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涉及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下降的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心衰是一个不可预测的病程,进展的心衰患者一年生存率很低。由于人口老龄化和成功延长患有冠脉事件患者的生命,以及对高危或已发生过冠脉事件的患者通过有效预防延迟发生再次冠脉事件的时间(二级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是增加的。尽管一些患者能存活多年,但总体来说,预后并不是很理想。中医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多从心气(阳)虚出发,渐波及心、脾、肾阳的亏虚,从而导致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并与发生发展中所产生的痰、瘀、水饮等病理产物相纠缠,导致病情缠绵难愈。治疗多应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通阳利水等法,经历了长期的实践验证,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就辨证论治、评判标准等来说,还没有形成一套客观、规范、统一的诊疗方案,不利于中医药诊疗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临床和科研的结合,不利于为以后进行统一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充分利用,开展多学科的临床研究,使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专利文献CN1192793C公开了一种抗心衰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重要原料制成黄芪200-800份,川穹100-400份,制附子100-400份,葶苈子100-400份,玄参 100-400份。中国专利文献CN102145089A公开了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经粉碎、过筛、混合而得黄芪250-270份、桂枝100-110份、红景天50-65份、丹参150-160份、泽泻150-160份、葶苈子150-160份。苏亚秦通过采用温阳利水煎(黄芪、茯苓各50g,丹参、防己、葶苈子、车前子各30g,附片、桂枝各12g)治疗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衰的药物均有一定得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药物起效慢,药味较多,不便于制备使用,效果不十分明显,服用时间长,疗效不禾急定等等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淡附片10-15份、生黄芪20-40份、鹿角片 15-20份、葶苈子20-30份、生白芍10-15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淡附片13-15份、生黄芪25-35份、鹿角片18-20份、葶苈子25-30份、生白芍13-15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淡附片15份、生黄芪30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5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白茯苓10-20份、桃仁10-20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白茯苓13-17份、桃仁13-17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白茯苓15份、桃仁15份。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力衰竭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药味数较少, 具有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点。“温阳利水”法指导下的加载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处于临床心衰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一)
淡附片10份、生黄芪40份、鹿角片15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0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二)
淡附片15份、生黄芪20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20份、生白芍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三)
淡附片13份、生黄芪35份、鹿角片18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3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四)
淡附片15份、生黄芪25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25份、生白芍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五)淡附片15份、生黄芪30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六)
淡附片11份、生黄芪23份、鹿角片19份、葶苈子22份、生白芍14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7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七)
淡附片12份、生黄芪观份、鹿角片18份、葶苈子M份、生白芍13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8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八)
淡附片13份、生黄芪32份、鹿角片17份、葶苈子沈份、生白芍12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9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九)
淡附片14份、生黄芪36份、鹿角片16份、葶苈子观份、生白芍11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0中药组合物一的制备(十)
淡附片15份、生黄芪40份、鹿角片15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0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1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一)
淡附片10份、生黄芪40份、鹿角片15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0份、白茯苓20份、桃仁10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12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二)
淡附片15份、生黄芪20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20份、生白芍15份、白茯苓19份、桃仁11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3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三)
淡附片13份、生黄芪35份、鹿角片18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3份、白茯苓18份、桃仁12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4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四)
淡附片15份、生黄芪25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25份、生白芍15份、白茯苓17份、桃仁13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5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五)
淡附片15份、生黄芪30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5份、白茯苓15份、桃仁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6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六)
淡附片11份、生黄芪23份、鹿角片19份、葶苈子22份、生白芍14份、白茯苓16份、桃仁14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7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七)
淡附片12份、生黄芪观份、鹿角片18份、葶苈子M份、生白芍13份、白茯苓17份、桃仁13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8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八)
淡附片13份、生黄芪32份、鹿角片17份、葶苈子沈份、生白芍12份、白茯苓18份、桃仁12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9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九)
淡附片14份、生黄芪36份、鹿角片16份、葶苈子观份、生白芍11份、白茯苓19份、桃仁11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0中药组合物二的制备(十)
淡附片15份、生黄芪40份、鹿角片15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0份、白茯苓20份、桃仁10份,常规方法煎煮。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20所述的常规方法煎煮是中药汤剂常规的制作方法,即将所述的原料药加水煎煮成汤剂。实施例2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试验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
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医院心内科病房诊断为心力衰竭,并处于临床心力衰竭阶段,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经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心肾阳虚,痰瘀水停患者108例(包括 20%脱失病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中药一组、中药二组和对照组各36例。1. 1. 1病例选择标准 1. 1. 1. 1心衰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参考Framingham的心衰诊断标准(1971年)。主要标准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②颈静脉怒张;③肺部啰音;④心脏扩大;⑤急性肺水肿;⑥第三心音奔马律;⑦静脉压增高>1. 57kpa (16cmH20);⑧循环时间;⑨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次要标准①踝部水肿;②夜间咳嗽;③活动后呼吸困难;④肝肿大;⑤胸腔积液; ⑥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1/3 ;⑦心动过速O 120次/分)。主要或次要标准治疗后5天内体重减轻>4. 5kgo同时存在2个主项或1个主项加2个次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1.1.1.2 NYHA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
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1. 1. 1.3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分为5型,本研究遴选心肾阳虚患者进行研究。心肾阳虚证
主症心悸,动则气喘或不得卧,身寒肢冷。次症短气、乏力,尿少浮肿,腹胀便塘。舌脉舌淡胖或有齿印,脉沉细或迟;或舌暗淡或暗红,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由2名主治医师根据望、闻、问、切的临床资料,结合分型标准进行辨证,结果一致者纳入研究组。1. 1. 1. 4病例纳入标准
(1)医院心内科病房诊断心力衰竭;(2)患者目前处于临床心力衰竭阶段,血流动力学稳定者;(3)经中医四诊和参辨证为心肾阳虚,痰瘀水停患者;(4)年龄18 80岁者; 1. 1. 1. 5病例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由于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患者;(3)合并有脑、肝、肾及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5)凡能增加死亡率的因素如心源性休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梗阻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肺栓塞,有明显感染者,以及没有控制的高血压、急性左心衰、右心衰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1. 1. 1.6 剔除标准
(1)未按试验方案规定服药;(2)不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者;(3)虽符合纳入标准但纳入后未按试验计划实施者。1. 1. 1. 7病例脱落标准
(1)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依从性差,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者;(2)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并发症和特殊生理变化,不宜接受继续试验者;(3)试验过程中自行退出者;(4)联合用药,特别是合用对试验药物影响较大的药物,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者;(5)因其他各种原因疗程未结束退出试验、失访或死亡的病例;(6)资料不全,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者ο1.1.1.8中止试验标准
(1)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2)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所定临床试验方案有重大失误,难以评价试验效应,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重要偏差,难以评价试验效应。研究方法和步骤 1. 2. 1病例分组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合格受试者后,采用EXCEL表产生随机数字表,进行升序排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临床研究,分别为中药一组(中药组合物一 +西药治疗)、中药二组(中药组合物二 +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该研究共收集病例108例,每组36例。中药一组年龄在45 80岁之间,平均(72. 65士6. 50)岁,死亡2例,脱失3例;中药二组年龄在48 80岁之间,平均 (73. 13士7. 50)岁,死亡1例,脱失4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23例,年龄在44 80岁之间,平均(71. 80士9. 29)岁,死亡3例,脱失3例。三组患者应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及心功能分级等方面上无显著差异(P>0. 05)。1. 2. 2治疗方法
(1)治疗组采用中药“温阳利水法”加载治疗
予中药温阳利水,佐以化瘀、养阴之法,即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西医标准药物治疗。中药一组淡附片15份、生黄芪30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5份, 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方法制备中药组合物一。中药二组淡附片15份、生黄芪30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5份、 白茯苓15份、桃仁15份,根据实施例15所述的方法制备中药组合物二。用法上方,水煎约250ml,分2次早晚分服。联合以西医标准分期及基础推荐治疗,疗程为1个月。(2)对照组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衰指南推荐疗法
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颁发“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推荐疗法用药。即治疗高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鼓励戒烟、劝阻饮酒和违规药物的使用,常规给予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限制饮食中食盐摄入量等措施。疗程为1个月。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 3. 1观察指标
(1)入选患者均需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胸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2)超声心动图
使用美国HP公司生产的HP S0N0S5500型超声心动图仪、S4变频变谐式探头,用于定量、定性房室内径、心脏几何形状、室壁厚度、室壁运动,及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LVDD)、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3)脑钠肽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有助于心衰诊断和预后判断。NT-proBNP是BNP激素原分裂后没有火星的N-末端片段,与BNP相比,半衰期更长, 更稳定。NT-proBNP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NT-proBNP<300ml/pg为正常,可排除心衰,其阴性预测值为99%。1.3.2疗效评价参考标准
心力衰竭疗效的评定不仅根据临床症状的缓解,尚应从改善运动耐量和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降低死亡率等方面综合评定。(1)心衰 Lee 氏(N. Engl. J. Med 1982 ; 306,699)于 1982 年根据临床与 X 线改变所指定的积计分系统。Lee氏心衰疗效积分(Lee氏心衰计分法)
①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3 75%以上者。②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在50% 75%者。③ 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不足50%者。④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心衰计分系统参见乔曦.温阳益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B].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 (3) 29^30) (2)按NYHA分级方法,评定心功能疗效。疗效标准为 ①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②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③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④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 3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中医症候计分标准见表1) ①显效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治疗后证候积分为0或减少3 70%。②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 30%。③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④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表1中医症候计分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淡附片10-15份、生黄芪20-40份、鹿角片15-20份、葶苈子20-30份、生白芍 10-15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淡附片13-15份、生黄芪25-35份、鹿角片18-20份、葶苈子25-30份、生白芍13-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淡附片15份、生黄芪30份、鹿角片20份、葶苈子30份、生白芍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白茯苓10-20份、桃仁10-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白茯苓13-17份、桃仁13-17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白茯苓15份、桃仁1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力衰竭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淡附片10-15份、生黄芪20-40份、鹿角片15-20份、葶苈子20-30份、生白芍10-15份。本发明还提供这种中药组合物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其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药味数较少,具有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点。“温阳利水”法指导下的加载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处于临床心衰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P9/04GK102423347SQ20111040753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吴美平, 张叶清, 王胜林, 董耀荣, 陈兆善 申请人:上海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