。 患者2年前自觉右前后肋下隐痛,逐渐加重,超声检查肝右叶探及10. 1X10.7cm 稍强回声区,CT示肝右叶有一巨块影占位,肝功能有一定损害,确诊为原发性肝脏晚期恶 性肿瘤,后经保肝降酶治疗后,转肿瘤科介入化疗,经2次介入,出现腹胀、腹泻、纳差、消 瘦、肝功能损害较重,这时患者拒绝再次介入治疗。来诊时,患者胁下肿物与脐平,坚硬如 石,夜间痛甚,心烦急躁,夜不能眠,口干渴,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后,肝腹肿块消软、痛减,饮食、睡眠转佳,生活可以 自理,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复查CT示肝右叶巨块影占位明显縮小,饮食起居基 本正常,体重增加,肝区疼痛减轻,病情稳定,可完成部分家务,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 月,后肋下痛止,体重增加,复查CT示肝右叶巨块影占位消失,肝脏大小、功能均正常,病 情无反复,已恢复工作。
五、治疗结果 所收治的145例病例中,经10个月治疗,其中治愈57例,显效39例,有效43例, 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5%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 患者有极其显著疗效.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1~150克、茯苓1~150克、川芎1~50克、桂枝1~100克、干姜1~150克、防风1~50克、羌活1~50克、柴胡1~100克、葛根1~150克、菊花1~50克、黄芩1~50克、黄连1~50克、苦参1~150克、龙胆草1~150克、金银花1~100克、蒲公英1~150克、穿山甲1~50克、水蛭1~50克、虻虫1~50克、穿心莲1~50克、大青叶1~100克、青黛1~50克、贯众1~50克、山豆根1~150克、生地黄1~50克、牡丹皮1~100克、丹参1~50克、赤芍1~50克、白芍1~100克、白术1~100克、紫草1~150克、羚羊角粉1~30克、大黄1~100克、巴豆1~50克、川乌1~50克、防己1~50克、厚朴1~150克、神曲1~300克、山楂1~50克、乌药1~100克、莱菔子1~100克、三七1~50克、茜草1~150克、血竭1~50克、大腹皮1~100克、元胡1~100克、生黄芪1~150克、党参1~100克。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当归100克、茯苓100克、川芎30克、桂枝50克、干姜30克、防风20克、羌活20克、柴 胡30克、葛根50克、菊花3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苦参30克、龙胆草50克、金银花50 克、蒲公英60克、穿山甲20克、水蛭20克、虻虫20克、穿心莲20克、大青叶40克、青黛20 克、贯众30克、山豆根100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5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芍60 克、白术50克、紫草50克、羚羊角粉10克、大黄30克、巴豆20克、川乌20克、防己30克、 厚朴50克、神曲100克、山楂30克、乌药30克、莱菔子50克、三七30克、茜草60克、血竭 10克、大腹皮50克、元胡30克、生黄芪50克、党参50克。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桃仁1 50克、红花1 50克、三棱1 50克、莪术1 50克、郁金1 50克、鸡内 金1 100克、青皮1 100克、枳实1 150克、金钱草1 100克、猪苓1 50克、泽泻 1 100克、薏苡仁1 150克、车前子1 100克、海金沙1 100克、虎杖1 100克、肉 桂1 50克、吴茱萸1 50克、枳壳1 50克、香附子1 100克、紫苏1 50克、高良 姜1 50克、薤白1 50克、丁香1 50克、花椒1 50克。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是桃仁20克、红花3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郁金30克、鸡内金50克、青皮50克、枳 实100克、金钱草50克、猪苓50克、泽泻30克、薏苡仁50克、车前子30克、海金沙50克、 虎杖50克、肉桂20克、吴茱萸20克、枳壳20克、香附子30克、紫苏20克、高良姜30克、薤 白30克、丁香20克、花椒20克。
5. 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任意一项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可按照常规的中 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口服制剂是丸剂、胶囊剂、片 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7. 权利要求1 6所述的任意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脏恶晚期性肿瘤病证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肝脏晚期恶性肿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当归、茯苓、川芎、桂枝、干姜、柴胡、葛根、黄芩、黄连、苦参、金银花、蒲公英、穿山甲、水蛭、青黛、山豆根、牡丹皮、丹参、赤芍、白芍、白术、紫草、羚羊角粉、大黄、厚朴、乌药、三七、茜草、血竭、元胡、生黄芪、党参、桃仁、红花、郁金、鸡内金、枳实、猪苓、泽泻、车前子、海金沙、虎杖、吴茱萸、香附子、高良姜、薤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可显著改善剧烈疼痛,干扰肝脏肿瘤细胞癌变,阻断肿瘤细胞复制,恢复肝细胞活性,增强肝脏自我修补功能,抗扩散、防转移,显著缩小肝脏瘤体,减轻并消除腹水,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减轻患者病痛,以及增进食欲,提高整体抗病能力等方面,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由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本采用了国家药典规定的药食同源药物进行组合,所以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1757598SQ20091030936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
发明者王峰, 王文奎 申请人: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