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行走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10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辅助行走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行走训练器。
背景技术
因骨关节、神经系统疾患而引起的下肢无力、疼痛、痉挛患者,其站立及步行都比 较困难,但是患者通过努力的训练,其活动能力仍然可以得到改善与恢复。然仅靠患者自身 的能力来训练,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便有康复师或护理员的帮助,训练效果也不尽 理想,训练过程麻烦,难度较大。因此,患者与康复师都希望有一种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进行 能力恢复训练的康复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因骨关节、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下肢无力、疼痛、痉挛 患者提供一种用于进行行走能力训练的辅助行走训练器,该训练器同时也作为患者的辅助 代步工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行走训练器,具有“ π”形的底架,底架由 其前后万向脚轮支撑,后万向脚轮具有刹间;底架上设置有升降立杆,升降立杆顶端固定设 置有“ π ”形的托架,托架的两端各由一根固定接装于底架的辅助升降杆支撑;托架上设置 有把手,托架两端装有手托板。所述的升降立杆为带有调拨装置的气弹簧杆。所述的手托板轴定位于托架,手托板下侧带有调节板,调节板开有调节槽,调节板 通过调节槽与塑柄螺栓的配合定位于托架。需要调节手托板的角度时,拧松塑柄螺栓,扳动 调节好手托板的角度后再拧紧塑柄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辅助行走训练器用于帮助因骨关节、神经系统疾患 引起的下肢无力、疼痛、痉挛患者进行行走能力训练,并作为患者的辅助代步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架 2.万向脚轮 3.升降立杆 4.托架 5.辅助升降杆6.把手 7.手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辅助行走训练器,如
图1、图2所示,其具有“Π”形的底架1,底架1由其前后 万向脚轮2支撑,后万向脚轮具有刹闸;底架1上设置有升降立杆3,升降立杆3顶端固定 设置有“ Π ”形的托架4,托架4的两端各由一根固定接装于底架1的辅助升降杆5支撑;托架4上设置有把手6,托架4两端装有手托板7。升降立杆3为带有调拨装置的气弹簧杆。手托板7轴定位于托架4,手托板7下侧带有调节板,调节板开 有调节槽,调节板通 过调节槽与塑柄螺栓的配合定位于托架4。
权利要求一种辅助行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具有“ㄇ”形的底架(1),底架(1)由其前后万向脚轮(2)支撑,后万向脚轮具有刹闸;底架(1)上设置有升降立杆(3),升降立杆(3)顶端固定设置有“ㄇ”形的托架(4),托架(4)的两端各由一根固定接装于底架(1)的辅助升降杆(5)支撑;托架(4)上设置有把手(6),托架(4)两端装有手托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行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立杆(3)为带有 调拨装置的气弹簧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行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托板(7)轴定位于 托架(4),手托板(7)下侧带有调节板,调节板开有调节槽,调节板通过调节槽与塑柄螺栓 的配合定位于托架(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行走训练器。其具有“ㄇ”形的底架,底架由其前后万向脚轮支撑,后万向脚轮具有刹闸;底架上设置有升降立杆,升降立杆顶端固定设置有“ㄇ”形的托架,托架的两端各由一根固定接装于底架的辅助升降杆支撑;托架上设置有把手,托架两端装有手托板。该辅助行走训练器用于帮助因骨关节、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下肢无力、疼痛、痉挛患者进行行走能力训练,并作为患者的辅助代步工具。
文档编号A61H3/04GK201551503SQ20092028403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樊金成 申请人: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