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气管内管清洁的组件和方法

文档序号:90589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利于气管内管清洁的组件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柄组件和使用该手柄组件以有助于清洁气管内管内部的方法。手持主体包括校准组件,该校准组件确定将插入气管内管中的管状构件/导管的合适长度以有效地完成清洁过程。为了在主体上和相对于主体选择性定位而操纵校准组件以便确定将插入气管内管中的管状构件的合适长度以完成清洁过程,同时防止管状构件潜在地、危险地延伸出气管内管的开放内部远端。
背景技术
医院里的许多患者特别是重症监护室(“I⑶”)内的患者必须配有气管内管以有助于其呼吸。特别地,气管内管是细长的半刚性管腔,其插入患者的鼻子或喉咙中并向下伸入到与患者的呼吸系统连通的气流中。这样,患者能够直接或者在呼吸单元的帮助下通过气管内管更有效地呼吸。然而,最近的研究已经确定,干的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在操作的气管内管的内壁表面上的积聚有效地减小了管腔截面,并且因此显著地加重了插管患者的呼吸工作。此外,力口重患者的呼吸工作使提供更高水平的支持以作补偿成为必需并且经常导致患者的监护期和ICU停留时间显著地延长。此外,还可看出,在气管内管的壁上的浓稠的分泌物常常充当肺内连续感染的病灶,导致插管患者的增加的发病率和医院费用。迄今为止,消除气管内管内积聚的分泌物的唯一有效方法是用新管替换被污染的气管内管。然而,该过程存在几个缺点,例如供氧支持的暂时停止和对气道控制的完全丧失的风险。例如,在颈部软组织膨胀的患者中和颈部脊柱固定的患者中,再插管可能是极其困难的。更具体而言,移除气管内管后,合适的内部通路趋于关闭或换句话讲难以分离以便再引入新的气管内管。此外,患者的再插管可导致对口腔、喉部和气管组织的额外创伤。除更换气管内管以外,用于保持清洁的气管内管的目前在使用的其它操作包括使用柔性的吸入/冲洗导管。特别地,吸入/冲洗导管向下穿过气管内管和上气道力图从管腔排出污染物。遗憾的是,虽然吸入/冲洗导管通常清除气道中的含水分泌物,但是它们在清除已积聚在气管内管的内壁表面上数日的凝结的分泌物时是无效的。本质上,使用吸入/冲洗导管只是延缓了不可避免的事,即移除并替换气管内管。可看到,用来解决与气管内管的维护相关联的问题的一项近期的尝试提供了一种两件式组件,该组件通过气管内管的通路引入流中。特别地,在端部处具有多根收缩刷毛和密封垫圈的薄的内部实心段包含在外管腔内。使用中,将整个联接组件引入气管内管中,并且将内部段推动穿过外管以使得刷毛伸展而接合壁表面。此外,诸如泡沫圆柱体或气球的垫圈构件伸展以完全密封刷毛后面的区域。然后将包括向上成角度的刷毛在内的整个装置一起向上拉,垫圈元件完全密封其下方的管以便保留由刷子移除的所有碎屑。然而,这样的装置不提供用于防止过度插入气管内管中的对准确插入的指示。此夕卜,从包括刷子的需求可以看到,主要由于垫圈的光滑外表面,诸如气球的垫圈型构件与气管内管的内壁表面的直接接合不能提供对分泌物的完全而有效的移除。此外,光滑的弹性材料表面也导致在橡胶垫圈和塑料壁表面之间的大量摩擦,从而使从气管内管平滑而有效地拉动清洁装置变得十分困难。另外,已经认识到,当向上成角度的刷毛构件在刮净气管内管的内部的尝试中遇到障碍时,其易于完全或部分收缩。事实上,刷毛构件常常很锋利并且在意外地伸出气管内管的开放内部远端以外时可能损坏气管内管或伤害患者,这使得向外突出的刷毛构件变得卡在气管内管外成为可能。另外,由于刷毛的伸缩构造,在相邻的刷毛之间自然地存在间隙,从而导致管的一些区域不能与之接合。因此,随着分泌物开始在刷毛下面积聚,刷毛的伸缩进一步受到限制。此外,这样的单功能装置需要将另外的物件引入管中,从而通常导致患者的额外创伤,例如当吸入变得必要时。因此,在本领域中仍然非常需要一种清洁组件,该清洁组件可用来有效清除气管内管分泌物,并且定期地,从而加快I⑶患者的供氧断供和拔 管。此外,需要一种有效的气管内管清洁设备,该设备能容易且有效地引入气管内管中。这样的清洁组件应当容易被移除同时其有效地清除固体分泌物积聚,至少部分地由于它的摩擦使与气管内管内壁表面的接合最小化和/或由于在将其移除后其在气管内管内的负压/吸入的减轻。另外,需要一种清洁组件,该组件能准确地伸入气管内管中而不具有过度引入的巨大风险。除了所提及的行业中的需求以外,还应当指出,有效的清洁组件应优选地被结构化为有利于操作使用促进清洁过程的配合装置。此外,清洁组件应保持对于将用来提供有效清洁过程的那些部件的最大无菌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柄组件,该手柄组件被可操作地结构化为与配合部件一起使用,配合部件在与手柄组件组装在一起时将共同地有利于对气管内管的内部的高效且有效的清洁。如下文更详细解释的,与手柄组件一起使用的上述配合部件可包括膨胀装置和可为清洁导管形式的管状构件。膨胀装置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注射器型结构的充气装置,注射器型结构操作用于将预定量的空气注入到与管状构件/清洁导管相连的可充气且可膨胀的清洁组件中。此外,管状构件/导管组件和与之相连的清洁组件可以是在美国专利No. 5,709,691、No. 6,082,361、No. 6,494,208、No. 6,679,262 和 No. 7,060,135 中所公开的类型,所有这些专利均授予本发明的发明人。这样,细长的管状构件和/或清洁导管具有足够小于气管内管的内部的横向尺寸以有利于其插入气管内管中。此外,管状构件的长度使得基本上沿着气管内管的整个长度延伸。管状构件包括远端和近端,其中上述清洁组件设置在邻近远端处。清洁组件被结构化为由上述膨胀装置或充气注射器膨胀或充气,并且从而从管状构件径向向外膨胀成清洁取向。当这样膨胀或充气时,清洁组件将以有利于移除收集在其上的任何分泌物或其它物质的方式碰到气管内管的内表面。此外,清洁组件的各种实施例包括其至少一部分具有不规则构造的外周面,该不规则构造被结构化为在清洁组件处于充气清洁取向时有利于将清洁力施加到气管内管的内表面。因此,在清洁组件膨胀时,管状构件的抽出将导致清洁组件从气管内管的远端或内端移动并从气管内管的外开口端抽出,同时将任何分泌物或其它材料收集在气管内管中并导致所收集的分泌物或其它材料的移除。因此,本发明的手柄组件被结构化为通过确保将准确或预定长度的管状构件插入气管内管的内部中而有利于气管内管的清洁并防止“过度插入”。这样的过度插入可导致管状构件的远端的不期望的延伸或伸出和/或清洁组件从气管内管的开放远端向外伸出。这样,一旦确定管状构件的合适长度,就将其插入气管内管中,从而导致清洁组件被设置在用于膨胀成其清洁取向的合适位置中。如上文所阐述的,这样的膨胀充气使清洁组件的外表面与气管内管的内表面成相对关系并有效地增强清洁过程的效果。应当强调的是,膨胀装置可以是除如上文所阐述的充气装置或充气注射器之外的其它装置。这样的非充气膨胀装置应与合适的清洁组件一起协同工作以有利于清洁组件选择性地膨胀成清洁取向。因此,本发明的手柄组件包括主体,该主体被结构化为由使用者以适当方式单手握住,以允许操纵充气装置以及与手柄组件的主体相连或连接到主体的其它部件。此外,主体包括近端和远端,其中细长管状构件连接到远端。管状构件到主体远端的合适连接通过管状构件内部的至少一部分实现了充气装置和清洁组件之间的流体连通。这样的流体连通在清洁组件准确地定位在气管内管的内部中时提供了清洁组件的选择性充气或径向膨胀。除了上述之外,手柄组件包括校准组件,该校准组件可移动地连接到主体并被结构化为确定将插入气管内管内的管状构件的合适/和/或准确长度,以便防止如上文大体上阐述的那样过度插入。插入气管内管内的准确或合适长度的管状构件也会自动地将上述清洁组件设置在合适位置中,以便在清洁组件充气成清洁取向时使其清洁最大化。 更具体而言,校准组件包括限制部或止动构件,该限制部或止动构件也在本文中被准确地限定和称为校准器盘。止动构件可采用多种的不同构造和/或结构,这有利于在将止动构件插入患者中时限制部或止动构件与气管内管的外端或近端的对准和/或面对面关系。校准组件还包括可移动地连接到手柄组件的主体的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在本文中也可准确地被称为“深度校准器凸块”。该定位构件从外部可触及,以便通过用使用者的手指接合和/或操纵而沿着主体的长度接合和选择性地定位。定位构件或深度校准器凸块与限制部或止动构件固定地互连,使得定位构件/深度校准器凸块的移动将用来从主体的远端同时向外移动定位部/止动构件。这样,定位构件的操纵将用来有效地将限制部或止动构件设置成与气管内管的近端的末端成对准关系和/或面对面接合。此外,一旦管状构件连接到主体的远端,操纵定位构件将引起定位构件沿着管状构件的长度移动。如更具体地描述的,校准组件与管状构件的配合结构化和操作将因此提供有效而可靠的方式,以确定将安全地插入气管内管中的管状构件的准确的预定长度,以便在充气之前将清洁组件适当地定位在气管内管中。这样确定管状构件的插入长度也将防止管状构件的远端或与其相连的清洁组件从气管内管的开口端向外延伸。手柄组件的其它结构和操作特征包括具有吸入口的主体。吸入口被设置和结构化为将管状构件的内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移除地连接到合适的真空源,从而允许通过抽吸从气管内管的内部移除含水的分泌物和其它物质。合适的开口或进入口设置或形成在管状构件的远端中,优选地但非排它性地超出清洁组件的位置,以通过吸入进一步有助于这种移除。另外如下文更详细解释的,有利于气管内管的清洁的本发明的手柄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在管状构件/清洁导管与气管内管的外部之间建立预定的对准。通过使用存在于气管内管和管状构件两者上的诸如数字或校准标志的合适标记,来实现这样的对准。更具体而言,通过沿着手柄组件的主体的长度选择性地移动定位构件/校准器凸块,限制部或止动构件将从主体的远端向外延伸。对校准组件的这种操纵完成,同时在管状构件和气管内管的外部两者上的标记的数字的或校准标志之间保持对准。上述对校准组件的操纵用来将定位部或止动构件设置成与气管内管的近端开口端的外末端成对准和/或面对面关系,同时在管状构件和气管内管上的校准标志之间保持对准。因此,止动构件将沿着管状构件可移除地但牢度地设置。一旦止动构件沿着管状构件这样被设置,管状构件将穿过气管内管的开口近端,直到限制部或止动构件被设置成与气管内管的开口端的末端成面对面关系。因此,没有额外长度的管状构件可插入气管内管中,直到止动构件与气管内管的外部开口端的末端成面对面接合。此后,操纵可移除地保持在手柄组件的主体上或主体内的充气装置,以便充气并从而使清洁组件膨胀成其膨胀清洁取向,从而导致清洁组件的外表面面对气管内管的内表面。在将清洁组件维持在膨胀清洁取向的同时,从气管内管抽出管状构件,从而用来从气管内管的内部收集和移除任何分泌物或其它物质。 因此,当与上述操作部件一起组装时,本发明的手柄组件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将用来在气管内管在患者体内保持在操作位置的同时高效而可靠地清洁其内部。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考虑附图和详细描述时将变得更清楚。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应当结合附图参见以下详细描述,在附图中图I是本发明的手柄组件的顶部透视图,该手柄组件被结构化为有利于保持和操作在清洁气管内管内部的过程中使用的操作部件。图2是与充气装置和管状构件/清洁导管组装在一起的图I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包括校准组件的图2的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图4是图2和图3的实施例的前视图。图5是图2至图4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是图2至图5的实施例的后视图。图7是与图2至图6的实施例的图5的侧视图相对的侧视图。 图8是图2至图7的实施例的端视图。图9A是本发明的手柄组件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截取的透视图,该手柄组件包括与图I、图3至图5、图7和图8中显示的校准组件不同的校准组件。图9B是图9A的实施例的部分的局部截取的详细视图。图IOA和IOB是局部截取和剖切的示意图,表示在管状构件/导管和图I至图8的实施例的手柄组件的主体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的不同实施例。图IlA和IlB分别是如图I至图8所示的组装的手柄组件的后视图和前视图,该手柄组件还包括手柄组件的组装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特征的带标记的指示器。图12是局部截取的前视图,表示在使用图I至图8、图IlA和图IlB的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操作步骤。图13是局部截取的图12的实施例的前视图,表示在利用本发明的手柄组件的方法中的另外的步骤。贯穿附图的几幅视图,类似的附图标记是指类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体表示为10的手柄组件,该手柄组件在连接到其它操作部件或与其它操作部件组装在一起时有利于气管内管100的内部的清洁,同时气管内管定位在患者内。如下文中更详细阐述的,与手柄组件10组装和/或连接在一起的上述配合部件包括大体表示为12的膨胀装置和细长管状构件或导管结构14,在图2至图8、图9A、图9B、图11A、图11B、图12和图13中表示成组装的形式。手柄组件10包括大体表示为16的主体,该主体具有大致细长的构造并进一步被结构化和构造为由使用者的手保持,如在图13中至少部分地表示的。如所示出的,可以合适的方式握住主体16,以有利于操纵手柄组件10、膨胀装置12和管状构件14以及可移动地连接到主体16的校准组件18。虽然可改变主体16的特定构造,但主体16被成形为适合诸如通过进入开口 20而在主体的内部上可移除地保持膨胀装置12。如贯穿附图所示的,膨胀装置12优选地为诸如但不限于充气注射器的充气装置的形式。这样,对充气注射器12的柱塞22的操纵可用来将空气吸入注射器12的针筒(未示出)内部并随后将容纳的空气从针筒选择性地压迫进入和通过管状构件14,以便使清洁组件24膨胀。因此,清洁组件24可具 有图IOA所示的类型并且还具有在美国专利No. 5,709,691、Νο· 6,082,361、Νο· 6,494,208、No. 6,679,262、No. 7,060, 135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中公开和描述的类型,所有这些专利均授予本文中的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提供手指接合或手指支撑翼17,进一步有利于握住手柄16。因此,可以还允许高效地同时操纵柱塞22的方式握住主体16,从而引起清洁组件24在如图13所示的向外延伸清洁取向上的充气和膨胀。主体16的近端16’邻近翼17并且至少部分地适合充气注射器12的放置。管状构件或清洁导管14连接到如在连接毂19处的相对端或远端16”。进一步参照图10Α,连接毂19至少大体上与大体表示为25的连接组件相连,该连接组件与管状构件14的近端26相连。因此,管状构件14、特别是连接组件25被结构化为一旦其如图2至图8所示可操作地连接到并保持在主体16的内部,即建立与充气装置和/或注射器12的流体连通。更具体而言,管状构件14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细长管状通路30,其具有与和清洁组件24相连的可充气球囊或类似结构33的内部连通的出口 32。因此,压迫初始设置在充气注射器12的针筒内的空气将起到使清洁组件24充气并因此使清洁组件24径向膨胀的作用。膨胀时,外表面35将以合适的方式与气管内管的内表面接合或者说是基本上面对内表面,这将有利于移除收集在气管内管100内的分泌物。因此,图IOA示出清洁组件24的充气后径向膨胀的清洁取向,一旦充气装置或注射器12已开始至少部分地充有使清洁组件24充气成其清洁取向所需的适量的空气,即可通过压下柱塞22来达到图示状态。通路30和充气装置或注射器12之间的互连可通过连接到充气注射器12的分配端的合适的配管或导管类连接器37来实现。另外,如图IOA和图IOB所示,管状构件或清洁导管14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且沿其长度延伸的附加通道38。通道38的近端如在40处那样连接到具有进入开口或连接口 44的吸入口 42。这样,吸入口 42和相关的连接口 44可移除地连接到真空源。此外,真空源一旦被激活将导致负压存在于具有足够强度的通道38的内部内,以通过由指向箭头50示意性地指示的抽吸提供对任何分泌物或其它材料的移除。因此,管14的内部或远端52将包括入口 54。待移除的收集的材料如在50处那样通过入口54被吸入并且沿着通道38和管状构件14的长度和内部经过进入并穿过吸入口 42。
主要参照图10B,连接组件的结构修改大体表示为25’且被结构化为在膨胀装置或充气注射器12和清洁组件24之间建立流体连通。更具体而言,可通过合适地连接到充气注射器12的分配端的导管37’实现在通路30和膨胀装置或充气注射器12之间的互连。另外如所示出的,管状构件或清洁导管14包括沿其长度延伸的附加通道38。通道38的近端如在40’处那样通过导管41连接到吸入口 42。如上文所阐述的,真空源(未示出)一旦被激活将导致负压存在于具有足够强度的通道38的内部内,以提供对收集在气管内管100内部的任何分泌物或其它材料的移除或抽吸,所述移除或抽吸在图IOA中示意性地示出为指向箭头50。另外,如图IOA和IOB所示,连接毂19至少大体上与连接组件25和25’相连,连接组件25和25’与管状构件14的近端26和26’相连。因此,管状构件14、特别是流体流连接组件25和25’被结构化为一旦其如图2至图8所示可操作地连接到并保持在主体16的内部,即建立与充气装置或充气注射器12的流体连通。
本发明的又一个结构和操作特征包括校准组件18,其结构在图2至图8中示出,并且其操作在图11至图13中示出。更具体而言,校准组件18包括可移动地连接到主体16或安装到主体16上的限制部或止动构件60。限制部或止动构件60互连到定位构件62,定位构件62同样可移动地连接到主体16和/或安装到主体16上。更具体而言,定位构件62包括从外部可触及的手指接合凸块,该手指接合凸块也可准确地称为深度校准器凸块。限制部或止动构件60与定位构件或校准器凸块62之间的互连通过将止动构件60与定位构件62固定地互连的固定的细长连接杆64来实现。因此,定位构件62沿着主体16的长度在容纳的细长保持狭槽66内的选择性移动用来相对于主体16并且从主体的远端16"和连接毂19向外同时地移动止动构件60。此夕卜,止动构件60与细长的管状构件14配合地设置和结构化为一旦止动构件60连接到主体16,即至少部分地限定与管状构件14的可移动保持接合和/或关系。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止动构件60包括具有中心开口或小孔的盘状结构,管状构件14穿过该中心开口或小孔设置和保持,同时允许止动构件沿管状构件的可变长度移动。因此,在沿着主体16的长度操纵和选择性地定位校准器凸块或定位构件62的同时,止动构件60相对于主体16且在其外部移动和/或可变地定位。此外,由于止动构件60和定位构件62通过连杆63固定地连接到彼此,它们将移动或经过共同的距离。另外,由于定位构件62可沿着狭槽66的长度设置在多个位置中的任一个处,并且止动构件60随定位构件62移动共同的距离,止动构件60和定位构件62两者可准确地描述为相对于外壳16和/或管状构件14可变地定位或移动可变的距离。另外的结构特征包括多个锯齿、凹口或其它合适结构,其与保持狭槽66共线或直接相连。这样的带锯齿或凹口的结构可沿着保持狭槽66的边缘、周边部分或其它合适部分的大部分或几乎整个长度延伸。此外,这样的带锯齿或凹口的结构被设置且与定位构件或校准器凸块62配合地结构化,以便有利于将定位构件或校准器凸块62可移除但牢固锁定地定位在沿主体16和保持狭槽66的长度的任何点处。仅以举例的方式,可将偏压或其它适当结构化的保持机构直接与校准器凸块62相连。这样的保持结构迫使校准器凸块62的一部分进入在狭槽66内的上述可移除地锁定的位置。此外,这样的保持机构可进一步被结构化,以通过例如用使用者的手指在定位构件62上施加按压力或其它方向的力而使定位构件62从狭槽66脱离。这将使定位构件62从狭槽66脱离并允许定位构件62沿着主体16和保持狭槽66的长度移动至任何合适的位置。定位构件62相对于主体16和狭槽66的这种移动将导致限制部或止动构件60相对于主体16的远端16”且沿着管状构件14的长度向外或向内同时移动。如上文所阐述的,由于连接杆64在定位构件或校准器凸块62与止动构件60之间的固定互连,由定位构件62沿着主体16和保持狭槽66的长度“行进”的距离将等于限制部或止动构件60相对于管状构件14行进的距离。校准组件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在图9A和图9B中大体表示为18’。与图2至图8的校准组件18不同,通过操纵定位构件62’而将止动构件60从主体16的远端向外设置,定位构件62’具有手指致动或操纵的轮63的形式,且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16,如图9B中详细示出的。此外,轮63的外周面可包括齿轮齿或者可被压花、粗糙化或以其它方式结构化,以有利于与连接杆64’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传动啮合。如在图2至图8中表示的校准组件18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杆64那样,连接杆64’也固定地连接到止动构件60且可与止动构件60 一起移动。因此,具有校准轮63形式的定位构件62’的旋转将用来使 连接杆64’和止动构件60朝向或远离主体16的远端16”移动。手柄组件10或10’在其清洁气管内管100方面的使用方法在图11至图13中示出,该方法包括操纵校准组件18或18’,直到在管状构件14和气管内管100之间实现预定对准。如在所指附图中示出的,管状构件14通常可具有合适的标记,例如总体表示为70的多个数字标志。此外,标志70可至少部分地在位置、尺寸和/或构造上对应于对应的标记,这些标记具有数字标志72的形式且设置在气管内管100的外部或从其外部可见。一旦管状构件14上的标记70和气管内管100上的标记72如图11所示对准,就通过沿主体16的长度操纵定位构件或深度校准器凸块62而使止动构件60从主体16的远端16”向外延伸。此外,止动构件(校准器盘)60向外延伸,直到其变得与气管内管100的末端或最外端100’对准。定位构件/校准器凸块62和止动构件60的相等行进或移动距离由图11中对应地设置的方向箭头指示。如图11所示,止动构件60与气管内管100的末端或最外端100’成对准关系的设置用来确定或建立将插入气管内管100的内部的管状构件/清洁导管14的合适且准确的长度。在已确定管状构件14的这样的长度14’并且在管状构件14和气管内管100通过标记70、72的对准关系而对准之后,可接着将所确定的长度14’的管状构件14插入气管内管100中,如图13所示。由于如上文所阐述的互锁接合,通过定位构件或校准器凸块62在保持狭槽66内的上述可移除地但稳定锁定的接合而实现将止动构件或校准器盘60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中,以维持和建立管状构件14的准确长度14’。同样,图13是止动构件60的示意图,其准确而可靠地面对面接合外端或末端100’,使得标记70和72保持对准。还应当指出,专门地通过操纵定位构件或校准凸块62而使止动构件60相对于气管内管100的外端100’定位的一个另外的优点是避免污染气管内管100。更具体而言,止动构件60与气管内管100的端部100’的对准或接合仅通过移动或定位校准凸块62来实现。因此,消除或显著限制了使用者有意触摸或意外接触气管内管100的开放外端100’的情况。合适长度14’的管状构件14在气管内管100内的实际插入和可操作定位在图13中示意性地示出并通过下列方式实现使用者的一只手在离开放外端100’间隔距离处握住气管内管100,使用者的另一只手握住并操纵包括主体16的手柄组件10。当管状构件14的部分14’被插入气管内管100内时,清洁组件24将适当地设置在管100内。然后,可如相关联的方向箭头所指按下柱塞22,以便将清洁组件24充气至清洁取向,如主要参照图IOA所解释的那样。如上文所阐述的,气管内管100通常可包括合适的标记72,例如但不限于图12中所示的数字标志。然而,手柄组件10和/或10’的使用可用来清洁不带有这样的标记72的气管内管100。这可通过与位于气管内管上的合适标记72对准而校准管状构件或清洁导管14来实现,其中气管内管没有可操作地定位在患者体内。虽然不设置在患者体内,但这样的补充或辅助性气管内管(未示出)应具有与可操作地定位在患者体内但包括合适标记72的气管内管相同的制造商、型号、尺寸等。因此,对准分别出现在管状构件14和补充气管内管(不位于患者体内)上的标记70和72可以如具体参照图13所述的上文阐述的方式实现适当校准。由于可以对所描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许多修改、变型和更改,在以上描述中且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旨在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 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和其法律等同物来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结构化为有利于清洁气管内管的内部的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主体被构造用于由使用者的手抓握, 所述主体被结构化为将所述远端连接到细长管状构件, 其中,所述管状构件尺寸设计成与所述气管内管配合,以有利于在所述气管内管内且沿着所述气管内管的长度插入所述管状构件, 校准组件,所述校准组件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主体并被结构化为确定将插入所述气管内管内的所述管状构件的合适长度,并且 所述校准组件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相对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管状构件可操作地设置,以限制将过多长度的所述管状构件插入所述气管内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沿着所述管状构件的长度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可从所述远端沿着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长度延伸可变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可在与所述管状构件可移< 动接合的所述远端的外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包括止动构件,所述止动构件在与所述管状构件至少部分地呈保持接合的所述远端向外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内部,所述内部尺寸设计和构造成在其中接纳膨胀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被结构化为在其中接纳充气注射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被结构化为将所述充气注射器可移除地保持在所述主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构件从所述远端向外延伸且设置成与所述充气注射器呈流体连通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设置成与所述管状构件流体连通的真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包括止动构件,所述止动构件可从所述主体沿着所述管状构件的可变长度向外延伸;所述校准组件还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连接到所述止动构件且可与所述止动构件同时相对于所述主体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包括校准器凸块,所述校准器凸块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上的可触及位置且结构化为由使用者的手指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且可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在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之间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和所述止动构件可分别相对于所述外壳和所述管状构件同时移动共同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可移除地设置到所述主体上的多个锁定位置中的任一个内。
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包括止动构件,所述止动构件可从所述主体沿着所述管状构件的长度向外延伸;所述校准组件还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至少部分地由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主体的校准轮限定且设置成与所述止动构件呈传动关系,所述校准轮在所述主体上旋转,与此同时,所述止动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的移动。
17.一种有利于利用具有手持主体的手柄组件清洁气管内管的内部的方法,所述手持主体被结构化为保持膨胀装置且连接到管状构件,所述管状构件尺寸设计为贴合在所述气管内管内且沿着所述气管内管的长度延伸,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管状构件和所述气管内管之间建立预定对准, 按照所述管状构件和所述气管内管之间的所述对准,将校准组件可调节地定位在所述主体上, 将所述管状构件插入所述气管内管内,以及 将与所述校准组件相连的止动构件设置成与所述气管内管的外端呈面对面关系,以确定插入所述气管内管内的所述管状构件的合适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将所述合适长度的所述管状构件插入所述气管内管之后,使安装在所述管状构件上的清洁组件相对于所述气管内管膨胀成清洁取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操纵保持在所述主体上的所述膨胀装置而使所述清洁构件膨胀。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将所述清洁构件保持在所述清 洁取向上的同时,从所述气管内管内抽出所述管状构件。
全文摘要
一种有利于清洁气管内管的内部的手柄组件及其使用方法。该手柄组件包括结构化为由使用者的手保持和操纵的主体并被结构化为可移除地保持充气装置。管状构件连接到主体且尺寸被设计为能插入气管内管内并沿着气管内管的内部长度经过以有利于清洁气管内管。校准组件可移动地连接到主体且结构化为确定将插入气管内管内的管状构件的准确或合适长度,以避免管状构件的过度插入。与校准组件相连的定位构件连接到限制部并可沿着主体的长度移动,以将定位/止动构件定位成邻近气管内管的近端以便对准和确定将插入的管状构件的准确长度。
文档编号A61M16/04GK102781503SQ201180011421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奥兰多·摩迥 申请人:奥兰多·摩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