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4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导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ー种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
背景技术
引流导管属医疗器械,导管通过人体体表进入人体内,通过导管可将人体组织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或其他液体引力原处,导流于体外或脏腔内。目前常规的引流导管是单腔的圆管,在引流时冲洗、排气、采样都是依靠単一的通道,操作不便。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CN201120031608. 2,发明名称为可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具有引流腔和气囊充盈腔的一管体,所述管体前端带有轴向引流孔和与所述轴向引流孔相通的若干径向引流孔的导头,一定位气囊位于所述管体中前部,所述管体的后端具有分别与所述气囊充盈腔相通的气囊充盈腔头和与所述管体引流腔相通的引流腔头组成的ー腔头,所述气囊充盈腔头的端部装有单向阀门,在所述定位气囊后部的管体外径设置ー阻尼滑动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有不同直径的大、小端面,其中所述大端面径向设置若干小孔。此专利结构的胸腔引流管为临床医生提供了ー种方便可靠的胸腔引流器械。降低了胸腔引流的风险,但导管管腔是圆形管腔,在引流时,容易因为负压的作用造成堵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ー种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生产エ艺简单的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ー种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前端设有封ロ,导管设有一主一副的双腔管腔, 主腔后端设有两个以上的分支,其中至少ー个分支作为空气接入腔,一分支为负压引流通道,副腔在导管前端处设有开孔,内套管前端设有开孔,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ー步说明所述主腔后端设有两个分支,导管主腔与后端两分支之间通过活接接头连接,导管主腔和副腔是不连通的,主腔和副腔可分离,分离副腔后不影响主腔的负压引流操作,使用时根据愈合情况剪裁导管然后通过活接接头连接分支,主腔和副腔的形状有多种方式。所述活接接头带有缝针孔,方便固定导管。所述副腔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设置前端的长度,前端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导管主腔长度,也可以短于导管主腔长度。所述导管主腔的内壁或外壁是异型带棱管壁。所述负压引流通道内设置有内套管,内套管通过连接座与导管主腔连接,内套管是可更换的负压引流通道。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管为可分离的双腔管体,共设有三个分支,其中一分支与副腔连通,另外两个分支与主腔连通,副腔在导管头端设有开孔,操作时副腔作为冲洗腔,主腔分支或内套管作为负压引流通道,可以同时一边冲洗一边持续负压引流提高引流效率, 另一分支可以用作排气或采样,不影响引流操作。2、主腔分支的延长管是透明软管,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观察导管的积液、积气情况来调整引流的操作,避免因观察不当而造成体腔积液、积气引发并发症。3、内套管可以作为负压引流通道,在负压作用下,内套管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堵管, 如不要内套管,主腔异型管壁起到支撑作用也可以避免堵管。4、本实用新型的生产エ艺简单,成本低,具有结构简单、可短期留置体内、可进行药物冲洗引流或单纯引流,以有效地引流出手术区域渗血、渗液及血块,促进手术吻合口和愈合和防止手术区域感染,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图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腔和副腔结构示意图;图3a、图3b、图3c、图3d、图3e、图3f、图3g、图3h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棱管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管2、内套管3、活接接头4、主腔5、副腔6、带棱管壁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ー种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由一端设有开ロ、另一端设有开孔的导管I及放置在导管的通孔内的内套管2组成,在导管开ロ端设置有活接接头3,内套管插入导管内,导管前端为球形头端封ロ,导管为一主一副的双腔管腔,主腔4 和副腔5可分离,主腔4后端设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作为空气接入腔,另一分支为内套管插入腔或负压引流通道,副腔在头端处设有开孔后端设有接头作为冲洗液注入腔,内套管为空心软管可作为负压引流通道,前端设有开孔,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头,中间设有连接座。导管主腔与后端两分支之间通过活接接头3连接,导管主腔和副腔是不连通的,主腔和副腔可分离,分离副腔后不影响主腔的负压引流操作,使用时根据愈合情况剪裁导管然后通过活接接头3连接分支。主腔和副腔的形状有多种方式如图2a、图2b、图2c所示。副腔 5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设置前端的长度,前端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导管主腔长度,也可以短于导管主腔长度。导管主腔的内壁或外壁是异型带棱管壁6,带棱管壁有多种方式如图3a-图 3h所示。内套管通过连接座与导管主腔连接,内套管是可更换的负压引流通道。在于不使用内套管时,导管主腔可以作为负压引流通道保持引流功能。导管主腔与后端两分支之间的活接接头带有缝针孔,方便固定导管。临床使用时,选取合适的体位置管,根据手术需要设定置管深度,管体置入体内后,利用副腔通道注入冲洗液,主腔通道用于负压引流如果手术后需要留置导管,使用固定夹和缝线固定导管,操作方便。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前端设有封 ロ,导管设有一主一副的双腔管腔,主腔后端设有两个以上的分支,其中至少ー个分支作为空气接入腔,一分支为负压引流通道,副腔在导管前端处设有开孔,内套管前端设有开孔, 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后端设有两个分支,导管主腔与后端两分支之间通过活接接头连接,导管主腔和副腔是不连通的,主腔和副腔可分离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接接头带有缝针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腔前端在导管中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导管主腔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副腔前端在导管中的长度短于导管主腔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腔的内壁或外壁是异型带棱管壁。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通道内设置有内套管,内套管通过连接座与导管主腔连接,内套管是可更换的负压引流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前端设有封口,导管设有一主一副的双腔管腔,主腔后端设有两个以上的分支,其中至少一个分支作为空气接入腔,一分支为负压引流通道,副腔在导管前端处设有开孔,内套管前端设有开孔,另一端设有引流接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短期留置体内、可进行药物冲洗持续负压引流或单纯引流,以有效地引流出手术区域渗血、渗液及血块,促进手术吻合口和愈合和防止手术区域感染,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2336141SQ2011205140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李少兰, 李汛 申请人:广州市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