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799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辅助治疗贫血 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 ;2岁以 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21. 5%和20. 6%。孕妇30% 贫血,孕末期更高。贫血一般可分为缺乏铁或维生素B12造成的营养性贫血和造血系统功 能障碍等引起的非营养性贫血两大类,其中,营养性贫血中主要以缺铁性贫血为主。用于补 铁的铁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 合物等。但是低分子补铁剂一般对胃肠道粘膜刺激明显,故多糖铁复合物等目前应用较多。 另外,目前尚未见有对营养性贫血和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等引起的非营养性贫血均有效的辅 助改善贫血的单一成分产品。鱿鱼为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枪乌贼科海产动物。据报道,全世界鱿鱼的年捕捞量 达400万吨,我国是全世界捕捞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在鱿鱼的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加工厂将 鱿鱼墨囊废弃,已造成环境污染,鱿鱼墨囊原料丰富易得,急需为之寻求有效利用的出路。 鱿鱼墨囊主要成分为黑色素和蛋白多糖复合体,鲜墨汁中黑色素的含量约为20%,是一类 吲哚醌的聚合体形成的真黑色素。鱿鱼墨黑色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铁离子螯和,螯和能力 随PH增大而上升,最佳pH值为5-6,pH值在4以下时,铁离子螯合率低于50 %。但是,目 前由于方法上的缺陷,pH大于4时铁离子容易形成难溶性的氢氧化铁沉淀,生产过程中难 以控制,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高含铁量鱿鱼墨 黑色素螯合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辅 助治疗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 不足。一种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从鱿鱼墨汁中分离出 黑色素,真空冷冻干燥后,再将鱿鱼墨黑色素加入含铁离子的缓冲溶液中,调节PH至5-6, 40C _25°C下搅拌8-M小时,之后在室温下3000-5000 X g离心收集沉淀,最后将所得沉淀物 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室温下3000-5000Xg离心收集沉淀,真空冷冻干燥。上述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在制备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和功能性贫血的保健 食品、功能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化合物,采用的原料丰富易得,黑色素含量极 高,并具有步骤简单、易于控制,设备投资少、无环境污染、产品得率高等优点,适于工业化 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制备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时,先从鱿鱼墨汁中分离出黑色素,真空冷冻干燥后,再 将鱿鱼墨黑色素加入含铁离子的缓冲溶液中,调节PH至5-6,4°C -25°C下搅拌8- 小时, 之后在室温下3000-500()Xg离心收集沉淀,最后将所得沉淀物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室温下 3000-5000 X g离心收集沉淀,真空冷冻干燥。实施例称取IKg北太平洋鱿鱼墨汁分离出鱿鱼墨黑色素约200g,称取20g,真空 冷冻干燥后,加入5L含IOmM FeCl3的50mM醋酸钠缓冲溶液中,调节pH至6. 0,4°C下搅拌, 使鱿鱼墨黑色素均勻分散,搅拌12h ;收集所得溶液,室温下4000 Xg离心收集沉淀;最后将 所得沉淀物经蒸馏水反复洗涤和离心收集沉淀3次、除去未结合铁离子,将所得沉淀物真 空冷冻干燥,得到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经分析,该产品是以吲哚结构为主体的异聚物螯合 铁,纯度为89. 2%,含铁量为75mg/g。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北太平洋鱿鱼可改为秘鲁鱿鱼、赤鱿、阿根廷鱿鱼或新西兰鱿 鱼,均可得到类似的效果。本发明制备的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纯度为70% _99%,含铁量 为40mg-90mg/g。所述的缓冲液可改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碳酸盐或磷酸盐溶液;所 述FeCl3可改用(SO4) 3、FeCl2或!^SO4等能形成可溶性铁离子的盐,浓度为0. 5_10mM。本发明制备的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可作为同时治疗缺铁性贫血和功能性贫 血的保健食品及相关药物的活性成份,根据保健及治疗需要,可与食用及药用辅料制成多 种制剂。下面对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辅助治疗和改善贫血的作用作进一步描述一.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药效学研究1.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制得的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具有显著的改善缺铁性贫血活 性。体内实验采用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第1-2组分别为正 常和模型对照组;第3组为阳性对照组O^eCl2),灌胃i^e2+2mg/kg Bff ;第4-6组为鱿鱼墨黑 色素螯合铁组,分别灌胃相当于 ^2+0. 5U>2mg/kg Bff, 1次/d,连续21d ;末次灌胃后尾静 脉取血,测定白细胞数量(WBC)、红细胞数量(RBC)、血清铁(Si)、游离原卟啉(FEP)、血红 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结果 见表1,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能显著改善缺铁性贫血大鼠S工、FEP、HGB、HCT、MCV、MCH 水平,表明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具有改善缺铁性贫血作用,在0. 5mg/kg剂量时即可达到与 2mg/kg FeCl2等同的效果;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组动物血清铁含量较同量!^Cl2组提高1. 5 倍,表明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无机铁的狗(12。另外,新型鱿鱼墨黑 色素螯合铁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所造成的体重、肝脏重量的降低和增加血细胞数 量,并且对动物的消化道刺激较!^Cl2小,结果见表2。以上结果证明,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 合铁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的补铁剂i^Cl2。表1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对缺铁性贫血大鼠各项指标的影响(n = IO^is)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从鱿鱼墨汁中分离出黑 色素,真空冷冻干燥后,再将鱿鱼墨黑色素加入含铁离子的缓冲溶液中,调节PH至5-6, 40C _25°C下搅拌8-M小时,之后在室温下3000-5000 X g离心收集沉淀,最后将所得沉淀物 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室温下3000-5000 Xg离心收集沉淀,真空冷冻干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离子 缓冲液为含狗(13、狗2(504)31冗12或!^504的醋酸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碳酸盐或 磷酸盐的缓冲溶液。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在制备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和功能性 贫血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辅助治疗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先从鱿鱼墨汁中分离出黑色素,真空冷冻干燥后,再将鱿鱼墨黑色素加入含铁离子的缓冲溶液中,调节pH至5-6,4℃-25℃下搅拌8-24小时,之后在室温下3000-5000×g离心收集沉淀,最后将所得沉淀物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室温下3000-5000×g离心收集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本发明制备的鱿鱼墨黑色素螯合铁化合物,采用的原料丰富易得,黑色素含量极高,并具有步骤简单、易于控制,设备投资少、无环境污染、产品得率高等优点,适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61K31/80GK102048172SQ20101051671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
发明者周鑫, 唐庆娟, 常耀光, 李兆杰, 李国云, 王玉明, 王静凤, 薛勇, 薛长湖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