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42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液净化领域,涉及一种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
背景技术
血液灌流是近几年在临床上迅速崛起的一门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范畴已涉及肾脏病、急性中毒、肝病、危重病、皮肤病及免疫性疾病等等。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血液灌流器中的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以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目的。开始治疗前,应将灌流器以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方向放置,以 200 300ml/min的速度,进行管路的预冲,预冲盐水总量为2000 5000ml,在预冲的过程中,护士要用一只手拿住灌流器,另一只手要均勻用力,持续敲击灌流器,以达到排除灌流器中气体的目的,如果用力过大则容易导致破膜,整个过程需要20分钟左右,护士很辛苦。 如果治疗中毒的患者,则需要连续使用3 5个灌流器,护士的劳动量非常大,往往需要多名护士,轮流进行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护士在预冲管路时,使用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轻轻敲打血液灌流器,使操作简便、省力、方便、 快捷、安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其特征是该助冲器呈锤形结构,其锤体中间为金属管,该金属管两端外凸棱处分别套有柔软塑质空心锤头;锤柄、锤杆及其前端的半球体,呈分体式结构;两个分体的锤柄上、锤杆上及其前端的半球体中间,均对应设有相互插接的套管,其中设有外套管的半锤柄上、半锤杆上和半球体上均设有圆孔, 通过螺钉连为一体;并将套在金属管两端外凸棱上的两个柔软塑质空心锤头尾部的边缘压紧在金属环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合理;2)操作简便、省力、方便、快捷、安全;3)护士在进行血液灌流对管路进行预冲操作时,用本发明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轻轻敲击血液灌流器,使管路畅通,排除气体,不会导致破膜。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锤柄;2—锤杆;3—金属管;4一空心锤头;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从附图1可见,本发明是一种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其特征是该助冲器呈锤形结构,其锤体中间为金属管3,该金属管两端外凸棱处分别套有柔软塑质空心锤头4;锤柄1、 锤杆2及其前端的半球体,呈分体式结构;两个分体的锤柄上、锤杆上及其前端的半球体中
3间,均对应设有相互插接的套管,其中设有外套管的半锤柄上、半锤杆上和半球体上均设有圆孔,通过螺钉5连为一体;并将套在金属管3两端外凸棱上的两个柔软塑质空心锤头尾部的边缘压紧在金属管3上。
权利要求1. 一种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其特征是该助冲器呈锤形结构,其锤体中间为金属管, 该金属管两端外凸棱处分别套有柔软塑质空心锤头;锤柄、锤杆及其前端的半球体,呈分体式结构;两个分体的锤柄上、锤杆上及其前端的半球体中间,均对应设有相互插接的套管, 其中设有外套管的半锤柄上、半锤杆上和半球体上均设有圆孔,通过螺钉连为一体;并将套在金属管两端外凸棱上的两个柔软塑质空心锤头尾部的边缘压紧在金属环上。
专利摘要一种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其特征是该助冲器呈锤形结构,其锤体中间为金属管,该金属管两端外凸棱处分别套有柔软塑质空心锤头;锤柄、锤杆及其前端的半球体,呈分体式结构;两个分体的锤柄上、锤杆上及其前端的半球体中间,均对应设有相互插接的套管,其中设有外套管的半锤柄上、半锤杆上和半球体上均设有圆孔,通过螺钉连为一体;并将套在金属管两端外凸棱上的两个柔软塑质空心锤头尾部的边缘压紧在金属环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护士在进行血液灌流对管路进行预冲操作时,用本实用新型血液灌流器的助冲器,轻轻敲击血液灌流器,使管路畅通,不会导致破膜;操作简便、省力、方便、快捷、安全。
文档编号A61M1/14GK202191522SQ2011202848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孙熔冰, 李德江, 杨宏, 王桂萍, 邹爱荣, 黄威, 黎丽 申请人:北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