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86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鼻腔对吸入的干空气起到加热加湿作用,气体到达气管时候相对湿度达到100%,温度接近体温,可以有效的保护气道。而气管切开患者,由于直接从气切开口处进行气体交换,就不能对吸入的空气加热加湿了。而目前的吸氧装置加湿时,是通过在氧气输出时用湿化液进行湿化,湿化效果差,会导致未有效湿化的氧气直接进入气管, 损伤气道黏膜,诱发痰栓形成,造成肺部感染和呼吸道堵塞,导致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使氧气与湿化水充分接触,有效湿化氧气。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包括加热装置、置于加热装置上的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内容纳有湿化水,加湿装置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壳体和盖子,壳体两端设有输送氧气的进气口、出气口,并且该加湿装置为盘旋状结构。采用盘旋状结构盘旋而成,加长了氧气流经的路径,使氧气与湿化水充分接触,有效湿化氧气,并结合加热装置,使氧气温度接近体温,相对湿度达到100%,可以有效的保护气道。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湿化层。该湿化层采用滤纸或者海绵等吸水性好的材料,贴在壳体内部两侧的内壁上,扩大壳体内部水分与氧气接触的面积,湿化更充分。盖子上设有注水口。注水口便于注入湿化水。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合加热装置,加湿装置采用盘旋状结构,使氧气在加湿装置内与湿化水充分接触,有效湿化氧气,并且使氧气温度接近体温,从而有效保护气切患者的气道黏膜,防止并发症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的爆炸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湿装置的横截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加热装置1,加湿装置2,壳体2-1,盖子2-2,进气口 3,出气口 4,注水口 5,湿化水6,湿化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这种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包括加热装置1、置于加热装置1上的加湿装置2,加湿装置2内容纳有湿化水6,加湿装置2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壳体2-1和盖子2-2, 壳体2-1两端设有输送氧气的进气口 3、出气口 4,并且该加湿装置2为盘旋状结构。壳体
32-1的内壁上设有湿化层7。盖子2-2上设有注水口 5。使用时,在输氧前通过注水口 5加入湿化水6,进气口 3连接供氧装置,出气口 4连接吸氧管,打开加热装置1,调节加热的温度,使氧气在出气口 4处温度稳定至37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合加热装置1,加湿装置2采用盘旋状结构,使氧气在加湿装置2内与湿化水6充分接触,有效湿化氧气,并且使氧气温度接近体温,从而有效保护气切患者的气道黏膜,防止并发症发生。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包括加热装置(1)、置于加热装置(1)上的加湿装置(2), 加湿装置(2)内容纳有湿化水(6),其特征是所述加湿装置(2)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壳体 (2-1)和盖子(2-2 ),壳体(2-1)两端设有输送氧气的进气口( 3 )、出气口( 4),并且该加湿装置(2)为盘旋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1)的内壁上设有湿化层(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其特征是所述盖子(2-2)上设有注水口(5)。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输氧控温保湿器,包括加热装置、置于加热装置上的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内容纳有湿化水,加湿装置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壳体和盖子,壳体两端设有输送氧气的进气口、出气口,并且该加湿装置为盘旋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合加热装置,加湿装置采用盘旋状结构,使氧气在加湿装置内与湿化水充分接触,有效湿化氧气,并且使氧气温度接近体温,从而有效保护气切患者的气道黏膜,防止并发症发生。
文档编号A61M16/16GK202069985SQ20112012812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刘玉屏, 卢向红, 吴益芬, 张宁, 江佩蓉 申请人:张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