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道吻合器抵钉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21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化道吻合器抵钉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道吻合器抵钉座,属于临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食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器械吻合已成为肿瘤切除后食管、胃重建的主要方式。近20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疼痛轻的优点,已介入到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对于有选择的病例采用胸腔镜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可以获得更高的手术安全性。但由于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主要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点,手术切除时操作的空间有限,尤其在进行胸内消化道重建胃食管吻合时,应用传统开胸的吻合器存在一定困难,而胃食管吻合是食管癌手术的关键,一旦吻合不好,会造成吻合口瘘, 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风险,据国内外文献统计吻合口瘘的病死率约在30%左右。因此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在国内外推广较为缓慢,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手术中,传统抵钉座放置前,需要在预留食管残端应用荷包钳或手工缝制荷包,然后将抵钉座塞进残端后收紧荷包做吻合。由于腔镜下视角及操作空间有限,传统荷包钳或手工缝合虽能进行,但很不方便。因此,美国外科公司,发明了经口放置的吻合器抵钉座 "EES o-vil”系统,目前已在国内上市。该装置经口放置时,抵钉座要通过口咽部,容易造成口咽部肌肉的损伤和组织出血,尤其是在气管插管后,口咽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此外该抵钉座价格也非常昂贵,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如何在胸腔镜下方便快速地实现胃食管器械吻合,降低在胸腔镜下消化道重建的技术难度,进一步降低手术的风险和手术费用是食管微创外科的新挑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传统吻合器抵钉座的构造进行改进,以期能使改进后的抵钉座更好的适应腔镜手术的运用,减少胸腔镜食管手术的风险,进一步推广胸腔镜微创食管手术的开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道吻合器抵钉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钉砧,钉砧的一侧设有钉砧引导头,另一侧设有钉砧杆,钉砧引导头设有第一通孔,钉砧杆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开放手术中,放置抵钉座更为方便、快速、安全,除了在胸腔镜下进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外,同样适用于开放性直视手术,尤其高位胸顶吻合、及开腹贲门癌手术中的高位吻合。
图1为吻合器抵钉座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吻合器抵钉座的外观图,所述的消化道吻合器抵钉座,由钉砧引导头1、第一通孔2、钉砧3、钉砧杆4以及第二通孔5组成。钉砧3的一侧设有钉砧引导头1,另一侧设有钉砧杆4,钉砧引导头1设有第一通孔2,钉砧杆4设有第二通孔5。吻合器抵钉座的材料为塑料或金属。在手术中可将术中预先放置的胃管6用缝线通过第一通孔2与钉砧引导头1相连固定,利用胃管6的牵引将吻合器抵钉座倒拉入食管腔内。传统手术中“塞”抵钉座需要用四把钳子钳夹食管,本实用新型变传统开放手术的“塞”为胃管引导下的“拉”,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因钳夹食管造成的食管粘膜的损伤。在第二通孔5中放置一引导线7。手术中在胃管6的引导下将抵钉座倒“拉”入食管腔后,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或其它方式将食管腔关闭,将引导线7向下拉出,调整抵钉座的放置位置后即可进行吻合器机械吻合。完成吻合后退出吻合器时,将胃管6 —并从吻合口拉出。
权利要求1. 一种消化道吻合器抵钉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钉砧(3),钉砧(3)的一侧设有钉砧引导头(1),另一侧设有钉砧杆(4),钉砧引导头(1)设有第一通孔(2),钉砧杆(4)设有第二通孔(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道吻合器抵钉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钉砧,钉砧的一侧设有钉砧引导头,另一侧设有钉砧杆,钉砧引导头设有第一通孔,钉砧杆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开放手术中,放置抵钉座更为方便、快速、安全,除了在胸腔镜下进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外,同样适用于开放性直视手术,尤其高位胸顶吻合、及开腹贲门癌手术中的高位吻合。
文档编号A61B17/11GK201958940SQ20112002514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徐梁, 林志品, 谭黎杰 申请人: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