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201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中医药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的阶段,是个体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耐量受损、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或超过诊断分割点的时期,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受损(IGT)诊断标准中划出了一个处于正常与糖尿病血糖水平间的时期,此时期中血糖水平已高于正常,但尚未到达目前划定的糖尿病诊断水平,称之为糖耐量受损期,此期的判断亦以空腹血糖及(或)负荷后2小时血糖为准。以前者进行判断时,空腹静脉血糖》6.lmmol/l(110mg/dl)<7.0mmol/l(126mg/d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以后者判断时,负荷后2小时血糖》7.8,1/1(140mg/dl)<11.1,1/1(200mg/dl)称糖耐量受损(IGT,以往称为糖耐量减退或低减)。目前将此期看作任何类型糖尿病均可能经过的由正常人发展至糖尿病者的移行阶段。因此可将此期称之为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此期的血糖水平及所伴其他代谢异常已使器官组织发生损害,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变。糖耐量受损是糖尿病的一种早期状态。由于此时大多数人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往往就被忽视了。但是大量临床资料表明5IO年内约有1/3左右糖调节异常患者转为糖尿病。但是糖调节异常属于一个可逆阶段,是人体糖代谢紊乱的代偿阶段,是由糖调节异常即糖尿病早期向糖尿病的过渡阶段。因此,糖耐量受损的干预治疗是预防II型糖尿病的关键。由于糖调节异常对人体危害较大,不治疗还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而糖尿病的危害更加严重。因此,对已诊断为糖耐量受损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症等其他风险因子者,应积极治疗。这比治疗糖尿病容易、有效、花钱少。据有关研究报道,每年5_8%这样的患者将发展成为II型糖尿病。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用于治疗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但是对于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的治疗被人们忽略了,没有合适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中医药凭其自身特点,即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综合调理,从而全面控制IGT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且其毒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便宜,能被患者所接受,从而具有较好的依从性。这也符合中医"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理念。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所述的这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药物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这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含有甘草和白芍,所述的甘草和白芍的重量比在i:2io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甘草和白芍的重量比为1:5。进一步的,所述的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或者根茎。进一步的,所述的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中包括一个按重量称取甘草和白芍的步骤,包括一个加水、加热煎煮的步骤,还包括一个过滤、浓縮煎煮液的步骤,在所述的过滤、浓縮煎煮液的步骤中,将煎煮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131.20以上,然后加入乙醇,使浸膏含醇量达到50%以上,搅匀、静置、浓縮至无醇味的稠膏,减压干燥成干浸膏,最后进行一个采用药用辅料、通过制粒机制造药物颗粒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糖调节受损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中含有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糖耐量受损C57BL小鼠模型,观察本发明对小鼠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采用本发明灌胃给药4周后对小鼠空腹血糖没有明显影响,可降低餐后血糖,3.9g/kg可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说明本发明(3.9g/kg)对糖耐量受损小鼠具有一定的提高糖耐量作用。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本方法具有服用量少,携带方便,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组分中药制剂,对于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具有明显的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的制备工艺取甘草400g、白芍2000g,按投料量的6.5倍量加水,加热煎煮2小时,放出煎煮液,滤过,浓縮,药渣中再按投料量的4倍量加水,加热煎煮1.5小时,放出煎煮液,滤过,浓縮,合并浓縮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13-1.20(5070°C)以上,加入95%乙醇,使浸膏含醇量达到50%,搅匀,静置不少于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縮至无醇味的稠膏,减压干燥成干浸膏。浸膏粉160g、微晶纤维素32g、滑石粉32g、碳酸钙56g、硬脂酸镁(颗粒重量的1%)。用一步制粒机,以配方中浸膏粉、微晶纤维素、碳酸钙和滑石粉全部为骨料,以水作黏合剂制粒。将一步制粒得到的干颗粒用14目筛整粒。通过整理的干颗粒按颗粒重量的1%加入硬脂酸镁,置混合罐中混合10分钟即可。用9.5mm平胖冲模,素片片重按每1片重0.27g士5X控制。素片硬度不低于3.5kg。包衣采用新菲尔,取1份包衣剂与6份纯水混合搅拌40分钟以上;包衣剂用量控制在素片重量的66.25%。包衣后成品片重0.28g士5X。每片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0u)计,不得少于5.0mg。薄层色谱应有芍药苷对照品的特征斑点;薄层色谱应有甘草对照药材的特征斑点。实施例2观察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对糖耐量受损小鼠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影响试验目的观察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以下简称甘芍消渴片)对糖耐量受损小鼠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影响。1实验材料1.1受试药品甘芍消渴片粉,淡黄色粉末,批号090701,上海和黄药业提供。密闭、避光,室温下保存。用前以0.5%CMC-Na制成混悬液,4t:保存(3天内使用)。1.2对照药物盐酸二甲双胍批号H20023370,上海中美施贵宝公司产品,用前碾碎,以0.5%CMC-Na制成混悬液,4t:保存(3天内使用)。阿卡波糖(拜唐苹)批号H199990205,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产品,用前碾碎,以0.5%CMC-Na制成混悬液,4t:保存(3天内使用)。1.3溶媒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1.4实验动物C57BL小鼠,雄性,清洁级,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合格证号SCXK(沪)2007-0005;实验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实验动物设施合格证SYXK(沪)2009-0069],温度22±2。C,相对湿度40%80%,置于明/暗各12h(明7:00-19:00)。适应性饲养一周,自由饮水。1.5饲料普通小鼠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6仪器酶标仪(BioTek公司产品。1.7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盒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90318。2实验方法2.1血糖测定方法用毛细玻璃管眼静脉丛取血50ia,3000转离心10min,取血清2iil按照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糖。2.2糖耐量测定测定空腹血糖(Oh)和灌服淀粉溶液(4g/kg)后0.5h,lh,2h血糖,按下式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以AUC反应糖耐量。AUC=0.5*0h血糖值+1*0.5h血糖值+1.5*lh血糖值+2h血糖值)2.3模型制备C57BL小鼠7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及模型组,正常组(IO只)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60只)给予高脂高糖饲料,3周后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计算AUC,与正常组相比,AUC明显升高小鼠为糖耐量受损模型小鼠。2.4实验分组及给药剂量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另加正常对照组,各组血糖及糖耐量见下表表1给药前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及糖耐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OO55]所得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PSS13.0单因素方差分析。3实验结果3.1甘芍消渴片对糖耐量受损小鼠体重的影响对体重的影响见表l,给药4周后甘芍消渴片有减轻体重的趋势。表3甘芍消渴片对糖耐量受损小鼠体重(g)的影响(均数±标准差,n=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P<0.05,**P<0.01,与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比较.3.2甘芍消渴片对糖耐量受损小鼠血糖的影响给药4周后甘芍消渴片(0.43-3.9g/kg)对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餐后血糖,高剂量组降低AUC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甘芍消渴片对糖耐量受损小鼠具有一定的提高糖耐量作用,结果见表4.表4甘芍消渴制剂对糖耐量受损小鼠血糖的影响(均数±标准差,n=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P<0.05,**P<0.01,与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比较.4试验结论甘芍消渴片(0.43-3.9g/kg)连续给药4周对高糖高脂诱导的糖耐量受损C57BL小鼠的空腹血糖没有明显影响,但可降低餐后血糖,高剂量降低AUC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甘芍消渴片对糖耐量受损小鼠具有一定的提高糖耐量作用。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中含有甘草和白芍,所述的甘草和白芍的重量比在1∶2~10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和白芍的重量比为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或者根茎。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5.—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中包括一个按重量称取甘草和白芍的步骤,包括一个加水、加热煎煮的步骤,还包括一个过滤、浓縮煎煮液的步骤,在所述的过滤、浓縮煎煮液的步骤中,将煎煮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131.20以上,然后加入乙醇,使浸膏含醇量达到50%以上,搅匀、静置、浓縮至无醇味的稠膏,减压干燥成干浸膏,最后进行一个采用药用辅料、通过制粒机制造药物颗粒的步骤。6.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糖调节受损药物中的应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糖调节受损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中含有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全文摘要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所述的药物中含有甘草和白芍,甘草和白芍的重量比在1∶2-10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同时提供了上述药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表现为糖耐量受损)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对于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糖耐量受损C57BL小鼠模型,观察对小鼠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的药物(0.43-3.9g/kg)灌胃给药4周后对小鼠空腹血糖没有明显影响,可降低餐后血糖,高剂量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本发明对糖耐量受损小鼠具有一定的提高糖耐量作用。文档编号A61K125/00GK101780156SQ20101012988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优先权日2010年3月22日发明者吴家胜,孙志男,张正光,王天明,詹常森,马越鸣申请人: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