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39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脘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表现为胃脘部疼痛、胀满嗳气、时 作时正、久治不愈。中医理论认为“脾胃者,仓凛之官,王味出,“五脏六腑皆禀于 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历代中医在治病时重视保护“胃气”故有“人以胃 气为本”、“治病以胃气为本”之说。其功能胃主受钠,主降腐熟水、润恶燥、和降为 服、泄而不藏、为水气血之海,为后天之本、为六腑之一。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胃痛的 中成药颇多,如葵花胃康灵、养胃舒、温胃舒、胃颗粒等,此类药物对于胃痛都有一定 疗效,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治疗效果不够确切,不能根本根治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 份的原料药制成百合20-30份;乌药10-15份;制香附8-14份;丹参20—40份; 砂仁8—15份;九香虫3—14份;三七6-8份;炙甘草5_9份。所述的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合30 份、乌药10份、制香附10份、丹参30份、砂仁10份、九香虫6份、三七6份、灸甘草 5份。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制香附,辛 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 胃经、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九香虫,咸,温。归肝、脾、肾经,理 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三七,性温,味 甘、微苦,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灸甘 草,味甘,归十二经,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等,各药物相辅相成,主治顽固性 长期难愈的胃脘痛,包括各种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癌以 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各种胃脘痛。本发明所述的各原料药均可从正规药店购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通过现有公知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为胶囊剂、 颗粒剂、口服液、片剂、汤剂等各种药学剂型,胶囊剂谓之百香胶囊,商品名为胃痛愈胶囊。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试验统计如下1、病例及方法
2008 2010年,接治各种胃脘痛80例,男性5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2 岁,其中各种胃炎45例、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23例,经胃镜检查,病程2 3 月至6 7年不等。治疗时有针对性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种药学剂型。2、疗效判定根据胃脘部疼痛、胀满嗳气、时作时正、食欲不振、泛酸烧心等症状的改善程 度分为根治康复(95%以上原有症状消失)、显效(75%以上原有症状减轻)、有效(50% 以上原有症状减轻)、无效(50%以下原有症状减轻或者完全无效。)3、结果总结
疾病例数根治康复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各种胃炎453823295.6%胃溃疡12731191.7%十二指肠溃疡231732195.7%本发明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根治康复62例(77.5% ),显效8例(10% ), 有效6例(7.5% ),无效4例(5% ),总有效率为95%。4、典型病例临床病例1:任锦童,男,65岁,反复胃脘痛五载余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 炎,经服西药胃必治、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果胶铋等。中成药养胃舒、香砂养胃 丸、猴头健胃灵等,未愈。近日又作,胃脘胀痛、嗳气不舒、餐后力、消瘦乏力、食欲 减半、舌淡红、脉证综合,证属胃阴亏危瘀阻胃络。治宜肾养胃,化瘀止痛.服用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汤剂7剂。每剂用量为百合30克、乌药10克、制香附10克、丹参 30克、砂仁10克、九香虫6克、三七6克、灸甘草5克。一周量,一日一剂水煎服每剂 煎2次,早晚各服1次。二诊诸证缓食欲增、精神振、舌脉如前效不方再给予7剂本发 明汤剂。三诊,胃脘痛基本消失饮食如常舌苔红润脉平和故用本发明胶囊每次3粒一日 二次连用一月余半年后随访诸证消除。临床病例2:边树森,男,56岁.胃脘痛3年有余,时作时正,每周饮食不当 而致胃脘痛发作,痛有时素善热食,经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某日又因饮食生冷,加之饮 酒而致胃脘痛加剧,胀满泛酸按则更甚、热敷稍缓但痛难止。急在当地诊所给予抗炎止 痛、止痉,但胃脘痛仍作而转本院诊治证见胃脘痛频频发作,坐卧不安、面色灰青、舌 质暗红、苔藻白脉沉迟而涩.证属寒邪胃庐阻中焦,宜用温胃化瘀行气止痛,给予本发明 中药散剂10天用量一日二次、早晚各2包.服用两天后胃痛缓,+天后,胃脘痛未作饮食 尚可、面色红润、食量增加,为巩固疗效又给予本发明胶囊十天量,每次3粒一日二次 并嘱注意饮食起居随访胃脘痛未作。临床病例3:李彩玉,女,18岁.患胃脘痛一年多,缠绵难愈,近日饮食不当又 加腹部受寒故突发胃痛胀满不安不欲饮食大便舌质淡苔白腻脉退证属中焦虚寒气治疗中 行气化止痛,给予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汤剂五剂,五日量,每日一剂,每剂煎2次,早晚各服一次.二诊胃胀痛缓解,食钠增加、舌脉如常,再给予本发明胶囊10日 量,一次3粒,一日二次以巩固疗效。临床病例4:王功良,男,38岁,胃脘痛复发三年余,常因气候寒冷或度劳 作、起居时常而作。症见胃脘痛泛酸多、热饮食、乏力、舌淡苔白、脉治细弦,症属中 焦虚寒、脾虚不适,治以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的中药汤 剂,五日量,一日一剂,每剂煎两次,早晚各服一次。二诊患者自诉服两剂后胃痛缓、 食量增,五剂后诸证平妥。为巩固疗效再给本发明胶囊10天量,每日二次,每次3粒。临床病例5:李楹,男,68岁,自有胃脘痛十年,近半年日渐加重。饮食剧 减、日见消瘦、面色姜黄,胃脘胀痛、精神不振、少气无力、舌质淡白苔少、脉细而 弦。胃镜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胃溃疡,胃癌得除外,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而求助中医。本 患者胃脘痛久治难愈、久病必虚、久病必疼。故证属虚实寒热、瘀滞夹杂之病证。先化 瘀定痛、益肾醒脾,以缓其痛开其胃,再以调胃和中祛邪扶正徐而图之。故先用本发明 汤剂10天量,一日一剂,每剂煎两次,早晚各服一次。二诊胃脘痛缓,食钠略增。再 给予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散剂10天量,每次2包,一日二次。三诊诸证又缓再 给本发明胶囊二十天用量,每次3粒,一日二次,口服。四诊诸证平妥,为使其疗效巩 固再给以本发明胶囊二十日用量,每次3粒,一日两次。随访病情来作,体健如常。另外,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经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 验,按临床允许的药量给予小鼠灌胃,小鼠活动正常;按临床允许的最大浓度给大鼠给 药,大鼠活动及各项检测结果无异常。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 :取百合30g、乌药10g、制香附10g、丹参30g、砂仁10g、九香虫 6g、三七6g、炙甘草5g,加水500毫升,文火加热煎20分钟至25分钟,每剂药煎两次, 每饮煎汁200毫升制成汤剂。实施例2:取百合30g、乌药10g、制香附10g、丹参30g、砂仁10g、九香虫 6g、三七6g、炙甘草5g,上药烘干粉碎100目的筛成细末、用天平称为每包5克制成散 剂.实施例3:取百合30g、乌药10g、制香附10g、丹参30g、砂仁10g、九香虫 6g、三七6g、炙甘草5g。烘干后粉碎后过100目的筛成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每粒 0.3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合 20-30份;乌药10—15份;制香附8—14份;丹参20—40份;砂仁8—15份;九香虫 3—14份;三七6-8份;炙甘草5-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药制成百合30份、乌药10份、制香附10份、丹参30份、砂仁10份、九香虫6份、 三七6份、灸甘草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解决了现有治疗胃脘痛的药物对胃痛虽然都有一定疗效,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治疗效果不够确切的问题。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百合30g、乌药10g、制香附10g、丹参30g、砂仁10g、九香虫6g、三七6g、炙甘草5g。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治顽固性长期难愈的胃脘痛,包括各种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癌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各种胃脘痛,疗效确切。
文档编号A61K36/9064GK102008677SQ20101057393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
发明者宋开夏 申请人:介休市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