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道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08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瘘道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瘘道造影导管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应用的肛门瘘道造影导管。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肛瘘造影注射器,是用于人们肛瘘瘘道的造影或染色,其结构是由硬杆状的金属管制成。临床上应用存在以下不足当医护人员将硬杆状肛瘘造影注射器插入患者的瘘道内,因其不能随患者的瘘道弯曲走向而进入,则易刺伤患者瘘道周围的组织, 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伤口感染,以及造成造影、染色注入液体位置不准确,严重地影响了医护人员检查诊断的效果。为解决该问题,目前有将瘘道造影导管改成塑料导管,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塑料导管过于柔软,在向瘘道的插入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影响检查诊断效果。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瘘道造影导管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患者的治疗痛苦和伤口感染,提高医护人员检查诊断效果的瘘道造影导管。[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瘘道造影导管,其包括一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注射器接口,在导管本体的封闭端及封闭端后侧的管壁上设有排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本体由三层导管嵌套而成,其内外两层为塑料管,在内外两层塑料管中间嵌套金属蛇形管。[0005]为控制瘘道造影导管的插入深度,在导管本体管壁上设有长度刻度线。[0006]为防止导管在插入过程中给病人造成痛苦,导管本体封闭端为半圆球面形。[0007]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充分利用了金属蛇形管可以自由弯曲的特性,其既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又可以自由变换方向,通过在两层塑料管中间嵌套金属蛇形管,可以非常容易控制瘘道造影导管沿患者的瘘道弯曲走向而进入其内腔进行造影或染色,同时又避免了刺伤患者瘘道周围组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快速方便地完成瘘道造影。


[000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中,I、导管本体,2、注射器接口,3、排液孔,4、长度刻度线,5、塑料管,6、金属蛇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如附图所示,这种瘘道造影导管,包括一导管本体1,导管本体I由三层导管嵌套而成,其内外两层为塑料管5,塑料管5通常是由医用塑料注塑构成,在内外两层塑料管5中间嵌套金属蛇形管6。[0012]如附图所示,导管本体I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注射器接口 2,在导管本体I的封闭端及封闭端后侧的管壁上设有排液孔3,通过注射器接口 2导管与注射器的内腔相连通。 为便于医护人员将导管插入患者瘘道内的距离尺寸及时测量调整,通常在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上设有长度刻度线4,为便于塑料导管的插入端部进入患者瘘道顺畅,通常将导管本体封闭端设成圆球面状。
权利要求1.瘘道造影导管,其包括一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注射器接口, 在导管本体的封闭端及封闭端后侧的管壁上设有排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本体由三层导管嵌套而成,其内外两层为塑料管,在内外两层塑料管中间嵌套金属蛇形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瘘道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管壁上设有长度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瘘道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封闭端为半圆球面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为克服目前瘘道造影导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瘘道造影导管,其包括一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注射器接口,在导管本体的封闭端及封闭端后侧的管壁上设有排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本体由三层导管嵌套而成,其内外两层为塑料管,在内外两层塑料管中间嵌套金属蛇形管。该造影导管可以非常容易控制沿患者的瘘道弯曲走向而进入其内腔进行造影或染色,同时又避免了刺伤患者瘘道周围组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快速方便地完成瘘道造影。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2289171SQ2011203962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刘红云, 张晓涛 申请人:张晓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