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989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的吸痰装置中储痰器非一次性,终末消毒工作量大,不易清洁,有潜在院内感染的危险;储痰器中的痰液易逆流造成污染;而且储痰器无计量刻度。因此为克服以上不足,我们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设计了一次性吸痰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吸痰装置。[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次性吸痰装置,该装置由储痰筒、集痰袋、筒塞、计量刻度、负压吸引管、吸痰管、开关、安全阀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储痰筒(6)是透明的,其一侧的侧壁上刻有计量刻度(3),另一侧壁上端设置挂钩(5),集痰袋(9)由透明材料制成,位于储痰筒(6)内,负压吸引管(1)和吸痰管(4)均穿过筒塞(7),并且其位于储痰筒(6)内的一端均设有安全阀门(8),位于筒体外的另一端均设有开关(2);负压吸引管(1)位于储痰筒(6)内的一端在安全阀门(8)之前分成两条,一条进入集痰袋(9),另一条进入储痰筒与集痰袋之间,上述负压吸引管(D、吸痰管(4)和集痰袋(9)均为一次性用品;筒塞(7)与储痰筒(6)行成密闭的装置。[0005] 优选的,所述集痰袋(9)为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该吸痰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吸痰管和集痰袋均为一次性用品,方便护士操作,大大降低了护理工作量,而且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2、该吸痰装置的负压吸引管及吸痰管均有安全阀门及开关,通过筒塞与储痰筒形成密闭装置,密封性好,能防止痰液逆流造成的污染,同时开关能控制吸痰的时机、力度及节奏。3、透明储痰筒上标有计量刻度,方便护士观察和计量吸出液体情况。4、该吸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负压吸引管 2、开关 3、计量刻度 4、吸痰管5、挂钩 6、储痰筒 7、筒塞8、安全阀门9、集痰袋10、负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将储痰筒6用挂钩5挂在床旁,先将集痰袋9放入储痰筒6中,再把连接有负压吸引管1和吸痰管4的瓶塞7塞入储痰筒6的筒口中,形成一次性吸痰装置。吸痰操作时,打开负压吸引管、吸痰管的开关2,痰液被吸入储痰筒6内的集痰袋9中,安全阀门8为反逆流装置能防止痰液进入负压吸引管或吸痰管,吸痰管4上的
3开关2控制吸痰的时机、力度及节奏,负压管1 0维持集痰袋的形状。吸痰完毕,关闭开关2,安全阀门8、开关2能防止痰液流出集痰袋9,最后将一次性吸痰装置按医疗垃圾处理。
权利要求一次性吸痰装置,该装置由储痰筒、集痰袋、筒塞、计量刻度、负压吸引管、吸痰管、开关、安全阀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储痰筒(6)是透明的,其一侧的侧壁上刻有计量刻度(3),另一侧壁上端设置挂钩(5),集痰袋(9)由透明材料制成,位于储痰筒(6)内,负压吸引管(1)和吸痰管(4)均穿过筒塞(7),并且其位于储痰筒(6)内的一端均设有安全阀门(8),位于筒体外的另一端均设有开关(2);负压吸引管(1)位于储痰筒(6)内的一端在安全阀门(8)之前分成两条,一条进入集痰袋(9),另一条进入储痰筒与集痰袋之间,上述负压吸引管(1)、吸痰管(4)和集痰袋(9)均为一次性用品;筒塞(7)与储痰筒(6)行成密闭的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痰袋(9)为柱形。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吸痰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装置由储痰筒、集痰袋、筒塞、计量刻度、负压吸引管、吸痰管、开关、安全阀门、负压管组成,储痰筒和集痰袋是透明的,负压吸引管、吸痰管和集痰袋均为一次性用品。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负压吸引管及吸痰管均有安全阀门及开关,密封性好,能防止痰液逆流造成的污染,同时能控制吸痰的时机、力度及节奏,计量刻度方便护士观察和计量吸出液体情况。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524289SQ200920252710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李修彬, 李秀, 王敬茹, 许翠霞, 郭骏 申请人:王敬茹;郭俊;许翠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