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丢弃接片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95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丢弃接片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打算用于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确切地说,涉及一次性吸收性 物品。
背景技术
许多打算用于个人穿戴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尿布、训练短衬裤(训练裤)、妇女卫生 用品、成人失禁用品、绷带、医用服装等被设计成其吸收性能足以从来自穿戴者的包含尿、 经血等的身体排出液中吸走水分,以减轻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所带来的皮肤刺激。例如,尿 布一般利用一组主要紧固接片例如粘性接片或机械(钩或环)扣接系统接片被安放并固定 在穿戴者身上,并被安放就位以吸收刺激物以及保持排泄物。当要丢弃尿布时,护理人员有 时会将尿布折叠成结构更紧凑的形态并利用主要紧固接片将尿布固定于此形态中。与尿布不同,训练短衬裤一般按照穿戴形态被预装配好,从而更像是传统的内裤。 尤其是,这种训练短衬裤的前腰部和后腰部通常或是被永久接合,或是被可反复扣紧地接 合(例如通过主扣接系统),从而限定出具有腰部开口和腿部开口的内裤穿戴形态。对于接合可反复紧固的这种物品例如尿布和训练短衬裤,有时可能因为在穿戴者 运动时施加到接合部上的力而出现崩开(扣件分离)。对于训练短衬裤,如果采用可反复扣 紧结构,则短衬裤可以在未松开时被脱掉,由此也没有留出扣件来保持短衬裤处于紧凑易 丢弃的形态。而且,因为紧扣件在短衬裤被穿戴上时是看不到的,所以无法让使用者主动地 发现这种可反复扣紧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训练短衬裤中采用永久接合的情况下,没有可供 保持短衬裤于紧凑丢弃形态使用的扣接系统。设置在尿布上的扣合接片在尿布的纵向上比较小。相反,它们一般在横向上要长 得多,这是因为它们被用于拉紧尿布背面围绕穿戴者身体并紧固到尿布正面上。尿布的两 侧面的长度比较短(例如腰部开口到腿部开口),因此在利用设于尿布上的小的(沿纵向) 扣合接片的情况下,尿布两侧面的控制简单。但是,训练短衬裤的两侧面一般从腰部开口到 腿部开口长许多,因此更难以用像用在尿布上的那样小的接片来操纵。因此,人们需要一种丢弃扣接系统,其设于吸收性物品例如训练短衬裤上,用于获 得改善的防崩开性,并用于将该物品紧固在紧凑的丢弃形态中,同时能让使用者充分看到 存在这样的扣接系统以及这种扣接系统的可充分操作性和使用。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围绕穿戴者腰部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总体包括面向穿 戴者的透液内表面、背对穿戴者的外表面和设于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吸收芯体。该物品 还具有前腰部、后腰部和在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且将前腰部和后腰部互连的裆 部。该前腰部和后腰部被永久连接或者可分离地连接,从而限定出该吸收性物品的穿戴形 态,该穿戴形态具有腰部开口、与该腰部开口分隔开的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和横向相对的两 个侧面,每个所述侧面从该腰部开口到该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地延伸长度Lp。该物品可以从其穿戴形态配置到丢弃形态,在丢弃形态中,该物品是大体紧凑以便丢弃的。丢弃接片具 有连接区,该连接区与该物品的所述侧面之一连接并且沿该侧面的长度Lp的一部分延伸 最大长度La。该接片的接片区从该连接区起横向延伸出最大距离Dt并且可以至少在该物 品的丢弃形态中与该物品连接。该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长度比该接片区从该连接区起横向 伸出的最大距离Dt大许多。该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在该物品侧面的长度Lp的约35%至 100%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围绕穿戴者腰部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总体包括面向 穿戴者的透液的内表面、背对穿戴者的外表面、设于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吸收芯体、前腰 部、后腰部和在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并将前腰部和后腰部互连的裆部。该前腰部 和后腰部可以相互连接而限定出该物品穿戴形态,该物品穿戴形态具有至少一个腰部开 口、与该腰部开口分隔开的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和横向相对的两个侧面,每个所述侧面从该 腰部开口到该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地延伸长度Lp。该物品可从其穿戴形态配置到丢弃形态, 在丢弃形态中,该物品是大体紧凑以便丢弃的。丢弃接片具有连接区,该连接区与所述侧面 之一连接并且沿该侧面长度Lp的一部分延伸了最大长度La。丢弃接片的接片区从该连接 区起横向向外延伸并且可以在该物品的至少丢弃形态中可分离地与该物品连接。接片区的 最大长度Lt在该物品侧面的长度Lp的约35%至100%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围绕穿戴者腰部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总体包括面 向穿戴者的透液的内表面、背对穿戴者的外表面、设于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吸收芯体、前 腰部、后腰部和在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且将前腰部和后腰部互连的裆部。该前腰 部和后腰部被永久连接或者被可分开地连接,从而限定出该吸收性物品的穿戴形态,该穿 戴形态具有腰部开口,与该腰部开口分隔开的至少一个腿部开口。该物品的横向相对的两 个侧面均从腰部开口向该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地延伸一段长度Lp。该物品可从其穿戴形态 配置到丢弃形态,在丢弃形态中,该物品是大体紧凑以便丢弃的。丢弃接片具有连接区,该 连接区大体连接到该物品的所述侧面之一上并且具有沿该物品的纵向延伸的最大长度La。 该接片的接片区从该连接区起沿横向向外延伸出最大距离Dt并且可以在该物品的至少丢 弃形态中被连接到该物品上。该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比该接片区从该连接区起横 向向外伸出的最大距离Dt大许多,接片区的最大长度Lt沿该物品的纵向延伸并且在该接 片的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的约35%至100%的范围内。以下将部分看到和部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图1是呈一条训练短衬裤形式的且处于其扣合状态的个人穿戴物品的一个实施 例的侧面透视图,该训练短衬裤具有副扣接系统或丢弃扣接系统。图2是与图1相似的侧面透视图,其中训练短衬裤的主扣接系统或物品扣接系统 在训练短衬裤一侧处于未扣合状态且丢弃扣接系统也处于未扣合状态。图3是图1所示的训练短衬裤处于未扣合平摊展开状态的平面仰视图,示出了背 对穿戴者的训练短衬裤表面。图4是与图3相似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在穿着时面向穿戴者的训练短衬裤表面, 并且一些部分被除去以示出下面的特征。
图5时图4中的圆圈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呈一条训练短衬裤形式的个人穿戴物品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其中 训练短衬裤的主扣接系统或物品扣接系统在训练短衬裤一侧处于未扣合状态,副扣接系统 或丢弃扣接系统也在训练短衬裤的同一侧处于未扣合状态。图7a是呈一条训练短衬裤形式的个人穿戴物品的第三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其 中训练短衬裤的主扣接系统或物品扣接系统在训练短衬裤的一侧处于未扣合状态,副扣接 系统或丢弃扣接系统也在训练短衬裤的同一侧处于未扣合状态。图8A是图1所示的训练短衬裤处于部分紧凑的丢弃形态的示意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训练短衬裤处于完全紧凑的丢弃形态的示意图,此时丢弃扣 接系统处于扣合状态以将训练短衬裤保持在丢弃形态。图9是呈一条训练短衬裤形式的个人穿戴用物品的第四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其 中训练短衬裤的主扣接系统或物品扣接系统在训练短衬裤的一侧处于未扣合状态且副扣 接系统或丢弃扣接系统也在训练短衬裤的同一侧处于未扣合状态。在所有的几幅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零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见这些图,尤其是参见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如图 所示呈围绕穿戴者腰部的内裤的形式,确切地说,呈儿童如厕训练短衬裤的形式,其整体用 附图标记20表示。术语“吸收性”总体指这样的物品,该物品可以贴靠穿戴者身体或靠近穿 戴者身体放置,以吸收和/或保持人体排出的各种废液。吸收性物品可以是或不是一次性 的,“一次性”是指这样的物品,其打算在有限的使用时间后被丢弃,而不是为了再次使用而 被清洗或以其它方式被翻新。应该理解,本文所述的构想适于与多种其它短裤型物品如成 人失禁用品以及打算用于个人穿戴的其它物品例如服装、尿布、妇女卫生用品、医用服装、 手术垫和绷带、其它个人护理服或康护服等连用,而不会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仅作为例子,用于构成训练短衬裤20的多种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在2000年6月四 日公开的A.Fletcher等人的PCT国际申请公开号W000/37009、在1999年7月10日授予 Van Gompel的美国专利号US4940464和1998年6月16日授予Brandon等人的美国专利号 US5766389中被公开,这些文献通过引用被纳入本文。如图1所示的这条训练短衬裤20处于完全预装配形态(S卩,在其最初加工时已装 配好,广义上讲,在本文中是指成内裤即吸收性物品的穿戴形态),并且在图2中处于部分 未扣合状态。训练短衬裤20包括前腰部22、后腰部M、在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且 沿该训练短衬裤的纵向将前腰部和后腰部互连的裆部26、配置成与穿戴者相接触的内表面 28和与该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30。还参见图3和图4,训练短衬裤20还具有一对横向相 对的侧边缘36和一对纵向相对的腰边缘,分别称作前腰边缘38和后腰边缘39。前腰部22 与前腰边缘38相接,后腰部M与后腰边缘39相接。所示的短衬裤20包括中央吸收性组件,其总体以32表示并且在如图3和图4所 示平摊时可以为矩形或者任何其它期望的形状。一对横向相对的前侧片34在前腰部22上 从吸收性组件32向外伸出(由此形成前腰部的横向外部,广义上讲,部分形成训练短衬裤 的横向相对的两侧面)。横向相对的后侧片Π4在后腰部M上从吸收性组件32向外伸出(由此构成后腰部的横向外部,并与前侧片34 —起进一步限定短衬裤的所述两侧面)。所示实施例的中央吸收性组件32包括外覆层40和以叠置关系通过适当手段例如 胶、超声接合、热接合和其它传统技术与外覆层相连接的体侧内衬42 (图1和图幻。吸收性 结构44(图4)设置在该外覆层和该体侧内衬之间。一对防渗漏片46(图4)被固定在体侧 内衬42上,用于阻止身体排出物横向流动。中央吸收性组件32具有相对的两端,它们构成 前腰边缘和后腰边缘38、39的一部分,还具有相对的两个侧边缘47,它们构成训练短衬裤 20的侧边缘36的一部分(图3和图4)。吸收性组件32和侧片34、134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单独构件,如图1和图2所 示,或者它们可以一体形成。一体形成的侧片34、134和吸收性组件32将至少部分含有某 些相同的材料,例如体侧内衬、防渗漏片复合材料、外覆层、其它材料和/或其组合,并且可 以限定出单件式弹性的可拉伸或不可拉伸的训练短衬裤20。为进一步参照,图3和图4中 的箭头48和49分别表示训练短衬裤20的纵轴线和横轴线或横向轴线的定向。在训练短衬裤20处于如图1完全示出和图2部分示出的扣合状态时,前侧片和后 侧片34、134通过主扣接系统或物品扣接系统80相互连接,从而限定出短衬裤的预装配的 三维穿戴形态,该穿戴形态具有腰部开口 50和一对腿部开口 52。前腰部22构成在穿着时 至少部分位于穿戴者正面的训练短衬裤20部分,而后腰部M构成至少部分位于穿戴者背 面上的训练短衬裤部分。训练短衬裤20的裆部沈构成位于穿戴者两腿之间且覆盖穿戴者 的下部躯干的训练短衬裤20部分。前侧片和后侧片34、134构成训练短衬裤20的这些部分(确切说是前腰部和后腰 部22和,这些部分在穿戴时定位在穿戴者的髋部上。于是广义上讲,连接的侧片34和 134限定出短衬裤20的横向相对的两侧面,每个所述侧面在接缝66处从腰部开口 50到各 自腿部开口 52延伸长度Lp (图5),沿所述接缝,扣接系统80可分离地连接该前侧片和该后 侧片。训练短衬裤20的腰边缘38和39被配置成围绕穿戴者的腰并且共同限定出腰部开 口 50(图1)。裆部沈中的侧边缘36的一部分大体限定出腿部开口 52。中央吸收性组件32被配置成容纳和/或吸收穿戴者所排出的排出物。例如,防渗 漏片46被配置为能阻挡身体排出物的横向流动。防渗漏片弹性件53(图4)可操作地按照 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任何合适方式与每个防渗漏片46相连接。被弹性化的防渗漏片46限定 出部分未连接边缘,其至少在训练短衬裤20的裆部区沈中呈直立形态,从而形成对穿戴者 身体的密封。防渗漏片46可以沿训练短衬裤20的侧边缘36定位,可以沿吸收性组件32 的整个长度纵向延伸,或者仅沿吸收性组件长度的一部分延伸。适用于防渗漏片46的结构 和布置形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在1987年11月3日授予Enloe的 美国专利号US4704116中有所描述,该文献通过引用被纳入本文。为进一步加强对身体排出物的容纳和/或吸收,训练短衬裤20也如本领域技术人 员所知道的那样适当地包括前腰弹性件M(图4)、后腰弹性件56和多个腿部弹性件58。 腰弹性件讨和56可以沿相对的两个腰边缘38和39连接到外覆层40和/或体侧内衬42 上,并且可以延伸经过所述腰边缘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述多个腿部弹性件58可以沿相对的 两个侧边缘36连接到外覆层40和/或体侧内衬42上并且定位训练短衬裤20的裆部沈 中。所述多个腿部弹性件58可以沿吸收性组件32的每个侧边缘47纵向排齐。防渗漏片弹性件53、腰弹性件M和56以及所述多个腿部弹性件58可以由任何适当的弹性材料制成。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地,合适的弹性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 胶或热塑性弹性聚合物的片材、带材或筋条。这些弹性材料可以被拉长并粘固在基材上,粘 固在打褶基材上,或者粘固在基材上并随后被弹性化或收缩,例如通过施加热,从而对基材 赋予了弹性回缩力。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多个腿部弹性件58包括多根干纺凝结 复丝斯潘德克丝弹力丝,其以商品名LYCRA 销售并可从Ε. I. Du Pont deNemours and Company(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购得。外覆层40合适地包括这样的材料,其充分不透液。外覆层40可以是单层的不透 液材料,但更合适的是,它包括多层层压结构,其中这些层中的至少一层是不透液的。例如, 外覆层40可以包含透液性外层和不透液内层,这两层通过层压胶、超声接合、热接合等手 段相互连接。合适的层压胶可以连续或间歇地以珠、喷雾、平行涡卷体等形式涂覆。透液形 外层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并且最好是这样的材料,其提供整体类似于布的质地。外层也 可以由那些构成透液性体侧内衬42的材料制成。尽管外层不一定是透液的,但它为穿戴者 提供相对类似于布的质地是合适的。外覆层40的内层可以是不透液和不透水蒸汽的,或者它可以是不透液但透水蒸 汽的。该内层可以由塑料薄膜构成,尽管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柔性不透液材料。在是单层的 情况下,该内层或不透液的外覆层40阻止废物弄湿物品例如床单和衣服以及穿戴者和护理人员。如果外覆层40是单层材料,则它可以被压花和/或哑光表面处理,以提供更像衣 服的外观。如上所述,不透液材料可允许水蒸汽从一次性吸收性物品的内侧逸出,而仍阻止 液体透过外覆层40。一种合适的“透气”材料由微孔聚合物薄膜或非织造织物构成,微孔聚 合物薄膜或非织造织物经过涂覆或其它方式的处理而赋予期望的不透液等级。也可以想到,外覆层40是可伸缩的,更适当的是弹性的。具体来说,外覆层40适 当地在至少训练短衬裤20的横向上或周向上是可伸缩的,更合适的是弹性的。在其它实施 例中,外覆层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是可伸缩的,更适当的是弹性的。透液的体侧内衬42如图所示覆在外覆层40和吸收芯44上,并且可以但不是必须 具有与外覆层40 —样的尺寸。体侧内衬42适当地是柔顺的、摸起来柔软的且不刺激儿童 皮肤。此外,体侧内衬42可以比吸收性结构44更不亲水,从而给穿戴者提供相对干燥的表 面并且允许液体容易穿过其厚度。或者,体侧内衬42可以更亲水或者可以具有基本上与吸 收性结构44 一样的湿气亲和性,从而给穿戴者提供相对湿润的表面以增强湿漉漉的感觉。 这种湿漉漉的感觉可以有效地作为训练帮助。亲水性/疏水性可以在体侧内衬42和吸收 性结构44的长度、宽度和/或深度范围内变化,以获得期望的湿润感觉或防漏性能。体侧内衬42可以通过广泛选择纤网材料如合成纤维(例如聚酯纤维或聚丙烯纤 维)、天然纤维(例如木纤维或棉纤维)、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组合物、多孔泡沫材料、网 状泡沫材料、打孔塑料膜等来制造。多种不同的织造物和非制造织物可以被用于体侧内衬 42。例如,该体侧内衬可以由聚烯烃纤维的熔喷纤网或纺粘纤网构成。该体侧内衬也可以是 由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构成的梳理固结纤网。该体侧内衬可以由基本上疏水性材料构 成,疏水性材料或许可以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或以其它方式被处理,从而产生期望程度的润 湿性和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任何传统方式来涂覆,例如喷涂、印刷、刷涂等。表面 活性剂可以被涂覆到整个体侧内衬42上,或者可选择地涂覆在该体侧内衬的特定区段上,例如沿纵向中心线的中央区段。体侧内衬42也可以是可伸缩的,更合适的是弹性的。具体来说,体侧内衬42合适 地在训练短衬裤20的至少横向49上或者周向上是可伸缩的,更合适的是弹性的。在其它 实施例中,体侧内衬42可以在横向49和纵向48上都是可伸缩的,更合适的是弹性的。如前所述,所示出的训练短衬裤20具有前侧片和后侧片34、134,它们在训练短衬 裤的穿戴形态中限定出训练短衬裤的横向相对的两侧面。这些侧片34、134可以在各自的 前腰部和后腰部22、24沿接缝66被永久连接到中央吸收性组件32。更确切地说,如图2和 图3更好地所示,前侧片34可以在前腰部22被永久连接到吸收性组件32的侧边缘47并 且横向延伸超出该侧边缘,而后侧片134可以在后腰部M被永久连接到该吸收性组件的侧 边缘并且横向延伸超出该侧边缘。侧片34和134可以利用本领域已知的接合手段例如胶、 热接合、压力接合或超声波接合被连接到吸收性组件32上。作为另一选择,侧片34和134 可以被制成吸收性组件32的组成部件的一体部分。例如所述侧片可以构成外覆层40、体侧 内衬42和/或吸收性组件32的另一组成部件的整体较宽的部分。前侧片和后侧片34、134各具有与接缝66横向分隔开的外边缘68、朝向训练短衬 裤20的纵向中心布置的腿端边缘70和靠近训练短衬裤的纵向端的腰端边缘72。腿端边 缘70和腰端边缘72从该吸收性组件32的侧边缘47延伸向外边缘68。侧片34、134的腿 端边缘70形成训练短衬裤20的侧边缘36的一部分。所示实施例的腿端边缘70适当地是 相对横轴线49是弯曲的和/或倾斜的,以更好地贴合穿戴者的腿部。但是应该理解,可以 只有一个腿端边缘70是弯曲的或倾斜的,例如后腰部M的腿端边缘,或者没有腿端边缘是 弯曲的或倾斜的,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腰端边缘72适当地平行于横轴线49。前侧片 34的腰端边缘72形成训练短衬裤20的前腰边缘38的一部分,后侧片134的腰端边缘72 构成训练短衬裤的后腰边缘39的一部分。侧片34、134适当地但不是必须地包含可伸缩材料,其能够在一个大致平行于训 练短衬裤20的横轴线49的方向上拉伸。更合适的是,侧片34、134包含弹性材料。合适 的弹性材料以及将一种可伸缩的侧片结合入训练短衬裤的方法在以下的在1990年7月10 日授予Van Gompel等人的美国专利US4940464、1993年7月6日授予Pohjola的美国专利 US5224405U992年4月14日授予Pohjola的美国专利US5104116、1991年9月10日授予 Vogt等人的US5046272中描述了,所有这些文献通过引用被纳入本文。在特定实施例中, 可伸缩材料可以包含拉伸热粘层压品(STL)、颈缩粘合层压品(NBL)、可逆颈缩层压品或者 拉伸粘合层压品(SBL)材料。制造这样的材料的各种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 并且在1987年5月5日授予Wisneski等人的美国专利US4663220、1993年7月13日授予 Morman的美国专利US52^992、1987年4月8日以iTaylor等人的名义公开的欧洲专利申请 号EP0217032以及以Welch等人名义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号W001/8824中公开了,所有这 些文献通过引用被纳入本文。在一个特别合适的实施例中,至少前侧片34,更合适的是前侧片和后侧片34和 134,包括直立长丝层压品(VFL)材料。VFL是一种复合材料,其具有至少一个褶皱层例如非 织造材料和至少一个弹性层。当弹性层从其初始状态伸长时,褶皱层和弹性层相互连接,由 此在这些层放松时,褶皱层出现打褶。复合材料可以被拉伸至收褶在粘合点之间的非弹性 材料允许弹性材料伸长的程度。一种直立长丝层压品例如由授予Thomas等人的美国专利US6916750公开,该文献的内容的全文通过引用被纳入本文。更合适的是,前侧片和后侧片 包含VFL,其中两个非织造层(褶皱层)将一弹性层夹在中间,从而VFL的两面能打褶。在 这样的VFL材料的褶皱层中形成的褶皱程度允许VFL材料被用作扣接系统的环圈件。作为另一选择,侧片材料可以包含其它织造材料或非织造材料,例如如上所述地 适用于外覆层40或者体侧内衬42的那些材料,承受机械预应变的复合材料,或者可伸展但 非弹性的材料。吸收性结构44可以是任何结构,它通常是可压缩的、可贴合的、不刺激穿戴者皮 肤的且能够吸收并保持身体排出液的,并且可以按照各种各样的尺寸形状来制造并形成各 种各样的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吸收性材料。例如吸收性结构44合适地包括由吸收性纤维构 成的基材,更合适的是由亲水纤维构成的基材,例如由纤维素绒毛构成的纤网。在一个特别 合适的实施例中,吸收性结构44包含由纤维素绒毛例如木浆绒毛和超吸收性颗粒构成的 基材。木浆绒毛可以用合成纤维、聚合物纤维、熔喷纤维或者短切均丝双组分合成纤维和天 然纤维替代。超吸收性颗粒可以基本上均勻地与亲水纤维混合或者可以非均勻地混合。绒 毛和超吸收性颗粒也可以被有选择地置入吸收性结构44的期待区域内,以更好地容纳和 吸收身体排出物。超吸收性颗粒的浓度也可以在吸收芯44的厚度范围内变化。或者,吸收 性结构44可以包含由纤维网和超吸收性颗粒的层压品或采用其它合适的手段将超吸收性 材料保持在局部区域内。合适的超吸收性材料可以选自天然的、合成的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材料。超吸 收性材料可以是无机材料例如硅胶,或者有机化合物例如交联聚合物,例如中性聚丙烯酸 钠。合适的超吸收性材料可以购自多个不同的销售商,例如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米德兰德的 Dow Chemical Company和联邦德国的克勒菲尔德的Mockhausen GmbH & Co. KG D-47805。在一个实施例中,吸收性结构44包含木浆绒毛和超吸收性材料的混合物。作为总 体原则,吸收性结构44中存在的超吸收性材料的量为基于吸收性组件总重的O至约90重 量%。吸收性结构44适当地具有介于约0. 10克/立方厘米至约0. 35克/立方厘米范围 内的密度。吸收性结构44可以被或可以未被可有助于保持吸收性组件的完整性和/或形 状的合适包层包裹或包围。物品扣接系统80包括横向相对的适合可反复扣紧地接合到相应的第二扣件84的 第一扣件8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扣件82、84的前表面或外表面包括多个接合元件。第 一扣件82的接合元件适于反复接合和分离第二扣件84的相应的接合原件,从而可分离地 保持训练短衬裤20于其三维形态中。扣件82和84可以包含任何适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可反复扣紧的扣,例如粘扣、自粘 扣、机械扣等。在特定的实施例中,扣件82、84包括用于获得改善性能的机械扣件。合适 的机械扣件可以通过具有互锁几何形状的材料例如钩、环圈、球形体、蘑菇形体、箭头、球头 杆、凹凸配合件、带扣、按扣等来提供。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扣件82 (即在训练短衬裤20每一侧面有一个)包括环圈 扣,并且第二扣件84包括互补的钩形扣。或者,第一扣件82可以包括钩形扣,第二扣件84 可以包括互补的环圈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扣件82、84可以包括类似互锁表面扣件或者 粘结和自粘扣件例如粘扣和容胶着点区或材料等。虽然图1所示的训练短衬裤20表示后 侧片134,其在与之连接时搭接前侧片34,这很方便,但训练短衬裤20也可以如此设计,前侧片在连接时搭接后侧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钩和环圈的形状、密度和聚合物复 合材料可以被选择成能获得扣件82和84之间的期望接合程度。一种更有效的钩材料可以 包括具有更高的平均钩高度和/或更多的定向钩的材料。在接合状态,所示的实施例的扣 件82、84限定出可反复扣合的接缝66 (图2)。如上所述,在一个特别合适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最清楚所示,后侧片134被 构造成能使各后侧片的内表面限定出环圈扣件82(即后侧片134和扣件82—体形成)。但 是应该理解,环圈扣件82可以与后侧片134单独构成并且与之连接,例如通过胶、热接合、 超声接合、压力接合或者其它适当技术,而没有超出本发明范围。现在,尤其是参见图1和图2,总体以200表示的副扣接系统或丢弃扣接系统设置 用于将训练短衬裤20保持在本文以后还要描述的紧凑丢弃形态(图8B)中。如图2和图 4所示,丢弃扣接系统包括接片202,其连接在每个后侧片134(广义上讲,到训练短衬裤20 的横向相对的两侧面)上并且部分横向延伸到相应后侧片的外侧,以便在训练短衬裤的穿 戴形态中与相应的前侧片对置。如图5最清楚所示,每个丢弃接片202包括连接区204,在 该连接区,该丢弃接片被连接到相应的后侧片134上,每个丢弃接片还包括接片区206,该 接片区从该连接区横向向外延伸。更合适的是,丢弃接片202的接片区206包括至少一个 扣件区208,其具有用于将训练短衬裤保持在其紧凑丢弃形态中的扣件212,并且还可以包 括沿横向在扣件区外侧的捏持区210,以便用手捏住并相对短衬裤20操纵该丢弃接片。所示的扣件区208的扣件212包括钩形扣。每个前侧片34的外表面适当地限定 出相应的扣件例如环圈扣,以允许在短衬裤20每一侧面上的接片202在短衬裤穿戴形态中 在其扣件区被连接到相应的前侧片上(即广义上讲,短衬裤)。例如在一个特别合适的实施 例中,前侧片34可以由如上所述的VFL材料构成,从而该前侧片的外表面本身限定出钩形 扣件。作为另一选择,环圈扣件(未示出)可以独立于前侧片34形成并且被连接到侧片外 表面上,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训练短衬裤20的外覆层40的向外表面30也适当地被 构造成能限定出环圈扣件,例如通过用一种限定出环圈扣件的材料构成外覆层(例如VFL 或其它适当材料)或者通过形成独立的环圈扣件并将其连接到短衬裤外覆层的外表面上, 从而允许丢弃接片202在训练短衬裤丢弃形态中连接到外覆层上。应该理解,限定出丢弃接片202的一个或多个扣件区208的扣件212可以替代为 环圈扣件,而短衬裤20的前侧片34的外表面和外覆层40被构造成限定出相应的钩形扣 件。在其它实施例中,限定出该丢弃接片的扣件区208的扣件212和前侧片34的外表面和 短衬裤外覆层40可以包括其它合适的可分离连接的扣件,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也可 以想到,限定出该丢弃接片的扣件区208的扣件212可以在穿戴形态中可分离地连接到训 练短衬裤20 (例如到前侧片34上),但另外在短衬裤的丢弃形态中被更永久接合到短衬裤 的其它位置(例如到外覆层40)。术语“永久接合”在此是想要指这样的连接,该连接通常 无法在没有一定程度破坏或显著减弱能力的情况下分离,以反复连接至扣件和/或扣件所 安装的构件。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丢弃接片202还是在物品穿戴形态中连接至前侧片34的外 表面(例如短衬裤20的外表面30)。但是可以想到,在穿戴形态中,丢弃接片202可以配置 成连接至前侧片34的内表面(例如训练短衬裤20的内表面28),并且保持在本发明范围 内。
每个丢弃接片202的连接区204适当地连接至相应的后侧片134(广义上讲,至训 练短衬裤20的相应侧面),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被连接至后侧片的内表面。但应该理解, 连接区204可替代为按照与图7的另一实施例中所示方式相似的方式连接至后侧片134的 外表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连接区204中,后侧片134搭接前侧片34,该连接区更合适 地在后侧片的横向边缘附近连接至该后侧片。但是,连接区204相反可以沿横向更远离后 侧片的横向边缘地连接至后侧片134,例如当前侧片34搭接后侧片时,这不超出本发明的 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儿童训练短衬裤来说,训练短衬裤的两个侧面,即从腰部开 口 50延伸至相应的腿部开口 52的侧面(确切说,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前侧片和后侧片 34,134被连接而在两者间限定出接缝66),具有从训练短衬裤的腰部开口延伸至其腿部开 口的且为至少约50毫米、更合适地为至少约75毫米且更适当地为至少约90毫米、再合适 地为至少约110毫米且更加合适地为至少约125毫米的长度Lp。应该理解,对于成人码的 类似短衬裤的物品,例如成人失禁衣服,例如在前侧片和后侧片34、134之间接缝66处的该 短衬裤侧面的长度Lp可以大于上述尺寸,例如达到约300毫米或更大,这仍然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每个接片202的连接区204适当地具有介于接缝66处的短衬裤20侧面的长度Lp 的约35%至100%范围的最大长度La(图5),更合适的是介于其约45%至100%范围的最 大长度。还更合适的是,接片连接区204的最大长度La是在接缝66处的短衬裤20侧面的 长度Lp的至少约50 %,例如在约50 %至100 %的范围,更合适的是,最大长度La为在接缝 处的短衬裤侧面的长度Lp的约60%。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接片连接区204的最大长度 La为在接缝处的短衬裤20侧面的长度Lp的100%。在本文中关于不同构件尺寸所采用的 术语“最大长度”(或宽度)是想表示构件沿规定方向的最大延伸尺度或达到的范围,假定 本文的不同构件不可能具有均勻一致的(例如正方形或长方形)形状,并且想要限定对构 件的尺寸形状的任何设计限制条件或上限。例如应该理解,丢弃接片202的连接区204不 一定有一致的长度,这还是在本发明范围内。每个接片202的连接区204适当地连接至后侧片134的内表面,例如通过胶粘合、 热接合、超声接合、压力接合或者其它合适的连接技术。更合适的是,每个接片202的接合 面214(图4)在接片的连接区204被连接至后侧片134的内表面。每个接片202的接片区 206横向伸出到连接区204外而与相应的前侧片34的外表面重叠或对置,从而在短衬裤的 穿戴形态中可在短衬裤20外面接近接片区。但是应该理解,接片区206可代替为与前侧片 34的内表面相互对置并且可分离地与前侧片34的内表面相连接,这没有超出本发明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前侧片和后侧片34、134(广义上讲,前腰部和后腰部22、24)可 沿此通过该物品扣接系统80可分离连接的接缝66具有最大长度Lr (图4,其在所示的实施 例中由扣接系统80的钩形扣件84的最大长度限定)。接缝66的长度Lr可以等于短衬裤 20的侧面的长度Lp (即从腰部开口 50延伸至腿部开口 52),略微小于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 的该短衬裤的侧面的长度Lp,或者比该短衬裤的侧面的长度Lp短许多。每个接片202,更确切说是其连接区204,适当地相对接缝66的长度Lr具有这样 的长度尺寸,从而该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在接缝最大长度Lr的约35%至约95%的 范围内,更合适的是约50%至约80%。但是应该理解,连接区204的最大长度La可以是除上述取值外的其它取值,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连接区的最大长 度La可以等于或甚至大于接缝的最大长度Lr。另外,前侧片和后侧片34和134通过物品扣接系统80沿此可分离连接的接缝66 具有最大宽度Wr (图4),它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扣接系统80的钩形扣件84的最大宽度限 定。连接区204具有最大宽度Wa,它可以等于、小于或大于接缝66的宽度fe。相似地,连 接区204具有最大宽度Wa,其可以等于、小于或者大于扣件84的最大宽度。每个接片202的接片区206,即横向延伸出连接区204外的接片部分(在所示的 实施方式中包括接片的扣件区208和捏持区210),适当地横向伸出该连接区约5毫米至约 20毫米的最大距离Dt。图1至图4所示的每个接片202的接片区206大体为倒圆形状并 且具有单个顶点,该顶点限定接片区向外超出接片的连接区204的最大横向距离Dt。但是 应该理解,接片区206可以具有除附图所示形状之外的形状,这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例 如在图6和图7中的替代实施例中(分别)示出了丢弃接片502、702,它具有双顶点形状, 每个顶点限定了该接片区超出连接区的最大距离Dt。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片区206从连接区204横向向外伸出的最大距离Dt处于该 接片的连接区202的最大长度La的约5%至约30%的范围内,更适当的是处于其约10%至 约20%的范围内。在本文不同的实施例中,每个接片202的接片区206适当地沿短衬裤20侧面的长 度Lp大体居中定位(例如在腰部开口 50和相应的腿部开口 52之间),尤其是在前侧片和 后侧片34、134之间的接缝66处。更合适的是,接片区206具有横向延伸的中心线C(图 5),该中心线设置在尤其是在接缝66处的沿短衬裤20侧面的长度Lp的中点的约20%内, 更合适的是在接缝66处的长度Lp的约10%内。接片区206也具有最大长度Lt,例如接片区在这里连接至(或者在所示的实施例 中与连接区一体)接片202的连接区204。接片区206的最大长度Lt适当地处于尤其是在 接缝66处的短衬裤20侧面的长度Lp的约10%至约70%的范围内,更合适的是处于其约 25%至约45%的范围内。尽管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接片区206的最大长度Lt小于连接 区204的最大长度La,可以想到该接片区最大长度Lt可以基本上等于并且甚至可能大于接 片连接区204的最大长度La。参见图5,在接片的接片区206中,每个接片202的扣件区208适当地沿接片在接 片区纵向延伸到达接片边缘。但是应该理解,扣件区208不一定在接片区206的接片202 整个长度上延伸,以留在本发明范围内。如果接片202例如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捏持区210,则该接片如此适 当构成,即至少在短衬裤穿戴形态中捏持区不可连接至短衬裤(即吸收性物品)。在此情况 下使用的术语“不可连接”是指捏持区210在短衬裤穿戴形态下不可分离或不能以其它方 式可分离地连接至短衬裤,捏持区也没有永久连接至短衬裤。在一个实施例中,捏持区210 从每个接片202的扣件区208横向延伸出至少约1毫米的距离,例如该距离在约1毫米至 约10毫米的范围内,以提供足够多的接片未连接材料以便于捏住并拉拽接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接片202合适地由基片216构成,该基片具有例如通过胶粘 合、热接合、超声接合、压力接合或其它合适技术与之连接的扣件212(例如所示实施例中 的钩形扣件),从而限定了接片的扣件区2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基片216可以如此构成,即除了扣件区208外,接片没有可分离地连接到短衬裤20,尤其在接片的捏持区210(如果 有)。在一个特别合适的实施方式中,基片216的伸缩性(至少在其横向上)比短衬裤20 差(在其横向或周向上),更合适的是,基片是不能伸缩的,因而沿短衬裤20横向拉拽接片 以将短衬裤保持在其丢弃形态中,短衬裤(尤其是后侧片134)被允许伸长。例如,可用以 构成基片216的一种适当材料是被称为SMS的三层非织造聚丙烯材料。SMS是纺粘、熔喷、 防粘的简称,通过该工艺构成所述三层并且这三层随后被层压在一起。SMS材料的一个例子 在授予Brock等人的美国专利US4041203中描述了。但是应该注意,包含织造品、膜、泡沫 材料/薄膜层压品及其组合的其它非织造品以及其它材料可以被用于构成接片202,这没 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在特定实施方式中,基片216由这样的材料构成,其可分离地与主扣接系统80的 扣件84接合。例如在多个特定实施例中,基片216由像丙烯酸、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或 聚酯这样的材料构成,并且通过像经编、缝编或针穿刺这样的方法被制成环圈型材料。基片 216可以包含能够缠结或抓住钩形材料的任何纤维结构,例如梳理的、纺粘的或其它非织造 纤网或复合材料,包括弹性体复合材料和非弹性体复合材料。适用作基片216的一种材料 可以从Guilford Mills公司(美国北卡罗莱娜州的格林斯堡罗)按商品号36549获得。 另一种合适的基片材料包括花纹未粘合纤网,其在1999年1月12日授予Mokes等人的共 转让的美国专利US5858515中公开,该专利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被引用纳入本文。在多个 特定实施例中,基片216可以包含如上所述的环圈型材料,但是它被连接在衬底结构上,随 后,该复合材料被连接到物品20上,例如沿前侧片或后侧片34、134的两个侧边缘。如上所述,在特定实施例中,该物品的横向相对的两侧面中的每个侧面包含这样 的材料(例如非织造材料),其与主扣接系统的钩型材料可分离地接合。当该物品在穿戴 形态中被扣接时,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主扣接系统的钩型材料可以同时接合丢弃接片的基 片和该物品的横向相对的两侧面的外面层(例如,由弹性非织造层压品构成的最外侧非织 造面层)。例如如果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小于接缝最大长度Lr,则很可能该可反复 扣合的接缝66将不仅通过钩件84与基片216相接合来形成,而且通过钩件84与侧片134 的、超出接片202的连接区204的纵向两端的外面层部分相接合来构成,如图代表性示出的 那样。相似地,如果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宽度Wa小于接缝最大宽度Wr,则很有可能该可 反复扣合的接缝66将不仅通过钩件84与基片216相接合来形成,还通过钩件84与侧片134 的、沿横向在接片202的连接区204的纵向侧边缘内侧延伸的外面层部分相接合来形成,如 图1代表性示出的那样。但是,主扣接系统80的钩型材料84不一定同时接合丢弃接片的 基片216和该物品的横向相对的两侧面。例如,如果该接片的连接区最大长度La大于该接 缝的最大长度Lr,和/或如果该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宽度Wa大于该接缝的最大宽度Wr,可 反复扣合的接缝66可以单独通过钩件84与基片216的接合来形成。在使用中,训练短衬裤20按其穿戴形态被配置和预装配,此时物品扣接系统80 可分离地连接前腰部和后腰部22、24(更确切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前侧片和后侧片34、 134)。每个丢弃接片202的扣件区208被可分离地连接到相应前侧片34的外表面,从而在 短衬裤穿戴形态中将每个接片的接片区206可分离地连接到短衬裤20上。当用后要丢弃短衬裤20时,短衬裤可以像传统内裤那样被脱掉,或者前腰部和后腰部22J4可以相互分开(例如通过分离物品扣接系统80的扣件82和84)并且短衬裤从 穿戴者身上移走。在前腰部和后腰部22J4被分开以移走短衬裤的情况下,接片202的扣 件区208必须从该前腰部(例如从前侧片34)上解下。为了解下图1-4的实施例所示的丢 弃接片202的扣件区208,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每个丢弃接片的捏持区210并且从前侧片34 上拉拽开,直到扣件区脱离其与前侧片的连接。为了丢弃用过的短衬裤20,短衬裤铺放在一个表面上,其后腰部M向下贴靠该表 面并且前腰部和后腰部22J4相互对置。所述两个侧面,确切说前侧片和后侧片34、134,在 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适当地以相互对置关系横向向外延伸。参见图8A,短衬裤20的裆部沈 和后腰部M的一部分于是被折叠或卷起到训练短衬裤的前腰部22上。如果还没有做到, 则在捏持区210捏住丢弃接片202的接片区206并从短衬裤20上扯下来,从而使接片离开 短衬裤(即,离开所示实施例中的前侧片34)。在捏着接片202的解开的接片区206时,接 片被拉裹住该短衬裤20的已折叠部分或卷起部分,随后如图8A中的方向箭头所示被相互 拉近。以这种方式拉拽丢弃接片202将拉动可伸缩的后腰部M并适当地拉长后腰部 24(确切说,在所示实施例中是可伸缩的后侧片134),从而该后腰部且更合适地是该后侧 片基本环绕短衬裤20的已折叠部分或卷起部分。该丢弃接片202的扣件区208被连接到 该衬裤20的已折叠部分或卷起部分上(即短衬裤的外表面30),由此将短衬裤固定在其如 图8B所示的紧凑丢弃形态中。拉拽并伸长该短衬裤20的后腰部M以环绕该已折叠部分 或卷起部分也使短衬裤的外接部分(例如后腰部,确切说,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是后侧片)的 主要的横向区段或周向区段在短衬裤丢弃形态中处于张紧状态(例如因为弹性后侧片134 中的弹力)。这允许短衬裤20在丢弃形态中处于相对紧凑形式并且大体被紧紧保持在此紧 凑形态中,以减小短衬裤泄漏的危险。虽然在图8B中的丢弃接片202被置入大体相互靠近的位置以将短衬裤20保持在 其丢弃形态中,但可以想到,其中一个接片可以拉拽越过短衬裤的纵向中心线并被固定在 短衬裤上(例如固定到短衬裤的外表面30上),接着,其它接片被拉拽越过该纵向中心线并 越过该一个接片并被固定到该短衬裤上,例如到其上连接有该一个接片的后侧片134上, 因为它是由VFL材料构成,由此提供更紧凑的短衬裤丢弃形态。图6表示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的一个替代实施例,其也呈一条训练短衬裤420 的形式,具有与图1至图4的实施例的接片202相似的副接片或丢弃接片502,但是接片区 506配置成双顶点形式。本实施例的每个接片502的扣件区508横向延伸至接片区506端 部,从而接片省掉了捏持区。图7表示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其也呈与图6所示的相似 的一条训练短衬裤620的形式,但丢弃接片702具有多个连接区704,所述连接区与短衬裤 的后侧片734外表面(广义讲是后腰部724的外表面730)相连。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片 702的接片区706被配置呈具有扣件区708和沿横向在连接区704之外的捏持区10。图9表示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的一个替代实施例,其也呈与图1所示相似的一 条训练短衬裤820的形式,但该丢弃接片902的接片区906偏离连接区的中心线,这样一 来,例如接片区906与靠近训练短衬裤的腿部开口相比更靠近腰部开口 50。在介绍本发明的零部件或者其优选实施方式时,冠词“一个”、“该”和“所述”是想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所述构件。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是想表示开放式的,想表示 可以有除所列构件之外的附加构件。 因为可以在上述构造中在布超出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不同的改变,所以 包含在以上说明书中的或如附图所示的所有内容本该被解释为示范性的,而没有限制意 味。
权利要求
1.一种围绕穿戴者腰部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该物品包括面向穿戴者的透液的 内表面;背对穿戴者的外表面;设于该内表面和该外表面之间的吸收芯体;前腰部,后腰部 和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且将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互连的裆部,该前腰部和该 后腰部被永久连接或是可分离地连接,从而限定出该吸收性物品的穿戴形态,该穿戴形态 具有腰部开口、与该腰部开口分隔开的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和横向相对的两侧面,每个所述 侧面从该腰部开口到该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地延伸长度Lp,该物品能从该穿戴形态配置到丢 弃形态,在丢弃形态中,该物品是大体紧凑以便丢弃的;丢弃接片,其具有连接区,该连接区 连接到该物品的其中一个所述侧面上并且沿该侧面的长度Lp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最大长度 La,还具有接片区,该接片区从该连接区横向向外延伸出最大距离Dt并且能在至少该物品 的丢弃形态中连接到该物品上,该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比该接片区从该连接区横 向伸出的最大距离Dt大许多,该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在该物品的所述侧面的长度Lp的约至100%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在该物品的 所述侧面的长度Lp的约50%至10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接片区具有在该物品的所述侧面 的长度Lp的约35%至100%的范围内的最大长度L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接片区具有在该物品的所述侧面 的长度Lp的约35%至100%的范围内的最大长度L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丢弃接片的接片区从该接片的连 接区横向延伸出在约5毫米至约20毫米范围内的最大距离D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物品的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在该 物品的每个所述侧面沿长度Lr可分离地相互连接,该丢弃接片的连接区的所述最大长度 La处于在该物品的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之间的可分离连接的长度Lr的约50%至80%的范 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还包括大体在该物品的所述两个侧 面将该前腰部可分离地连接到该后腰部的物品扣接系统、和至少部分与该物品扣接系统分 开且用于在该物品的所述穿戴形态和所述丢弃形态中均可选择地可分离连接该丢弃接片 的接片区到该物品的丢弃扣接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丢弃接片的接片区包括扣件区,该 扣件区被配置成能在该物品的所述穿戴形态和所述丢弃形态中可分离地连接到该物品,该 丢弃接片的接片区还包括捏持区,该捏持区至少在该物品的穿戴形态中大体不可连接到该 物品,以便捏住该丢弃接片的接片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丢弃接片的捏持区沿横向设置在 该扣件区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丢弃接片沿该物品的所述侧面的 长度Lp大体在中心连接到该物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物品的每个所述侧面的长度Lp至 少为约100毫米。
12.—种围绕穿戴者腰部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该物品包括面向穿戴者的透液戴者的外表面;设于该内表面和该外表面之间的吸收芯体;前腰部、后腰 部和在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且将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互连的裆部,该前腰部 和该后腰部能连接而限定出该物品的穿戴形态,该穿戴形态具有腰部开口、与该腰部开口 分隔开的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和横向相对的两个侧面,每个所述侧面从该腰部开口到该至少 一个腿部开口地延伸长度Lp,该物品能从其穿戴形态配置到丢弃形态,在该丢弃形态中,该 物品是大体紧凑以便丢弃的;丢弃接片,具有连接区,该连接区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侧面上 并沿该侧面的长度Lp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最大长度La,该接片区从该连接区横向向外伸出 并且在至少该物品的丢弃形态中可分离地连接到该物品上,该接片区具有在该物品的所述 侧面的长度Lp的约35%至100%范围内的最大长度Lt。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接片区具有在该物品的所述侧 面的长度Lp的约50%到100%范围内的最大长度Lt。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丢弃接片的接片区从该接片的 连接区横向向外延伸约5毫米至约20毫米的最大距离Dt。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物品的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在 该物品的每个所述侧面沿长度Lr可分离地相互连接,该丢弃接片的该连接区的所述最大 长度La处于在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之间的可分离连接的长度Lr的约50%至约80%的范 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可分离地连接该前腰 部到该后腰部的物品扣接系统和至少部分与该物品扣接系统分开的且用于在该物品的所 述穿戴形态和所述丢弃形态中均可选择地连接该丢弃接片接片区到该物品的丢弃扣接系 统。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丢弃接片的接片区包括扣件区, 该扣件区被配置成在该物品的所述穿戴形态和所述丢弃形态中均可分离地连接到该物品 上,该丢弃接片的接片区包括还包括捏持区,该捏持区至少在所述穿戴形态中大体无法连 接到该物品上,以便用于捏住该丢弃接片的接片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丢弃接片沿该物品的所述侧 面的长度Lp大体在中心被连接到该物品。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是,该物品的每个所述侧面的长度Lp 至少为约100毫米。
20.一种围绕穿戴者腰部的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该物品包括面向穿戴者的透液 的内表面;背对穿戴者的外表面;设于该内表面和该外表面之间的吸收芯体;前腰部、后腰 部和在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之间纵向延伸且将该前腰部和该后腰部互连的裆部,该前腰部 和该后腰部永久连接或可分离地连接,从而限定出该吸收性物品的穿戴形态,该穿戴形态 具有腰部开口、与该腰部开口分隔开的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和横向相对的两个侧面,每个所 述侧面从该腰部开口到该至少一个腿部开口地延伸长度Lp,该物品能从该穿戴形态配置到 丢弃形态,在该丢弃形态中,该物品是大体紧凑以便丢弃的;丢弃接片,它具有连接区,该连 接区大体连接在该物品的其中一个所述侧面上并具有沿该物品的纵向延伸的最大长度La, 还具有接片区,该接片区从该连接区起横向向外延伸最大距离Dt并且可在至少该物品的 丢弃形态中连接到该物品上,该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比该接片区从该连接区横向伸出的最大距离Dt大许多,该接片区具有沿该物品的纵向延伸的且在该接片的连接区的 最大长度La的约35%至100%范围内的最大长度Lt。
全文摘要
一种个人穿戴用吸收性物品具有前腰部和后腰部,它们永久接合或可分离地连接,从而限定出横向相对的两个侧面,每个所述侧面从该物品的腰部开口到腿部开口地延伸长度Lp。丢弃接片具有连接区,该连接区连接在该物品的其中一个所述侧面上并且沿该侧面的长度Lp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最大长度La。该接片的接片区从连接区起横向向外延伸最大距离Dt并且可至少在该物品的丢弃形态中被连接到该物品上。该接片的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比该接片区从该连接区横向伸出的最大距离Dt大许多。该连接区的最大长度La在该物品的所述侧面的长度Lp的约35%至100%的范围内。
文档编号A61F13/551GK102046131SQ200980120146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C·A·卡尼巴, J·P·菲勒, L·M·查博, M·D·斯波勒, M·J·福尔克斯, N·米特兹, R·L·伯博, S·M·罗格斯 申请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