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免冲管囊泡式负压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28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免冲管囊泡式负压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简化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减轻病人痛苦,节约医疗卫生材料,节省护士人力的医疗材料。
技术背景目前,医疗卫生单位所用的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如说明书附图1), 这种留置针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存在回血慢易刺穿血管,导致穿刺成功率低的缺点,如果不能一针穿刺成功,需更换留置针再次穿刺,而且留置期间需要反复冲管以防止凝血阻塞针头,增加了感染机会,在保留留置针的过程中要使用多个注射器来冲管来维持畅通,造成医疗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现将原一次性留置针(如说明书附图1)改良为一次性免冲管囊泡式负压静脉留置针(如说明书附图2),此留置针克服现有的留置针在静脉穿刺时回血慢易刺穿血管的不足,增加了可操作性产生负压的囊泡,通过改进微型夹,增加微型夹的封闭性能,只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静脉穿刺成功率将大幅提高,并可以利用囊泡内液体进行冲管,节约医疗卫生材料,简化护理操作。本实用新型(如说明书附图2)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在原一次性留置针Y型管前连接管上加一直径Icm椭圆形囊泡(如说明书附图2-1),囊泡与留置针软管流线型连接,内壁光滑,囊泡材质可与软管相同或不同,弹性良好,内容量为1.5-aiil,可以操作产生负压,留置针软管包括囊泡在内比原一次性留置针的软管长度延长3cm,总长度IO-Ilcm ;(2)对原一次性留置针的微型夹进行改进,增加微型夹的封闭性能,设计为铡刀形 (如说明书附图2-2),边缘咬合处设计为可以相互咬合的方向相反的锯齿型突起,可以操作使微型夹封闭软管后不易脱落松动,使微型夹的封闭性能良好,彻底阻断软管内液体的流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本实用新型静脉留置针可使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容不足、血管弹性差的患者、严重脱水的小儿患者的静脉穿刺轻松成功。尤其适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2、使用本新型静脉留置针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表皮破损的患者、患有接触性传染病的患者及因各种原因需要紧急建立静脉通道的患者消毒后直接穿刺,也可轻松成功,免去解、系止血带的繁琐,争取抢救时间,避免交叉感染。3、输液过程中可轻压囊泡检验针头是否从血管脱出。4、输液结束后在囊泡内充满肝素封管液或无菌生理盐水,在停止输液期间可挤压囊泡内液体来冲洗针头后将微型夹夹紧,能有效防止针头被血栓阻塞。避免了原始冲管方法所造成的污染,并节约了一次性注射器。

说明书附图1是目前医疗卫生单位普遍使用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实物图;说明书附图2是一次性免冲管囊泡式负压静脉留置针设计图,1是可产生负压的囊泡,2是设计为铡刀形的微型夹。
具体实施方式
此一次性免冲管囊泡式负压留置针使用方法是1、可直接冲入无菌生理盐水备用,注意排气彻底。2、按一般静脉穿刺步骤进行,严格无菌操作。3、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留置针针芯柄,右手无名指与掌心挤压囊泡,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肤的同时松开囊泡形成负压,当针头进入血管时,回血较一般留置针迅速,且落空感明显,见回血后下压针柄与皮肤平行进针2mm,送入套管,抽出钢针。4、按常规方法粘贴固定后,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5、输液结束,分离一次性输液器,用5ml肝素封管液或生理盐水正压封管,6_8小时后打开微型夹,将囊泡内液体挤出一部分冲洗针头,在松开囊泡前将微型夹对软管夹紧固定,防止血液回流,然后松开囊泡。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免冲管囊泡式负压静脉留置针,有一可操作性产生负压的装置,其特征是一次性留置针,在留置针软管上Y型管端连接一弹性囊泡,内容量1.5-ani,囊泡与留置针软管流线型连接,内壁光滑,留置针软管包括囊泡在内长度在现有的留置针软管基础上延长3cm左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免冲管囊泡式负压静脉留置针,有一可操作性阻断留置针软管内液体流动的装置,其特征是将留置针软管上的微型夹设计为铡刀形,边缘咬合处设计为可以相互咬合的方向相反的锯齿型突起。
专利摘要一次性免冲管囊泡式负压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能够利用负压达到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并利用囊泡内液体进行冲管,从而节约卫生材料降低感染机会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它是在原留置针软管上加了一弹性囊泡,使留置针在静脉穿刺时回血迅速,避免刺穿血管,增加了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将微型夹设计为铡刀形,增强其封闭性,并利用囊泡内液体进行冲管,减轻了护理操作的繁琐程度,使护理操作简化,节约了卫生材料。
文档编号A61M25/06GK202136638SQ20112001522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许春燕 申请人:许春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