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真空吸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875阅读:1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真空吸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科医生在牙齿诊治中所用的诊疗辅助器具,尤其涉及一次性真空吸唾器。
背景技术
人的牙齿不仅起到美观的作用,而且牙齿在人的生活中担负着多种功能,如牙齿承担着咀嚼作用,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食物又有软硬和大小之分,只有牙齿能将各类食物咬碎、磨细,才能更好的吸收;牙齿具有发音作用,牙齿能够帮助发出齿音,如果缺少了牙齿,说话就不清楚。若牙齿出了毛病,患者除承受病痛外,还影响正常的生活。这时患者就要找牙科医生治疗,医生在给患者诊疗时,例如补牙,装假牙等,因反射作用会使患者有大量的唾液积于口腔,因此需要不停地坐起来吐唾液,这样给治疗带来不便,有时唾液吐得不及时患者还感到不适;目前尚未见较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将唾液自动排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次性真空吸唾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次性真空吸唾器由牙托、唾液导槽、导唾管和唾液储存器构成。其特征在于牙托与口腔内牙床的形状和大小相应,牙托上设有牙格,以便在诊治时能露出牙齿,牙托的内外面上设有多个吸唾孔,牙托的下面连接唾液导槽,唾液导槽连接导唾管的一端,导唾管的另一端连接唾液储存器上,导唾管上设有调节阀。使用该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先将唾液储存器中的空气排出,关闭调节阀,将牙托装在患者口腔内,开始诊治时,患者用手托住唾液储存器,在诊治过程中,患者若感到口中有唾液分泌出时,即打开调节阀,唾液被吸入唾液储存袋,然后关闭调节阀,若需要时再打开调节阀,反复操作,使得整个诊疗过程唾液不积于患者的口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次性真空吸唾器,解决了牙科病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反复坐起来吐唾液带来的不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供医疗机构和牙科诊所使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附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次性真空吸唾器由牙托1、唾液导槽3、 3'导唾管5和唾液储存器7构成,牙托1与口腔内牙床的形状和大小相应,牙托1上设有牙格2,以便在诊治时能露出牙齿,牙托1的内外面上设有多个吸唾孔4、4',牙托1的下面连接唾液导槽3、3',唾液导槽3、3'连接导唾管5的一端,导唾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唾液储存器7上,导唾管5上设有调节阀6。
权利要求1. 一次性真空吸唾器,由牙托(1)、唾液导槽(3、3')、导唾管(5)和唾液储存器(7)构成,其特征在于牙托(1)与口腔内牙床的形状和大小相应,牙托(1)上设有牙格O),以便在诊治时能露出牙齿,牙托(1)的内外面上设有多个吸唾孔G、4'),牙托(1)的下面连接唾液导槽(3、3'),唾液导槽(3、3')连接导唾管(5)的一端,导唾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唾液储存器(7)上,导唾管上设有调节阀(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真空吸唾器,涉及口腔科医生在牙齿诊治中所用的诊疗辅助器具;该实用新型由牙托(1)、唾液导槽(3、3′)、导唾管(5)和唾液储存器(7)构成,牙托(1)与口腔内牙床的形状和大小相应,牙托(1)上设有牙格(2),以便在诊治时能露出牙齿,牙托(1)的内外面上设有多个吸唾孔(4、4′),牙托(1)的下面连接唾液导槽(3、3′),唾液导槽(3、3′)连接导唾管(5)的一端,导唾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唾液储存器(7)上,导唾管上设有调节阀(6);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真空吸唾器,解决了牙科病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反复坐起来吐唾液带来的不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供医疗机构和牙科诊所使用。
文档编号A61C17/06GK202313792SQ20112046464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王乃俊 申请人:王乃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