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22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治疗易于操作,可使微小血 管实现吻合并可自身降解的微小血管吻合器。
背景技术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血管的端端吻合尤其是微小血管吻合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吻合技术及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组织,器官等移植的成败。目前,传统的方法是缝合法最 为有效,但该过程复杂,步骤繁琐,操作难度大,手法要求精度高,要求吻合创伤小,缝合过 程既准确又迅速,但临床操作中费时费力。容易造成管壁损伤及吻合口狭窄,若缝线错缝到 对侧血管壁,会导致血栓形成,若两端血管不全是内侧血管壁接触会导致血管阻塞,或者导 致血管无法修复再生。为了改变这种手工操作,是医疗器械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各国都在 研究一些微小血管的吻合方法,如器械法,激光发,粘合法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 例如器械使用数量较多,容易引起组织损伤和出血,无法降解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通畅率不 够理想等。因此,微小血管吻合器材料必须满足下面几项要求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 物理相容性,保证吻合器在使用中不出现有损生物学性能的现象;②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 能,材料的降解时间与完成功能的时间相匹配,而且不会因降解产物的形成引起生物体的 生物反应;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与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弹性模量、硬度、耐磨性能相适 应;④具有良好的灭菌性能,保证生物材料在临床上的顺利应用。现有的市场产品均采用两端血管外翻套在带刺的环上,两环具有扣合结构,通过 钳子使两环扣合在一起,该方法两环扣合对应要求高,且需要钳子夹持操作,由于扣合结构 包裹了外翻的血管,两环扣合在一起,很不牢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产品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新型的可降解的微小血管吻合 器,其在端端吻合过程中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通畅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包括两个相同的端 管和一个套管,所述端管一端的管壁上带有若干倒刺;两端管套入套管内时,其倒刺端对 接,所述套管与端管之间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所述端管上的倒刺与端管轴线成锐角,且倒刺偏向端管的另一端。所述端管上有斜向倒刺底部的凹槽,倒刺的高度与端管另一端管壁同高。所述倒刺有6-8个,对称分布于端管一端的管壁上。所述套管为不封闭套管,其开口角度为3-8°。所述套管的内壁轴线和外壁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套管外壁的壁厚由开口向两侧
由薄变厚。所述套管中间部分的内径比两端的内径大,所述端管固定在所述套管的中间部 分。[0012]所述端管长度为2mm,套管长度为4. 5mm。当断端血管分别从端管内穿过,外翻挂在倒刺上,端管套入套管内,两端管的带倒 刺端对接,保证断端血管是内壁与内壁接合,套管与端管之间由于是过盈配合将两端管牢 牢固定住套管内。该吻合器操作简单,通畅率好,端管由于与套管的过盈配合不至于脱开, 保证血管连接的成功率。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以为套管内孔的直径略小于倒刺端管的最大 直径。套管的长度比两倒刺端管总和大0.5mm。倒刺采用锐角方式,方便端管套入套管内。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倒刺底部的凹槽可以使倒刺与端管另一端同高度,从而使套管 与端管的过盈配合部分更多,两者接合更牢固。优选6-8个倒刺,分布在端管管壁的同一圆周上,使得倒刺挂住外翻的血管壁牢 固又不显得过多。套管选用不封闭的圆管,使套管与端管过盈配合时容易实现。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变形图来看,可知该套管的偏心圆管的设计,使得套管对端管 的夹持力最佳。端管固定于套管中间部分,由于两头的内径比中间部分还小,因此端管脱出的可 能性更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传统的微小血管吻合器,本实用新型的可降解吻合器有两端管可以将两端血 管拉出固定于端管,保证血管内壁外翻,相互接触的为两端血管的内壁,保证内壁的修复连 接,再生形成通畅的血管通道。而且使用无需辅助,明显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吻合速度, 增加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手术医生的工作强度。端管和套管因强度要求不同,顺应性不 同,选用不同材料/相同材料不同分子量制备,达到对性能的不同要求。两端管,套管的材 料为聚乳酸,但因符合血管顺应性和套管高强度的要求,选用不同分子量聚乳酸。为实现套 管的强度的不同要求,本发明还使用镁合金加工为套管。应用本实用新型后,进行微小血管端端吻合不需要将两端吻合的血管全部游离, 只需要将带吻合的血管前方的结缔组织分离,有端口可见即可进行正常吻合操作。本实用 新型结构简单,造型灵巧,可简化小血管端端吻合的步骤,减少手术中器械使用的数量,提 高吻合速度和操作精细度,增加吻合成功率。既可广泛用于临床显微外科手术中,也可在小 动物器官移植模型血管端端吻合时使用。

图1端管主视示意图,图2端管右视图,图3套管主视示意图,图4套管右视图,图5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端管,2-套管,3-开口,4-倒刺,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包括两个端管和两个套管,端管的一端管壁上 有倒刺,端管上有斜向倒刺底部的凹槽,倒刺的高度与端管另一端管壁同高。套管为开口的 偏心圆管,套管内壁和外壁不同轴,且从开口向两侧的壁厚由薄到厚,套管中间部分的内径 比两端的内径稍大。套管的内径比端管的外径要小,套管的长度比两端管的长度稍大0. 05mm,因此,两 端管相向套入套管时,为过盈配合,且能整个稳定地固定在套管内。使用方法这种用于微小血管端端吻合的新型可降解吻合器,首先夹持血管两端分别穿过 2mm聚乳酸端管,在倒刺端用镊子将血管壁外翻,固定于端管外侧的倒刺钩部分(如图1, 图2),血管内壁暴露向外。然后夹持两个端管同时相向伸入聚乳酸或镁合金套管(如图3, 图4),当感知两端管碰触后,夹持套管保证套管与两端管的固定,最后由内外部分结合在一 起,将血管固定,并保证了端端都是血管内壁接触(如图5)。
权利要求1.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包括两个相同的端管和一个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 一端的管壁上带有若干倒刺;两端管套入套管内时,其倒刺端对接,所述套管与端管之间过 盈配合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上的倒刺与 端管轴线成锐角,且倒刺偏向端管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上有斜向倒 刺底部的凹槽,倒刺的高度与端管另一端管壁同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不封闭套 管,其开口角度为3-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壁轴线 和外壁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套管外壁的壁厚由开口向两侧由薄变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中间部分的 内径比两端的内径大,所述端管固定在所述套管的中间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有6-8个,对 称分布于端管一端的管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长度为2mm, 套管长度为4. 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属于生物医疗器械领域。可降解微小血管吻合器,包括两个相同的端管和一个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一端的管壁上带有若干倒刺;两端管套入套管内时,其倒刺端对接,所述套管与端管之间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灵巧,可简化小血管端端吻合的步骤,减少手术中器械使用的数量,提高吻合速度和操作精细度,增加吻合成功率。即可广泛用于临床显微外科手术中,也可在小动物器官移植模型血管端端吻合时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115GK201775646SQ20102029295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刘晨光, 崔福斋, 朱锦文, 杨静馨, 胡堃 申请人:北京奥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