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43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是指一种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上颂骨合并腭中缝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跌落事故中,其临床特征上颂牙弓均向左右颊侧不同程度地呈“扇形”移位,上颂牙弓扩大导致咬合错乱。由于上颂骨合并 腭中缝位于口腔内部,骨折治疗难度大,处理如不积极,多会留下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等并 发症。目前传统的腭中缝骨折治疗若骨折缝隙不大,咬合关系影响不大情况下,有采用保 守治疗的方法,即采用结扎丝双股扭结后,绕过牙颈部并逐步扭紧,使腭中缝骨折复位,若 骨折缝隙明显乃至影响咬合关系者,采用上颂骨复位后钛板内固定方法,固定位置为上颂 骨外侧面。但是上述这些方法固位不理想,固位位置难以做到实施调整、术后效果改善不明 显,并且有复裂可能,另外医疗费用高达ι 1. 5万元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明显改 善腭中缝骨折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一种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包括有牵 引机构、以及对称联动设置于牵引机构两侧的牙套牵引环,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有分别与 牙套牵引环相连接的左右滑移支座以及双头反向螺杆,该双头反向螺杆的中段为接头,该 接头的两侧为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杆,所述的左右滑移支座之间通过双头反向螺杆相互联动 连接。通过本设置,在对患者进行腭中缝骨折治疗时,只需要将牙套牵引环套在患者腭中缝 两侧的牙齿上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双头反向螺杆的转动,对腭中缝进行牵引夹紧,且固位牢 固密合,即使手术不能完全复位,术后还可以通过转动双头反向螺杆对左右滑移支座的位 置进行调整,通过渐进性牵引力量仍可以严密对齐骨折间隙,进而调整咬合关系,提高腭中 缝骨骼治疗效果。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左右滑移支座之间相对于双头反向螺杆的边侧还连接设置有 与左右滑移支座滑移配合的导轨杆,所述的导轨杆有两根,且该两根导轨杆平行分布于双 头反向螺杆的两侧设置,且该两根导轨杆对应于接头的位置设置有与接头左右联动定位的 限位机构。通过此设置,导轨杆为左右滑移支座的滑移提供稳定的支点,而且,通过限位机 构保证左右滑移支座在导轨上相对移动与双头反向螺杆同步,从而既可以防止导轨杆脱 落,又可以得到有效的导轨支撑。该设置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接头为直径大于螺纹杆设置, 所述的导轨杆和双头反向螺杆间邻设置,所述的导轨杆的限位机构为与接头长度相适配且 至少有一部分嵌合限位的凹槽。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操作手柄,所述的接头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盲孔,所 述的操作手柄的头端设置有与盲孔承插配合的插头。设置多个盲孔,可以保证总有盲孔能 外露出来方便供插头插入,通过插头插入盲孔转动双头反向螺杆,方便医生对双头反向螺杆的转动进行牵引操作。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操作手柄操作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 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实用新 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如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包括有 牵引机构1、以及对称联动设置于牵引机构两侧的牙套牵引环2,所述的牵引机构1包括有 分别与牙套牵引环2相连接的左右滑移支座11以及双头反向螺杆12,该双头反向螺杆12 的中段为接头121,该接头121的两侧为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杆122,所述的左右滑移支座11 之间通过双头反向螺杆122相互联动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左右滑移支座11之间相对于双头 反向螺杆12的边侧还连接设置有与左右滑移支座11滑移配合的导轨杆13。该导轨杆13 与双头反向螺杆12相互平行设置,使得左右滑移支座11的相对于双头反向螺杆12移动得 到导轨杆13的支撑,使其牵引移动稳定性更佳,本实施例该导轨杆是如下具体设置的,所 述的导轨杆13有两根,且该两根导轨杆13间邻平行分布于双头反向螺杆12的两侧设置, 且该两根导轨杆13对应于接头121的位置设置有与接头121左右联动定位的限位机构,如 此使得左右滑移支座11通过双头反向螺杆12的滑移通过限位机构与导轨杆同步,这样可 以防止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导轨杆13从左右滑移支座11中脱落,而且如此设置,无需设置其 他复杂的防止导轨杆13从左右滑移支座11中脱落的卡件,结构紧凑,具体地,如图3所示, 所述的接头121为直径大于螺纹杆122设置,即接头121外凸于螺纹杆122设置,所述的导 轨杆13和双头反向螺杆12间邻设置,所述的导轨杆13的限位机构为与接头121长度相适 配且至少有一部分嵌合限位的凹槽131,如此使得外凸于螺纹杆122的接头121至少一部分 嵌入到凹槽131内,使得导轨杆13和双头反向螺杆12相对于左右滑移支座11的滑移同步 进行,又不会影响双头反向螺杆12的转动,实现了对导轨杆13的定位,防止其脱落,使得本 产品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此方案。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头121也可以是直径小于螺纹杆122设置,对应地,所述 的导轨杆上设置有对应凸环与之嵌合卡配,又不会影响双头反向螺杆12的转动。另外,本实用新型是还包括有操作手柄3,所述的接头121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 个盲孔1211,所述的操作手柄3的头端设置有与盲孔1211承插配合的插头31。设置多个 盲孔1211,可以保证总有盲孔1211能外露出来方便供插头31插入,通过插头31插入盲孔 1211转动双头反向螺杆,方便医生对双头反向螺杆的转动进行牵引操作。本实用新型用于对患者进行腭中缝骨折治疗时,只需要将牙套牵引环1套在患者 腭中缝两侧的牙齿上进行固定,一般为口腔内磨牙位置,然后通过双头反向螺杆12的转
4动,对 腭中缝进行牵引夹紧,固位牢固密合,即使手术不能完全复位,术后还可以通过转动 双头反向螺杆12对左右滑移支座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渐进性牵引力量仍可以严密对齐 骨折间隙,进而调整咬合关系,提高腭中缝骨骼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机构设置简单,操作 简单,相较于传统的腭中缝骨折手术费用,可节省患者经济费用8000 10000 Y,而且由于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门诊即可实现手术治疗,且固位牢固密合,即使手术不能完全复位, 术后渐进性牵引力量仍可以严密对齐骨折间隙,进而调整咬合关系。
权利要求一种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牵引机构、以及对称联动设置于牵引机构两侧的牙套牵引环,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有分别与牙套牵引环相连接的左右滑移支座以及双头反向螺杆,该双头反向螺杆的中段为接头,该接头的两侧为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杆,所述的左右滑移支座之间通过双头反向螺杆相互联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滑移支座 之间相对于双头反向螺杆的边侧还连接设置有与左右滑移支座滑移配合的导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杆 有两根,且该两根导轨杆平行分布于双头反向螺杆的两侧设置,且该两根导轨杆对应于接 头的位置设置有与接头左右联动定位的限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为直径 大于螺纹杆设置,所述的导轨杆和双头反向螺杆间邻设置,所述的导轨杆的限位机构为与 接头长度相适配且至少有一部分嵌合限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操作手柄, 所述的接头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的操作手柄的头端设置有与盲孔承插配合 的插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操作 手柄,所述的接头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的操作手柄的头端设置有与盲孔承 插配合的插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腭中缝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包括有牵引机构、以及对称联动设置于牵引机构两侧的牙套牵引环,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有分别与牙套牵引环相连接的左右滑移支座以及双头反向螺杆,该双头反向螺杆的中段为接头,该接头的两侧为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杆,所述的左右滑移支座之间通过双头反向螺杆相互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且能明显改善上颌骨腭中缝骨折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5/01GK201631436SQ2010201705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2日
发明者金宝忠 申请人: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