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8472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胺类药物的控释凝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因炸、烧伤和溃疡等造成大面积皮肤损伤时,伤口组织暴露,为细菌敞开门户, 加之皮肤坏死,血浆渗出,又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特别在湿热环境下,外界细菌 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在伤后8h可达到引起感染的临界数量(105个/g组织),易导致伤 员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使伤情更为复杂和严重,从而增加了创伤并发症、病死率和致残 率。由此可见,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如果采用口服或静脉给药,药物通 过全身血液循环时间长,且到达伤口部位的药量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在有效治疗时 间内,对伤口进行彻底清理后,直接局部给抗菌药物是控制伤口感染、加速创面愈合的有效 途径。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 Silver)别名烧伤宁,遇体液后可分解为磺胺嘧啶及 银离子,磺胺嘧啶通过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 从而阻止PABA作为原料合成细菌所需要的四氢叶酸,进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银离子 能与细菌体内脱氧核糖核酸相结合而起抗菌作用。磺胺嘧啶银用于治疗烧烫伤创面感染, 除控制感染外,还可促使创面结痂、愈合。磺胺嘧啶银抗菌谱较广,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革 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此外,对酵母菌和其他真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适于局 部预防及治疗II、III度烧伤继发的创面感染。自1974年美国教授Fox发明磺胺嘧啶银盐用 于临床治疗,直到今天,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烧伤的主要药物。虽然磺胺嘧啶银具有良好的抗 菌作用,但是局部过量应用磺胺嘧啶银可见刺激性、过性疼痛、皮疹、皮炎、药物热、肌肉疼 痛、血清病样反应等过敏症状。目前临床多将其与医用辅料等结合制成软膏,涂抹于患处, 外用无菌纱布包扎,这样容易造成作用时间短,由局部刺激所致的过性疼痛,定量不易准 确、涂抹不均勻、不卫生及创面保湿效果差、易粘连、敷料难于揭除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磺胺嘧啶银软膏在治疗创面感染中作用时间短, 疼痛、定量不易准确控制等不足,提供一种保湿效果良好,易于揭除,也有利于创面愈合的 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001 0. I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05 0. 05g/ml 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 在-5 -20°C冷冻5 20h,室温放置解冻1 IOh,反复冷冻-解冻1 10次;(2)取50 500ml的0. 005 0. 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0. 25 50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 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5 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 离子水漂洗3 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或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50 500ml的0. 005 0. lg/ml的氯化钙水溶 液中5 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50 500ml的0. 005 0. 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5 6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 3 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所述步骤(1)优选为在避光条件下,将0. 01 0. 04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 0. 01 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 整,避光条件下,在_5 -20°C冷冻10 15h,室温放置解冻3 7h,反复冷冻-解冻4 5次。所述步骤(2)优选为取100-300ml的0. 01-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 加入1 9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 (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10-30min,去除玻璃板 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4 5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所述步骤⑵还可以是将步骤⑴制备的产物浸没于100 300ml的 0. 01-0. 03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10 3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 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100 300ml的0. 01 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10 3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4 5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制备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001 0. I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05 0. 05g/ml 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 在-5 -20°C冷冻5 20h,室温放置解冻1 IOh,反复冷冻-解冻1 10次;(2)取50 500ml的0. 005 0. 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0. 25 50g 的氯化钙,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 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5 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 离子水漂洗3 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或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50 500ml的0. 005 0. lg/ml的氯化钙水溶 液中5 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50 500ml的0. 005 0. 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5 6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 3 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所述步骤(1)优选的是在避光条件下,将0. 01 0. 04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 0. 01 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 整,避光条件下,在_5 _20°C冷冻10 15h,室温放置解冻3 7h,反复冷冻-解冻4 5次。所述步骤⑵优选的是取100_300ml的0. 01-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 加入1 9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 (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10-30min,去除玻璃板 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4 5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所述步骤(2)还可以选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100 300ml的 0. 01-0. 03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10 3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 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100 300ml的0. 01 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10 3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4 5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选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水溶性壳聚糖为 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止血、促进愈合方面的作用。2.本发明采用条件温和的复凝聚法制备凝胶,无引发剂及化学交联剂,保证了其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本发明采用的固化剂Ca2+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能与创面渗出液中的Na+发 生离子交换,启动凝血的一系列过程,从而促进创面止血。4.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保湿效果好,有利于创面愈合,容易应用和揭除,减少二次 损伤给伤病员带来的痛苦。5.由本发明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具有“创面pH-离子双响应控释机制”创面pH响应性治疗早期,创面大都为碱性_中性(pH = 8. 2-7. 0),这时,磺胺嘧 啶银控释凝胶外层的水溶性壳聚糖发生脱质子化作用,尽管海藻酸盐羧酸根离子解离度增 大,两者结合力也呈下降趋势。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向创面较大量地释放磺胺嘧啶银,能快 速杀灭创面治疗前的初始感染菌;当后期创面PH值变化为弱酸性的时候(pH = 5. 6),磺胺 嘧啶银控释凝胶则较缓慢的释放磺胺嘧啶银,持续抑制创面细菌。创面离子响应性当由本发明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与创面相接触时,其中 的Ca2+能与创面渗出液中的Na+发生离子交换,使贴敷于创面一侧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发生瓦解,其中的磺胺嘧啶银大量释放到创面;后期磺胺嘧啶银则由凝胶的通透性能持续 释放到创面。由本发明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这种独特的“创面pH-离子双响应控释机 制”,使其不但能有效控制磺胺嘧啶银的释放速率,明显控制创面感染,增强磺胺嘧啶银的 局部有效性,同时能减轻伤员的过性疼痛。


图1为实施例2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外观形貌。图2为实施例10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外观形貌。图3为实施例6制备的空白凝胶冻干物扫描电镜照片。由图3可以看出,凝胶骨 架间的网孔是实现由本发明制备的凝胶对磺胺嘧啶银控制释放的结构基础,并且可以通过 对制备参数、工艺的调控,来控制凝胶网孔的大小等参数,从而达到控制磺胺嘧啶银释放速 率的目的。图4为实施例11制备的空白凝胶冻干物扫描电镜照片。由图4可以看出,凝胶骨 架间的网孔是实现由本发明制备的凝胶对磺胺嘧啶银控制释放的结构基础,并且可以通过 对制备参数、工艺的调控,来控制凝胶网孔的大小等参数,从而达到控制磺胺嘧啶银释放速 率的目的。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浸提液培养L929,24h后细胞生长状态。参照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测定, 细胞毒性符合相关标准。图6为实施例9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浸提液培养L929,48h后加噻唑蓝 (MTT)培养4h后的状态。参照GB/T 16886. 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 细胞毒性试验》测定,细胞毒性符合相关标准。图7为实施例12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24h内磺胺嘧啶银的累计释放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 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OOl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05g/ml的海藻酸钠水溶 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_5°C冷冻5h, 室温放置解冻3h,反复冷冻-解冻5次;(2)取IOOml的0. 01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I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使 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 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lO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3次,得到磺胺 嘧啶银控释凝胶。本实施例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浸提液培养L929,24h后细胞生长状态, 见图5。参照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测 定,细胞毒性符合相关标准。实施例2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I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5g/ml的海藻酸钠水溶 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在避光条件下,在-20°C冷冻 20h,室温放置解冻7h,反复冷冻-解冻10次;(2)取500ml的0. 0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50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
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 壳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5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4次,得到磺胺 嘧啶银控释凝胶。本实施例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外观形貌见图1。实施例3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Ol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1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10°c冷冻5h,室 温放置解冻lh,反复冷冻-解冻4次;(2)取50ml的0. 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0. 25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 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5次,得到磺 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实施例4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04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20°C冷冻10h, 室温放置解冻10h ;(2)取300ml的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9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使 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 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3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10次,得到磺胺 嘧啶银控释凝胶。实施例5—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04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20°C冷冻15h, 室温放置解冻7h,反复冷冻-解冻4次;(2)取200ml的0. 02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5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 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 壳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2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5次,得到磺 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实施例1,实施例3-5也具有类似实施例2的外观形貌。实施例6空白凝胶的制备(1)为了考察本发明中实现对磺胺嘧啶银控制释放的凝胶结构,配制20ml的 0. 02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在-20°C冷冻10h, 室温放置解冻5h,反复冷冻-解冻4次;(2)取200ml的0. 02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2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 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 壳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2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5次,得到空 白凝胶。(3)将步骤(2)中得到的空白凝胶冷冻干燥,喷金,用PHILIPS XL-30 ESEM环境扫 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形貌,见图3。实施例7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OOl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05g/ml的海藻酸钠水溶 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_5°C冷冻15h, 室温放置解冻10h ;(2)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50ml的0. 005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60min, 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50ml的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3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实施例8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04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_5°C冷冻15h,室 温放置解冻10h,反复冷冻-解冻10次;(2)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500ml的0. l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5min,去 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500ml的0. 005g/ml的水 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6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实施例9—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Ol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20°C冷冻20h, 室温放置解冻7h,反复冷冻-解冻5次;(2)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100ml的0. 03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lOmin, 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100ml的0. 01g/ml的 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lO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4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本实施例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浸提液培养L929,48h后加MTT培养4h后 的状态,见图6。参照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 试验》测定,细胞毒性符合相关标准。实施例10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04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20°C冷冻5h,室 温放置解冻3h,反复冷冻-解冻4次;(2)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300ml的0. 0l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30min, 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300ml的0. 05g/ml的 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5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5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本实施例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外观形貌见图2。实施例11空白凝胶的制备(1)为了考察本发明中实现对磺胺嘧啶银控制释放的凝胶结构,配制20ml的 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在_12°C冷冻12h, 室温放置解冻6h,反复冷冻-解冻4次;(2)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200ml的0. 0l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20min, 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200ml的0. 02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 溶液中2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3次,得到空白凝胶。(3)将步骤(2)中得到的空白凝胶冷冻干燥,喷金,用PHILIPS XL-30 ESEM环境扫 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形貌,见图4。
实施例12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 025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25g/ml的海藻酸钠水 溶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12°C冷冻 13h,室温放置解冻5h,反复冷冻-解冻4次;(2)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200ml的0. 02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20min, 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200ml的0. 025g/ml的 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2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3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3)取5cmX5cm由步骤⑵制备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以PBS为释放介质,摇床 37°C,100r mirT1,定时取1ml释放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56nm测定磺胺嘧啶银的体 外累积释放量,见图7。实施例7-9,实施例12也具有类似实施例10的外观形貌。本发明的原材料的质量单位采用的是g,体积单位采用的是ml,在生产过程中,原 材料的质量单位采用kg或t,体积单位采用L时,其他材料的质量、体积等按比例相应增加。本发明与现有磺胺嘧啶银软膏相比,主要有以下显著的特点为评价本发明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疗效,对60例烧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清创后用本发明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外用无 菌纱布包扎;对照组清创后用含抗菌磺胺嘧啶银软膏,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在止痛效果、抗 感染效果等方面的结果如表1所示。表1本发明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与含抗菌磺胺嘧啶银软膏临床使用情况对 照表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含抗菌磺胺嘧啶银软膏相比,试验组磺胺嘧啶银控释 凝胶具有止痛效果好、保湿作用明显、坏死表皮易清除、敷料易于揭除等特点,并且在抗感 染效果方面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本发明中的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在保持 了磺胺嘧啶银原有抗菌性能的同时,克服了其由于局部刺激所导致的过性疼痛等问题,并 且可以通过对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制备工艺参数的控制,调控磺胺嘧啶银释放速率,使其 更适用于临床需要。
10
权利要求
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001~0.1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005~0.05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匀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5~-20℃冷冻5~20h,室温放置解冻1~10h,反复冷冻-解冻1~10次;(2)取50~500ml的0.005~0.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0.25~50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5~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3~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或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50~500ml的0.005~0.1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5~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50~500ml的0.005~0.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5~6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3~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为在避 光条件下,将0. 01 0. 04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1 0. 04g/m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在_5 -20°C冷冻 10 15h,室温放置解冻3 7h,反复冷冻-解冻4 5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为取 100-300ml的0. 01-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1 9g的氯化钙,充分搅拌,使 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述水溶性壳 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10-3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4 5次,得 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为将步 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100 300ml的0. 01-0. 03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10 30min,去 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100 300ml的0. 01 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10 3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4 5次,得到磺 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5.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下述步骤组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0.001 0. l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05 0. 05g/ml的 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 在-5 -20°C冷冻5 20h,室温放置解冻1 10h,反复冷冻-解冻1 10次;(2)取50 500ml0. 005 0. 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0. 25 50g的氯 化钙,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 没于所述水溶性壳聚糖_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5 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 水漂洗3 10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或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50 500ml的0. 005 0. l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 5 6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50 500ml 的0. 005 0. 05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5 6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3 10 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为在避光条件下,将0.01 0. 04g的磺胺嘧啶银与20ml的0. 01 0. 04g/ml的海 藻酸钠水溶液混勻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在避光条件下, 在-5 -20°C冷冻10 15h,室温放置解冻3 7h,反复冷冻-解冻4 5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 ⑵为取100-300ml的0. 01-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1 9g的氯化钙,充 分搅拌,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所 述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10-3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用去离子水漂洗 4 5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为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100 300ml的0.01-0. 03g/m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 10 30min,去除玻璃板模具后,将含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取出,浸没于100 300ml的0. 01 0. 04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中10 30min,取出,用去离子水漂洗 4 5次,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在避光条件下,将磺胺嘧啶银与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匀成混悬液,倾注到玻璃板模具上,使其自然流沿平整,避光条件下,冷冻,室温放置解冻;(2)取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加入氯化钙,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制成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产物浸没于水溶性壳聚糖-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放置,去除玻璃板模具后,漂洗,得到磺胺嘧啶银控释凝胶。本发明的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止血、促进愈合作用。保湿效果好,有利于创面愈合,容易应用和揭除,减少二次损伤给伤病员带来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K31/635GK101856322SQ20101019802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何春年, 刘红, 刘长军, 李钒, 杨健, 田丰, 邢楠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