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磺胺嘧碇的方法

文档序号:3593435阅读:1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磺胺嘧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嘧啶类化合物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到苯磺酰胺基嘧啶的生产方法。
在本发明提出之前,西德BAFS(Badische Anilin-Soda FabrikAkt-Ges)在它所取得的英国专利[(Brit 860,423(1961)]中称将二甲基甲酰胺和光气(COCl2)在苯中混合并加入乙烯基乙醚中;该溶液冷却后与NaoMe,苯甲脒盐酸盐同时加入MeOH中;加热,过滤上述混合物并除去溶剂可以得到熔点为38~39℃的2-氨基嘧啶得率为81%。采用相类似的手段则可制备磺胺嘧啶,其得率为80%。磺胺嘧啶的学名为2-(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嘧啶,其结构式为
采用该生产方法还需要在145~150℃通过颗粒状催化剂发生反应而获得乙烯基乙醚。颗粒催化剂用氢氧化钾,乙醇,石灰制成。这种生产磺胺嘧啶的方法需要使用有毒的光气,易燃易爆的乙炔和乙醇蒸汽,给生产技术和生产操作带来了难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危害,成为安全生产上的一个重大问题。生产要从乙烯基乙醚的制备开始,整个工艺过程就显得冗长,生产周期也长。制备时反应温度高,催化剂不能再生复活。由该方法生产出来的磺胺嘧啶粗产品需要经过两次脱色才能达到药典标准,进一步拉长了生产历程,给操作增添了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简捷,操作易行,收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的新的磺胺嘧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将N,N-二取代甲酰胺和三氯化磷投入乙醛缩二醇中,乙醛缩二醇的化学通式为CH3CH(OR)2,式中R为CH3-,C2H5-,C3H7-;在适当的温度下上述物质进行加成反应,用R′OH来稀释加成产物成为加成油。将上述加成油和磺胺脒投入含有NaOR′的R′OH中(R′为直链烷基),磺胺脒的学名为对氨基苯磺酰胺基甲脒,结构式为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环合反应。然后进行回流以回收胺和醇,用无机酸进行酸析后过滤可获得磺胺嘧啶的粗产品。利用碱性氧化物和多孔物质对粗产品进行脱色,滤去该多孔物质后用弱酸进行酸析,再经洗涤和过滤即获得磺胺嘧啶成品。
在进行加成发应时,0.35~1.1份的N,N′-二取代甲酰胺和0.5~1.3份的三氯化磷投入0.4~1.2份(均为重量比例)乙醛缩二醇CH3CH(OR)2[R为CH3-,C2H5-,C3H7-]中,在10~100℃温度范围内三者发生反应,获得加成产物,并用R′OH(R′为直链烷基)来稀释此加成产物成为加成油。在加成发应中较优的配比是乙醛缩二醇CH3CH(OR)2∶三氧化磷∶N,N-二取代甲酰胺=(0.5~0.8)∶(0.7~0.9)∶(0.4~0.7)(重量比)。较优的温度范围为20~80℃。
在进行环合反应时,将磺胺脒与上述加成油同时投入含有NaOR′的R′OH中(R′为直链烷基)。磺胺脒与乙醛缩二醇CH3CH(OR)2之比为1∶(0.4~1.2)(重量比);在30~90℃范围内进行环合反应。用回流方法回收胺和醇。加入无机酸进行酸析使PH达到4.5~5.5,过滤及洗涤后得到磺胺嘧啶粗产品。
将环合反应所得的粗产品加水及加碱性氧化物,使PH达10~12,用多孔物质进行吸附,过滤除去该多孔物质后用弱酸进行酸析使PH=4.5~5.5,再经过滤及干燥后就可得到磺胺嘧啶产品。这种精制过程在现有技术中是很常见的。
该磺胺嘧啶产品经化验含量可达99.2~99.9%,熔点为254.5~257.5,溶液色泽<GY6,完全符合1980年版英国药典标准。产品经红外线光谱分析;与磺胺嘧啶的标准红外光谱曲线完全相符。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生产方法中只有加成,环合,精制三个阶段,不须要特制的催化剂,工艺简捷而且操作控制方便易行;而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生产乙烯基乙醚的触媒一次仅能使用200小时,以致操作工艺,须要从制备催化剂开始,使过程较长且较复杂。本生产方法不需要有毒的光气,也不需要易燃易爆的乙炔及乙醇蒸汽,大大增加了操作生产的安全性。本生产方法的产品得率较高,现有技术中总收率仅70%,收得率仅80%(对磺胺脒而言),本方法的总收率可达76%,收得率达91-92%(对磺胺脒而言)。由本生产方法所得产品纯度好质量高,粗制产品只需经过一次脱色即可符合英国药典标准。
本发明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投入乙醛缩二乙醇CH3CH(OC2H5)217克,然后投入二甲基甲酰胺16克和三氧化磷20克,于20-80℃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用甲醇稀释成为加成油。
在另一个干燥的三口烧瓶中投入含有甲醇钠的甲醇,在加入磺胺脒30克的同时投入全部上述加成油,升温到50~85℃发生环合反应。回流方法回收胺和甲醇后加水溶解,用盐酸将PH调正到5.5,过滤后获得磺胺嘧啶粗产品。
将水注入粗产品中,加石灰调正PH到10~11,加活性炭进行吸附,滤去炭末。用醋酸进行酸析使PH达到5.5,过滤干燥后可以获得磺胺嘧啶成品27.5克,收得率达91.5%,总收率达75%。产品符合1980年版英国药典标准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磺胺嘧啶的方法,涉及到嘧啶化合物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到苯磺酰胺基嘧啶的生产方法,生产具有结构式为
的化合物,采用N,N-二取代甲酰胺,磺胺脒为原料,并用碱性氧化物及多孔物质对粗制品进行脱色,用弱酸进行酸析,过滤后获得产品,其特征在于i)N,N-二取代甲酰胺,三氯化磷及结构式为CH3CH(OR)2(R为CH3-,C2H5-,C3H7-)的乙醛缩二醇发生加成发应,并用R′OH(R′为直链烷基)稀释为加成油;ii)上述加成油及磺胺脒同时投入含有NaOR′的R′OH中(R′为直链烷基),发生环合反应,回收胺,醇后,经无机酸酸析,过滤后获得粗产品。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磺胺嘧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成反应中N,N-二取代甲酰胺∶三氯化磷∶乙醛缩二醇[CH3CH(OR)2]=(0.35~1.1)∶(0.5~1.3)∶(0.4~1.2)(重量比);反应温度为10~10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磺胺嘧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合反应中磺胺脒∶乙醛缩二醇[CH3CH(OR)2]=1∶(0.4~1.2)(重量比);反应温度为30-90℃。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磺胺嘧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是盐酸,弱酸是醋酸,碱性氧化物是氧化钙,多孔物质是活性碳。
全文摘要
一种生产磺胺嘧啶的方法,涉及到苯磺酰胺基嘧啶的生产方法。生产结构式为
文档编号C07D239/69GK1034719SQ8910005
公开日1989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29日
发明者郑良才, 纪秀贤, 孙传美, 金维珍 申请人:昆山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