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98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救用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在给危重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后,为了防止插管输氧过程中胃液的返流误吸和漏 气,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在插管的前端设置一个充气套囊,使用时,当插管插入气管后, 对囊内进行充气,使其封闭插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插管输氧过程中胃液的返流 误吸和漏气。但临床上常见插管插入气管后,由于有异物感,病人对插管不能耐受,产生剌 激性呛咳反射,通常不得不采用静脉给药,环甲膜穿剌给药或喷雾器插管前给药,也有经导 管内壁给药的方法。由于上述方法常会导致全身反应大,效果欠佳,或耽误时间,或对病人 造成损伤,甚至由于终止气管插管的呼吸治疗,给临床重症病人的监护治疗、麻醉及心肺复 苏等治疗带来不良的影响。为此有人对其进行了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9年12月 1日公开的由罗学斌设计的、专利号为98229107. 8、名称为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的实用 新型专利,它包括气管导管、位于导管前端的充气套囊及与套囊相连通的充气管,在导管上 还具有注药套囊,该套囊上具有小孔,并与注药导管连通。由于增加了一个注药套囊,经此 套囊注药可减少环甲膜穿剌带来的损伤,并且没有静脉给药的较大全身性影响,在复苏及 重症抢救时不会因取开呼吸机接头而延误时间;在呼吸治疗时,能让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耐 受气管导管,而不会引起声门处肌群麻痹,这是因为药物经注药套囊喷出呈雾状均匀散布 在气管壁表面粘膜上,作用迅速、方便实用,效果较好。其缺点是充气套囊中的气压不便掌 握,一旦充气套囊中空气泄露,将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得不到有效封闭,会造成插管 输氧过程中胃液的返流误吸,甚至会给危重病人带来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观察方便、不易漏气、使用安全可靠的注药式双 气囊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气管导管前端的充气套囊以及与充 气套囊连接的充气管,在气管导管上还具有注药套囊,该套囊上具有小孔,并与注药导管连 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管上连接有气压表。 为了方便观察及管理所述的气压表为低量程数字式气压表。 本实用新型的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其充气管上连接有低量程数字式气压表, 方便医生、护士及病人随时观察气管导管的状况,遇有充气套囊内的压力降低时,可以及时 充气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的示意图。[0009] 图中l-小孔,2-气压表,3-充气管,4-注药导管,5-注药套囊,6-充气套囊,7-气
管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该注药 式双气囊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7、气管导管7前端的充气套囊6以及与充气套囊6连接 的充气管3,在气管导管7上还具有注药套囊5,该套囊上具有小孔1 ,并与注药导管4连通, 充气管3上连接有低量程数字式气压表2。
权利要求一种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气管导管前端的充气套囊以及与充气套囊连接的充气管,在气管导管上还具有注药套囊,该套囊上具有小孔,并与注药导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管上连接有气压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表为低量 程数字式气压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气管导管前端的充气套囊以及与充气套囊连接的充气管,在气管导管上还具有注药套囊,该套囊上具有小孔,并与注药导管连通,所述的充气管上连接有气压表。为了方便观察及管理所述的气压表为低量程数字式气压表。本实用新型的注药式双气囊气管导管,其充气管上连接有低量程数字式气压表,方便医生、护士及病人随时观察气管导管的状况,遇有充气套囊内的压力降低时,可以及时充气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1519353SQ20092025263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9日
发明者吴敏, 王冰 申请人:王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