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静脉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63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腔静脉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放置方向与传统腔静脉滤器放置方向相反的一种新型腔静脉滤器(如附图6所示)。
背景技术
腔静脉滤器是用于防止患者身体深静脉处形成的血栓流入心脏和肺部一种介入器械,它可以起到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的作用。但是腔静脉滤器置入之后,随着捕捉的血栓越来越多,往往会堵塞滤器,从而造成整个腔静脉的堵塞,静脉血没法回流入心脏,从而必须进行手术将滤器取出,再重新置入新的滤器。虽然腔静脉滤器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具有可以用微创的方式,通过导丝将滤器送入腔静脉,并且用导丝将其回收,但是腔静脉滤器被血栓堵住的问题还一直未得到解决。研究发现,由于被腔静脉捕捉的血栓溶解速度小于腔静脉捕捉新血栓的速度,所以堆积在腔静脉滤器上的血栓会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堵塞。根据哈根泊肃叶定律(Hagen-Poiseuille),流体在一个圆管里面流动,剪切力在中轴线区域最小而在圆管壁面位置最大,而我们传统的腔静脉滤器收集血栓的位置是位于腔静脉血管内的中轴线区域,所以收集的血栓受到的剪切力小,难以溶解,并且再加上传统的腔静脉滤器收集血栓的位置一般是锥形的圆角区域,收集的血栓就更难溶解,反而十分容易堆积,所以堵塞现象经常发生。如果能设计一种放置方向与传统腔静脉滤器放置方向相反的腔静脉滤器,使滤器上血栓收集位置从原来的中轴线区域转移到靠近壁面的区域,这样可以加大被捕捉血栓所受到的剪切力,同时将血栓分散收集在腔静脉的四周,难以堆积堵塞,并且保证了腔静脉中心通道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被血栓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放置方向与传统滤器放置方向相反的新型滤器。这种新型滤器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滤器相比, 具有能够将血栓分散收集于靠近静脉血管管壁的高剪切力区域,从而有利于加速捕捉血栓溶解,防止腔静脉滤器栓塞发生的优势。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放置方向与传统腔静脉滤器放置方向相反的一种新型腔静脉滤器(如附图6所示)。其特征在于,该滤器放置方向与传统腔静脉滤器放置方向相反,并且收集血栓的位置不同于传统的腔静脉滤器将血栓收集于腔静脉中轴线附近低剪切力尖角区域,而是位于靠近腔静脉管壁的高剪切力的圆环形区域。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腔静脉滤器捕捉血栓所受到的剪切力,加速捕捉血栓的溶解,从而有效降低腔静脉滤器堵塞的发生概率,延长腔静脉滤器的使用时间。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仰视图;图5是本发明图中A部分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滤器在腔静脉中放置(下图)与传统滤器在腔静脉中放置(上图) 的对比示意简1中所有的部分都是由具有一定直径的细丝组成的,且所有的细丝直径都是相同的,均在0.5mm到Imm之间。其中A部分是组成“伞”状圆锥形腔静脉滤器的八只相同的脚之一,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它由长为L (范围在20mm到40mm之间)的长细丝和半径为H范围在2mm到3mm之间)的半圆细丝以及长为1 (范围在2mm到5mm之间)的短细丝组成,所有细丝的直径d均在0. 5mm到Imm之间;B^部分是连接A部分八只脚中相邻两只脚的细丝连杆,一共有八对完全相同的细丝连杆,呈圆周对称分布,B1从左边一只脚的L 二分之一处连到相邻右边一只脚的L靠近底部四分之三处, 紧接B1从右边一只脚的L靠近底部四分之三处连到相邻左边一只脚的L底部;C部分是位于A部分L底部的一个由细丝组成的圆环,圆环与A部分8只脚的L底部都相交,其直径在12mm到14mm之间;D部分是与C 部分圆环在同一平面的圆环,且与A部分的八只脚相交于A部门短细丝1与半圆r的交点处,D部分圆环直径为16mm到20mm之间;E部分是位于整个腔静脉滤器最底部的圆环,与A 部分的八个半圆1相交于半圆顶点处,圆环直径在14mm到16mm之间。图2中A,B1B2, C,D,E部分均与图1中的说明情况相同;F1F2部分是连接D,E两个圆环的连杆,一共有八对完全相同的圆环连杆,呈圆周对称分布,其中F1起始于左边的A 部分与圆环D的连接处,连接到E圆环上面的,E圆环与A部分两只相邻脚交点的中间位置, 而F2起始于右边的A部分与圆环D的连接处,连接到E圆环上面的,E圆环与A部分两只相邻脚交点的中间位置,并且在该位置与F1相连,F1F2的长度均在9mm到Ilmm之间。图3中A,B1B2, C,D,E,F1F2部分均与图1,图2中的说明情况相同。图4中A,B1B2, C,DjJ1F2部分均与图1,图2,图3中的说明情况相同;G部分是连接C,E两个圆环部分的直杆细丝,一共有八只完全相同的直杆细丝,呈圆周对称分布,该直杆细丝起始于C圆环上面的,C圆环与A部分八只脚相邻两只脚的交点中间位置,终止于 E圆环上面的,E圆环与A部分八只脚相邻两只脚的交点中间位置,直杆细丝的长度在1.5mm 到2mm之间。图5中主要是本发明图中A部分示意图,它由长为L(范围在20mm到40mm之间) 的长细丝和半径为r (范围在2mm到3mm之间)的半圆细丝以及长为1 (范围在2mm到5mm 之间)的短细丝一共三部分组成,其中长细丝L短细丝1均与半圆r相切且分别交于半圆直径的两个端点。图6中上面的图表示传统的滤器放置在腔静脉中的示意图,其收集血栓的位置位于传统滤器尖角靠近腔静脉血管的中轴线位置;下图表示本发明中的滤器在腔静脉中的放置示意图,其收集血栓的位置位于腔静脉靠近血管壁的圆环区域位置。在该图中,腔静脉中的血液流通方向都是从左边到右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主要是由A,B1B2,C,D,E,F1F2,G 一共七个部分组成的类似“伞”状或者圆锥状的腔静脉滤器。具体每个部分的组成结构在

的中已有详细说明。在临床应用中,该腔静脉滤器放置方向与传统腔静脉滤器放置方向相反, 并且收集血栓的位置不同于传统的腔静脉滤器收集血栓的位置位于靠近腔静脉血管中轴线的低剪切力的地方,而是将血栓收集于位于靠近腔静脉血管壁面的圆环位置(如图1,图 2,图3,图4中的A部分每只脚底部的圆环形反勾区域和C,D,E的圆环之间的区域,再加上 F1F2,G部分的连杆所在区域),在该位置被捕捉的血栓受到的剪切力大,并且捕捉血栓分散于整个圆环上,因此血栓容易溶解,能有效降低腔静脉滤器堵塞发生的概率,延长腔静脉滤器的使用时间,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是,该滤器是类似“伞”型装置,“伞”型开口底部是一个具有半圆形反勾装置和三个与反勾相交的圆环以及圆环之间的连杆组成的血栓收集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是,该滤器放置方向与传统腔静脉滤器放置方向相反,并且收集血栓的位置不同于传统的腔静脉滤器将血栓收集于腔静脉中轴线附近低剪切力尖角区域,而是将血栓收集于位于靠近腔静脉管壁的高剪切力的圆环形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是,该滤器置入体内后,血液从滤器顶部的圆锥形尖头区域通过,而相应的血栓被捕捉在该滤器底部的反勾,圆环,连杆等加密区域。
全文摘要
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该滤器放置方向与传统腔静脉滤器放置方向相反,并且收集血栓的位置不同于传统的腔静脉滤器将血栓收集于腔静脉血管的中轴线附近的低剪切力尖角区域,而是位于靠近腔静脉血管壁面的高剪切力的圆环形区域。如图所示,该滤器一共由A,B1B2,C,D,E,F1F2,G一共七个部分组成,类似“伞”状或者圆锥状,所有的部分都是由直径在0.5mm到1mm之间的细丝组成。采用上述滤器和方案可以提高被腔静脉滤器捕捉的血栓所受到的剪切力,加速捕捉血栓的溶解,从而有效降低腔静脉滤器堵塞事件的发生概率,延长腔静脉滤器的使用时间,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F2/01GK102160825SQ2011101137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樊瑜波, 邓小燕, 陈增胜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