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8120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
的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些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肝炎、肝静脉阻塞等,非肝性疾病如心衰、肾衰、 甲状腺功能减低、胰腺炎等,以上疾病常会引发肝腹水病证,临床上患者多伴有面色黄、体 瘦、语言低微、气息短促、乏力、腹胀大肢肿、脉沉细无力等症状,如不加以及时有效的治疗, 常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多种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的 疾病,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肝腹水病证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 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天然植物药,根 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 极小的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 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 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桂枝1 100克、茯苳1 150克、泽泻1 100克、车前子1 100克、木通1 40克、半边莲1 50克、桑白皮1 100克、海金沙1 100克、地肤子1 50克、金钱草 1 50克、滑石1 100克、羌活1 40克、防风1 40克、五加皮1 50克、威灵仙1 50克、乌梢蛇1 30克、伸筋草1 50克、防己1 40克、肉桂1 40克、丁香1 30克、 穿山甲1 30克、陈皮1 50克、枳实1 50克、香附子1 150克、大黄1 100克、川 芎1 50克、苏合香1 50克、安息香1 50克、零陵香1 50克、石菖蒲1 150克、 苍术1 50克、豆蔻1 50克、猪苳1 100克、木通1 50克、半边莲1 100克。
优选为 桂枝30克、茯苓100克、泽泻50克、车前子40克、木通10克、半边莲30克、桑白 皮60克、海金沙50克、地肤子30克、金钱草30克、滑石50克、羌活20克、防风20克、五加 皮20克、威灵仙20克、乌梢蛇20克、伸筋草20克、防己20克、肉桂10克、丁香10克、穿山 甲10克、陈皮30克、枳实50克、香附子100克、大黄100克、川芎30克、苏合香20克、安息香20克、零陵香20克、石菖蒲100克、苍术30克、豆蔻20克、猪苓50克、木通30克、半边 莲50克。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厚朴1 40克、山药1 50克、白术1 40克、莱菔子1 50克、郁李仁1 40克、藿香1 40克、佩兰1 40克、紫苏1 40克、槟榔1 50克、白芷1 40克、细 辛1 30克、吴茱萸1 40克、高良姜1 40克、花椒1 30克、薤白1 40克、草豆蔻 1 40克、草果1 30克、芡实1 50克、葶苈子1 40克、石韦1 40克、通草1 40 克、茵陈1 50克。
优选为 厚朴20克、山药30克、白术20克、莱菔子30克、郁李仁15克、藿香20克、佩兰20 克、紫苏20克、槟榔30克、白芷20克、细辛4克、吴茱萸20克、高良姜20克、花椒10克、薤 白20克、草豆蔻20克、草果10克、荧实30克、葶苈子30克、石韦20克、通草20克、茵陈30克。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 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 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 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 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 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这是泰一和浦(北京) 中医药研究院专利战略的重要内容。 泰一和浦专利战略的构建,便于中医药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现代化和产 业化。为传统中医药发展与创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道路。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 为指导内服l)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 剂每天三次,每次2 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 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肝腹水病证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 到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 觉症状,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
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桂枝30克、茯苓100克、泽泻50克、车前子40克、木 通10克、海金沙50克、地肤子30克、金钱草30克、滑石50克、羌活20克、防风20克、防己20克、肉桂10克、丁香10克、穿山甲10克、陈皮30克、枳实50克、香附子100克、大黄100 克、川芎30克、苏合香20克、安息香20克、零陵香20克、石菖蒲100克、苍术30克、豆蔻20 克、猪苓50克、木通30克、半边莲50克、厚朴20克、白术20克、槟榔30克、白芷20克、吴 茱萸20克、芡实30克、葶苈子30克、石韦20克、通草20克、茵陈30克。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桂枝30克、茯苓100克、泽泻50克、车前子40克、木 通10克、海金沙50克、地肤子30克、金钱草30克、滑石50克、羌活20克、防风20克、防己 20克、肉桂10克、丁香10克、穿山甲10克、陈皮30克、枳实50克、香附子100克、大黄100 克、川芎30克、苏合香20克、安息香20克、零陵香20克、石菖蒲100克、苍术30克、豆蔻20 克、猪苓50克、木通30克、半边莲50克、厚朴20克、白术20克、槟榔30克、白芷20克、吴 茱萸20克、芡实30克、葶苈子30克、石韦20克、通草20克、茵陈30克。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 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桂枝30克、茯苓100克、泽泻50克、车前子40克、木 通10克、海金沙50克、地肤子30克、金钱草30克、滑石50克、羌活20克、防风20克、防己 20克、肉桂10克、丁香10克、穿山甲10克、陈皮30克、枳实50克、香附子100克、大黄100 克、川芎30克、苏合香20克、安息香20克、零陵香20克、石菖蒲100克、苍术30克、豆蔻20 克、猪苓50克、木通30克、半边莲50克、厚朴20克、白术20克、槟榔30克、白芷20克、吴 茱萸20克、芡实30克、葶苈子30克、石韦20克、通草20克、茵陈30克。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 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桂枝30克、茯苓100克、泽泻50克、车前子40克、木 通10克、海金沙50克、地肤子30克、金钱草30克、滑石50克、羌活20克、防风20克、防己 20克、肉桂10克、丁香10克、穿山甲10克、陈皮30克、枳实50克、香附子100克、大黄100 克、川芎30克、苏合香20克、安息香20克、零陵香20克、石菖蒲100克、苍术30克、豆蔻20 克、猪苓50克、木通30克、半边莲50克、厚朴20克、白术20克、槟榔30克、白芷20克、吴 茱萸20克、芡实30克、葶苈子30克、石韦20克、通草20克、茵陈30克。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 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
[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桂枝30克、茯苓100克、泽泻50克、车前子40克、木 通10克、海金沙50克、地肤子30克、金钱草30克、滑石50克、羌活20克、防风20克、防己 20克、肉桂10克、丁香10克、穿山甲10克、陈皮30克、枳实50克、香附子100克、大黄100 克、川芎30克、苏合香20克、安息香20克、零陵香20克、石菖蒲100克、苍术30克、豆蔻20 克、猪苓50克、木通30克、半边莲50克、厚朴20克、白术20克、槟榔30克、白芷20克、吴 茱萸20克、芡实30克、葶苈子30克、石韦20克、通草20克、茵陈30克。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縮至规定的浓 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实验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肝腹水病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154例患者,其中男91 例,女63例;年龄最大者78岁,年龄最小者只有19岁。
治疗方法 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胶囊剂每天 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 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 4片, 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
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5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水肿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各相关指标达到正常水平,体征完全改善,患者 无任何不良感觉。 显效水肿基本消失,肝功能接近正常,各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体征完全基本 改善,患者基本无任何不良感觉。
有效水肿改善,肝功能有所恢复,各相关指标达有所改善,体征有改善。
无效水肿无变化,肝功能异常,各相关指标均未有改变,体征无改善。
典型病例
1、郑某某,男,41岁,农民。 腹胀伴下肢浮肿1月余,头昏乏力,饮食欠香,舌淡苔白腻,脉缓滑,面色萎黄,巩 膜无黄染,腹部膨隆如蛙腹,青筋微露,肝未满意扪及,脾于左肋下可及2 3横指,腹水 征阳性,腹围83cm,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示HBsAg(+)、 HBeAg(+)、 HBcAg(+)、抗 Bc(+) 、 ALT :8U/L、ALB :34g/L、AFP > 400UG/L,诊断为肝腹水。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后,腹胀大减,腹围76cm,下肢水肿渐除,又服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后,腹胀消,饮食转佳,腹围72cm,脾于左肋下仅触及一横指, HBsAg (+) 、 HBeAg (+) 、 HBcAg (祙 15.笄c(祙 LT :5U/L、 ALB :43g/L、 AFP220UG/L,又服本 发明中药组合物4个月,肝功能各项检查均正常,随访半年,未发。
2、黄某某,男,56岁,经理。 上腹部饱胀半年,加重1月,伴心慌气短,下肢浮肿,饮食尚可,大便溏泻,日解3 5次,无脓血,舌红嫩多齿印,苔黄滑,脉沉细。恶液质,腹膨隆,肝未满意扪及,脾于肋下可及 4横指,腹水征阳性,腹围88cm,下肢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示AFP > 400ug/L。 B超示 肝腹水大量。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腹胀减轻,食纳增多,大便正常,行动如常,服用本 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后,腹胀消,饮食佳,脾于肋下及2横指,腹围75cm,复查AFP310ug/ L,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4月余,患者腹水已痊愈,随访三年未复发。
3、朱某,女,52岁,退休工人。 患者有HBsAg阳性史20余年,肝功能基本正常,无明显自觉症状,1999年下半年 始出现腹腹大,双下肢肿,医院诊为"肝硬化腹水",治疗后病情时有反复。此次于春节劳累 后上症再发,B超示肝硬化,脾大,腹水(中量);肝功能示:ALT :123U/L :AST :89U/L,A/G : 0.7。腹胀,食后尤甚,双下肢肿,乏力,纳差,便溏,日行二三次,小便量少,吞质淡,苔白滑,脉沉缓。巩膜轻度黄染,可见蜘蛛惩处肝掌,腹隆起,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于肋
下2cm处触及,肝区叩痛(十),移动性浊音(十),双下肢水肿(十)。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尿量增多,腹膨肢肿减轻,大便偏搪,每日一二次,
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后,腹胀乏力明显减轻,食欲增进,大便已成形,下肢浮肿
消,肝功能示:ALT :63U/L, AST :72U/L, A/G :1. 3,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月余,症状均消
失,患者腹水已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4、彭某,男,48岁,交警。 患者3年前出现腹水,经一系列检查后诊断为"肝硬化腹水,脾肿大"。经用西医保 肝利尿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反复,故要求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肝病面容,形体消瘦, 皮肤干枯,贫血貌,颈部、上胸部可见3枚蜘蛛痣,腹部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脉络怒张,伴双 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全身乏力,食欲不振,面色黧黑,形体消瘦,小便短少,舌质暗红,舌边 紫斑,舌下青筋迂曲怒张,脉弦涩。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尿量增多,腹胀肢肿减轻,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 物2个月后,腹胀乏力明显减轻,食欲增进,颈部、上胸部3枚蜘蛛痣已不明显,下肢浮肿消, 皮肤已显光滑,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余,上述症状均消失,患者腹水已痊愈,面色红润, 精力充沛。 5、邹某某,男,50岁,工程师。 患乙肝多年,腹水3个月,医院科诊断为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经治疗效果不佳。来 诊时腹胀纳差,乏力,尿少,便溏不爽,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腹大如鼓,肝掌,腹壁静脉显露, 叩之有移动性浊音,舌淡紫黯,苔薄腻,脉弦细。ALT866. 84U, AST1133. 56U, A/G = 0. 78。 B 超示肝右肋下2. 2cm,剑突下5. 6cm,侧卧腹水5. 5cm。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尿量增多,腹胀减轻,食欲增进,又服用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1个月后,腹胀乏力明显减轻,体重增加,大便正常,ALT427. 19U, AST394. 26U, A/ G = 0. 92。 B超示肝右肋下1. 7cm,剑突下2. 66cm,侧卧腹水2. 3cm,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5月余,上述症状均消失,各项指标均正常,患者腹水已痊愈,面色红润,精力充沛,随访2年
未复发。 6、尉某某,女,48岁,教师。 l年前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经住院多次抽水配合输白蛋白及应用利尿剂,腹水一度 消退,但旋即又起。来诊时,形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隐晦,神情倦怠,脉沉迟,舌苔红赤,大 便溏泻,小便短少,腹部膨隆,双下肢浮肿,腹壁静脉曲张。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小三阳,DNA检 测结果阳性。B超提示肝硬化,大量腹水。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后,尿量增多,腹胀肢肿日渐消退,又服用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1个月后,精神渐振,纳增,二便正常,双下肢浮肿消,面色红润,又服本发明中药
组合物5月余,B超检查腹水已痊愈,乙肝五项转阴,肝功能正常,体力显著恢复,症状均消
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7、赵某某,男,55岁,干部。 患者于7年前出现乏力、纳差、腹胀,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症状 减轻,肝功能改善,但未规范抗病毒治疗,病情时轻时重。4年前出现下肢水肿,A/G倒置, ALT1427,AST1384,B超诊断肝腹水。 一个月前,腹胀渐进性加重,尿量减少,食欲、进食量、体力明显下降,腹胀如鼓,皮肤、黏膜、巩膜轻度黄染,肝掌阳性,可见多个蜘蛛痣,肝脾触及 不满意,波动感(+),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水肿。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后,尿量增多,腹胀、肢肿明显消退,黄疸显著改善, 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l个月后,精神渐振,食量增加,黄疸、双下肢浮肿消,ALT548、 AST629,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月余,B超检查腹水已痊愈,肝功能正常,症状均消失,精 力充沛。 8、李某,男,49岁,司机。 有乙肝小三阳10余年,未坚持治疗,2003年5月份诊断为肝硬化。同年底因门静 脉高压引起大量出血。遂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病情减轻出院。2004年1月,小便短少,腹 胀如鼓,B超显示肝硬化、大量腹水。 来诊时患者精神萎靡,语音低哑,消瘦乏力,腹胀难忍,腹部青筋暴露,面色晦暗, 下肢肿胀。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后,尿量增多,食量增多,腹胀、肢肿明显消退,精神 渐振,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后,语音洪亮,体重增加,双下肢浮肿消,又服本发明 中药组合物巩固治疗2个月,B超检查腹水已痊愈,肝功能正常,症状均消失,体力明显恢复。 五、治疗结果 所收治的154例病例中,经5个月治疗,其中治愈81例,显效28例,有效32例,无
效13例,总有效率达91 %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肝腹水病证患者有极其 显著疗效。
8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桂枝1~100克、茯苓1~150克、泽泻1~100克、车前子1~100克、木通1~40克、半边莲1~50克、桑白皮1~100克、海金沙1~100克、地肤子1~50克、金钱草1~50克、滑石1~100克、羌活1~40克、防风1~40克、五加皮1~50克、威灵仙1~50克、乌梢蛇1~30克、伸筋草1~50克、防己1~40克、肉桂1~40克、丁香1~30克、穿山甲1~30克、陈皮1~50克、枳实1~50克、香附子1~150克、大黄1~100克、川芎1~50克、苏合香1~50克、安息香1~50克、零陵香1~50克、石菖蒲1~150克、苍术1~50克、豆蔻1~50克、猪苓1~100克、木通1~50克、半边莲1~100克。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桂枝30克、茯苓100克、泽泻50克、车前子40克、木通10克、半边莲30克、桑白皮60 克、海金沙50克、地肤子30克、金钱草30克、滑石50克、羌活20克、防风20克、五加皮20 克、威灵仙20克、乌梢蛇20克、伸筋草20克、防己20克、肉桂10克、丁香10克、穿山甲10 克、陈皮30克、枳实50克、香附子100克、大黄100克、川芎30克、苏合香20克、安息香20 克、零陵香20克、石菖蒲100克、苍术30克、豆蔻20克、猪苓50克、木通30克、半边莲50 克。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厚朴1 40克、山药1 50克、白术1 40克、莱菔子1 50克、郁李仁1 40克、 藿香1 40克、佩兰1 40克、紫苏1 40克、槟榔1 50克、白芷1 40克、细辛1 30克、吴茱萸1 40克、高良姜1 40克、花椒1 30克、薤白1 40克、草豆蔻1 40 克、草果1 30克、芡实1 50克、葶苈子1 40克、石韦1 40克、通草1 40克、茵 陈1 50克。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是厚朴20克、山药30克、白术20克、莱菔子30克、郁李仁15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 紫苏20克、槟榔30克、白芷20克、细辛4克、吴茱萸20克、高良姜20克、花椒10克、薤白 20克、草豆蔻20克、草果10克、芡实30克、葶苈子30克、石韦20克、通草20克、茵陈30克。
5. 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任意一项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可按照常规的中 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口服制剂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
7. 权利要求1 6所述的任意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腹水病证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肝腹水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桂枝、茯苓、泽泻、车前子、木通、半边莲、桑白皮、海金沙、地肤子、金钱草、滑石、羌活、防风、五加皮、防己、肉桂、丁香、穿山甲、陈皮、枳实、香附子、大黄、川芎、厚朴、山药、白术、莱菔子、石菖蒲、郁李仁、白芷、吴茱萸、高良姜、薤白、芡实、石韦、通草、茵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可显著改善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腹水,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门静脉压力增高,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低白蛋白血症,淋巴液生成过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等症状,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由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本采用了国家药典规定的药食同源药物进行组合,所以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1757541SQ20091030936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
发明者王峰, 王文奎 申请人: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