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974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静脉血栓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多见于产后、骨折及创伤、手术后的病人。若出现肢体疼痛、肿胀、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超声多普勒、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可助诊断。血栓形成早期易于脱落,可造成大片肺梗塞,常是猝死原因之一。静脉血栓中比较常见的是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尤其是活动后患肢肿胀疼痛更加明显,有些患者因此而不敢下地活动。如果血栓蔓延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使下肢深静脉完全处于阻塞状态,患肢张力增高,小腿凹陷性浮肿显著,腓肠肌饱满,紧韧。若发病急骤,下肢广泛粗肿,剧痛,股三角、胭窝、小腿均有明显压痛,常伴有发热、脉率加快和患肢皮温增高,又称股白肿。另外,临床上有极少数患者,下肢深静脉及分支静脉广泛血栓形成,静脉压力极高,对下肢静脉回流造成严重的障碍,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肢体动脉强烈痉挛,导致肢体供血不足,称为股青肿。研究表明单一因素不能独立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常常是两个或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原因。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据Borow报道,手术持续时间与深静血栓的发生有关。二)静脉壁的损伤1.化学性损伤, 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三)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 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目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恢复起来比较慢,费用高, 容易留下后遗症。虽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品种很多,但是由于效果不十分明显,治疗周期长,且收费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诸多困难和痛苦。中医中药在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和中医学中“天人合一,药食同源;辩证施
3治,标本兼治,内外同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肝主筋、肾主骨,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祛湿痹、舒筋脉、消肿痛、通血脉;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中病即止” 的重要理论。结合现代药物成分分析和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法。重点加强对机体整合调节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流,加强血中营养物质输送,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调节性激素水平,以达到治疗血栓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治疗周期短、疗效较佳的中药组合物配方。本申请发明人结合祖传秘方根据前人经验及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通过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并结合辩证论证,多方收集众家之长,寻求最佳治疗方案,采用纯天然中药原料,结合传统中医技术精心配制成本发明的活血通络的中药组合物,又称为强力脉络疏通胶囊,其配制方法简单,用该组合物制备的药物具有通脉活血的功能,可用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疾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得,川芎23, 人参20,当归16,地龙16,枸杞子14,红花13,菊花11,穿山甲10,砂仁10,黄芪8,神曲6, 赤芍6,鸡血藤5,牛膝4,伸筋草4,陈皮3。该药物组合物可用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胶囊等。优选的制备方法将原料药按常规方法分别制成药粉,过80目筛,按比例称取,搅拌混勻,60°C烘干1小时,然后紫外线照射杀菌30分钟后,最后装入胶囊即可。每粒重0.5g,每次饭后口服五粒,两周为一个疗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方说明1)、适应症主治下肢静脉血栓疾病。2)、禁忌症孕产妇及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儿童;意识不清患者;颅内出血患者; 血友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泌尿系结石患者;消化性溃疡未治愈患者;严重高血压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用法口服4)、注意事项饭后半小时服用;温开水送服;勿过量服用;过敏者减量或停止服用;忌冷酸、辛辣及油腻食物;忌烟酒;遵医嘱。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得,川芎23, 人参20,当归16,地龙16,枸杞子14,红花13,菊花11,穿山甲10,砂仁10,黄芪8,神曲6, 赤芍6,鸡血藤5,牛膝4,伸筋草4,陈皮3。将原料药按常规方法分别制成药粉,过80目筛,按比例称取,搅拌混勻,60°C烘干 1小时,然后紫外线照射杀菌30分钟后,最后装入胶囊即可。实施例2临床试验数据选取静脉血栓病例80例,每次口服五粒,两周为一个疗程,服用4个疗程,其中治愈71例,占89%,有效8例,占10%,无效1例,总有效率99%。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坐立行走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经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好转,检查指标略有好转。无效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无改善,检查指标未见好转。80例静脉血栓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表(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川芎23,人参20,当归16,地龙16,枸杞子14,红花13,菊花11,穿山甲10,砂仁10, 黄芪8,神曲6,赤芍6,鸡血藤5,牛膝4,伸筋草4,陈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按照如下制备方法获得将原料药按常规方法分别制成药粉,过80目筛,按比例称取,搅拌混勻,60°C烘干1小时,然后紫外线照射杀菌30分钟后,最后装入胶囊即得。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川芎,人参,当归,地龙,枸杞子,红花,菊花,穿山甲,砂仁,黄芪,神曲,赤芍,鸡血藤,牛膝,伸筋草,陈皮。经临床验证,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静脉血栓病例80例,治愈71例,占89%,有效8例,占10%,无效1例,总有效率99%。本发明药物原料低廉、制备简单可行、并且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P7/02GK102512623SQ20111044296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孙振国, 马庆亮 申请人:马庆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