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30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暴风客热,系指来势急骤,以红肿热痛为主要特征的外感眼病,本病证名虽始于 《秘传眼科龙木论》,但有关本证的辨治,祖国医学早在记载,针灸治疗首见于《内经》,如《灵枢·热病》篇云“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现代医学中,部分因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球结膜炎症,多可归属于本证, 现有的治疗方法太阳、鱼际均以三棱针刺血;晴明向鼻侧浅刺3分-5分,施轻泻法,余穴用泻法。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有效的治疗了暴风客热疾病,治疗方法简单,组成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中草药,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疗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细生地13-18份、炒黄芩3-7份、蝉退衣3-5份、粉丹皮5-10份、川黄连2-5份、北柴胡2-4份、京赤芍3-8份、 当归尾5-10份、车前子8-10份、防风3-8份、荆芥3-8份和甘草3_8份。所述的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细生地 15份、炒黄芩5份、蝉退衣4份、粉丹皮8份、川黄连3份、北柴胡3份、京赤芍5份、当归尾 8份、车前子9份、防风5份、荆芥5份和甘草5份。服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中药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适量自来水浸泡30 分钟,煮沸后再用温火煎20分钟,1天3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60亳升。连续服用15天,症状完全消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有效的治疗了暴风客热疾病,治疗方法简单,组成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中草药, 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细生地15份、炒黄芩5份、蝉退衣4份、粉丹皮8份、川黄连3份、北柴胡3份、京赤芍5份、当归尾8份、车前子9份、防风5份、荆芥5份和甘草5份。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中药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适量自来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再用温火煎20分钟。实施例2 暴风客热患者张某,女,38岁,红肿痒痛,眼眵多,热泪如汤,白睛红肿,血丝显露,于2011年3月8日前来就诊,一开始医生给她开了许多药物,但是长期没有起效,最后医生给她开了本发明的药方,她按1天3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80亳升,连续服用13 天,症状完全消失。 实施例3 暴风客热者王某,男,36岁,红肿痒痛,眼眵多,热泪如汤,白睛红肿,血丝显露,于2011年3月9日前来就诊,医生给他开了本发明的药方,他按1天3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60亳升,连续服用16天,症状完全消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细生地 13-18份、炒黄芩3-7份、蝉退衣3-5份、粉丹皮5_10份、川黄连2_5份、北柴胡2_4份、京赤芍3-8份、当归尾5-10份、车前子8-10份、防风3-8份、荆芥3_8份和甘草3_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细生地15份、炒黄芩5份、蝉退衣4份、粉丹皮8份、川黄连3份、北柴胡3份、京赤芍 5份、当归尾8份、车前子9份、防风5份、荆芥5份和甘草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是将组成原料细生地、炒黄芩、蝉退衣、粉丹皮、川黄连、北柴胡、京赤芍、当归尾、车前子、防风、荆芥和甘草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自来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再用温火煎20分钟得到。本发明有效的治疗了暴风客热疾病,治疗方法简单,组成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中草药,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406750SQ20111036358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吴倩芸 申请人:吴倩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