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28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度调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不可避免的会生病,有的时候难免要住院, 因此医院的病床就成了疾病患者呆的最多的地方,患者在病床上躺久了会感觉很不舒服, 或者想看看书刊、报纸之类,因而需要坐起来或者半躺着,这时他们往往是要在护士或陪护 人员的帮助下才能实现。现阶段医院的病床有两种一种是在条件比较简陋的医院,医院病床的床板基本 上都是不能调整的,而在患者需要坐起来时,总是要有1至2人先将患者扶着坐起来,再往 患者身后垫上枕头或者棉被之类的东西,然后再让患者靠住,如果垫的东西不够的话,再将 患者扶起,再增加一些,直到合适为止。这样就很不方便;一方面,因为一个护士往往同时 要负责几个患者,在一般情况下,护士是不可能长期留在患者身边,而陪护的家属也不可能 总是呆在患者身旁,也许当病人需要时,陪护人员可能因其他原因暂时离开了患者。另一方 面,有的患者受伤部位是肩膀或者手臂,将患者扶起来时就要很小心翼翼,否则就会给患者 带来痛苦。另一种是在条件较好的大医院,病床的床板大多是可以通过手摇的方式来调整 倾斜角度,这种床板由两块组成,以杠杆的方式使两头均可以调整角度,但这种方式也存在 不便之处,一方面这种调整方式的调整精度不高,需要反复调整才能达到病人的舒适要求, 另一方面调整时必须由护士或者患者家属进行操作的,患者自己不能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床床板 角度智能调整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病床上,患者手持控制开关即可以自行操作,且投资费用 少、操作方便、简单。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电 子控制模块,在电子控制模块上连接有控制开关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器 连接,蜗轮蜗杆减速器上连接有钢丝卷筒,钢丝卷筒内的钢丝一端固定在钢丝卷筒上,另一 端通过安装在床头的滑轮与床板边上的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是所述的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的控制开关为上、中、下三档开关。所述的电子控制模块为全桥电子电路,该全桥电子电路主要是由四个IRF3703场 效应管和两个8550三极管组成。所述的直流电动机为WLH品牌的有刷直流电机。该有刷直流电机额定电压为12V、 额定功率为400W。该电机功率大,体积小,适用于机械润滑与升降等场合。
3[0012]患者可以通过操作控制开关来控制电子控制模块,通过电子控制模块中的核心元 件IRF3703场效应管的通断,决定直流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从而实现病床床板的一端是 升高还是降低,进而实现让患者平躺、半躺甚至是任意角度,可以随患者的要求进行调整, 使患者达到最舒适的状态。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对病床床板角度进行调整 具有以下优点(1)现阶段的病床床板只要稍加改造,配置本实用新型,总的费用基本上在450元 左右,成本较低廉,可长久使用,给病人带来方便,值得推广。(2)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操作非常的简单,患者可直接操作控制开关,控制 直流电机的正传或者反转,就可以实现床板角度的调整。(3)噪音小、运行平缓。由于整个传动机构的转速较低,基本上不会产生噪声,调整 时床板角度变化缓慢,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的感觉。(4)整个电路都是12V直流供电,不用担心发生意外。只要患者有需要,自己就能 及时的实现调整,而不用等着护士或家人来帮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模块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包括直流电源,控制开关、电 子控制模块和直流电动机、蜗轮蜗杆减速器、钢丝卷筒、滑轮及钢丝,其中直流电动机、蜗轮 蜗杆减速器、钢丝卷筒、滑轮及钢丝组成执行机构。控制开关是上、中、下三档开关,分别控制电子控制模块中的核心电子元件 IRF3703场效应管的管脚的通断,从而实现直流电机的正传、停止和反转功能。下面结合附 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器选择上海宝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RV50型减速机。 该型减速机吸取国内外最先进科技,独具新颖一格的“方箱型”外结构,箱体外形美观,以优 质铝合金压铸而成。而且该型减速机具有自锁功能。电子控制模块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左侧的8550三极管和左侧的两个IRF3703场 效应管为控制直流电机正传的一组元件,8550三极管的Ba管脚与控制开关的上档位相接, 右侧的8550三极管和右侧的两个IRF3703场效应管为控制直流电机反转的一组元件,8550 三极管的Ba管脚与控制开关的下档位相接。直流电机和减速器相连,减速器和钢丝卷筒相 接,钢丝一端固定在钢丝卷筒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床头的一个滑轮,铰接在固定床板的钢 板上。用整流器将交流220V转换成直流12V后接入电子控制模块,从控制模块中出来的正 负极导线再与直流电机的正负极相接,但是此时电子控制模块中的IRF3703的管脚并没有 导通,因此此状态下并不会对直流电机供电。当患者想由平躺变成半躺或坐立状态时,自己可以将控制开关拨到上档位,这时电子控制模块中的左侧8550三极管的基极(Ba管脚)接入高电平,那么发射极(Em管脚)和 集电极Co管脚)导通,紧接着左侧的两个IRF3703的控制极(VGS管脚)同时接入触发电压, 这时IRF3703的VDS管脚和IDS管脚导通,这时12V直流电才通过IRF3703由电机的正极流 入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正转带动减速机,减速机再带动钢丝卷筒收缩钢丝,使床板一端缓慢 的上升,从而实现床板角度的调整,当达到患者的要求后,可以将控制开关拨到中间档位, 这时8550三极管的基极(Ba管脚)处于低电平状态,发射极和集电极不导通,造成TRF3703 的VDS管脚和IDS管脚不导通,电流不能通过IRF3703流入直流电机,所以直流电机停止转 动,而蜗轮蜗杆减速器具有自锁功能,所以整个传动机构就会停止在当时的状态,从而使床 板角度调整好后不会自发的改变。 当患者想躺下去时,只要将控制开关拨到下档位,这时右侧的8550三极管控制极 (Ba管脚)接入高电平,它的发射极(Em管脚)和集电极(Co管脚)导通,造成右侧的两个 IRF3703的VDS管脚和IDS管脚导通,电流通过IRF3703由电机的负极流入直流电机,从而 实现直流电机反转带动减速机,钢丝卷筒反转放长钢丝,从而实现床板下降。当调整好后, 再将开关拨到中间档位,直流电机停止转动。
权利要求一种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电子控制模块,在电子控制模块上连接有控制开关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器连接,蜗轮蜗杆减速器上连接有钢丝卷筒,钢丝卷筒内的钢丝一端固定在钢丝卷筒上,另一端通过安装在床头的滑轮与床板边上的钢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为蜗 轮蜗杆减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开关为 上、中、下三档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动机 为有刷直流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模 块为全桥电子电路,该全桥电子电路主要由四个场效应管和两个三极管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刷直流电 机的额定电压为12V、额定功率为400W。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床床板角度智能调整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电子控制模块,在电子控制模块上连接有控制开关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器连接,蜗轮蜗杆减速器上连接有钢丝卷筒,钢丝卷筒内的钢丝一端固定在钢丝卷筒上,另一端通过安装在床头的滑轮与床板边上的钢板连接。该装置安装在病床上,患者手持控制开关即可以自行操作,且投资费用少、操作方便、简单。
文档编号A61G7/018GK201668629SQ201020218389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
发明者徐利文, 赵晨, 韩毅 申请人:长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