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维护方法

文档序号:90595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维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以下,称为“MRI”)装置,尤其涉及覆盖MRI装置主体的罩。
背景技术
MRI装置是如下这样的装置对构成被检体、尤其是人体的组织的原子核自旋所产生的NMR信号进行计测,从而对人的头部、腹部、四肢等的形态或功能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像化。在摄影时,通过倾斜磁场对NMR信号赋予相位编码及频率编码,从而作为时序数据而进行计测。计测到的NMR信号通过二维或三维傅立叶变换而再次构成为图像。
MRI装置主体存在使被检者躺在轴向朝向水平的圆筒形的磁场产生装置的内部空间中的被称为隧道型的装置主体、以及通过支柱支承上下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磁场产生装置且将被检者插入到这一对磁场产生装置之间来进行检查的被称为开放型的装置主体。MRI装置具备将磁场产生装置等一体地覆盖而外装的罩。该罩用于保护装置,以免受被检者的血液 吐泻物等的影响,因此起到用于防止事故、用于使外表良好的作用。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一种结构,通过圆筒形的上磁铁罩覆盖开放型MRI装置的上侧的磁铁,通过圆筒形的检查台覆盖下侧的磁铁,并通过支柱用的罩覆盖上侧磁铁与下侧磁铁之间的支柱。在专利文献I的MRI装置中,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从圆筒形的检查台的周围180度以上的范围向被检者接近。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结构,使覆盖开放型MRI装置的下部磁铁的上表面(底板)的平板状的罩(底板罩)为滑动式。由此,一个人能够进行底板罩的拆装。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409373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3205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像静磁场均匀度的调整(垫片调整)等那样进行MRI装置主体的维护时,需要拆下罩。然而,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罩需要取下圆筒形的上磁铁罩及圆筒形的检查台(下部磁铁的罩)。在取下上磁铁罩时,作业者必须在支承罩的自重的同时进行取下作业。另外,当将检查台从下部磁铁取下时,需要将圆筒形的检查台的下端抬起到比下磁铁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而进行取下。这些作业使作业者的负担大,一个人难以进行作业。在安装时也同样。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仅考虑了覆盖开放型MRI装置的下侧磁铁的表面的平板状罩的装拆,当对其它部分的罩也与以往同样地取下时,作业者的负担大。另一方面,在增加罩分割数的情况下,各个罩变小,作业者在支承罩的重量这一点上的负担减轻,但取下时必须取下多个罩,取下花费时间而效率变差。另外,当罩分割数多时,与此相伴罩彼此的对合面增加,因此还存在容易损坏装置的美观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床与下侧磁铁接近配置,因此为了取下下磁铁罩,需要使床整体移动,来在下磁铁的周围形成空间。但是,移动重量大且对位配置的床的作业使作业者的负担大。并且,在复原时需要再次的对位,从而维护作业的工序数增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罩分割数少且罩的安装 取下容易的MRI装置。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以下这样的MRI装置。S卩,其具有在配置被检者的空间中至少产生静磁场的磁场产生部、覆盖磁场产生部的罩,其中,罩分割成两个以上的构件,两个以上的构件中的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一端由铰链连结。通过以铰 链为中心将第一及第二构件向两侧打开,从而使磁场产生部露出。因此,通过向罩两侧打开的动作,能够容易使磁场产生部露出。例如,第一及第二构件为沿着铅垂方向的分割线分割罩而得到的构件,且构成为能够以铰链为中心向左右打开。另外,构成罩的两个以上的构件中的第三构件可以形成为能够装拆地固定于覆盖磁场产生部的侧面中的与床相邻的区域的位置的结构。第一及第二构件形成为在将第三构件固定于磁场产生部的侧面的状态下,能够以铰链为中心进行开闭的结构。由此,在配置了床的状态下,能够将第一及第二构件打开而使磁场产生部露出。磁场产生部例如形成为具有隔开规定的间隔而上下对置配置的一对磁铁、与所述一对磁铁的侧面连结的支柱的结构。这种情况下,罩的第一及第二构件为至少覆盖一对磁铁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构件。铰链能够沿着支柱配置。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与铰链连结的一端的相反侧的端部的一部分形成为在与支柱相反侧的磁铁的侧面对接的结构。铰链也可以形成为固定于磁场产生部的结构。由此,能够使第一及第二构件的重量的至少一部分经由铰链而由磁场产生部支承。另外,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下端能够相对于地板面支承第一及第二构件的重量的至少一部分。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下端与地板面相接的部分配置降低摩擦系数的构件。由此,能够使第一及第二构件在地板面上滑动而容易进行开闭。降低摩擦系数的构件例如使用车轮或滑动轨道。例如,上述一对磁铁中的下侧的磁铁为圆盘状,第一及第二构件为覆盖下侧的磁铁的左侧面及右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罩的两个以上的构件中的第四构件为覆盖在下侧的磁铁的上表面和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上部,且妨碍第一及第二构件打开的动作的结构。由此,能够防止在摄影时等非意图的时刻第一及第二构件打开的情况。第一及第二构件能够分别分割成覆盖磁场产生部的上部的部分和覆盖下部的部分。由此,能够使覆盖上部的部分及覆盖下部的部分独立开闭。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MRI装置的维护方法。即,为取下在配置被检者的空间中产生磁场的磁场产生部的罩,来进行MRI装置的维护的方法,其中,使由铰链连结的第一及第二罩以铰链为中心而分别旋转,从而将第一及第二罩向两侧打开,使磁场产生部露出,对磁场产生部进行规定的维护作业,通过从两侧关闭第一及第二罩,来覆盖磁场产生部。
在配置了床、固定在与床相邻的位置的磁场产生部的侧面上的第三罩的状态下,进行将上述第一及第二罩向两侧打开的动作,从而还能够加入床的影响而进行维护作业。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通过以铰链为中心将第一及第二构件向两侧打开,从而能够容易对罩进行开闭,能够使磁场产生部露出。由此,作业者的负担小,能够提高维护的作业效率。并且,由于在配置了床的状态下也能够打开第一及第二构件,因此能够加入床的影响而进行垫片调整等维护。


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龙门架I及床119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MRI装置的龙门架I的立体图。图4是图2的MRI装置的龙门架I的侧视图。图5是图2的MRI装置的龙门架I的后视图。图6是图2的龙门架及罩的各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图5的A-A向视剖面图。图8是图3的B-B向视剖面图。图9(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主视图,(b)是能够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铰链的另一例的主视图。图10是将图3的主罩2、3打开后的状态的龙门架I的俯视图。图11是图4的C向视剖面图。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维护顺序的流程图。图13是打开第一实施方式的罩20后的状态的龙门架I的立体图。图14是打开第一实施方式的罩20后的状态的龙门架I的剖面图。图15是打开第二实施方式的主罩2、3后的状态的龙门架I的俯视图。图16是打开第三实施方式的罩20后的状态的龙门架I的剖面图。图17是打开第三实施方式的罩20后的状态的龙门架I的立体图。图18是配置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轨道15且打开罩20后的状态的龙门架I的剖面图。图19是图18的D向视图。图20是打开第四实施方式的罩20后的状态的龙门架I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进行说明。〈MRI装置的结构>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I是未安装罩的MRI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简图。该MRI装置具备产生静磁场的静磁场产生装置101 ;倾斜磁场线圈111 ;高频(RF)线圈113 ;垫板('> A > —卜)110 ;搭载被检者102的床119 ;倾斜磁场功率放大器112 ;高频功率放大器114 ;高频放大电路116 ;计算机117 ;以及显示器118。另夕卜,将静磁场产生装置101、倾斜磁场线圈111、高频线圈113及垫板110称为龙门架I。龙门架I的静磁场产生装置101为开放结构,夹着配置被检者102的摄影空间103而在上下具备上磁铁104和下磁铁105。上磁铁104和下磁铁105通过支柱106连结。由此,形成为摄影空间103的前后左右较宽地空出的开放的结构,因此能够提供对被检者102赋予的压迫感少的检查环境。上磁铁104及下磁铁105为永久磁铁、常电导磁铁及超导磁铁中的任一种即可,但在此采用永久磁铁。静磁场产生装置101在摄影空间103中产生静磁场。为了将其磁场均匀度改善成规定值以下,而在上磁铁104和下磁铁105的摄影空间103的面上分别安装有垫板110。在垫板110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在图中未图示),并在适当的位置安装有磁性体的螺钉。通过磁性体的螺钉的磁通,对静磁场产生装置101所产生的磁通的分布进行修正,从而将磁场均匀度调整成规定值以下。在一对垫板110的摄影空间103的面上配置有产生倾斜磁场的一对倾斜磁场线圈 111。该倾斜磁场线圈111为平板结构,以免妨碍静磁场产生装置101的开放的结构。上下一对的倾斜磁场线圈111以层叠的状态内置有分别在相互正交的三个轴向上产生梯度磁场的x、y、z这三种线圈。在X线圈、y线圈、z线圈上分别连接有独立地施加电流的倾斜磁场功率放大器112。z线圈形成磁通密度从摄影空间103的z轴(垂直轴)的上方朝向下方逐渐减小的倾斜磁场。同样,X线圈及y线圈分别形成X轴、y轴(都为水平轴)的梯度磁场。由此,在静磁场产生装置101所产生的磁场上重叠规定的轴向的梯度磁场。在一对倾斜磁场线圈111的摄影空间103侧安装有一对高频线圈113。该高频线圈113也为平板结构。在上下一对的高频线圈113上连接有高频功率放大器114,来供给高频电流。由此,向被检者102的检查部位照射规定频率的高频磁场,使检查部位的核自旋产生核磁共振(NMR)。通过将倾斜磁场线圈111所形成的倾斜磁场和该高频磁场组合,使被检者102的检查部位选择性地放出NMR信号。通过倾斜磁场对NMR信号施加作为三维的位置"[目息的相位编码及频率编码。在被检者102的检查部位配置有检测核自旋的进动的检测线圈115。该检测线圈115检测NMR信号,并向高频放大电路116转移。在高频放大电路116中,将检测信号放大,并进行检波而转换处理成数字信号。计算机117对转变成数字信号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将其再构成被检体102的图像等,并显示在显示器118上。计算机117经由总线120向倾斜磁场功率放大器112、高频功率放大器114、高频放大电路116输出控制信号,且还进行执行规定的摄像顺序的摄像的控制。作为其它的主要的单元,将被检者102向摄影空间103的中心搬送的床119与静磁场产生装置101的下磁铁105相邻配置。静磁场产生装置101及床119设置在实施了电磁屏蔽的检查室109中。<罩的结构>如图2 图8所示,龙门架I的外侧由罩20覆盖。图2是由罩20覆盖的龙门架I和床119的立体图。图3、图4及图5是由罩20覆盖的龙门架I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视图。另外,在图6中示出构成罩20的各部件和龙门架I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表示罩20的背面侧的截面结构的图5的A-A剖面图(一部分)。图8是用于表示罩20的前面侧的截面结构的图2的B-B剖面图(一部分)。如图6所示,静磁场产生装置101的上磁铁104的外形为上部斜着倾斜的圆盘状。下磁铁105为圆盘状,通过在下表面配置的两根以上的腿部131相对于底板面进行支承。支柱106的底面与地板面相接,且该支柱106具有到上磁铁104的上表面的高度,来支承上磁铁104,并且将上磁铁104和下磁铁105连结。倾斜磁场线圈11、高频线圈113及垫板110分别一体地固定于上磁铁104的下表面及下磁铁105的上表面。利用图2 图8,对罩20的结构进行说明。罩20包括右主罩2、左主罩3、铰链4、铰链罩8、中央罩5、上RF罩6、下RF罩7及连结部罩9。右主罩2在从正面观察时,为覆盖上磁铁104及支柱的上表面的右半部分及右侧面、以及下磁铁105的右侧面的一部分的形状。右主罩2未覆盖的下磁铁105的右侧面正面侧的部分由连结部罩9覆盖。左主罩3为覆盖上磁铁104及支柱106的上表面的左半部 分及左侧面、以及下磁铁105的左侧面的形状。在右及左主罩2、3的下端设有一体形成的腿部2a、3a。右及左主罩2、3在与背面的铰链4连接的状态下,以通过腿部2a、3a能够相对于地板面自行竖立的方式设计其强度及重量等。右主罩2和左主罩3在上磁铁104的正面及上表面的中央线31的位置对接,且在背面侧的背部中央线32的位置对接。在正面的中央线31的位置具备图8所示的钩挂机构80。在背面的中央线32的位置设有铰链4。由此,右及左主罩2及3在中央线31的位置对接,并通过钩挂机构80连结,且固定在内部的龙门架I的一部分上。对图8的钩挂机构80具体地进行说明。在右主罩2与左主罩3的正面的中央线31的对接端部的内壁面分别固定有钩部81。另一方面,在上磁铁104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与钩部81卡合的形状的接受部82。因此,将右主罩2和左主罩3在中央线31的位置对接,并使各自的钩部81与接受部82卡合,从而能够将右及左主罩2及3的端部以在中央线31处对接的状态固定在上磁铁104上。 利用图5、图7、图9 (a),对铰链4进行说明。图9 (a)是铰链4的放大主视图。如图5、图7所示,铰链4沿着支柱106的背面侧的中心线32固定有多个。铰链4具有夹着中心线32而排列配置的两根旋转轴4a、4b ;支承旋转轴4a、4b的支承板4c ;能够旋转地固定于旋转轴4a、4b的翼部4e、4f ;将支承板4c固定于支柱106的固定部4d ;以及铰链罩8。另外,在图5及图9(a)中未图示出铰链罩8。在翼部4e、4f上分别连结右主罩2及左主罩3的背面侧端部。由此,右主罩2和左主罩3如在图10中示出的从上面观察到的图那样,以铰链4为中心分别旋转,右主罩2在从正面观察时朝向右侧打开,左主罩3在从正面观察时朝向左侧打开,而成为两面打开结构。铰链罩8与旋转轴4a、4b隔开间隔而固定于支承板4c。如图4及图7所示,铰链罩8的表面以与右及左主罩2、3的外侧面形成同一面的方式构成。由此,将铰链4的凹凸遮盖,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在平滑的美观上优良的罩20。另外,以在将铰链罩8安装于支承板4的状态下能够开闭右及左主罩2、3的方式设计铰链罩8的大小和位置等。由于将铰链罩8的表面配置在与右及左主罩2及3的外侧面同一面上,因此翼部4e、4f成为弯曲的形状。如图3、图4所示,中央罩5为覆盖支柱106的正面侧的面的罩。中央罩5构成为在将右主罩2及左主罩3关闭的状态下与右主罩2及左主罩3局部重合而遮盖支柱12的形状。如图6所示,在中央罩5的上下安装有钩状的配件5a、5b。通过使配件5a、5b与在支柱106侧安装的接受侧配件(未图示)卡合,从而中央罩5能够装拆地固定于支柱106。上RF罩6、下RF罩7是覆盖固定了倾斜磁场线圈111、高频线圈113及垫板110的上磁铁104的下表面及下磁铁105的上表面的圆盘状的罩。上及下RF罩6、7在主平面上开设有螺钉贯通孔6a、7a,通过将螺钉插入螺钉贯通孔6a、7a并使螺钉与在高频线圈114上设置的螺纹孔(未图示)螺接(螺合)而进行固定。下RF罩7如在图11中示出的截面那样,以在右及左主罩2、3的覆盖下磁铁105的侧面的部分的上部覆盖并与它们嵌合的方式构成。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上RF罩6也与下RF罩7同样,以在右及左主罩2、3的覆盖上磁铁104的侧面的部分的下部覆盖并与它们嵌合的方式构成。由此,右及左主罩2、3成为被上及下RF罩6、7锁定的状态。由此,右及左主罩2、3被正面部的钩挂结构80以及上及下RF罩6、7锁定,在MRI装置的使用时不会 打开。另外,通过上及下RF罩6、7从外侧覆盖右及左主罩2、3,液体或尘埃不会进入到右及左主罩2、3的内侧,从而卫生方面得以提高。并且,作业者或被检者观察时,主罩2、3的接缝不显眼,美观也提高。另外,在下RF罩7的缘部的规定的位置设有平坦部33。如图2所示,床119与平坦部33相邻配置。通过将床119的滑动面119b配置成与平坦部33相同的高度,在将被检体102向摄像空间103搬入时,平坦部33成为搭载了被检体102的滑动顶板119a的行驶路径。连结部罩9以覆盖平坦部33的下部、即与床119的侧面相邻的下磁铁105的侧面区域的方式固定。通过将连结部罩9所具备的配件9a、9b螺纹紧固于下磁铁105的侧面而进行固定。这样,通过在平坦部33的下部配置连结部罩9,从而在打开覆盖连结部罩9以外的部分的右及左主罩2、3时,不会与床119干涉。因此,在使床119与下磁铁105相邻配置的情况下能够打开右及左主罩2、3。另外,右主罩2的上部具备用于供作业者操作的开关2b、2c。在开关2b、2c上连接有电配线(未图示),电配线在右主罩2的内侧与龙门架I的规定部位连接。作为构成罩20的材料,可以使用轻且强度大的树脂。例如,适合使用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GFRP)。〈维护作业〉接着,利用图12,对取下罩20来维护(例如,匀场线圈110的调整)龙门架I时的作业流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3及图14中示出为了进行维护而将右及左主罩2、3打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剖面图。首先,拆下螺钉而取下上RF罩6 (步骤121)。接着,拆下螺钉而取下下RF罩7 (步骤122)。由此,成为能够打开右及左主罩2、3的状态。接着,拆下位于右及左主罩2、3的正面的对接部的钩挂结构80,作业者推开右及左主罩2、3的对接部,由此右及左主罩2、3以背面的铰链4为中心进行旋转,如图10、图13及图14那样向左右打开(步骤123)。此时,腿部2a、3a在地板面上滑动,右及左主罩2、3通过腿部2a、3a保持在地板面上自行竖立的状态的同时进行打开。因此,作业者不需要支承右及左主罩2、3的重量。另外,床119在右及左主罩2、3旋转时不与它们干涉,因此能够在配置了床119的状态下将右及左主罩2、3打开。通过将右及左主罩2、3打开,使龙门架I露出。由此,能够接近龙门架1,从而能够进行所期望的维护(例如,垫片调整)(步骤124)。此时,不需要使床119退避,因此在调整垫板110而进行垫片调整时,能够加入配置在与摄影时相同的位置上的床119所包含的磁性体的影响而高精度地调整磁场均匀度。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中央罩5从支柱106取下,来进行支柱106的维护。维护结束后,作业者在取下了中央罩5时将该中央罩5安装,并将右及左主罩2、3关闭,且使钩挂结构80的钩部81与接受部82卡合。由此,右及左主罩2、3的正面部以在中央线31处对接的状态被固定。之后,通过螺纹紧固来安装上RF罩6及下RF罩7。通过以上,维护作业结束。在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中,右主罩2及左主罩3由铰链4及腿部2a、2b支承,通 过腿部2a、2b在地板面上滑动,右主罩2及左主罩3能够在重量由铰链4及腿部2a、2b支承的状态下进行开闭。由此,在罩安装 取下的作业中不需要作业者支承右主罩2及左主罩3的重量,因此作业性提高。通过作业者一个人就能够进行右主罩2及左主罩3的取下。另外,上RF罩6、下RF罩7及中央罩5面积小且轻,因此不会对作业者带来大的负担,能够容易取下。另外,由于通过右主罩2及左主罩3能够覆盖MRI装置主体I的大部分,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罩的个数。因此,罩的安装 取下的作业工序数少,能够在短时间内效率良好地取下罩2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以往相比罩的个数少,因此罩的种类也少,从而能够使罩整体的价格廉价。另外,由于罩数少,因此罩彼此的对合面变少,装置的外观良好,从而能够提供一种美观上优良的MRI装置。在维护时,由于能够在配置了连结部罩9、床119以及中央罩5的状态下对右及左主罩2、3进行开闭,因此能够减少作业工序。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床119由于在构成材料的一部分上含有磁性材料,因此对MRI装置的静磁场均勻度产生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在配置了床119的状态下进行垫片调整等维护,因此能够在接近加入了床119的影响的摄影时的状态下进行维护,从而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维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 (a)所示,使用具有两根旋转轴4a、4b的铰链4,使右及左主罩2、3分别与不同的旋转轴4a、4b连接,并以各自的旋转轴4a、4b为中心进行旋转,但铰链4的结构没有限定为该结构。也可以如图9(b)所示,使铰链4的旋转轴91为一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外表良好,铰链4如图4及图7所示那样形成为由平坦的铰链罩8遮盖的结构,但也可以形成为不具备铰链罩8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形成为通过在右及左主罩2、3的内侧设置铰链4等另外的手段来隐藏铰链4的结构。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铰链4及腿部2a、3a来支承右及左主罩2、3的重量,但也可以形成为仅通过铰链4来支承右及左主罩2、3的重量的结构。这种情况下,能够形成为使右及左主罩2、3的下部从地板面浮起的结构,因此能够降低主罩2、3的开闭所需要的力。
(第二实施方式)利用图15,对第二实施方式的MRI装置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铰链4固定于支柱106,但也可以如图15所示,不将铰链4固定于支柱106,而形成为通过铰链4将右及左主罩2、3连结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右及左主罩2、3的重量仅通过腿部2a、3a相对于地板面进行支承。其它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在图15的结构的情况下,将右及左主罩2、3打开,并使它们向背面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将它们从龙门架I取下。因此,龙门架I露出到支柱106的背面,从而作业员能够在支柱106的周围回绕来进行维护作业。(第三实施方式)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6及图17是在主罩2、3的腿部2a、3a上具备车轮的MRI装置的剖面图及立体图。·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右主罩2及左主罩3的重量经由腿部2a、3a及铰链4而由支柱106支承。在开闭时,作业者推动右主罩2及左主罩3,使腿部2a、3a在地板面上滑动而进行旋转移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减轻开闭时的作业者的负担,而配置多个车轮14作为降低右主罩和左主罩3与地板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的机构。由此,右主罩2及左主罩3能够通过车轮14的旋转在地板面上移动。另外,车轮14将右主罩2及左主罩3的自重相对于地板面进行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右主罩2中将两个车轮14设置在罩内侧的地板面附近,在左主罩3中将三个车轮14设置在罩内侧的地板面附近。车轮14的安装位置及个数没有限定为图16、图17的结构,既可以设置在右及左主罩2、3的外侧,也可以设置更多的车轮。另外,还可以将车轮形成为能够拆装的结构。降低右主罩2和左主罩3与底板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的机构没有限定为车轮14,还可以使用其它的结构。在图18、图19中示出使用滑动轨道15的结构。图18的结构中,在地板面上配置多个直线形状的滑动轨道15,且在右及左主罩2、3的底面上设置与滑动轨道15卡合的切口 16。将滑动轨道15的表面和切口 16的内壁面平滑地加工,以减小摩擦系数。这样,通过配置滑动轨道15,能够使右及左主罩2、3沿着滑动轨道15移动,从而能够通过小的力来对右及左主罩2、3进行开闭。另外,滑动轨道15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地板面能够拆装的结构、在每次开闭主罩时进行安装\取下的结构、可折叠而能够收纳在罩内部的结构等。另外,滑动轨道15除了直线形状之外,还可以采用弯曲的形状。另外,还可以形成为不具备主罩2、3的切口 16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不使用车轮14或滑动轨道15,而形成为在右及左主罩2、3的腿部2a、3a的底面上安装氟(7 ’> )树脂片等相对于地板面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的结构。这种情况下,通过小的力也能够使右及左主罩2、3在地板面上滑动。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中,通过在主罩2、3的地板面附近设置车轮14或滑动轨道15,而能够减轻主罩开闭时的操作力,从而能够顺利地开闭主罩。通过设置上述车轮14或滑动轨道15,能够使由车轮14及滑动轨道15支承的主罩的重量变大,因此能够减轻作用在铰链4上的负载。因此,能够减轻铰链4的刚性,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在像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未将铰链4固定于支柱106的结构中,也可以采用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轮14或滑动轨道15等降低摩擦系数的结构。(第四实施方式)使用图20的立体图,对第四实施方式的MRI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将右及左主罩2、3分别沿上下分割成两个构件。右主罩2分割成右上主罩202及右下主罩212。左主罩3分割成左上主罩203、左下主罩203。铰链4也设置两个以上,安装右上及左上主罩202、203的铰链4与安装右下及左下主罩212、213的铰链4不同。由此,能够使上侧的主罩202、203和下侧的主罩212、213分别独立开闭。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由于将主罩2、3上下分割,因此在要维护上磁铁104及下磁铁105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可以仅通过对上侧的主罩202、203或下侧的主罩212、213进行开闭来进行维护作业。分割成两部分的主罩比未分割的主罩2、3小且轻,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开闭作业。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维护作业。另外,也可以在右下及左下主罩212、213的底面上采用第四实施方式那样用于降低与地板面的摩擦系数的结构。另外,右下及左下主罩212、213通过分割而重量减轻,因此也容易构成为通过铰链4来承受全部的重量。 另外,右下及左下主罩212、213也可以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不将铰链4固定于支柱106,而形成为从龙门架104能够装拆的结构。符号说明I龙门架,20罩,2右主罩,2a腿部,2b,2c开关,3左主罩,3a腿部,4铰链,4a、4b旋转轴,4c支承板,4d固定部,4e、4f翼部,5中央罩,5a、5b固定用配件,6上RF罩,6a螺钉贯通孔,7下RF罩,7a螺钉贯通孔,8铰链罩,9连结部罩,9a、9b固定用配件,14车轮,15滑动轨道,16切口,31正面及上表面的中央线,32背面的中央线,33平坦部,80钩挂结构,81钩部,82接受部,101静磁场产生装置,102被检体,103摄影空间,104上磁铁,105下磁铁,106支柱,109检查室,111倾斜磁场线圈,112倾斜磁场功率放大器,113高频线圈,114高频功率放大器,115检测线圈,116高频放大电路,117计算机,118显示器,119床,119a滑动顶板,11%滑动面,131腿部,202右上主罩,203左上主罩,212右下主罩,213左下主罩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配置被检者的空间中至少产生静磁场的磁场产生部、和覆盖所述磁场产生部的罩, 所述罩分割成两个以上的构件,所述两个以上的构件中的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一端由铰链连结,通过以所述铰链为中心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向两侧打开,而使所述磁场产生部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为沿铅垂方向的分割线将所述罩分割而得到的构件,以所述铰链为中心向左右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所述磁场产生部相邻配置的床, 构成所述罩的所述两个以上的构件中的第三构件可装拆地固定于对所述磁场产生部的侧面中的与所述床相邻的区域进行覆盖的位置,在将所述第三构件固定于所述磁场产生部的侧面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能够以所述铰链为中心进行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场产生部具有隔开规定的间隔而上下对置配置的一对磁铁、与所述一对磁铁的侧面连结的支柱, 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为覆盖所述一对磁铁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构件,所述铰链沿着所述支柱配置,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与所述铰链连结的一端的相反侧的端部的一部分在与所述支柱相反侧的所述磁铁的侧面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固定于所述磁场产生部。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下端相对于地板面支承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的重量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下端的与地板面相接的部分配置有降低摩擦系数的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降低所述摩擦系数的构件为车轮或滑动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磁铁中的下侧的磁铁为圆盘状,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为对所述下侧的磁铁的左侧面及右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形状, 所述罩的两个以上的构件中的第四构件为覆盖在所述下侧的磁铁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的上部、且妨碍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打开的动作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构件分别分割成覆盖所述磁场产生部的上部的部分和覆盖下部的部分,覆盖所述上部的部分及覆盖所述下部的部分能够独立进行开闭。
1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维护方法,其为取下磁场产生部的罩,来进行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维护的方法,其中所述磁场产生部在配置被检者的空间中产生磁场,该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维护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由铰链连结的第一及第二罩以所述铰链为中心而分别旋转,从而将所述第一及第二罩向两侧打开,使所述磁场产生部露出, 对所述磁场产生部进行规定的维护作业, 通过从两侧关闭所述第一及第二罩,来覆盖所述磁场产生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了与所述磁场产生部相邻配置的床、以及固定在与该床相邻的位置的所述磁场产生部的侧面上的第三罩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及第二罩打开,来进行所述维护作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罩分割数少且罩的安装·取下容易的MRI装置,第一及第二罩(2、3)由铰链连结。使第一及第二罩(2、3)以铰链为中心而分别旋转,从而将第一及第二罩(2、3)向两侧打开,使磁场产生部(104、105)等露出。对磁场产生部进行规定的维护作业,通过从两侧关闭第一及第二罩(2、3),从而再次覆盖磁场产生部。另外,在配置了与磁场产生部(104、105)相邻配置的床(119)、与床(119)相邻的位置的第三罩(9)的状态下,能够将第一及第二罩(2、3)打开来进行维护作业。
文档编号A61B5/055GK102781317SQ20118001178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8日
发明者砂塚和泉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