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线圈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29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Rf线圈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RF线圈装置(Radio Frequency Coil Device)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MRI是用拉莫尔(Larmor)频率的RF信号磁激励放置在静磁场中的受检体的原子核自旋,根据伴随该激励产生的MR信号重建图像的拍摄法。另外,上述MRI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上述 RF 信号是指高频信号(Radio Frequency Signal),上述MR信号是指核磁共振信号(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在此,有例如起到通过使RF脉冲电流流过线圈,向原子核自旋发送RF信号,把产生的回波信号作为MR信号来接收的作用的RF线圈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 献2)。RF线圈装置有全身用的和局部用的。与拍摄部位对应地使用各种局部用的RF线圈装置,例如,在拍摄肩关节时,在受检者的肩上安装肩关节专用的RF线圈装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900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957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肩关节用的RF线圈装置,凹陷成碗状,以在受检者垂下手臂的状态下从上面覆盖在肩上并与肩匹配。但是,在例如施加了造影剂之后的肩关节的拍摄时等的情况下,有时也希望进行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拍摄。此时,在现有的肩关节用的RF线圈装置中,由于是凹陷的,所以在受检者抬起手臂的状态下在肩和RF线圈装置之间产生空隙,由于受检者的肩从线圈离开与空隙相当的距离,所以被接收的核磁共振信号的信号强度下降。另一方面,在手臂垂下的状态下的拍摄和手臂抬起的状态下的拍摄分别安装不同的肩用RF线圈装置的构成中,成本增加。因此,能够用一个RF线圈装置良好地应对手臂垂下的状态下的拍摄和手臂抬起的状态下的拍摄这两者的构成是优选的。因此,作为MRI的肩用RF线圈装置,希望有在手臂垂下的状态和手臂抬起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并且确保足够的线圈灵敏度的技术。(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以下作为例子举出的RF线圈装置的各实施方式中,RF线圈装置被安装到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时接收回波信号。下面,针对每一个方式说明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几个例子。(I). 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基底板、绑带部件、第一线圈元件、第二线圈元件和多个连接部。基底板在其前表面、和以在与前表面之间形成厚度的方式与前表面对置的背表面之中,前表面与受检体侧抵接。绑带(belt)部件形成为带条(band)状,并且以其中央部分成为基底板的前表面侧的方式把其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结到基底板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上,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中央部分与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空隙。第一线圈元件具有在绑带部件内配设的第一部分线圈和在基底板内配设的第二部分线圈,并且通过把第一部分线圈与第二部分线圈电连接而成为环路状的线圈。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基底板内。多个连接部分别配设在基底板的前表面侧的第二部分线圈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基底板和绑带部件,在连结状态下把第一部分线圈与第二部分线圈电连接。(2).另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基底板、绑带部件、垫肩部件、第一线圈·元件、第二线圈元件和第三线圈元件。基底板在其前表面、和以在与前表面之间形成厚度的方式与前表面对置的背表面,前表面与受检体侧抵接。绑带部件形成为带条状,并且以其中央部分成为基底板的前表面侧的方式把其一端和另一端被分别连结到基底板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上,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中央部分与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空隙。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配设在基底板内,以成为环路状的线圈。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基底板内。垫肩部件以部分地覆盖基底板的前表面的方式,相对于基底板自由装卸地连结。第三线圈元件的至少一部分配设在垫肩部件内。(3).另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基底板、绑带部件、连接部、第一线圈元件和第二线圈元件。基底板在其前表面、和以在与前表面之间形成厚度的方式与前表面对置的背表面之中,前表面与受检体侧抵接。绑带部件形成为带条状,在与基底板连结的状态下以其中央部分成为基底板的前表面侧的方式把其一端侧相对于基底板可旋转地固定。绑带部件把其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到基底板上,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中央部分与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空隙。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配设在基底板内,以在连结状态下成为环路状的线圈。连接部配设在基底板的第一线圈元件的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绑带部件的另一端侧和基底板,在连结状态下把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与剩余的部分相互电连接。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基底板内。(4).另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具有在内部配设的第一线圈元件的基底部件、绑带部件、叶片部件、第二线圈元件和第三线圈元件。基底部件与受检体的肩抵接。绑带部件通过被部分地固定到基底部件上并且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带条状,把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连结成缠绕受检体的手臂。第二线圈元件在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并且在连结了绑带部件的两端的状态下成为环路状的线圈。连接部配设在绑带部件中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在连结状态下把第二线圈元件的两端相互电连接。叶片部件被部分地固定在绑带部件上,并且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第三线圈元件的至少一部分配设在叶片部件内。(5).另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基底板、第一和第二绑带部件、第一线圈元件、第二线圈元件和第三线圈元件。 基底板在其前表面、和以在与前表面之间形成厚度的方式与前表面对置的背表面之中,前表面与受检体的包含两肩的背面抵接。第一和第二绑带部件形成为带条状,并且以其中央部分成为基底板的前表面侧的方式把两端分别连结到基底板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上。第一和第二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中央部分与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受检体的一个手臂和另一个手臂分别插通的各空隙。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第一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配设在基底板内,以成为环路状的线圈。第二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第二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配设在基底板内,以成为环路状的线圈。第三线圈元件配设在基底板内。(6).另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底部件和第二基底部件、绑带部件、旋转轴机构、第一线圈元件、第二线圈元件和第三线圈元件。第二基底部件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基底部件重叠。绑带部件形成为环状以使受检体的手臂插通,并且外周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一基底部件被固定。旋转轴机构具有插通第一基底部件和第二基底部件的旋转轴,并且相对于绑带部件可旋转地固定第一基底部件和第二基底部件。第一线圈元件配设在第一基底部件内,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第二基底部件内,第三线圈元件配设在绑带部件内。(7).另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带条部件、连接部、第一线圈元件、第二线圈元件和第三线圈元件。带条部件,为了缠绕受检体的手臂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带状,并且中央区域的宽度比中央区域的两侧的宽度窄,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处宽度尖端变细。第一线圈元件在带条部件内从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并且在把一端侧与另一端侧连结了的状态下成为环路状的线圈。连接部配设在带条部件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在连结状态下把第一线圈元件的两端相互电连接。第二线圈元件在带条部件内比中央区域更靠近一端侧地设置,第三线圈元件在带条部件内比中央区域更靠近另一端侧地设置。
(8).另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覆盖部件、绑带部件、连接部、第一线圈元件、第二线圈元件和第三线圈元件。覆盖部件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带状,以使得通过弯曲其长度方向的中央而使其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覆盖在受检体的肩的前表面和背面,并且形成为中央的宽度比中央以外的宽度小。绑带部件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其一端侧与覆盖部件的一端侧连结,其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到覆盖部件的另一端侧。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在覆盖部件内从其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以在把覆盖部件的另一端侧与绑带部件的另一端侧连结了的状态下成为环路状的线圈。 连接部配设在覆盖部件的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覆盖部件的另一端侧与绑带部件的另一端侧,在连结状态下把第一线圈元件的两端相互电连接。第二线圈元件在覆盖部件内比中央更靠近一端侧地配设,第三线圈元件在覆盖部件内比中央更靠近另一端侧地配设。(9).另一个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包括覆盖部件、支撑部件、第一叶片部件、第二叶片部件、第一线圈元件、第二线圈元件和第三线圈元件。覆盖部件通过以使与相互对置的前表面和背表面垂直的横截面为“U”字状或方括号状的方式形成使背表面向内侧弯曲的形状,覆盖在受检体的肩上。支撑部件形成有用来使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开口,以开口的面与上述覆盖部件的横截面平行的方式,相对于覆盖部件的背表面被部分地固定。第一和第二叶片部件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叶片。第一和第二叶片部件为了覆盖受检体的肩的前表面和背面的一部分,相对于覆盖部件分别被部分地固定,以成为把支撑部件夹在中间相互对置的位置。第一线圈元件配设在第一叶片部件内,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第二叶片部件内,第三线圈元件配设成在支撑部件内使开口的外侧成为一周。以上的(I)至(9)中的每一种方式的RF线圈装置,在手臂垂下的状态和手臂抬起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到肩上,并且能够确保足够的线圈灵敏度。(10). 一个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信号收集部和图像生成部。信号收集部发送用来向拍摄区域施加倾斜磁场并且引起核磁共振的RF信号,把通过核磁共振产生的回波信号作为核磁共振信号接收。该信号收集部具有接收回波信号的上述⑴至(9)中的任一个RF线圈装置。图像生成部基于核磁共振信号重建受检体的图像数据。在该构成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中,由于用上述⑴至(9)中的任一个RF线圈装置接收回波信号,所以在手臂垂下的状态和手臂抬起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把RF线圈装置安装到肩上,并且能够确保足够的线圈灵敏度。


图I是示出实施方式I中的RF线圈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I的基底部件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I的绑带部件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4是示出在受检者垂下手臂的状态下图I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示出在受检者抬起手臂的状态下图I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绑带部件的第2例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绑带部件的第3例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绑带部件的第4例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9是示出图8的绑带部件的连结部分的变形例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10是示出在受检者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由图8的绑带部件和图2的绑带部件构成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1是示出从图10的安装状态旋转圆环部件而变更了灵敏度区域时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RF线圈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1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的RF线圈装置中除去了绑带部件和垫肩部件的状态的俯视不意图。图14是示出在受检者垂下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2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5是示出在受检者抬起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2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RF线圈装置的大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示出把实施方式3的RF线圈装置的各部分连结起来时的概貌的示意立体图。图18是示出在受检者垂下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3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9是示出在受检者抬起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3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0是示出在实施方式4的RF线圈装置中,绑带部件的一端与基底部件分离了时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4的RF线圈装置中,通过旋转使绑带部件的一端与基底部件嵌合起来时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RF线圈装置的旋转动作的示意侧视图。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的RF线圈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5中的RF线圈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5的RF线圈装置中,把带条部件展开了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图26是示出在受检者垂下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5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7是示出在受检者抬起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5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8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6的RF线圈装置,把两个绑带部件连结起来的状态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9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6的RF线圈装置,把两个绑带部件取下来的状态的大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0是示出在受检者垂下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6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31是示出在受检者抬起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6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32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6的RF线圈装置的变形例,改变了两个垫肩部件的位置的一例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RF线圈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34是示出从与图33相反的一侧(背表面侧)看实施方式7的RF线圈装置时的平面示意图。图35是示出通过旋转把第一基底部件和第二基底部件展开了时的、实施方式7的RF线圈装置的概貌的示意立体图。图36是示出在受检者垂下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7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37是示出在受检者抬起手臂的状态下实施方式7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38是示出把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展开了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图39是示出把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的两端连结起来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图40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把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安装成使带条部件的突出区域为受检者的手臂侧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1是示出从图40所示的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受检者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2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把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安装成使带条部件的突出区域为受检者的胸侧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3是示出从图42所示的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受检者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4是示出针对抬起手臂的受检者,把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安装成使连接器在肩的上侧并且使突出区域为外侧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5是示出针对抬起手臂的受检者,把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安装成使连接器在肩的上侧并且使突出区域为胸侧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6是示出针对手臂粗的受检者,像图40那样安装了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的状态下的弧矢截面的剖面示意图。图47是示出针对手臂细的受检者,像图40那样安装了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的状态下的弧矢截面的剖面示意图。图48是示出把实施方式9的RF线圈装置展开了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49是示出把实施方式9的RF线圈装置的两端连结起来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图50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把实施方式9的RF线圈装置安装成使覆盖部件的带条区域夹在受检者的腋下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1是示出从图50所示的实施方式9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受检者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2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把实施方式9的RF线圈装置安装成使绑带部件夹在受检者的腋下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3是示出从图52所示的实施方式9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受检者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4是示出实施方式9的变形例的大致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5是示出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分解立体图。图56是示出从图55所示的3个实线箭头的方向看时的、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的覆盖部件的示意侧视图。图57是示出从与图55所示的3个实线箭头相反的方向看时的、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的可选部件的示意侧视图。图58是示出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的、把覆盖部件和可选部件连结起来的状态下的内部的线圈元件的配置的平面示意图。图59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P,把覆盖部件和可选部件连结起来而安装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图60是示出从图59所示的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取下可选部件,受检者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图61是示出在使用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时,为了扩宽受检者背面的灵敏度区域而同时使用的背面用RF线圈装置的构成的平面示意图。图62是示出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的变形例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分解立体图。图63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把覆盖部件和可选部件连结起来而安装根据实施方式10的变形例的RF线圈装置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图64是示出从图63所示的根据实施方式10的变形例的RF线圈装置的安装状态取下可选部件,受检者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图6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1的MRI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图66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的RF线圈装置的大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I 10涉及RF线圈装置,实施方式11涉及使用了这些RF线圈装置的MRI装置。另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其重复说明省略。(实施方式I)图I是示出实施方式I中的RF线圈装置90A的概貌的示意立体图。像图I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A通过把绑带部件94a连结到基底部件92而构成。作为安装方法的一例,能够安装成把基底部件92配置到受检者的包含肩的背表面侧,用基底部件92和绑带部件94a夹着受检者的一个手臂的根部(腋下)。RF线圈装置90A除了绑带部件94a以外还包括多个绑带部件94b、94c、94d、94d’ (参照后述的图6 图9),通过切换绑带部件94&、9413、94(3、94(1、94(1’能够变更线圈元件的数目和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另外,RF线圈装置90A,作为回波信号(核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用线圈而构成。这一点在后述的其它实施方式的RF线圈装置90B 90N、90X中也是一样。另外,RF线圈主要由作为信号线的导线部分(与后述的缆线98等对应)和作为天线的导线部分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记载为“线圈元件”时指上述的作为天线的导线部分。图2是不出图I的基底部件92的结构的不意立体图。基底部件92具有圆盘状的基底板96、缆线98和分别配设在基底板96的前表面(表面)的一端侧和其相反侧的连接器100、102。在基底板96内配设图中虚线所示的环路(loop)状的线圈元件104、双点划线所示的环路状的线圈元件106和单点划线所示的部分线圈108a。 缆线98从平板状的基底板96的连接器100附近的侧面(沿基底板96的厚度方向的面)露出。通过从这样的位置引出缆线98,基底板96的背表面平坦地形成。由此,在受检者仰面躺在MRI装置的台床上的状态下,在受检者的背面与台床之间平滑地放置基底部件92。另外,在MRI装置内缆线98与RF接收器连接。部分线圈108a通过与后述的绑带部件94a内的部分线圈108b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部分线圈108a沿把圆盘状的基底板96大致两等分的中心线配设,一端侧与连接器100连接,另一端侧与连接器102连接。线圈元件104、106配设成平面状并且呈椭圆状,以使其导线的延伸区域与基底板96的背表面和前表面平行。线圈元件104的长度的例如2/3以上被配设在以部分线圈108a的延伸线为基准把基底板96内一分为二后得到的一侧;线圈元件106的长度的例如2/3以上同样地被配设在把基底板96内一分为二后得到的另一侧。为了去耦合,把线圈元件104、106配设成,包含线圈元件104的最小平面与包含线圈元件106的最小平面相互平行,并且两者部分地相对置。另外,线圈元件104、106、部分线圈108a通过基底板96内的包含放大电路等的公知的电路构成,分别与缆线98内的不同的布线电连接(未图示)。图3是示出图I的绑带部件94a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像图3所示的那样,绑带部件94a是把长条状(带状)的预定宽度W的板弯曲成半圆状而得到的形状。绑带部件94a具有分别在两端设置的连接器112、114 ;以及在内部沿绑带部件94a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到另一端配设成半圆状的部分线圈108b。图2的连接器100具有使图3的包含连接器112的绑带部件94a的一端侧嵌合的形状,图2的连接器103具有使图3的包含连接器114的绑带部件94a的另一端侧嵌合的形状(参照图I)。在绑带部件94a的两端嵌合到基底部件92中的状态下,利用连接器100、112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部分线圈108a的一端与部分线圈108b的一端电连接。另外,在该嵌合状态下,利用连接器102、114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部分线圈108a的另一端与部分线圈108b的另一端电连接。关于在连接器100、102、112、114中提供上述功能的结构,由于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参照专利文献2等),详细说明省略。另外,在上述的嵌合状态下,部分线圈108a、108b作为I个线圈元件起作用。在上述嵌合状态下,部分线圈108a、108b配设成,与部分线圈108a、108b的导线的延伸区域重叠的平面与基底板96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为了实现这一点,在上述嵌合状态下,各部分构成为,部分线圈108a、108b的延伸区域是平面的,并且绑带部件94a的(半圆状的)横截面是与基底板96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的立体形状。因此,与由部分线圈108a、108b构成的整个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106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相互耦合。同样地,与由部分线圈108a、108b构成的整个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104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相互耦合。下面,说明构成RF线圈装置90A的各部分的材料。图I的RF线圈装置90A,除了·线圈元件104、106,部分线圈108a、108b,把它们与缆线98连接的未图示的内部电路,缆线98,连接器100、102、112、114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的部分以外,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基底板96由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另外,基底板96也可以通过用例如柔软的纤维材料覆盖不会变形的主体而具有安装时的缓冲性。作为上述的不会变形的材料,能够使用例如FRP(纤维强化塑料)、聚乙烯等。通过例如在由上述的FRP等形成的坚固的电路基板上配设铜等的传导性材料,构成基底板96内的线圈元件104、106、部分线圈108a。绑带部件94a由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但也可以通过用柔软的材料覆盖其前表面而具有安装时的缓冲性(这一点,对于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由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的绑带部件和基底部件等,也是一样的)。部分线圈108b也是同样地,通过在由FRP等形成的坚固的电路基板上配设铜等的传导性材料而构成。后述的图6 图9的线圈元件118、120、122、124、134等也是一样的。图4是示出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A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中,由于复杂而省略连接器100、102等的细节(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示出安装状态的图也是一样的)。像图4所示的那样,在RF线圈装置90A的安装状态下,受检者P的手臂插通到绑带部件94a与基底部件92之间。作为安装方法,可以是例如,在把基底部件92配置在受检者P的背面的肩附近的状态下,以覆盖手臂的根部的方式从上面把绑带部件94a嵌合到基底部件92中。或者,也可以在把绑带部件94a嵌合到基底部件92中的状态下使受检者P的手臂通过绑带部件94a与基底部件92之间的空隙即插通口中。在此,希望绑带部件94a的宽度W(参照图3)是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没有困难地把绑带部件94a夹在腋下的程度,能够设为例如2cm 6cm(这一点,对于后述的实施方式5的绑带部件286a、实施方式7的绑带部件404等,也是一样的)。图5是示出在受检者P抬起手臂的状态下图I的RF线圈装置90A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受检者P的手臂只被像上述那样的以合适的宽度W构成的绑带部件94a夹着(除此以外没有其它的对手臂移动的障碍)。因此,不管是抬起手臂的状态还是垂下手臂的状态的情况下,都能够没有困难地安装RF线圈装置90A。图6是示出绑带部件的其它例子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像图6所示的那样,绑带部件94b在图3的绑带部件94a的中央的两侧分别一体地形成把圆盘分成两半的形状的突出部116a、116b。在突出部116a、116b内分别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118、120。
为了去耦合,与上述同样地,把线圈元件118、120配设成,包含线圈元件118的最小面与包含线圈元件120的最小面部分地相对置。通过把该绑带部件94b嵌合到基底部件92中,作为RF线圈装置90A,得到由5个线圈元件构成的宽广的灵敏度区域。另外,线圈元件118、120分别通过绑带部件94b内的布线、连接器100、112、上述的基底部件92内的内部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连接(未图示)。后面描述的图7 图9的线圈元件122、124、134,也是一样的。图7是示出绑带部件的其它例子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像图7所示的那样,绑带部件94c是把图6的绑带部件94b的突出部116a、116b进一步增大后的形状。然后,分别在两侧的突出部内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122、124。由此,在与图4同样地在受检者P上安装了绑带部件94c和基底部件92时,能够扩大受检者P的肩的前表面侧(与背相反的一侦D的灵敏度区域。
图8是示出绑带部件的其它例子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像图8所示的那样,绑带部件94d是相对于与图3的绑带部件94a同样结构的半圆部分128,用旋转轴机构130在同一面内可旋转地固定圆环部件132的结构。旋转轴机构130和圆环部件132,与上述同样地,由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圆环部件132是环状,以使在其内部为一周的方式配设线圈元件134。另外,在图8中,绑带部件94d是以插通半圆部分128和圆环部件132的方式设置了旋转轴的构成,但关于能旋转圆环部件132的结构并不限于本方式。图9是示出图8的绑带部件94d的变形例的示意立体图。图9的绑带部件94d’,除了取代旋转轴机构130而设置挠性连结部分136以外,与图8的绑带部件94d相同。挠性连结部分136连结半圆部分128和圆环部件132,由能够变形的材料形成。该能够变形的部分中可以使用FPC(柔性印刷电路)等。然后,使(具有挠性的未图示的)导线通过挠性连结部分136内,线圈元件134通过挠性连结部分136和半圆部分128内的未图示的布线与连接器112连接。图10是示出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由图8的绑带部件94d和图2的基底部件92构成的RF线圈装置90A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1是示出从图10的安装状态旋转圆环部件132时的、RF线圈装置90A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像从图10、图11看出的那样,如果使用绑带部件94d、94d’,gp使在安装了 RF线圈装置90A的状态下,通过变更圆环部件132的位置能够适当变更针对受检者P的线圈元件134的灵敏度区域。这样,在实施方式I的RF线圈装置90A中,不管用绑带部件94a 94d’中的哪一个,都具有适合用一个RF线圈装置90A抬起手臂的状态、垂下手臂的状态这两者的形状。即,不管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没有困难地安装RF线圈装置90A。因此,在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拍摄时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拍摄时,不需要更换RF线圈装置。因此,能够减轻受检者的负担,能够省略更换多个线圈的时间。另外,关于肩的拍摄,无须购入多个线圈装置,可降低费用。另外,在受检者仰面躺在台床上的安装状态下,基底部件92的前表面与受检者的背面紧密接触,通过部分线圈108a、108b的连结绕着受检者的手臂形成线圈元件。即,与凹陷成碗状的现有的肩用RF线圈装置不同,由于基底部件92平坦地形成,所以与受检者的背面之间不怎么形成空隙。因此,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都通过由部分线圈108a、108b连结而成的线圈元件和线圈元件104、106获得了良好的线圈灵敏度。另外,基底板96,例如,形成为平板状,以在受检者仰面躺在台床上的安装状态下容易配置在受检者的背面与台床之间。只要是平板状,即使基底板96形成得较大也不会妨碍台床上的受检者的姿势维持和安装。因此,通过以充分的大小形成基底板96,扩大内部的线圈元件104、106的配置区域,能够防止在受检者身材高大时直到关节部分的线圈灵敏度不够。而且,通过根据拍摄目的选择绑带部件94a 94d’中的任一个,能够变更线圈元件的数目,并且还能够变更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如果使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则作为MRI的RF线圈装置90A,在抬起手臂的状 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并且能够得到足够的线圈灵敏度。另外,在实施方式I中描述了基底部件92的基底板96是圆盘状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基底板96也可以是例如背表面和前表面(表面)为正方形、长方形等的平板状。这一点,对于后述的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RF线圈装置90D的基底板248、后述的图66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X的基底板96x等,也是一样的。(实施方式2)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RF线圈装置90B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像图12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B通过把上述绑带部件94a、垫肩部件148a、148b嵌合到基底部件140上而构成。基底部件140具有背表面和前表面(表面)形成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状的基底板142、在基底板142上相互分离地配设的连接器100、112、和缆线98。基底板142与实施方式I的基底板96同样地,由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连接器100、102分别配设成与基底板142的正方形状的前表面的一边的中央相邻
并且相互对置。缆线98从基底板142中的连接器100侧的侧面露出。在基底板142内,沿把基底板142大致两等分的中心线配设部分线圈108a。部分线圈108a的一端侧与连接器100连接,另一端侧与连接器102连接。部分线圈108a,像用图I图3在前表面描述过的那样,通过与绑带部件94a内的部分线圈108b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另外,在基底板142内,环路状的线圈元件156、158平面状地配设成与基底板142的背表面和前表面平行。线圈兀件156、158,为了去稱合,与实施方式I的线圈兀件104、106同样地,配设成两者部分地相对置。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绑带部件94a的两端相对于基底板142被嵌合了状态下,部分线圈108a、108b(参照图3)配设成,与部分线圈108a、108b的导线的延伸区域重叠的平面与基底板142的背表面和前表面垂直。为了实现这一点,在上述嵌合状态下,各部分构成为,绑带部件94a的(半圆状的)横截面是与基底板142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的立体形状。因此,与由部分线圈108a、108b构成的整个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156或整个线圈元件158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相互f禹合。
另外,在基底板142内,在与缆线98的露出面相反侧的侧面侧配设图12中单点划线所示的部分线圈164c、164d。部分线圈164c与一个垫肩部件148a内配设的部分线圈164a(图12中虚线所示)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部分线圈164d与另一个垫肩部件148b内配设的部分线圈164b (图12中虚线所示)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部分线圈164c和线圈元件158,为了去耦合,也像图12所示的那样,配设成两者部分地重叠。部分线圈164d和线圈元件156,为了去耦合,也像图12所示的那样,配设成两者部分地重叠(指在基底板142的厚度方向上在平面上看时两者重叠,两者的各导线部分在基底板142的厚度方向上分离。以下的说明也一样)。线圈元件156、158、部分线圈108a、164c、164d分别通过基底板142内的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电连接(未图示)。垫肩部件148a、148b利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能够弯曲等的变形。作为能够这样地变形的部分,可以使用例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具有挠性的电路基板(FPC)等。S卩,部 分线圈164a、164b,通过在由例如FPC形成的电路基板上设置铜线等的具有挠性的布线构成。图13是示出除去了绑带部件94a和垫肩部件148a、148b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B的俯视示意图。图13中,由于复杂而省略部分线圈108a、164a 164d、线圈元件156、158、绑带部件94a。在基底板142内,以在与缆线98的露出面相反侧的侧面上露出的方式,在连接器102的两侧分别埋设连接器168c、168d。另外,在垫肩部件148a、148b的一端侧分别设置连接器 168a、168b。连接器168c是嵌合垫肩部件148a的包含连接器168a的一端侧的形状。在该嵌合状态下,图12的部分线圈164a、164c利用连接器168a、168c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互相连接两端,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回到图13,连接器168d是嵌合垫肩部件148b的包含连接器168b的一端侧的形状。在该嵌合状态下,图12的部分线圈164b、164d利用连接器168b、168d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互相连接两端,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图14是示出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B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像图14所示的那样,在RF线圈装置90B的安装状态下,受检者P的手臂插通到绑带部件94a与基底部件140之间的空隙(插通口)中。例如,在基底部件140顶着受检者P的背面的安装状态下,可以把垫肩部件148a、148b覆盖在受检者P的前表面,也可以不覆盖,也可以除去垫肩部件148a、148b中之一或两者都除去。图15是示出在受检者P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B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在此,垫肩部件148a、148b,由于具有挠性所以不会妨碍受检者P的手臂的移动。因此,限制受检者P的手臂的移动的部件实际上只有绑带部件94a,所以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不管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RF线圈装置90A。因此,能够例如像图15所示的那样,使垫肩部件148b向受检者P的头顶侧扩展并且使垫肩部件148a覆盖在受检者P的前表面。这样,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由于具有适合于用一个RF线圈装置90B抬起手臂的状态、垂下手臂的状态这两者的形状,所以在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拍摄时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拍摄时,不需要重新设置RF线圈装置。因此,能够省去更换多个线圈的时间、关于肩的拍摄能够省去购入多个线圈装置的费用。另外,在安装状态下,能够使基底部件140的前表面与受检者的背面紧密接触,并且能够使垫肩部件148a、148b以紧密接触的方式覆盖在受检者P的前表面。因此,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都通过由部分线圈108a、108b、164a 164d连结而成的3个线圈元件和线圈元件156、158获得了良好的线圈灵敏度。另外,基底板142,只要是平板状,即使形成得较大也不会妨碍受检者的姿势维持和安装,因此,通过以充分的大小形成基底板142,扩大内部的线圈元件156、158的配置区域,能够防止在受检者身材高大时直到关节部分的线圈灵敏度不够。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描述了相对于基底部件140可自由装卸地连结绑带部件94a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省略连接器100、102等,不是自由装卸地而是把绑带部件94a与基底部件140接合起来的状态。关于垫肩部件148a、148b也是同样地,也可·以不是自由装卸地而是与基底部件140接合起来的状态。由于垫肩部件148a、148b具有挠性,所以在上抬和下垂手臂时对受检者的移动几乎没有限制,因此此时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实施方式3)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RF线圈装置90C的大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像图16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C由基底部件200、绑带部件94a、垫肩部件202a、202b构成。基底部件200具有背表面和前表面(表面)形成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状的基底板206、在基底板206上配设的连接器100、102、210、212和缆线98。基底板206由上述的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连接器100、102分别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配设成与基底板206的正方形状的前表面(表面)的一边的中央相邻并且相互对置。缆线98从基底板206中的连接器100侧的侧面露出。在基底板206内,沿把基底板206大致两等分的中心线配设部分线圈108a。部分线圈108a的一端侧与连接器100连接,另一端侧与连接器102连接。部分线圈108a,与上述同样地,通过与绑带部件94a内的部分线圈108b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另外,在基底板206内,环路状的线圈元件216、218平面地配设成与基底板206的背表面和前表面平行。线圈元件216、218,为了去耦合,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配设成两者部分地重叠。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在绑带部件94a的两端被嵌合到基底板206中的状态下,部分线圈108a、108b配设成,与部分线圈108a、108b的导线的延伸区域重叠的平面与基底板206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为了实现这一点,在上述嵌合状态下,各部分构成为,绑带部件94a的(半圆状的)横截面是与基底板206的背表面和前表面垂直的立体形状。因此,与由部分线圈108a、108b构成的整个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216或整个线圈元件218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相互耦合。另外,在基底板206内,在与缆线98的露出面相反侧的侧面侧配设图16中单点划线所示的部分线圈222c、222d。部分线圈222c与一个垫肩部件202a内配设的部分线圈222a(图16中虚线所示)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部分线圈222d与另一个垫肩部件202b内配设的部分线圈222b (图16中虚线所示)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为了去耦合,部分线圈222c和线圈元件216配设成部分地重叠,并且部分线圈222d和线圈元件218配设成部分地重叠。线圈元件216、218、部分线圈108a、222c、222d分别通过基底板206内的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电连接(未图示)。垫肩部件202a、202b是相同的结构,是只把板的一端侧的一半弯曲成孤状并且另一端侧的一半仍然是平坦的形状。垫肩部件202a、202b由上述的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垫肩部件202a在其内部具有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配设的部分线圈222a和在一端侧配设的连接器226a。同样地,垫肩部件202b在其内部具有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配设的部分线圈222b和在一端侧配设的连接器226b。 基底部件200的连接器210是嵌合垫肩部件202a的包含连接器226a的一端侧的形状。在该嵌合状态下,部分线圈222a、222c利用连接器226a、210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互相连接两端,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同样地,基底部件200的连接器212是嵌合垫肩部件202b的包含连接器226b的一端侧的形状。在该嵌合状态下部分线圈222b、222d利用连接器226b、212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互相连接两端,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图17是示出把RF线圈装置90C的各部分连结起来时的概貌的示意立体图,示出多个安装状态中的一个。像图17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C,能够将绑带部件94a、垫肩部件202a、202b分别相对于基底部件200嵌合起来。另外RF线圈装置90C是夹着部分线圈108a的延伸线对称的结构。在连结状态下,在垫肩部件202a、202b中的与连接器226a、226b相反侧的部分与基底部件200之间产生空隙。通过使手臂通过以插通到该空隙和绑带部件94a-基底部件200间的空隙中,能够安装RF线圈装置90C。图18是示出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C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在该例中,基底部件200紧密接触受检者P的背面。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垫肩部件202a、202b,像图18所示的那样,可以两者都连结到基底部件200上,也可以除去它们中的一者或两者都除去。图19是示出在受检者P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C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在把RF线圈装置90C安装到垂下手臂的受检者P上的状态下,在受检者P抬起手臂时可以去掉垫肩部件202a、202b。由此,限制受检者P的手臂的移动的只有绑带部件94a,所以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不管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这样,在实施方式3中,在不使用垫肩部件202a、202b的状态下,与由基底部件92和绑带部件94a构成的实施方式I的RF线圈装置90A功能上是相同的,所以得到了同样的效果。另外,为了在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拍摄时提高受检者P的前表面侧的线圈灵敏度,可以使用垫肩部件202a、202b中之一或两者。由于垫肩部件202a、202b自由装卸,所以可以把它们连结起来,也可以除去,无须更换RF线圈装置90C自身就能够在抬起手臂的状态或垂下手臂的状态之间转换。因此,得到了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描述了相对于基底部件200可自由装卸地连结绑带部件94a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省略连接器100、102等,把绑带部件94a与基底部件200接合起来的状态。另外,作为基底部件200举出了两面为正方形状的基底部件,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例如像实施方式I那样的圆盘状。(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4的RF线圈装置90D,取代实施方式I的连接器102、114而设置铰链(合页),与把绑带部件94a的一端侧相对于基底部件92可旋转地固定的结构等同。图20和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RF线圈装置90D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0示出基底部件240与绑带部件242的一端侧相分离的状态,图21示出通过旋转使绑 带部件242的一端侧相对于基底部件240相闭合的状态。图22是示出绑带部件242的旋转动作的RF线圈装置90D的示意侧视图。像这些图20 图22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D由基底部件240和相对于基底部件240可旋转地固定的绑带部件242构成。像图20所不的那样,基底部件240具有形成为圆盘状的基底板248、在基底板248上配设的连接器252a和铰链机构256、和缆线98。绑带部件242,与实施方式I的绑带部件94a同样地,是把板弯曲成半圆状而得到的形状。另外,绑带部件242的一端侧被铰链机构256固定,在另一端侧具有连接器252b。基底板248和绑带部件242由上述的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缆线98从基底板248中的连接器252a侧的侧面露出。铰链机构256配设在基底部件240的前表面(表面)中的与缆线98相反侧的外缘。像图22所示的那样,铰链机构256能够在与圆盘状的基底板248的两面垂直的同一面内旋转绑带部件242。在图22中,虚线表示一端侧相对于基底部件240被闭合的状态的绑带部件242。像图20所示的那样,在基底板248内,沿把基底板248大致两等分的中心线配设图中单点划线所示的线圈元件260的一部分。线圈元件260的剩余部分通过铰链机构256的内部,在绑带部件242内部从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线圈元件260的一端与连接器252a连接,另一端在绑带部件242内与连接器252b连接。在基底部件240的前表面(表面)中的与铰链机构256相反的一侧配设连接器252a。连接器252a是嵌合包含连接器252b的绑带部件242的另一端侧的形状。在该嵌合状态下,线圈元件260利用连接器252a、252b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两端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另外,在基底板248内,通过与实施方式I的线圈元件104、106同样的配置把环路状的线圈元件264、266配设成成为与其背表面和前表面平行的环路。在图20中,线圈元件264用双点划线表示,线圈元件266用虚线表示。线圈元件264、266,为了去耦合,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配设成两者部分地相对置。另外,从配置上看,上述的线圈元件260与实施方式I的部分线圈108a、108b相当,但形成环路的导线的截面面积比线圈元件264、266大。这些线圈元件260、264、266分别通过基底板248内的未图示的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连接。
另外,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绑带部件242被嵌合到连接器252a中的状态下,线圈元件260配设成,与线圈元件260的导线的延伸区域重叠的平面与基底板248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为了实现这一点,在上述嵌合状态下,各部分构成为,绑带部件242的(半圆状的)横截面是与基底板248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的立体形状。因此,与整个线圈元件260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264或整个线圈元件266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相互耦合。 这样,在实施方式4的RF线圈装置90D中,由于与实施方式I的把绑带部件94a的一端侧相对于基底部件92可旋转地固定的结构等同,所以其安装方法与实施方式I是相同的。因此,在实施方式4中,得到了与由绑带部件94a和基底部件92构成的实施方式I的RF线圈装置90A相同的效果。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由于在绑带部件242内和基底部件240内成为一周的线圈元件260的导线的截面面积大,所以在安装状态下在配置在受检者的前表面和背面这两者·上的线圈元件260的周围线圈灵敏度提高。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的RF线圈装置90E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3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E,除了取代上述的导线的截面面积大的线圈元件260而以同样的配置配设了“另一线圈元件”以外,与上述RF线圈装置90D相同。该“另一线圈元件”,为了方便而示为附图标记271,但由于该部件是以下的271a、271b、271c、271d的合称,所以在图23中未示出附图标记。线圈元件271是缠成两圈的线圈元件。在图23中,为了容易理解该布线,把线圈元件271分成4个部分271a、271b、271c、271d来示出。在图23中用粗线示出的第I部分271a是在基底板248’内配设的部分,用单点划线示出的第2部分271b是在绑带部件242’内配设的部分,用虚线示出的第3部分271c是在基底板248’内配设的部分,用实线示出的第4部分271d是在绑带部件242’内配设的部分。第I部分271a和第3部分272c在基底板248’内相互交叉,并且第2部分271b和第4部分271d在绑带部件242’内相互以等间隔分离。由此,线圈元件271的电流路径成为在其交叉点处弯折成“8”字形状。电流的路径如果作为一例从铰链机构256的位置依次表示,则是像第I部分271a、第2部分271b、第3部分271c、第4部分271d、第I部分271a、那样成为环路状。线圈元件271通过基底板248’内的未图示的电路分别与缆线98内的各个布线连接。这样,通过不是增大导线的截面面积而是增加一个线圈元件的圈数,也能够提高线圈灵敏度。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描述了基底板248是圆盘状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基底板248也可以是例如背表面和前表面(表面)为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等的平板状。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描述了绑带部件242弯曲成半圆状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例如弯折成方括号状的形状。(实施方式5)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5中的RF线圈装置90F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像图24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F是在圆环状的基底部件280的两个位置上利用接合部件284a、284b分别固定了带条部件282的结构。带条部件282是一体地形成了带状的绑带部件286a和叶片部件286b、286c、286d、286e的结构,它们由例如上述的FPC等形成,具有挠性。绑带部件286a,一端侧利用接合部件284b固定到基底部件280上,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连接器292a,其中央附近的一端侧利用接合部件284a固定到基底部件280上。在绑带部件286a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配设线圈元件300a。线圈元件300a的一端与连接器292a电连接,另一端通过基底部件280内与连接器292b电连接。通过连结连接器292a、292b,线圈元件300a的两端被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在叶片部件286b、286c、286d、286e内分别以跨过绑带部件286a内的方式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300b、300c、300d、300e。叶片部件286b、286c以相互部分地重叠的方式相对于绑带部件286a被固定,叶片部件286d、286e也以相互部分地重叠的方式相对于绑带部件286a被固定。为了去耦合,在平面上看时,它们与线圈元件300b、300c、300d、300e部分地重叠(参照后述的图25)。 基底部件280具有环状的圆环部件304、在圆环部件304上设置的连接器292b和从圆环部件304的侧面露出的缆线98。圆环部件304由上述的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另外,在圆环部件304内配设图24中用虚线所示的环路状的线圈元件308。线圈元件300a、300b、300c、300d、300e、308分别通过绑带部件286a、圆环部件304内的未图示的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连接。连接器292b是嵌合包含连接器292a的绑带部件286a的一端侧的形状。在该嵌合状态下,利用连接器292a、292b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线圈元件300a的两端电连接。图25是示出在RF线圈装置90F中,把带条部件282展开了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线圈元件300b、300c、300d、300e以线圈元件300a的延长线为基准呈线对称地配设。然后,为了去耦合,在平面上看时,线圈元件300b配设成与线圈元件300c、300d部分地重叠。同样地,在平面上看时,线圈元件300e也配设成与线圈元件300c、300d部分地重叠。图26是示出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F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作为安装方法,例如,可以在基底部件280紧密接触受检者P的肩的背面的状态下,使绑带部件286a缠绕手臂的根部侧,使绑带部件286a的一端嵌合到基底部件280的连接器292b中。然后,像图26所示的那样,4个叶片部件286b 286e覆盖受检者P的前表面。但由于叶片部件286b 286e具有挠性,所以几乎不会妨碍受检者P的手臂的移动。图27是示出在受检者P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F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在此,限制受检者P的手臂的移动的部件实际上只有以缠绕手臂的方式安装的绑带部件286a,所以能够在安装了 RF线圈装置90F的状态下没有困难地进行手臂的上抬和下垂。这样,在实施方式5中也是,由于具有适合用一个RF线圈装置90F抬起手臂的状态、垂下手臂的状态这两者的形状,所以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不管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因此,在实施方式5中也得到了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安装状态下,用4个叶片部件286b 286e使4个环路状的线圈元件300b 300e紧密接触受检者的前表面。因此,尤其在受检者的前表面侧得到大面积上良好的线圈灵敏度。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描述了基底部件280 (通过圆环部件304)形成为环状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基底部件280也可以是例如像实施方式I那样的圆盘状,也可以是像实施方式2那样两面为大致正方形的薄板状。(实施方式6)图28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RF线圈装置90G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9是示出从该RF线圈装置90G把两个绑带部件取下来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RF线圈装置90G通过把(在内部包含作为线圈元件的一部分的部分线圈的)两个绑带部件344、346相对于基底部件340嵌合起来而构成。RF线圈装置90G构成为,使两个绑带部件344、346从上面分别覆盖受检者的两肩,或者使两个手臂分别通过绑带部件344、346与基底部件340的空隙。因此,RF线圈装置90G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像图28所示的那样,基底部件340具有基底板350、在基底板350上配设的连接器354a、354b、356a、356b和缆线98。基底板350两面为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由背表面、前表面和4个侧面构成的大致长方体状),由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 在基底板350的前表面(表面),与缆线98侧的外缘相邻地以例如约30cm左右的间隔分离地配设连接器354a、356a。考虑到上述的RF线圈装置90G相对于受检者的安装状态(参照后述的图30、图31),该间隔比标准的人体的肩宽窄一些。另外,在基底板350的前表面的连接器354a与连接器356a之间的部分,由于是抵接受检者的头的部分,所以倒圆加工成平滑地凹陷。在基底板350上,在与露出缆线98的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固定垫肩部件364、366。连接器354b在基底板350的前表面的外缘,在从垫肩部件364与基底板350的接合部分离开例如Icm左右的位置上配设。连接器356b在基底板350的前表面的外缘,在从垫肩部件366与基底板350的接合部分尚开例如Icm左右的位置上配设。像图29所示的那样,在基底板350内,在连结连接器354a_354b间的位置配设部分线圈374b,在连结连接器356a-356b间的位置配设部分线圈376b。在基底板350内,以以部分线圈374b的延伸线为中心夹着它对称配置的方式,在垫肩部件364侧配设线圈元件380a,在其相反侧配设线圈元件380b。同样地,在基底板350内,以以部分线圈376b的延伸线为中心夹着它对称配置的方式,在垫肩部件366侧配设线圈元件380d,在其相反侧配设线圈元件380c。线圈元件380a 380d是把直角三角形的各顶点倒圆了的轮廓的环路状,所以分别以不怎么产生耦合的程度的间隔分离地配设。另外,线圈元件380a 380d平面状地配设成,其导线部分与基底板350的背表面和前表面平行。垫肩部件364、366用FPC等的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能够弯折。在垫肩部件364内,在基底板350侧配设线圈元件370a,在其相反侧配设线圈元件370b。同样地,在垫肩部件366内,在基底板350侧配设线圈元件372a,在其相反侧配设线圈元件372b。这些线圈元件370a、370b、372a、372b是把直角三角形的各顶点倒圆了的轮廓的环路状,所以分别以不怎么产生耦合的程度的间隔分离地配设。部分线圈374b、376b、线圈元件380a 380d、370a、370b、372a、372b分别通过垫肩部件364、366和基底板350内的未图示的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连接。像图29所示的那样,绑带部件344、346是把带状的板弯曲以扭曲成半圆状的形状。绑带部件344、346除了是相互对称的形状以外是相同的结构,由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绑带部件344在一端侧具有连接器384a,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连接器384b。在其内部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配设部分线圈374a。同样地,绑带部件346在一端侧具有连接器386a,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连接器386bο在其内部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配设部分线圈376a。基底板350上的354a是嵌合包含连接器384a的绑带部件344的一端侧的形状,基底板350上的连接器354b是嵌合包含连接器384b的绑带部件344的另一端侧的形状。如果绑带部件344的两端被嵌合到连接器354a、354b中,则部分线圈374a 、374b利用连接器354a、354b、384a、384b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两端电连接,成为环路状的线圈元件。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绑带部件344的两端被嵌合到基底板350中的状态下,部分线圈374a、374b配设成,与部分线圈374a、374b的导线的延伸区域重叠的平面与基底板350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为了实现这一点,在上述嵌合状态下,各部分构成为,绑带部件344的(大致半圆状的)横截面是与基底板350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的立体形状。因此,与由部分线圈374a、374b构成的整个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380a或线圈元件380b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相互耦合。同样地,基底板350上的连接器356a是嵌合包含连接器386a的绑带部件346的一端侧的形状,基底板350上的连接器356b是嵌合包含连接器386b的绑带部件346的另一端侧的形状。如果绑带部件346的两端被嵌合到连接器356a、356b中,则部分线圈376a、376b利用连接器356a、356b、386a、386b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两端电连接,成为环路状的线圈元件。与上述同样地,在绑带部件346的两端被嵌合到基底板350中的状态下,部分线圈376a、376b配设成,与部分线圈376a、376b的导线的延伸区域重叠的平面与基底板350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为了实现这一点,在上述嵌合状态下,各部分构成为,绑带部件346的(大致半圆状的)横截面是与基底板350的背表面和前表面正交的立体形状。因此,与由部分线圈376a、376b构成的整个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380c或线圈元件380d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相互耦合。图30是示出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G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作为安装方法,例如,可以解开绑带部件344、346,然后在把基底部件340配置在受检者P的背面的肩附近的状态下,以覆盖在受检者P的两肩上的方式分别相对于基底部件340连结绑带部件344、346。或者,也可以是先成为把绑带部件344、346安装到基底部件340上的状态,然后使绑带部件344、346覆盖在受检者P的两肩上,S卩,使RF线圈装置90G以后面安装(backpack)的方式背负的安装方法。另外,垫肩部件364、366可以覆盖受检者P的前表面侧。另夕卜,在图30中为了容易理解安装状态,示出了一个垫肩部件364不覆盖受检者P的前表面侧的状态。图31是示出在受检者P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G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为了从图30所示的垂下手臂的安装状态变成图31所示的抬起手臂的安装状态,可以以例如以下的方式进行。即,可以先暂时取下绑带部件344、346,然后以受检者的两个手臂分别插通到绑带部件344、346与基底板350之间的空隙的方式把绑带部件344、346嵌合到基底板350中。然后,垫肩部件364、366可以覆盖受检者P的前表面。在此,垫肩部件364、366,由于具有挠性,所以不会妨碍受检者P的手臂的移动。另外,在图30所示的垂下手臂的安装状态下,受检者P的两个手臂不插通到绑带部件344、346与基底板350之间的空隙,但也可以插通。这样,在实施方式6中也得到了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安装状态下,由于两个垫肩部件364、366位于受检者P的前表面侧,所以4个线圈元件370a、370b、372a、372b紧密接触受检者P的两肩附近。另外,4个线圈元件380a 380d紧密接触受检者P的两肩的背面侧。而且,以成为与这些线圈元件正交的面内的环路的方式,用部分线圈374a、374b,376a,376b形成两个线圈元件。因此,在受检者的背面侧和前表面侧都得到大面积的良好的线圈灵敏度。而且,能够用一个RF线圈装置应对两肩的拍摄。另外,在实施方式6中,关于垫肩部件364、366,描述了配置成把基底板350夹在中·间而在两侧相对置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垫肩部件也可以是像图32的立体图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H那样,配置在连接器354a、356a侧(安装时的受检者的头侧)。图32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H,除了配置垫肩部件364’、366’以外,是与上述的RF线圈装置90G相同的结构。在垫肩部件364’内配设线圈元件370a’、370b’,在垫肩部件366’内配设线圈元件372a’、372b’。此时也可以进行与上述的RF线圈装置90G相同的安装,能够从受检者的肩的上面覆盖垫肩部件364’、366’。另外,关于基底板350,也可以在肩宽方向上自由伸缩地构成,以便也能容易地应对受检者的不同的肩宽(也可以把基底板350构成为,使图29的垫肩部件364-366间的宽度成为自由伸缩)。(实施方式7)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RF线圈装置901的大致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像图33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1通过以绑带部件404的预定位置为中心,用旋转轴机构410可旋转地连结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而构成。这些第一基底部件400、第二基底部件402、绑带部件404、旋转轴机构410由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用椭圆状的两面和侧面形成为平板状,是彼此相同的尺寸和形状。绑带部件404是把带状的板的两端连结成环状的形状。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以维持各自的表面(和背表面)相互平行的状态的方式被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一基底部件400内平面状地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420,在第二基底部件402内平面状地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422。在像图33所示的那样可旋转地连结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的状态下,从平面上看时,线圈元件420、422配设成部分地相重叠。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这是为了去耦合。另外,在绑带部件404内,沿其延伸面配设环状的线圈元件424。因此,与整个线圈元件424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420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线圈元件420、424间的耦合。同样地,与整个线圈元件424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线圈元件422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几乎不会发生线圈元件422、424间的耦合。图34是示出从与图33相反的一侧(背表面侧)看RF线圈装置901时的平面示意图。像图34所示的那样,缆线98从第一基底部件400的背表面侧露出。线圈元件420、422、424分别通过第一基底部件400、第二基底部件402、旋转轴机构410内的未图示的布线、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连接。旋转轴机构410具有使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插通的圆筒状的旋转轴(未图示),利用固定工具414把该旋转轴固定到绑带部件404的一个位置上。图35是示出通过旋转把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展开了时的、RF线圈装置901的示意立体图。像图33 图35所示的那样,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在同一面内,用旋转轴机构410可旋转地连结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图36是示出在受检者P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1的安装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作为安装方法,例如,可以以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位于受检者P的背面侧的方式,使受检者P的手臂插通到绑带部件404中。图37是示出在受检者P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RF线圈装置901的安装状态的一例 的平面示意图。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位于受检者P的背面侧,由于是平板状,所以不限制受检者P手臂的上抬下垂。因此,仅在受检者P手臂上缠绕不会限制其移动的程度的合适的宽度的绑带部件404。因此,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不管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RF线圈装置901。这样,在实施方式7中也得到了与实施方式4同样的效果。而且,在实施方式7中,在受检者上抬下垂手臂时,能够使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旋转,以把第一基底部件400和第二基底部件402配置在受检者P的肩和手臂的根部的正下方(参照图36、图37)。由此,能够根据受检者P的手臂的位置适当地变更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实施方式8)图38是示出把实施方式8的RF线圈装置90J展开了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图39是示出把RF线圈装置90J的两端连结起来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像图38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J具有带条部件450、在带条部件450的一端配设的连接器460a和在带条部件450的另一端配设的连接器460b。为了实现缠绕受检者的手臂的根部的安装状态,带条部件450用FPC等的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大致带状。带条部件450形成为在其长度方向(图38中用箭头所示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区域450a处宽度窄。这是因为,在安装状态下,在受检者抬起手臂时通过使手臂进入该凹陷的中央区域450a而容易应对在抬起手臂的状态下的安装。另外,为了通过覆盖受检者的肩部区域而确保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带条部件450在中央区域450a两侧的突出区域450b、450c处形成得较宽。另外,带条部件450形成为,从突出区域450c向一端侧(连接器460a侧)宽度逐渐变窄,并且从突出区域450b向另一端侧(连接器460b侧)宽度逐渐变窄。这是因为,在安装状态下,由于带条部件450的两端被配置在受检者的腋侧,所以为了使受检者容易垂下手臂而尖端变细。在带条部件450的中央部配设缆线98。另外,在带条部件450的内部从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线圈元件470a。像图39所示的那样,连接器460b是嵌合包含连接器460a的带条部件450的一端侧的结构。在该嵌合状态下,线圈元件470a利用连接器460a、460b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两端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
像图38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J在以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一分为二时,是一端侧(连接器460a侧)与另一端侧(连接器460b侧)大致对称的结构(除了连接器460a、460b的公母形状有差异以外)。具体地,像图38所示的那样,在带条部件450内,在从包含突出区域450b的区域跨越线圈元件470a的延伸线的位置上配设环路状(椭圆状)的线圈元件470b。同样地,在带条部件450内,在从包含突出区域450c的区域跨越线圈元件470a的延伸线的位置上配设环路状(椭圆状)的线圈元件470c。另外,在带条部件450内,在以线圈元件470a的延伸线为中心夹着它与线圈元件470b相反的一侧配设环路状(椭圆状)的线圈元件470d。同样地,在带条部件450内,在以线圈元件470a的延伸线为中心夹着它与线圈元件470c相反的一侧配设环路状(椭圆状)的线圈元件470e。
·
为了去耦合,线圈元件470b、470d配设成在平面上看时部分地重叠。同样地,线圈元件470c、470e配设成在平面上看时部分地重叠。这些线圈元件470a 470e,分别通过带条部件450内的未图示的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连接。图40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P,把RF线圈装置90J安装成使带条部件450的突出区域450b、450c是受检者P的手臂侧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作为安装方法,例如,可以先从受检者P的肩的上面覆盖带条部件450,再把连接器460a、460b嵌合在受检者P的腋处。或者,也可以先预先把连接器460a、460b嵌合,再使受检者P的手臂插通到带条部件450中。图41是示出从图40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J的安装状态,受检者P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像从图40、图41看出的那样,带条部件450的中央区域450a凹陷。因此,通过在抬起手臂时使手臂进入该凹陷,在受检者P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不管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RF线圈装置90J。在上述的安装状态下,线圈元件470c、470e的灵敏度区域在肩的前表面侧延伸(参照图40、图41),线圈元件470b、470d的灵敏度区域在肩的背面侧延伸(未图示)。另夕卜,线圈元件470a的灵敏度区域在与这4个线圈元件470b 470e的灵敏度区域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用5个线圈元件470a 470e能够确保良好的线圈灵敏度。图42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P,把RF线圈装置90J安装成使带条部件450的突出区域450b、450c是受检者P的胸侧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3是示出从图42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J的安装状态,受检者P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带条部件450具有可缠绕到受检者P的手臂上的挠性。因此,在像图42、图43那样带条部件450的突出区域450b、450c位于受检者P的胸侧时也是,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不管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RF线圈装置90J。另外,在图42、图43的安装状态下,也与图40、图41的安装状态时同样地,能够用5个线圈元件470a 470e确保良好的线圈灵敏度。另外,在图40 图43中描述了连接器460a、460b位于受检者P的腋侧的安装例,但也可以把连接器460a、460b安装在受检者P的肩的上侧。图44和图45分别是示出针对抬起手臂的受检者P,把RF线圈装置90J安装成使连接器460a、460b位于受检者P的肩的上侧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4是突出区域450b、450c位于受检者P的外侧时的情形,图45是突出区域450b、450c位于受检者P的胸侧时的情形。图46和图47分别是图40的安装状态下的人体坐标系的肩关节部分的弧矢截面的剖面示意图,图46示出针对手臂粗的受检者的安装状态,图47示出针对手臂细的受检者的安装状态。另外,上述弧矢截面对应于人体坐标系的Y-Z平面,该人体坐标系以受检者P的腹侧为前、脊背侧为后的前后方向为Y轴方向,以在脊椎延伸方向上头为上、脚为下的上下方向为Z轴方向。在受检者手臂粗的情况下,像图46所示的那样带条部件450与受检者的手臂的空隙窄;在受检者P的手臂细的情况下,像图47所示的那样带条部件450与受检者的手臂的空隙大。由于带条部件450具有挠性,所以像从图46、图47看出的那样,不管受检者的手臂是粗是细都能够安装。这样,在实施方式8中也得到了与实施方式5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9)图48是示出把实施方式9的RF线圈装置90K展开了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图49是示出把RF线圈装置90K的两端连结起来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像图48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K具有覆盖部件500和绑带部件502。把覆盖部件500的一端与绑带部件502的一端连结起来,在覆盖部件500的另一端侧配设连接器506a,在绑带部件502的另一端侧配设连接器506b。为了实现通过连结连接器506a、506b而用覆盖部件500和绑带部件502缠绕受检者的手臂的根部的安装状态,覆盖部件500和绑带部件502用FPC等的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覆盖部件500形成为大致带状,在其长度方向(图48中用箭头所示的长度方向)分成3个区域。具体地,覆盖部件500由其一端侧的垫肩区域500a、其另一端侧的垫肩区域500b、和连接二者的带条区域500c构成。垫肩区域500a、500b分别与受检者的肩的前表面或背面抵接。在该抵接状态下,为了通过覆盖受检者的肩区域确保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垫肩区域500a、500b形成得宽度比带条区域500c宽。另外,带条区域500c形成得宽度比垫肩区域500a、500b窄,以使得在该抵接状态下,受检者没有困难地把覆盖部件500夹在腋处。在覆盖部件500的另一端侧,缆线98从连接器506a的配设位置附近露出。另外,从绑带部件502的另一端延伸到一端并且从覆盖部件50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线圈元件510,以使得在以平面状展开覆盖部件500和绑带部件502的状态下成为一直线状。连接器506a是嵌合包含连接器506b的绑带部件502的另一端侧的结构。在该嵌合状态下,利用连接器506a、506b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线圈元件510的两端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RF线圈装置90K,在分成图48所示的线圈元件510的延伸线的上侧和下侧时,是对称的结构。具体地,在覆盖部件500的垫肩区域500a内,环路状的两个线圈元件512、514配设成夹着线圈元件510的延伸线相互对称的配置。这些线圈元件512、514,为了去耦合,配设成在平面上看时部分地重叠。同样地,在覆盖部件500的垫肩区域500b内,环路状的两个线圈元件516、518配设成夹着线圈元件510的延伸线相互对称的配置。这些线圈元件516、518,为了去耦合,配设成在平面上看时部分地重叠。另外,像图48所示的那样,从覆盖部件500的带条区域500c的大致左半部分延伸到垫肩区域500a的右侧配设线圈元件520,从带条区域500c的大致右半部分延伸到垫肩区域500b的左侧配设线圈元件522。线圈元件520的一部分和线圈元件522的一部分,为了去耦合,配设成在带条区域500c的中央处在平面上看时重叠。另外,线圈元件520的一部分和线圈元件512、514的一部分也是,为了去耦合,配
设成在平面上看时重叠。同样地,线圈元件522的一部分和线圈元件516、518的一部分也是,为了去耦合, 配设成在平面上看时重叠。这些线圈元件510、512、514、516、518、520、522分别通过覆盖部件500内的未图示的电路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连接。图50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P,把RF线圈装置90K安装成使覆盖部件500的带条区域500c夹在受检者P的腋下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作为安装方法,例如,可以先把带条区域500c夹在腋下并且把垫肩区域500a、500b分别覆盖受检者P的肩的前表面和背面,再把连接器506a、506b嵌合。或者,也可以先预先把连接器506a、506b嵌合,再使受检者P的手臂插通到RF线圈装置90K中。图51是示出从图50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K的安装状态,受检者P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像从图50、图51看出的那样,垫肩区域500a、500b覆盖受检者P的肩的前表面和背面,但在RF线圈装置90K中没有直接遮挡受检者P的手臂的上抬下垂的部分。而且,由于RF线圈装置90K的大部分(覆盖部件500、绑带部件502)具有挠性,受检者P能够在安装了 RF线圈装置90J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手臂的上抬下垂。在上述的安装状态下,线圈元件512、514、520或线圈元件516、518、522的灵敏度区域分别在肩的前表面侧和背面侧延伸(参照图48、图49)。另外,线圈元件510的灵敏度区域在与线圈元件512、514、516、518的灵敏度区域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用7个线圈元件510、512、514、516、518、520、522确保肩部区域的良好的线圈灵敏度。图52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P,把RF线圈装置90K安装成使绑带部件502夹在受检者P的腋下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关于安装方法,与上述相同。图53是示出从图52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K的安装状态,受检者P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平面示意图。在图52、图53所示的安装状态下的情形也是,与图50、图51的情形同样地,垫肩区域500a、500b覆盖在受检者P的肩的前表面和背面,但在RF线圈装置90K中没有直接遮挡受检者P的手臂的上抬下垂的部分。因此,受检者P能够在安装了 RF线圈装置90J的状态下进行手臂的上抬下垂。另夕卜,在图52、图53所示的安装状态下的情形也是,与图50、图51的情形同样地,能够用7个线圈元件510、512、514、516、518、520、522确保肩部区域的良好的线圈灵敏度。这样,在实施方式9中也得到了与实施方式5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描述了用垫肩区域500a、500b、带条区域500c —体地形成覆盖部件500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例如,像图54所示的那样,用垫肩区域500a侧和垫肩区域500b侧可分离地构成覆盖部件。图54是示出实施方式9的变形例的大致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像图54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L,除了使上述RF线圈装置90K的覆盖部件500自由装卸地分离成第一覆盖部件526a和第二覆盖部件526b以外,是相同的构成。下面,只说明不同点。具体地,在第一覆盖部件526a的一端侧配设连接器530a,在第二覆盖部件526b的一端侧配设连接器530b。另外,在第一覆盖部件526a内配设与上述RF线圈装置90K的线圈元件510的一半相当的部分线圈510a,在第二覆盖部件526b内配设与上述线圈元件510的剩余的一半相当的部分线圈510b。另外,在第一覆盖部件526a内配设与上述RF线圈装置90K的线圈元件520的主要部分相当的部分线圈520a,在第二覆盖部件526b内配设与上述RF线圈装置90K的线圈元件522的主要部分相当的部分线圈522a。·
另外,在第一覆盖部件526a内配设与上述线圈兀件522的剩余部分相当的部分线圈522b,在第二覆盖部件526b内配设与上述线圈元件520的剩余部分相当的部分线圈520b ο连接器530a是嵌合包含连接器530b的第二覆盖部件526b的一端侧的形状。在该嵌合状态下,部分线圈520a、520b利用连接器530a、530b内的未图示的电极等把两端分别连结起来,用作一个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同样地,在该嵌合状态下,部分线圈522a、522b的两端分别连接起来,用作一个环路状的线圈元件。另外,在该嵌合状态下,部分线圈510a、510b也相互电连接。以上的RF线圈装置90L的情况下也是,由于连结状态下的整体形状和各线圈元件的配置与上述RF线圈装置90K等同,所以得到了同样的效果。(实施方式10)图55是示出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90M的示意分解立体图。像图55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M具有相互连结的覆盖部件600和可选部件604。图55内的3个实线箭头表示覆盖部件600和可选部件604的连接器相互连结的方向,是相同的方向。图56是示出从图55所示的3个实线箭头的方向看时的覆盖部件600的示意侧视图。图57是示出从与图55所示的3个实线箭头相反的方向看时的可选部件604的示意侧视图。图58是示出把覆盖部件600和可选部件604连结起来的状态下,从图55所示的虚线箭头的方向看时的内部的线圈元件的配置的平面示意图。另外,在图58中,为了容易理解线圈元件的配置,示出把叶片部件620、622、624、626、628、630、632展开了的(展开成平面状的)状态,只有圆环部件608及其内部的线圈元件648以立体图的方式示出。另外,在图58中,为了区别,覆盖部件600和其上固定的各要素用粗实线表示,可选部件604和其上固定的各要素用细实线表示,线圈要素用虚线、单点划线或双点划线表
/Jn ο下面,参照图55 图58,说明RF线圈装置90M的各部分的结构。像图55所示的那样,覆盖部件600是把平板弯折成两侧的侧面和与这些侧面平行的横截面为方括号状而得到的形状,由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在覆盖部件600的上面侧配设缆线98。像图55和图56所示的那样,在覆盖部件600的内侧的面上用连接器610固定圆环部件608。为了把受检者的手臂插通到圆环部件608的开口中,圆环部件608用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为环状,用作支撑部件。另外,在覆盖部件600的前表面(与固定圆环部件608的面相对置的面,在图56中用粗线表示的部分)分别固定叶片部件620、622、624、626。叶片部件620、622、624、626分别用FPC等的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四角倒圆的长方形的叶片,并且具有大致相同的大小,一端侧被固定在覆盖部件600上。 覆盖部件600是把圆环部件608的开口的法线夹在中间而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具体地,在覆盖部件600中的与可选部件604连结的连结面(方括号状的侧面中的一个)侧,在把圆环部件608夹在中间相互对置的位置上设置叶片部件620、626。在覆盖部件600中的与连结面侧相反的一侧,在相互对置的位置上设置叶片部件622,624ο另外,为了内部包含的各线圈元件之间(参照后述的图58)的去耦合,叶片部件622配设成部分地重叠在叶片部件620上。同样地,叶片部件624配设成部分地重叠在叶片部件626上。像图55和图56所示的那样,在覆盖部件600中的与可选部件604连结的连结面上,配设用来嵌合到可选部件604中的连接器640a、642a、644a。另一方面,像图55和图57所示的那样,可选部件604中的与覆盖部件600连结的连结面形成为,除了连接器的公母形状有差异以外,与覆盖部件600的方括号状的侧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可选部件604的与连结面侧相反的一侧是球面状,是内侧凹陷的形状。在可选部件604中的与覆盖部件600连结的连结面上,在与连接器640a、642a、644a分别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具有分别嵌合到它们之中的形状的连接器640b、642b、644b。像图55内的3个同方向的箭头所示的那样,通过连接器640a、640b相互嵌合,连接器642a、642b相互嵌合,连接器644a、644b相互嵌合,把可选部件604固定在覆盖部件600的侧面上。另外,可选部件604由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像图55所示的那样,在可选部件604中,在与覆盖部件600连结的连结面侧的相反的一侧设置叶片部件630。在该叶片部件630的两侧,在相互对置的位置上设置叶片部件628、632。叶片部件628、630、632用FPC等的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四角倒圆的长方形的叶片,一端侧被固定到可选部件604上。另外,可选部件604侧的叶片部件628、632配置成其延伸面的方向与覆盖部件600侧的叶片部件620、622、624、626分别地一致。另外,在把覆盖部件600与可选部件604连结起来的状态下,叶片部件632配设成,叶片部件632部分地重叠在叶片部件620上,在可选部件604中从上述连结面伸出(参照图55)。这是为了去耦合。同样地,在连结状态下,叶片部件628配设成,叶片部件628部分地重叠在叶片部件626上,在可选部件604中从上述连结面伸出。下面,参照图58,说明RF线圈装置90M的内部的线圈元件的配置。在圆环部件608内,像图中虚线所示的那样,以使其环状的内部成为一周的方式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648。在叶片部件620、622、624、626、628、630、632内配设环路状(椭圆状)的线圈元件650、652、654、656、658、660、662。为了区别,叶片部件620内的线圈元件650和叶片部件626内的线圈元件656用单点划线表示,其它5个线圈元件652、654、658、660、662用虚线表示。像图58所示的那样,在把覆盖部件600与可选部件604连结起来的状态下,线圈元件650配设成,在平面上看时其可选部件604侧的一部分与线圈元件662部分地重叠。这是为了去耦合。同样地,线圈元件650配设成,在平面上看时其与可选部件604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与线圈元件652部分地重叠。同样地,线圈元件656配设成,在平面上看时其可选部件604侧的一部分与线圈元
件658部分地重叠,在平面上看时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与线圈元件654部分地重叠。圆环部件608内的线圈元件648利用连接器610内的电极等,通过覆盖部件600内的电路等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电连接。叶片部件628内的线圈元件658利用可选部件604内的电路和连接器644a、644b(参照图55)内的电极等,通过覆盖部件600内的电路等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电连接。另外,叶片部件630内的线圈元件660利用可选部件604内的电路和连接器642a、642b内的电极等,通过覆盖部件600内的电路等,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电连接。另外,叶片部件632内的线圈元件662利用可选部件604内的电路和连接器640a、640b内的电极等,通过覆盖部件600内的电路等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电连接。另外,关于可选部件604内的电路、连接器内的电极、覆盖部件600内的电路,由于复杂所以在图中省略。关于线圈元件650、652、654、656,也分别是通过覆盖部件600内的电路等,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电连接。图59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P,把覆盖部件600和可选部件604连结起来而安装RF线圈装置90M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作为安装方法,例如,可以先使受检者P的手臂通过圆环部件608,把覆盖部件600覆盖在受检者P的肩的前表面和背面,然后把可选部件604连结到覆盖部件600上。图60是示出从图59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M的安装状态取下可选部件604,受检者P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在RF线圈装置90M的安装状态下,肩的前表面侧利用线圈元件654、656,肩的背面侧利用线圈元件650、652,在受检者P的手臂的根部周围利用线圈元件658、660、662,确保充分的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另外,手臂转动时,线圈元件648的灵敏度区域在与线圈元件650、652、654、656的灵敏度区域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在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拍摄时,确保良好的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另外,关于可选部件604,是为了进一步扩展垂下手臂的拍摄时的线圈灵敏度而附加的,不是必需的。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垂下手臂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即使只用覆盖部件600,用5个线圈元件658、660、662、654、656可以充分确保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在此,由于圆环部件608被固定在覆盖部件600内侧的面的与可选部件604连结的连结面侧(参照图55、图58),所以在安装状态下覆盖部件600几乎不会从受检者P的肩顶点延伸出到外侧。即,覆盖部件600几乎不会妨碍受检者P抬手臂的动作。另外,覆盖部件600的各叶片部件620、622、624、626,由于具有挠性所以不会妨碍受检者P的手臂的移动。由于像上述那样,可选部件604说到底是附加的部件,所以在只有覆盖部件600的安装状态下,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不管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无困难地安装。另外,即使连结了可选部件604,仅仅通过除去它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手臂的上抬下垂。这样,在实施方式10中也得到了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使用实施方式10的RF线圈装置90M时,为了使受检者P的背面的线圈灵敏度区域进一步扩宽,也可以同时使用图61的平面示意图所示的背面用的RF线圈装置 680。RF线圈装置680是在基底板682内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686、688,用未图示的电路把它们分别与缆线98内的不同布线连接的构成。线圈元件686、688是例如用它们两个覆盖背部的上半部分的大小。另外,在实施方式10中描述了覆盖部件600弯曲成方括号状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关于覆盖部件600,也可以是例如,把平板弯曲成“U”字状的形状。此时,希望可选部件604的连结面也是与覆盖部件600的侧面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大小。图62是示出省略了的叶片部件的根据实施方式10的变形例的RF线圈装置90N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分解立体图。像图62所示的那样,RF线圈装置90N通过把可选部件704连结到覆盖部件700上而构成。图62内的3个实线箭头表示覆盖部件700和可选部件704的连接器相互连结的方向,是相同的方向。覆盖部件700是把平板弯折成两侧的侧面和与这些侧面平行的横截面为“U”字状而得到的形状,由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在覆盖部件700的上面侧配设缆线98。在覆盖部件700的内侧的面上用连接器610固定上述圆环部件608。在覆盖部件700中的与可选部件704连结的连结面上,配设用来嵌合到可选部件704中的连接器710a、712a、714a。另一方面,可选部件704中的与覆盖部件700连结的连结面形成为,除了连接器的公母形状有差异以外,与覆盖部件700的“U”字状的侧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另外,可选部件704,与RF线圈装置90M的可选部件604同样地,由FRP等的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内侧凹陷的形状。在可选部件704的连结面上,在与连接器710a、712a、714a分别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具有分别嵌合到它们之中的形状的连接器710b、712b、714b。通过连接器710a、710b相互嵌合,连接器712a、712b相互嵌合,连接器714a、714b相互嵌合,把可选部件704固定在覆盖部件700的侧面上。另外,像图62中用单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在覆盖部件700内,在连接器714a侧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730,在连接器710a侧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732。同样地,在可选部件704内也在相互对置的位置上配设环路状的线圈元件734、736。图63是示出针对垂下手臂的受检者P,把覆盖部件700和可选部件704连结起来而安装RF线圈装置90N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安装方法与上述RF线圈装置90M相同。
图64是示出从图63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N的安装状态取下可选部件704,受检者P抬起了手臂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在RF线圈装置90N的安装状态下,肩的前表面侧利用线圈元件730、734,肩的背面侧利用线圈元件732、736,确保充分的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另外,手臂转动时,线圈元件648的灵敏度区域在与线圈元件730、732的灵敏度区域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在垂下手臂的状态下的拍摄时,确保良好的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关于可选部件704,与上述RF线圈装置90M的情况同样地,是附加的,不是必需的。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垂下手臂的状态这两种情况下,即使只用覆盖部件700,也能够用3个线圈元件648、730、732充分确保线圈的灵敏度区域。RF线圈装置90N的情况下也是,由于圆环部件608被固定在覆盖部件700内侧的面的连结面侧(参照图62),所以在安装状态下覆盖部件700几乎不会从受检者P的肩顶点·延伸出到外侧。因此,与上述RF线圈装置90M的情况同样地,在抬起手臂的状态和垂下手臂的状态中的不管哪种情况下,都能够安装,得到了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效果。(实施方式11)图6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1的MRI装置20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像图65所示的那样,MRI装置20包括形成静磁场的筒状的静磁场磁体22、在静磁场磁体22的内侧以同轴方式设置的筒状的调整线圈24、倾斜磁场线圈26、RF线圈28、控制系统30以及受检者P躺在其上的台床32。而且,MRI装置20具有上述RF线圈装置90A 90N,在拍摄时使用它们中的任一个。在此,作为一例,象以下那样定义装置坐标系的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首先,把静磁场磁体22和调整线圈24配置成它们的轴方向与铅直方向正交,以静磁场磁体22和调整线圈24的轴方向为Z轴方向。另外,以铅直方向为Y轴方向,把台床32配置成其顶板的用来载置的面的法线方向为Y轴方向。控制系统30包括静磁场电源40、调整线圈电源42、倾斜磁场电源44、RF发送器46、RF接收器48、台床驱动装置50、序列控制器56和计算机58。倾斜磁场电源44由X轴倾斜磁场电源44x、Y轴倾斜磁场电源44y和Z轴倾斜磁场电源44z构成。另外,计算机58由运算装置60、输入装置62、显示装置64和存储装置66构成。静磁场磁体22与静磁场电源40连接,利用从静磁场电源40供给的电流在拍摄空间中形成静磁场。上述拍摄空间指,例如,放置受检者P,被施加静磁场的机架内的空间。所谓机架,是以包含静磁场磁体22、调整线圈24、倾斜磁场线圈26、RF线圈28的方式形成为例如圆筒状的结构体。另外,在图65中,由于太复杂,只示出机架内的静磁场磁体22等的构成要素,未示出机架自身。拍摄区域指,例如,在生成“一幅图像”或“一组图像”时使用的MR信号的收集范围,是作为拍摄空间的一部分设定的区域。调整线圈24与调整线圈电源42连接,利用从调整线圈电源42供给的电流,把其静磁场均匀化。静磁场磁体22多数情况下用超导线圈构成,在激励时与静磁场电源40连接而被供给电流,但一般情况下一旦被激励后就变成非连接状态。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静磁场电源40,用永磁体构成静磁场磁体22。倾斜磁场线圈26包括X轴倾斜磁场线圈26x、Y轴倾斜磁场线圈26y和Z轴倾斜磁场线圈26z,在静磁场磁体22的内侧筒状地形成。X轴倾斜磁场线圈26x、Y轴倾斜磁场线圈26y和Z轴倾斜磁场线圈26z分别与X轴倾斜磁场电源44x、Y轴倾斜磁场电源44y和Z轴倾斜磁场电源44z连接。利用分别从X轴倾斜磁场电源44x、Y轴倾斜磁场电源44y和Z轴倾斜磁场电源44z向X轴倾斜磁场线圈26x、Y轴倾斜磁场线圈26y和Z轴倾斜磁场线圈26z供给的电流,在拍摄区域中分别形成X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x、Y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y和Z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z。S卩,能够把装置坐标系的三轴方向的各倾斜磁场Gx、Gy、Gz合成,任意地设定作为逻辑轴的体层选择方向倾斜磁场Gss、相位编码方向倾斜磁场Gpe和读出方向(频率编码方向)倾斜磁场Gro的各方向。体层选择方向、相位编码方向和读出方向的各倾斜磁场Gss、 Gpe> Gro与静磁场重叠。RF发送器46基于从序列控制器56输入的控制信息,生成用来引起核磁共振的拉莫尔频率的RF信号(RF电流脉冲),把它发送到RF线圈28。在RF线圈28中具有内置在机架中的接收发送RF信号用的全身用线圈(未图示)、设置在台床32或受检者P附近的接收RF信号用的局部线圈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局部线圈的一例,把肩用的RF线圈装置90A 90N中的任一个与RF接收器48连接。发送用的RF线圈28从RF发送器46接收RF信号并向受检者P发送。包含RF线圈装置90A 90N中的任一个的接收用的RF线圈28,接收通过用RF信号激励受检者P内部的原子核自旋而产生的MR信号(作为核磁共振信号的回波信号),并用RF接收器48检测该MR信号。RF接收器48通过对检测到的MR信号实施前量放大、中间频率变换、相位检波、低频放大、滤波等的各种信号处理,然后进行A/D (模/数)变换,生成数字化了的复数数据即原始数据(raw data)。RF接收器48把生成的MR信号的原始数据输入给序列控制器5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RF接收器48存在于上述机架以外,但也可以是RF接收器48包含在机架内的方式。运算装置60进行MRI装置20整体的系统控制。序列控制器56根据运算装置60的指令来存储为了驱动倾斜磁场电源44、RF发送器46和RF接收器48所需的控制信息。此处的“控制信息”是例如,记述了应向倾斜磁场电源44施加的脉冲电流的强度、施加时间、施加时钟等的动作控制信息的序列信息。 序列控制器56,通过根据所存储的预定的序列驱动倾斜磁场电源44、RF发送器46和RF接收器48,产生倾斜磁场Gx、Gy、Gz和RF信号(RF脉冲)。另外,序列控制器56接收从RF接收器48输入的MR信号的原始数据,把它输入运算装置60。下面,说明利用MRI装置20进行拍摄区域中包含肩的成像时的动作的流程。把肩上安装了 RF线圈装置90A 90N中的任一个的受检者P放置在台床32上,由用静磁场电源40激励的静磁场磁体22在拍摄空间中形成静磁场。另外,从调整线圈电源42向调整线圈24供给电流,把拍摄空间中形成的静磁场均匀化。然后,如果从输入装置62向运算装置60供给拍摄开始指示,则运算装置60向序列控制器56供给包含脉冲序列的拍摄条件。序列控制器56,通过根据被输入的脉冲序列驱动倾斜磁场电源44、RF发送器46和RF接收器48,在拍摄区域上形成倾斜磁场,并且从RF线圈28产生RF信号。因此,受检者P的内部的因核磁共振产生的MR信号,由(作为一部分包含了 RF线圈装置90A 90N中的任一个的)RF线圈28接收,由RF接收器48检测。RF接收器48通过对检测到的MR信号实施预定的信号处理,然后通过对它进行A/D变换,生成数字化了的MR信号即原始数据。RF接收器48把生成的原始数据输入给序列控制器56。序列控制器56把原始数据输入给运算装置60,运算装置60把原始数据作为k空间数据配置在形成在其内部的k空间数据库(未图示)中的k空间中。运算装置60通过对k空间数据实施包含二维傅里叶变换等的图像重建处理,重建图像数据,将其暂时保存后,通过对它实施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把该显示用图像数据保存到存储装置66中。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肩的拍摄中使用RF线圈装置90A 90N,所以能够用一个RF线圈装置(90A 90N中的任一个)应对手臂垂下的状态下的拍摄和手臂抬起的 状态下的拍摄这二者。另外,由于使用RF线圈装置90A 90N中的任一个,所以能够在肩部充分确保线圈的灵敏度区域。即,得到了与上述实施方式I 10同样的效果。(实施方式的补充事项)〔 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受检者的肩上安装RF线圈装置90A 90N时的作用效果等,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些方式。RF线圈装置90A 90N也可以安装在例如脚踝等的受检者的其它部分上,在RF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中使用。〔2〕在实施方式I中描述了把绑带部件94a、94b、94c、94d、94d’弯曲成半圆状的例子,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例如弯折成方括号状的形状。这一点,对于实施方式2 4、6也是一样的。上述的“弯曲”指弯曲部分的横截面是曲线状,上述的“弯折”指弯折部分的横截面能够分解成直线和直线的状态。〔3〕在实施方式 I 中描述了把绑带部件94&、9413、94(3、94(1、94(1’、242、286&、344、346、404、502形成为带状(横截面是长方形状)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些方式。绑带部件也可以是例如横截面是圆或椭圆状(绳状)。〔4〕在实施方式I中,作为通过把绑带部件94a内的部分线圈108b与基底部件92内的部分线圈108a电连接而用作一个环路状的线圈元件的“连接部”的一例,举出了连接器100、102。但这不过是“连接部”的一例。作为“连接部”的其它例子,也可以像图66所示的那样,在基底板内设置嵌合绑带部件的两端的形状的凹陷,利用这样的凹陷把第一部分线圈和第二部分线圈电连接。这一点,对于实施方式2 6中举出的各连接器,也是一样的。以下,具体地说明。图66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的RF线圈装置90X的大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RF线圈装置90X的结构,除了 “连接部”以外与实施方式I的图I 图3所示的RF线圈装置90A相同,所以以不同点为焦点进行说明。绑带部件94x的一端侧作为凸部900构成,另一端侧作为凸部902构成。在绑带部件94x中,从凸部900的末端延伸到凸部902的末端配设部分线圈108bx。基底部件92x具有圆盘状的基底板96x和缆线98x。在基底板96x内配设线圈兀件104、106和部分线圈108ax。而且,在基底板96x的前表面(表面)的一端侧和其相反侧分别形成例如长方体状的孔穴,这些孔穴用作凹模连接部100χ、102χ。
凹模连接部ΙΟΟχ、102x是分别嵌合凸部900、902的形状。在凹模连接部ΙΟΟχ、102x内,部分线圈108ax—直延伸到绑带部件94x与基底板96x的嵌合状态下的部分线圈108bx的露出位置(凸部900、902的各末端)并露出。因此,通过使绑带部件94x的两端即凸部900、902分别嵌合到凹模连接部ΙΟΟχ、102χ中,部分线圈IOSax和部分线圈IOSbx两端相互电连接,用作环路状的线圈元件。根据以上变形例的RF线圈装置90Χ也得到了与实施方式I同样的效果。另外,也可以作为实施方式11的MRI装置20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追加RF线圈装置90Χ,此时也得到了同样的效
果O〔5〕说明一下权利要求书的用语与实施方式的对应关系。另外,以下所示的对应关系仅仅是为了参考而做的一种解释,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静磁场磁体22、调整线圈24、倾斜磁场线圈26、RF线圈28、控制系统30整体(参 照图65)通过伴随倾斜磁场和RF脉冲的施加和RF信号的发送的拍摄从受检体P收集MR信号的功能,是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信号收集部的一例。基于收集到的MR信号(核磁共振信号,即回波信号)重建受检者P的图像数据的运算装置60的功能,是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图像生成部的一例。〔6〕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都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的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要构思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改写、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都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要构思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价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 基底板,在该基底板的前表面、和以在与上述前表面之间形成厚度的方式与上述前表面对置的背表面之中,上述前表面与上述受检体侧抵接; 绑带部件,该绑带部件形成为带条状,并且以其中央部分成为上述基底板的上述前表面侧的方式把其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结到上述基底板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上,该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上述中央部分与上述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上述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空隙; 第一线圈元件,该第一线圈元件具有在上述绑带部件内配设的第一部分线圈和在上述基底板内配设的第二部分线圈,并且通过把上述第一部分线圈与上述第二部分线圈电连接而成为环路状的线圈; 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基底板内;以及 多个连接部,该多个连接部分别配设在上述基底板的上述前表面侧的上述第二部分线圈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上述基底板和上述绑带部件,在上述连结状态下把上述第一部分线圈与上述第二部分线圈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底板形成为平板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线圈元件和上述第二线圈元件配设成,在把上述绑带部件连结到上述基底板上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线圈元件和上述第二线圈元件的导线的延伸区域呈平面状,并且与整个上述第一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上述第二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
4.一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 基底板,在该基底板的前表面、和以在与上述前表面之间形成厚度的方式与上述前表面对置的背表面之中,上述前表面与上述受检体侧抵接; 绑带部件,该绑带部件形成为带条状,并且以其中央部分成为上述基底板的上述前表面侧的方式把其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结到上述基底板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上,该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上述中央部分与上述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上述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空隙; 第一线圈元件,该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上述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配设在上述基底板内,以成为环路状的线圈; 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基底板内; 垫肩部件,该垫肩部件以部分地覆盖上述基底板的上述前表面的方式,相对于基底板自由装卸地连结;以及 第三线圈元件,该第三线圈元件的至少一部分配设在上述垫肩部件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垫肩部件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底板形成为平板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线圈元件和上述第二线圈元件配设成,在把上述绑带部件连结到上述基底板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线圈元件和上述第二线圈元件的导线的延伸区域呈平面状,并且与整个上述第一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上述第二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
8.—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 基底板,在该基底板的前表面、和以在与上述前表面之间形成厚度的方式与上述前表面对置的背表面之中,上述前表面与上述受检体侧抵接; 绑带部件,该绑带部件形成为带条状,在与上述基底板连结的状态下以其中央部分成为上述基底板的上述前表面侧的方式把其一端侧相对于上述基底板可旋转地固定,把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到上述基底板上,该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上述中央部分与上述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上述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空隙; 第一线圈元件,该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上述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配设在上述基底板内,以在上述连结状态下成为环路状的线圈;连接部,该连接部配设在上述基底板中的上述第一线圈元件的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 结上述绑带部件的另一端侧和上述基底板,在上述连结状态下把上述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与剩余的部分相互电连接;以及 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基底板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底板形成为平板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线圈元件和上述第二线圈元件配设成,在把上述绑带部件连结到上述基底板的状态下,上述第一线圈元件和上述第二线圈元件的导线的延伸区域呈平面状,并且与整个上述第一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上述第二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
11.一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基底部件,该基底部件具有在内部配设的第一线圈元件,并且与上述受检体的肩抵接; 绑带部件,该绑带部件通过被部分地固定到上述基底部件上并且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带条状,把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连结成缠绕上述受检体的手臂; 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在上述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并且在连结了上述绑带部件的两端的状态下成为环路状的线圈;连接部,该连接部配设在上述绑带部件中的上述一端侧或上述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上述一端侧和上述另一端侧,在连结状态下把上述第二线圈元件的两端相互电连接;叶片部件,该叶片部件被部分地固定于上述绑带部件,并且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以及 环路状的第三线圈元件,该第三线圈元件的至少一部分配设在上述叶片部件内。
12.—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 基底板,在该基底板的前表面、和以在与上述前表面之间形成厚度的方式与上述前表面对置的背表面之中,上述前表面与上述受检体的包含两肩的背面抵接; 第一和第二绑带部件,该第一和第二绑带部件形成为带条状,并且以其中央部分成为上述基底板的上述前表面侧的方式把其两端分别连结到上述基底板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上,该第一和第二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上述中央部分与上述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上述受检体的一个手臂和另一个手臂分别插通的各空隙; 第一线圈元件,该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上述第一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配设在上述基底板内,以成为环路状的线圈; 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上述第二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配设在上述基底板内,以成为环路状的线圈;以及第三线圈元件,该第三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基底板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至第三线圈元件配设成,在把上述绑带部件的两端连结到上述基底板的状态下,其导线的延伸区域呈平面状; 上述第一和第三线圈元件配设成,在把上述第一绑带部件的两端连结到上述基底板的状态下,与整个上述第一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上述第三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 上述第二和第三线圈元件配设成,在把上述第二绑带部件的两端连结到上述基底板的状态下,与整个上述第二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上述第三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
14.一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 第一基底部件,该第一基底部件形成为平板状; 第二基底部件,该第二基底部件形成为平板状,并且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第一基底部件重叠; 绑带部件,该绑带部件形成为环状以使上述受检体的手臂插通,并且外周的一部分相对于上述第一基底部件被固定; 旋转轴机构,该旋转轴机构具有插通上述第一基底部件和上述第二基底部件的旋转轴,并且相对于上述绑带部件可旋转地固定上述第一基底部件和上述第二基底部件;第一线圈元件,该第一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第一基底部件内; 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第二基底部件内;以及 第三线圈元件,该第三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绑带部件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基底部件和上述第二基底部件,以维持各自的表面相互平行的状态的方式可旋转地固定; 上述第一至第三线圈元件配设成,其导线的延伸区域呈平面状,并且与整个上述第一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上述第三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相互正交,与整个上述第一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和与整个上述第二线圈元件重叠的平面相互平行。
16.一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 带条部件,该带条部件为了缠绕上述受检体的手臂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带状,并且中央区域的宽度比上述中央区域的两侧的宽度窄,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处宽度尖端变细; 第一线圈元件,该第一线圈元件在上述带条部件内从上述一端侧延伸到上述另一端侧地配设,并且在把上述一端侧与上述另一端侧连结了的状态下成为环路状的线圈;连接部,该连接部配设在上述带条部件的上述一端侧或上述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上述一端侧和上述另一端侧,在连结状态下把上述第一线圈元件的两端相互电连接;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在上述带条部件内比上述中央区域更靠近上述一端侧地设置;以及 第三线圈元件,该第三线圈元件在上述带条部件内比上述中央区域更靠近上述另一端侧地设置。
17.—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 覆盖部件,该覆盖部件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带状,以使得通过弯曲其长度方向的中央而使其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覆盖上述受检体的肩的前表面和背面,并且形成为上述中央的宽度比上述中央以外的宽度小; 绑带部件,该绑带部件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其一端侧与上述覆盖部件的一端侧连结,其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到上述覆盖部件的另一端侧;第一线圈元件,该第一线圈元件的一部分在上述绑带部件内从其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并且剩余的部分在上述覆盖部件内从其一端侧延伸到另一端侧地配设,以在把上述覆盖部件的另一端侧与上述绑带部件的另一端侧连结了的状态下成为环路状的线圈; 连接部,该连接部配设在上述覆盖部件的另一端侧,自由装卸地连结上述覆盖部件的另一端侧与上述绑带部件的另一端侧,在连结状态下把上述第一线圈元件的两端相互电连接; 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在上述覆盖部件内比中央更靠近一端侧地配设;以及 第三线圈元件,该第三线圈元件在上述覆盖部件内比中央更靠近另一端侧地配设。
18.—种RF线圈装置,安装在受检体的肩上,在磁共振成像中接收回波信号,包括 覆盖部件,该覆盖部件通过以使与相互对置的前表面和背表面正交的横截面为“U”字状或方括号状的方式形成使上述背表面向内侧弯曲的形状,覆盖在上述受检体的肩上;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形成有用来使上述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开口,以上述开口的面与上述横截面平行的方式,相对于上述覆盖部件的上述背表面部分地固定; 第一和第二叶片部件,该第一和第二叶片部件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叶片状,为了覆盖上述受检体的肩的前表面或背面的一部分,相对于上述覆盖部件分别部分地固定,以成为把上述支撑部件夹在中间而相互对置的位置; 第一线圈元件,该第一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第一叶片部件内; 第二线圈元件,该第二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第二叶片部件内;以及 第三线圈元件,该第三线圈元件配设成在上述支撑部件内围绕开口的外侧一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RF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选部件,该可选部件相对于上述覆盖部件中的与上述横截面平行的侧面自由装卸地连结,具有为了在上述受检体垂下手臂而上述覆盖部件覆盖在肩上的状态下覆盖上述受检体的肩顶点而凹陷的形状; 第三叶片部件,该第三叶片部件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叶片,并且为了在上述受检体垂下手臂而上述覆盖部件和上述可选部件覆盖在肩上的状态下覆盖上述受检体的手臂的根部的一部分,部分地固定于上述可选部件;以及 第四线圈元件,该第四线圈元件配设在上述第三叶片部件内。
20.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 发送用来向拍摄区域施加倾斜磁场并且引起核磁共振的RF信号,把通过核磁共振产生的回波信号作为核磁共振信号接收的信号收集部;以及 基于上述核磁共振信号重建受检体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生成部, 该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信号收集部具有接收上述回波信号的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RF线圈装置。
全文摘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RF线圈装置(90A)包括基底板(96)、绑带部件(94a)、第一线圈元件(108a、108b)、基底板内的第二线圈元件(104、106)和连接部(100、102)。绑带部件,以其中央部分成为基底板的前表面侧的方式把其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结到基底板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上,绑带部件弯曲成在连结状态下在其中央部分与基底板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用来使受检体的手臂插通的空隙。第一线圈元件具有绑带部件内的第一部分线圈(108a)和基底板内的第二部分线圈(108b),并且通过把两者连接而成为环路状的线圈元件。连接部自由装卸地连结基底板和绑带部件,在连结状态下把第一和第二部分线圈连接。
文档编号A61B5/055GK102958430SQ20118000378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
发明者太田美幸, 富羽贞范, 光井信二, 高木三男, 本桥弘树, 冈本和也, 槙田淳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