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311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胃管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胃管夹。
背景技术
昏迷、胃肠手术等病人留置胃管治疗是一种正常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胃管是一根软管,待插入患者胃内后,一般都是采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患者鼻翼两侧或者面部,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十分不牢固,会随着病人体位的活动而把起固定作用的胶布拉脱, 经常会把胃管拉到贲门以上,甚至把胃管拉出体外,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多次调整胃管的深度,而且胶布会因为鼻翼上的油脂和汗水而自行脱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多次换胶布重新粘贴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可固定胃管,防止胃管因为病人动作过大而移动的胃管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胃管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的第一夹柄外侧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夹柄内侧与凸起部之间形成凹槽, 所述夹体的第二夹柄的夹面上附有垫层。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该胃管夹是一种异形夹,利用了夹柄凸起部的通孔,可在鼻翼夹之外不必另外设夹子就可以固定胃管,且附有垫层,能防止夹子夹伤鼻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地,为防止夹体过硬夹伤鼻翼,所述夹体为硅胶夹体。进一步地,为防止阻断胃管流通,所述凸起部呈条形,其横截面为弧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胃管夹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一种胃管夹,包括硅胶材质的夹体,所述夹体上有第一夹柄1,第二夹柄 2,所述第一夹柄1外侧有条状的凸起部3,所述凸起部3的横截面为弧形,凸起部3与第一夹柄2内侧形成凹槽,凸起部3的起始端上开有可供胃管穿入的通孔4,所述第二夹柄2的夹面上粘结有海绵垫层5。使用时,将胃管穿入通孔4中,则胃管顺着第一夹柄1内侧的凹槽伸入到贲门以下,将胃管夹夹持在鼻翼上,则胃管固定,不易移动,而由于胃管夹是由硅胶制成,且第二夹柄2上设有海绵垫层5,不易伤害鼻翼肌肤。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胃管夹,包括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的第一夹柄外侧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夹柄内侧与凸起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夹体的第二夹柄的夹面上附有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为硅胶夹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呈条形,其横截面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管夹,包括夹体,所述夹体的第一夹柄外侧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夹柄内侧与凸起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夹体的第二夹柄的夹面上附有垫层;该胃管夹是一种异形夹,利用了夹柄凸起部的通孔,可在鼻翼夹之外不必另外设夹子就可以固定胃管,且附有垫层,能防止夹子夹伤鼻翼。
文档编号A61J15/00GK202154932SQ20112022381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庞小风 申请人: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