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67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胃脘痛简称胃痛,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胃痛的发生原因较多,每与精神刺激,情 志不畅,饮食失节、劳累受寒等有密切关系,其中尤以饮食失于撙节,损伤脾胃阳气,寒积于 中,脉络失于温养,阳运之力不足,而发生脾胃虚寒作痛者,较为多见。缘脾胃位于中焦,职 司运化、升降,若素体虚弱,脾胃阳气衰微,寒自内生或饮食失节,嗜食生冷,致运化失常,湿 聚寒盛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中医理论,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5-15、厚朴5-15、藿香5-10、佩兰5_10、陈皮5_10、半夏5_10、木香5_10、 砂仁5-10、蒲黄5-10、五灵子5-10、甘草3-5。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最佳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 砂仁10、蒲黄10、五灵子10、甘草5。本发明适应症
(1)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恶心、呕吐、呃逆等。( 3 )中医辨症属于脾胃虚寒证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5-15、厚朴5-15、藿香5-10、佩兰5_10、陈皮5_10、半夏5_10、木香5_10、 砂仁5-10、蒲黄5-10、五灵子5-10、甘草3-5。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最佳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 砂仁10、蒲黄10、五灵子10、甘草5。配制方法是将以上11味中药,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1小时,滤 过浓缩至IOOOml (相对密度1. 02-1. 06,20°C测)加入苯甲酸纳混勻滤过分装即得,每袋为 100ml。实施例1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5、厚朴5、藿香5、佩兰5、陈皮5、半夏5、木香5、砂仁5、蒲黄5、五灵子5、甘草3。配制方法是将以上11味中药,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1小时,滤 过浓缩至IOOOml (相对密度1. 02-1. 06,20°C测)加入苯甲酸纳混勻滤过分装即得,每袋为 100ml。实施例2: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0、厚朴10、藿香7. 5、佩兰7. 5、陈皮7. 5、半夏7. 5、木香7. 5、
砂仁7. 5、蒲黄7. 5、五灵子7. 5、甘草4。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
砂仁10、蒲黄10、五灵子10、甘草5。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方解
本发明根据辩症施治,遵循中医药理论,“脾胃中州,温运为贵”之说,对应脾胃虚寒症 证型,其治则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为立法。方中君药桂枝温脾暖胃,调气和血,《本草思辩录》说“桂枝所优,为在温经通脉,内 外证咸宜,不得认桂枝为汗药也”。张仲景《金匮要略》小建中汤即用补虚散寒健运中阳为 主药,臣药厚朴行气化湿,温中止痛《名医别录》说“厚朴治以胃中冷逆及胸中呕不止”。砂 仁行气化湿温脾止呕,《本草经疏》说“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霍香、佩兰化湿和 中,醒脾和胃,《本草经疏》说“开胃除恶,清肺消痰,散郁之圣药也”。半夏和胃降逆,消痞 散结,《大同药物学》说“为降逆和胃要品”。五者集中药力辅助君药,充分发挥温脾暖胃祛 湿化饮之药效,健运中州枢机而升清降池,正合于“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意(见《临证 指南医案》)。佐用蒲黄化瘀止血,行滞止痛,《本草纲目》说“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五 灵脂活血化瘀,止血止痛,《本草纲目》说“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蒲黄得配灵脂 即《和剂局方》之失笑散,为治疗杀血心痛的名方,本香行气止痛,化滞和胃,《日华子本草》 说“治心腹一切气滞,止泻、安胎、健脾消食”。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本草纲目》说 “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癖”。臣佐药共偕君药健脾强胃以扶持脾胃为气血阴阳之根 蒂。(见《兰室秘藏·升阳除湿汤》)使以甘草益气补中,并以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温中 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药理学实验研究 一、动物模型建立 材料与方法
(一)动物
昆明小鼠40只,体重20 土 2g,雌雄各半,6-8周龄。Wistar太白鼠120只,体重 80-110g,雌雄各半,8-10周龄。大、小鼠均购自吉林大学动物室,购回后在动物室内饲养1 周,以适应环境。实验期间定量配方饮食,自由摄取自来水。(二)药物制备
4处方组方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砂仁10、蒲黄
10、五灵子10、甘草5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药房提供。(三)动物模型建立 1、实验材料
新鲜猪胆汁,卡介苗75mg /支(长春生物制品所提供),不全佛氏佐剂(FA)(吉林省地 方病研究所病理教研室提供),玻璃勻浆器、高速离心机(美国索福公司),电力搅拌机(杭州 仪表电机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7070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日本K-3500 型),微量电子天平(中国上海120-1),组织切片机。2、勻浆制备
(1)取同种大鼠断颈,剖腹取胃,沿小弯侧剪开,暴露胃粘膜,生理盐水清洗胃粘膜表 面,用牙科镊子剥离粘膜后,置玻璃勻浆器内,加少许生理盐水反复搅拌勻浆。(2)组织勻浆冷冻24h,融冻后以3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以20000r/min 高速离心20min。(3)双缩脲法测上清蛋白含量(约为Ig / ml)上清液(内含可溶性抗原)冰箱保存 备用,使用时加入完全(FA)。3、完全FA及佐剂抗原制备
以Iml不全FA加入3mg卡介苗为比例配制成完全FA,将抗原上清液与完全FA按1 :1 配成佐剂抗原。4、造模方法
(1)主动免疫造模第1周模型组每只大鼠足趾皮下注射佐剂抗原0. 3ml, 1个月后重 复注射1次(不加佐剂)。(2)寒凉猪胆汁灌胃将猪胆汁离心后置-20°C冰箱内备用,灌胃前用自来水化冻 至冰水各半,按12. 5ml/kg给大鼠灌胃(灌胃前4小时停食,自由饮水)每天1次,连续90天。(3)热水洗胃在用猪胆汁灌胃的同天(与胆汁灌胃间隔5小时),用50°C热水按 12.5ml / kg灌胃,每天1次,连续90天。造模期间每日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饮食量及大便性状。造模时间为90天。二、药效学研究
(一)耐缺氧试验
1、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本发明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观察其抗应激能力。2.实验材料 (1)药物及试剂
处方组方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砂仁10、蒲黄
10、五灵子10、甘草5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药房提供。临床推荐剂量浓度为每IOOml溶 液含生药为162. 5 g,根据中药药效浓度对比关系,在临床剂量的基础分别浓缩为867. 2%, 433. 6%、216. 8%,作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4°C保存,使用时加热至15°C左右。维酶素粉碎,过筛,用蒸馏水配制成1. 5%混悬液,4°C保存。普萘洛尔粉碎,过筛,用蒸馏水配制成1. 5%混悬液,4°C保存。(2)动物及材料
小鼠,42只,体重18-20g,性别相同,150ml广口瓶、秒表、天平、凡士林、钠石灰。
3、方法
(1)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别为空白组、本发明大、中、小剂量组、维酶
素组、普萘洛尔组。(2)给药连续灌胃给药7天,1次/日,12. 5ml / kg,空白组给予0.9%生理盐 水,最后一次给药Ih后,将每组的7只小鼠分别放入容积相同(150ml)的密闭广口瓶内,瓶 内装有等量钠石灰(25g)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瓶盖涂以凡士林,放入小鼠后将瓶密闭,以 秒表观察小鼠呼吸停止时间。(3)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见表1
注*P < 0. 05
结果提示中小剂量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P < 0. 05),与维酶素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 05),三组抗缺氧作用明显低于普萘洛尔组(P < 0. 05),大剂量组无明显抗缺氧作用。二)镇痛实验
1、实验目的不同浓度的本发明处方及阳性药对冰醋酸引起小鼠扭体的缓解作用比较。2、实验材料
(1)药物及试剂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砂仁 10、蒲黄10、五灵子10、甘草5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药房提供,临床推荐剂量浓度为每 IOOml溶液含生药为162. 5g,根据中药药效浓度对比关系,在临床剂量的基础分别浓缩为 867.2%、433.6%、216.8%,作为人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41保存,使用时加热至 15°C左右。维酶素粉碎,过筛,用蒸馏水配制成1. 5%混息液,4°C保存。99%冰醋酸加蒸馏水配制成0. 7%冰醋酸。(2)仪器。(3 )动物昆明小鼠,35只,体重18 — 22g,性别相同。3、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0.9% Nacl 12. 5ml / kg)本发 明大剂量组(108. 4g / kg)、中剂量组(54. 2g / kg)、小剂量组(27. Ig / kg)、维酶素组 (0. 50g/kg)。动物连续灌胃给药7天,于末次给药后lh,腹腔注射0. 7%冰醋酸0. Iml /只。观察并记录每只在注射后30min内扭体发生的次数。小鼠典型扭体表现为腹部收缩内陷, 躯体扭曲,后肢伸展及蠕动。 4、结果采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X士s) n=7
注*P < 0. 05
结果提示中小剂量组与维酶素组可明显减少扭动次数,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P < 0. 05),中小剂量组与维酶素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 05),大剂量组无明显镇痛作用。(三)抗炎实验
1、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本发明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趾肿胀的影响,观察其抗 炎作用。2、实验材料
(1)药物及试剂
处方组方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砂仁10、蒲黄 10、五灵子10、甘草5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药房提供,临床推荐剂量浓度为每IOOml溶 液含生药为162. 5g,根据中药药效浓度对比关系,在临床剂量的基础分别浓缩为867. 2%, 433. 6%、216. 8%,作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4°C保存,使用时加热至15°C左右。维酶素粉碎,过筛,用蒸馏水配制成1. 5%混悬液,4°C保存。阿斯匹林用0. 5%甲基纤维素配置成1. 0%的混悬液,用于口服。(2)仪器毛细三通装置
动物Wister大白鼠,共54只,体重180_220g左右,雄性。3、方法
(1)分组参照文献,将大白鼠接体里随机分为6组,每组9只,分别为空白组,维酶素 组,大、中、小剂量组,阿斯匹林组。(2)给药连续灌胃给药7天,1次/日,12.5ml/kg,最后一次给药Ih后于动物右 后足跖趾皮下注射1. 0%角叉菜胶溶液0. Iml /只致炎,并于致炎前及致炎后1、2、4、5、小 时用毛细管放大测量足跖趾容积。观察给药前后各鼠踝关节容积(即肿胀度)的变化,以致 炎前容积为基础,计算各组不同时间肿胀率(致炎后容积增加百分比),采用SPSS统计软件 进行分差分析,结果见表3注;与空白组比较*P < 0. 05,**P < 0. 01
结果提示中、小剂量组有明显的抗足趾肿胀作用(P < 0. 05〕,而与维酶素组比较无明 显差异(P > 0. 05),三者的抗炎作用明显低于阿斯匹林(P < 0. 05),大剂量组无明显抗炎 作用(P >0.05)。说明该中药复方制剂在中小剂量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此作用与维酶 素的显示作用相似,而大剂量中药抗炎作用不明显。药物毒理学实验研究 1、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因受本发明药物浓度和体积的影响,一次给药无法测出其LD50,故依据动物能耐受的 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药量,24小时连续给药2次,测定其最大给药量。选取健康昆明种小 鼠4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分4组,每组雌雄各5只。实验前在正常饲养情况下,观察 1周,未见有饮食行为,活动异常;灌胃前禁食,不禁水12h,24小时内灌胃2次,每次灌胃给 予本发明最大浓度的浓缩液40ml/kg(浓度为2321%),总进药量1857g/kg(即为含生药量), 约为推荐临床剂量(人体重按60kg计算)的343倍,然后按常规饲养,观察给药后7天内饮 食、粪便、活动、一般状态、皮毛光泽度和死亡情况。死亡动物应及时进行尸检,发现病变器 官做病理组织学检查。7日后小鼠称重,处死,解剖肉眼观察重要脏器(心、肝、脾、肺、肾)是 否有病理改变,有病变的,做病理组织学检查。2、长期毒性实验方法
1)动物的分组动物称重,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第1、2、3组为本发明高、中、低 剂量组,用药分别为271g/kg、216. 8g/kg、162. 6g/kg,相当于推荐临床用量的50倍、40倍、 30倍,低剂量组高于药效研究下的高剂量组(108. 4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20倍),长毒 高剂量组浓度为2168%,低于最大浓度2321%。第4组为对照组,给予蒸馏水12. 5ml/kg。2)给药方法均按12. 5ml/kg体积灌胃给药,每天1次,每周称体重1次,并调整 给药量,共给药12周。3)实验方法给药至12周,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内,每组随机抽取16只大鼠,戊 巴比妥钠全麻(50mg/kg)后,腹主动脉取血6ml,做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查,系统解剖 肉眼观察各脏器,并对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胃)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仅送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其余动物停止给药,继续观察2周,如果病理学检查,发现有异常变化将余下动物 活杀剖检,重点观察毒性反应器官,以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和可能出现的迟缓性毒性。4)观察指标(1) 一般观察项目观察活动、精神状态、二便、饮食及体重变化等。
(2)血液学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总数(WBC)及其分类,血小板(PLT)。
(3)血清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 酐(CR)、总蛋白(T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0)、血清碱性磷酸酶(ALP)。(4)尸解及 组织学检查系统尸解,取每组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胃。脏器系数心、肝、脾、肺、肾、胸 腺、子宫(卵巢)、睾丸(附睾)。3、统计学处置
计数资料用SAS软件包处理,数据以=士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4、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
观察小鼠7天内饮食、粪便、活动、精神状态、被毛光泽度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小鼠 在灌胃后的7天内,饮食、活动及一般状态良好,被毛有光泽,肤色无异常,鼻、眼、口腔无异 常分泌物,小便正常,大便呈黑色糊状(考虑可能为中药颜色),存活良好,精神活动正常,无 一死亡。因此认为本发明的最大耐受MTD > 1857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343倍。5、长期毒性实验结果
1) 一般情况给药12周中,各给药组及动物的活动、饮食、精神状态无异常,被毛有光 泽,各给药组大鼠大便呈棕褐色,性状无异常。2)对大鼠体重的影响在给药的90天内,给药各组大鼠体重增加,与对照组同性 别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实验中大鼠无死亡,结果见表2-1、表2-2。 表2-1对各组雌性大鼠体重的影响(n=10,X士 s单位g)
表2-2对各组雄性大鼠体1I的影响(n=10,X士S单位:g)
3)监测各组动物的摄食量(前8周),给药组和对照组的进食情况基本相同,详见表
3-1。 表3-1对各组大鼠饮食量的影响(n=20,X士S单位g)
4)给药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大鼠16只,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 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大鼠WBC及其分类、RBC、PLT、HB等各项生理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 内,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果详见表4-1。
表4-1 对大鼠血常规的影响(n=16,X士s)
5)与肝功能有关的血清生化学指标的检验结果,给药结束后血清生化结果表明AST、 ALT、ALP、TP、ALB、T-BIL、CHOL,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的差异(P > 0. 05),提示本发 明长期用药对动物的肝功能无损害,详见附表5。
表5对大鼠血清生化学的影响(n=16,X士s)
6)本发明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各给药组肌酐(CR)、尿素氮(BUN)均在正常范围内与 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果详见表6。
表6对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n=16,X士S)。
表7-2对雄性大鼠主要脏器系数的影响(ri=8,X士s单位g/kg)
8)主要脏器病理检查,肉眼尸检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经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在 各脏器相同部位分别取一块组织,按常规方法做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进行光镜检查。病 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本发明高、中、低三种不同剂量对大鼠各脏器及组织均无明显毒性损 害。各组动物心脏心肌纤维形态结构正常,心脏细胞浆红染,核靠边,心肌横纹、纵纹清晰、 心肌细胞间盘隐约可见;肝小叶结构清晰,肝板平滑,肝细胞索排列规则,肝细胞胞浆红染、 核居中,汇管区结构清晰,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清晰可见;肺各级细支气管 结构清晰,假复层纤毛形态正常,肺泡管清晰,一级和二级肺胞上皮形态正常;肾皮、髓质细 胞清晰,肾小球毛细血管形态正常,各级肾小管及集合管结构清晰。但每组中个别样本肺组 织有轻度的间质性肺炎,个别样本见轻度脾淤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积,但各给药组的上述改 变均与对照组一致,给药组间无剂量依赖关系,这些改变可能与灌胃给药方式和处死动物 后未及时放血有关。本发明经过急性毒性和慢性长毒实验结果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五、临床实验研究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 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其中萎缩性胃炎病情严重时可见胃粘膜出现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化 生,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治疗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胃脘部胀满、隐隐作痛,喜温喜按,时嗳气恶心。2、倦怠乏力、食少便塘。3、舌质淡嫩、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迟。4、中医辩症脾胃虚寒证型。(二)西医诊断(参考内科学《全国医学专科教材第三版》)。1、症状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尤在餐后明显,同时伴有嗳 气恶心,食欲不振等病程迁延,可反复发作。2、客观检查电子胃镜和胃粘膜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1)电子胃镜所见慢性胃炎粘膜多呈充血水肿,有时散在平坦糜烂,病变常呈弥漫 性也可以呈局限性,如萎缩性胃炎,其粘膜呈苍白或灰白色,也可呈红白相间,皱壁变细或 平坦,也可见粘膜变薄或粘膜表面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状凸起。2)粘膜病理检查浅表性胃炎活检示浅表性炎性细胞浸润,腺体一般无改变。萎 缩性胃炎活检见腺体减少,或消失或有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3)幽门螺干菌(HP)检查60%_90%慢性胃炎患者HP ( + )。(三)试验病例标准
1、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证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2、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1)有影响药物疗效观察与评价的各种病发症和嗜好。2)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研究药物过敏者。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 性判断者。(四)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根据纳入病例标准临床表现,胃腕部饱胀不适或隐痛伴有嗳气恶心、胃脘 冷痛、喜温喜嗳,脉沉细或迟,舌质淡嫩、苔薄白、舌边有齿痕,中医辩证为脾胃虚寒证型,西 医诊断为慢性胃炎者均为观察研究病例。病例取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3年间门诊 患者共120例,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者为25岁,最大者为60岁,其中35-60岁 之间发病率较高,占78%。病程在5年以上者占60%以上,最长者达15年之久。120例患者 随机分组,治疗组(本发明)90例,对照组(麦滋林)30例,以自觉症状、脉象、舌象、电子胃镜、 HP检验及必要的病理学检查,作为疗效的判断标准。
12临床症状轻重分级 2、检查方法
1)检查方法凡属观察之例经肝功能、心电检查正常和HbsAg(-)者均应用日本产的 01ympaS-R2型电子纤维胃镜检查,主要观察胃粘膜的形态,色泽分泌情况及有无炎症、水 肿、糜烂出血、溃疡、肿物,如有可疑增生肠化或肿物存在均取胃粘膜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 每例慢性胃炎必做HP检查。其结果经电子胃镜检查和病理活俭,将慢性胃炎120例随机分 组,治疗组(本发明)90例中,浅表性胃炎56例,限局性萎缩性胃炎25例,萎缩性胃炎9例, 病理检查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者10例,HP⑴者54例(90%)。对照组(麦滋林) 30例中,浅表性胃炎18例,限局性萎缩性胃炎7例,萎缩性胃炎5例。病理检查有肠上皮化 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者8例,HP⑴者29例(96%)
2)治疗方法为袋装中药制剂,每袋为100ml,一日二次,早晚各服一袋,均加热后口服 为佳。对照组麦滋林是由日本寿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西药,一日三次, 每次一包,口服。上述两种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0天。疗程前后进行症状,舌象、脉象,电子 纤维胃镜,病理及HP检查对照,用药期间停用治疗慢性胃炎的其他中药和西药。3、治疗结果
A、疗效判断标准(参照1984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 定的疗效判断标准)
1)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如胃脘冷痛、嗳气、胃烷胀满、倦怠乏力、食少便塘、脉 沉细或迟、舌质淡嫩、苔薄白、舌边有齿痕等症均消失,胃镜检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 症好转,病理检查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恢复正常或消失。2)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胃镜复查粘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 转,病理检查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或不典型增生减轻。3)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 减轻,病理检查证实胃镜所见急性炎症减轻,腺体萎缩,肠化或不典型增生减轻。4)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之病例而有恶化者。B、临床效果
1)临床症状改善见表8
从表8看本发明治疗慢性胃炎胃脘胀满冷痛及食少纳呆效果较为突出。
2)客观指标改善
a、治疗后电子胃镜、病理、HP改善见表9
9两组!權治疗 In客《指标 善比找
从表9看,本发明对HP转阴率比麦滋林组较高 b、胃粘膜病理变化的改善
bl、肉眼所见正常组大鼠胃粘膜呈现粉红色,有光泽,被覆较多粘液,粘膜皱壁表面肖 滑,走向规则,胃壁弹性良好,模型组胃壁弹力减弱,粘膜层变薄,颜色苍白,皱壁变粗或走 向紊乱,有的粘膜表面有黄染粘液被覆。胃窦部可见一至数个灰白色结节,部分大鼠胃粘膜 尚有糜烂灶或溃疡形成。模型恢复组病变不仅没有恢复,反而有加重趋势。本发明有较好 的治疗作用,病变的粘膜已基本接近正常组。
b2、光镜所见正常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无缺损或脱落,腺体形大辩 论规则,大小基本一致,腺上皮细胞多呈单层排列,固有层偶见少许炎性细胞浸润,粘膜肌 层平滑肌呈环形排列,末见增生及向粘膜层深入现象。模型组胃粘膜腺体减少,体积缩小, 呈片状或多灶性分布,部分腺体呈囊性扩张,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有淋巴滤泡形 成,毛细血管扩张瘀血,粘膜肌层增厚,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增生并向粘膜层腺体间伸延。模 型恢复级表现为萎缩灶范围加大,粘膜肌层平滑向粘膜伸延程度加深,不典型增生程度加 重。大剂量组粘膜病变有所恢复,固有层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萎缩灶消失或减少,腺上皮 不典型增生程度减轻或消失。小剂量组则粘膜病变明显改善,固有层及粘膜下层炎细胞明 显减少。可见本发明对慢性胃炎大鼠粘膜炎性的改变有治疗作用。3)治疗结果见表10。
从表10可见,治疗组(本发明)近期显效率为52%,总有效率97%,对照组(麦滋林)近期 显效率为46%,总有效率96%。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达到了预期的治疗 效果。结论本发明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中药方剂。药品检查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桂枝5 15、厚朴5 15、藿香5 10、佩兰5 10、陈皮5 10、半夏5 10、木香5 10、砂仁5 10、蒲黄5 10、五灵子5 10、甘草3 5。
2.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最佳重量份组成为 桂枝15、厚朴10、藿香10、佩兰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0、砂仁10、蒲黄10、五灵子10、甘草5。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中医理论,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桂枝、厚朴、藿香、佩兰、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蒲黄、五灵子、甘草。本发明适应症(1)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恶心、呕吐、呃逆等。(3)中医辨症属于脾胃虚寒证型。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1912564SQ201010273178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7日
发明者董宇翔 申请人:董宇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