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输液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3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休克输液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休克输液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休克状态下病人的外周静脉管壁塌陷而常常无法建立输液通道,给急救造成 了困难。影响了急救效果和预后。目前国内外各大小医院解决休克病人补液难的问题,只 能靠派有经验的护士参与急诊,存在很多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另外遇到危急病人静脉穿不 进时,也有电话请求麻醉医生帮助进行深静脉置管的,但医生到达现场一般要5分钟以上, 置管也要十分钟左右,甚至有值班麻醉医生正在手术走不出的情况,此外如果遇到院外急 救的情况,则因为环境复杂、时间紧迫、人手紧缺,使得输液急救更为困难。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应对休克输液困难的方法及装置,但存在并发症多、成本较 高等情况,对医护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较高,即使用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不利于急救治疗, 难以推广普及。

发明内容
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公开了一种休克输液辅助装置,操作简便、 成本低,能有效的辅助休克情况下的输液。本发明针对上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三个充气囊和一个充气装置,三个充气囊相互之间通过布连接条连 接,充气囊表面设置固定粘连带以及活动粘连带,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球,充气球通过皮管与 充气囊连接。进一步地,充气囊的材质为聚胺酯;所述三个充气囊中的一个为扇形。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并发症,使得医护人员无需特殊 经验即可在3分钟内基本完成休克病人四肢2 3路静脉通道的建立,满足休克病人快速 建立多个通道静脉输液的急救需求。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充气囊的扇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本发明包括三个方形的充气囊1,充气囊1的材质为聚胺酯,质量轻、经久 耐用,各充气囊1之间通过布连接条3连接,各充气囊1上分别设置固定粘连带2和活动粘 连带4,固定粘连带2连接在充气囊1表面中间段,活动粘连带4的一部分连接在充气囊1 表面的边缘,剩余部分可伸出充气囊1,充气囊1连接有一段皮管8 ;本发明还设置充气装 置,其包括充气球6,充气球6连接球阀5以及压力表7,球阀5连接有一段皮管10,皮管8和皮管10的一端分别设置快速接头9。
本发明使用时,将最左端的充气囊1通过固定粘连带2和活动粘连带4绑于肘上 区,剩余两个充气囊1绑于肘部以下,将前述充气装置的皮管10通过快速接头9依次连接 各充气囊1的皮管8并遂个加压充气,使血管内有限的静脉血汇聚在需穿刺部位的静脉 (前臂或肘部),使该段血管暴露充分利于穿刺。当充气囊1需要放气时,将前述充气装置的 皮管10通过快速接头9依次连接各气囊1的皮管8,然后旋开球阀5,即可实现快速放气。 见图2,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充气囊1-1可为扇形,可适应下肢的造型,使用原理同上所述。本 发明中所述快速接头9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休克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充气囊和一个充气装置,所述三个充气囊相互之间通过布连接条连接,所述充气囊表面设置固定粘连带以及活动粘连带,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球,所述充气球通过皮管与所述充气囊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克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囊的材质为聚胺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休克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充气囊中的一 个为扇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休克输液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三个充气囊和一个充气装置,三个充气囊相互之间通过布连接条连接,充气囊表面设置固定粘连带以及活动粘连带,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球,充气球通过皮管与充气囊连接。本发明成本低且使用简单,使得医护人员无需特殊经验即可在3分钟内可基本完成休克病人四肢2~3路静脉通道的建立,便于休克输液。
文档编号A61M5/14GK101862484SQ20101019854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
发明者张坚平, 陈建辉 申请人:陈建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