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专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494阅读:20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专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专用中药,属于中医中药领域,具体涉及由多味中草药配伍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专用于治疗糖尿病。
背景技术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劳动强度的变化,世界各地糖尿病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在欧洲,糖尿病发病率为2%,美国为5%,日本为3-4%,印度是摄取糖类较多的国家,发病率为日本的7倍,我国为2.5%。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患者高峰年龄在50-70岁之间。西方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我国患者中男女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糖尿病是病因比较复杂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属于慢性高血糖临床综合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美丽杀手”,它不断侵蚀人类肌体的血管、神经细胞,导致严重的病理改变,破坏患者的健康,缩短患者寿命,被列为当今世界人类四大难症之一。正因如此,社会出现多种不良倾向:一是大肆广告铺天盖地、胡言乱语如祖传秘方、不负责的许诺包治根除之类,结果是使患者上当受骗,人财两空,还耽误了最佳治疗期;二是固步自封、坐井观天,自己对糖尿病束手无策,视糖尿病为绝症,妄言糖尿病不可根治,蒙蔽患者,使患者失去信心。再者,当今许多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的办法,对于西医使用胰岛素注射,其降糖速度快,并可减少急性并发症,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但单纯使用胰岛素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肝肾带来副作用。
针对以上诸多弊端,发明人在长期行医实践中借鉴前人经验,翻阅大量医学文献,长期进行中西医理论对照,仔细研究中药毒理、药理、药效、稳定等要素,依据糖尿病气虚、消耗、积热、瘀血、肾亏、消渴七大病因、病机,以糖尿病辨证分型入手,结合人体基因突出从内论治、辩证施治之则,实现效改善组织血液循环、恢复胰岛素功能,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再加上选取名贵道地中药材,科学配方,高纯度浓缩,精制成专门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专用中药,由野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黄芪、南瓜粉、生地黄、党参、山药、盘龙参、金丝草、翻白草、地骨皮、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等十七味药组成,配伍后提纯浓缩,有养阴滋肾、生津止渴、清热除烦、降低尿糖、补脾益肾、化瘀降糖、降低血脂及抗疲劳降血粘功效,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病理分析:糖尿病之源在社会心理、脏腑禀赋及内生病邪综合作用,表现为气郁、血瘀、痰湿、肥胖、遗传等不同症状,病变可涉及五脏六腑,重在肝、脾、肾三脏,因而肝脾肾三脏为治病之本。糖尿病主要有原发性糖尿病和其它类型糖尿病,临床病例中原发性糖尿病居多。原发性糖尿病病因有两条: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诸因素导致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时酸碱平衡失调,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烦渴、易饥、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这就是临床所说的糖尿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出现并发症。本方从加强肝脾肾三藏功能入药,进而调节胰岛素,从而在根本上治疗糖尿病。本发明的药物组成:野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黄芪、南瓜粉、生地黄、党参、山药、盘龙参、金丝草、翻白草、地骨皮、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方解:取野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黄芪、南瓜粉、生地黄、党参、山药、盘龙参、金丝草、翻白草、地骨皮、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依方配伍,以养阴滋肾、生津止渴、清热除烦、降低尿糖;补脾益肾、化瘀降糖、降低血脂、抗疲劳、降血粘,固本治表。方中:野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黄芪、南瓜粉、生地黄、党参、山药、盘龙参、金丝草、翻白草、地骨皮为君药,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为佐使药。野灵芝,又称平盖灵芝、树舌扁灵芝、老母菌、枫树菌。有效成分包括多糖、留醇化合物、三萜、脂类、多肽、生物碱类、内酯、香豆素类和甙类以及微量元素等。性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包括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 、抗病毒、消炎抗菌、降血糖、调节血压、阻碍血小板凝集和强心作用。腹水癌、神经系统疾病、肝炎、心脏病、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胃溃疡、急慢性胃炎、十二脂肠溃疡、胃酸过多等胃病均可食用。西洋参,别名花旗参,洋参。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假人参皂甙F11、精氨酸、天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又含挥发油、树脂等。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西洋参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还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含有虫草酸约7%,糖类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味甘,性平。能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冬虫夏草具有抗癌、滋补、免疫调节、抗菌、镇静催眠等功效。传统医学《本草从新》记载:“味甘性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南瓜粉就是南瓜的粉末。南瓜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胡萝卜素、果胶,及钾、铁、镁等丰富的微量元素,此外还有瓜氨酸、精氨酸等及一些酶类对人体十分有益,脂肪含量却非常低。它对胰岛素细胞起有保护作用,可使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下降,其次南瓜粉中的果胶可延缓肠道对糖和脂质的吸收,中和、清除体内重金属和部分农药,并能帮助肝、肾功能减弱患者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另外南瓜粉含有大量SOJ因子,具有延年益寿、养颜美容、肌肤丰美,尤其对女性有美容、减肥功效。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原生地、干生地。含B-谷甾醇与甘露醇,豆留醇、菜油留醇,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葡萄糖、维生素A类物质;根又含水苏糖、精氨酸、丁氨酸。性味甘苦,凉。入心、肝、脾、肺四经。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生津养血功效。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含三萜类化合物无羁萜、蒲公英萜醇乙酸酯、α-菠留醇及其葡萄糖甙、△ 7-豆留烯醇及其葡萄糖甙、菠留酮。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滋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山药,即薯蓣,别名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等,含有皂甙、黏液质、胆碱、淀粉、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且含量较为丰富,具有滋补作用,为病后康复食补之佳品。味甘,性平。能补脾胃、益肺肾。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本草纲目》概括五大功用“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山药煮粥或者用冰糖煨熟后服用,对身体差、肠炎、肾亏等慢性病均有疗效。盘龙参,别名鬲、绶草、一线香、猪鞭草,味甘苦,性平。益阴清热,润肺止咳。治病后虚弱,阴虚内热,咳嗽吐血,头晕,腰酸,遗精,淋浊带下,疮疡痈肿。金丝草,别名落苏、墙头竹、马鞍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味甘、淡,性凉。清热,解暑,利尿。用于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久热不退。 翻白草,属蔷薇科植物又名鸡腿根、天藕,味:甘、微苦,性平,无毒。成分:根含鞍质、黄酮类。功用:清热,解毒,止痢止血。可治妇女赤白带和月经过多症。经临床验证,本品对糖尿病有治疗功效。地骨皮,主要成分甜菜碱、枸杞酰胺、谷留醇,柳杉酚、蜂蜜酸、亚油酸和桂皮酸。性寒,味甘。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上述诸药为本发明方药中之君药。取诸药固本之性,增加营养、除毒降火、增强三脏活力,以强肝、滋肾、益脾,调节内分泌及胰岛素,从而降糖生津。天花粉,别名栝楼根,花粉,楼根,主要成分天花粉蛋白、多种氨基酸、以及肽类、核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等;根含具有隆血糖作用的多糖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主要成分是淀粉,12%为黄酮类化合物,大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种;并含有胡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本草纲目》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含多种留体皂甙、多种黄酮类化合物、5个高异黄酮类化合物。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功能。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含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新一味子素、五味子醇、五味子酯等。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玉竹别名女萎、黄芝、玉术,含多聚糖、皂甙,白屈菜酸、环氮丁烷-2-羧酸,山柰素阿拉伯糖甙及天冬酰胺、鞣质、甾体皂甙等,味甘,性平。归肺;胃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上述五味为本发明方中佐使药。取诸药壮胃之性,平衡阴阳,增强人体吸收能力,使药力持久、均匀,发挥应有效力。将中药材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粉碎、浸泡半天,捞出残渣,熬煮药液至干,得固体药物,细研至粉末状;再将诸君药粉碎至粉末状,与熬煮后所得固体药物充分混合,以备用。本方适用于糖尿病及合并症患者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五期:一期为隐匿期,此时患者无典型症状、病机特点,阴虚为主;二期为症状期,此时三多 一少症状比较明显。血糖和尿糖升高,病机特点为阴虚尘热;三期为合并症早期,病机特点气阴两虚,两脉不和;四期为合并症中期,病机特点为痰瘀阴损及阳;五期为合并症晚期,此时病机特点气血阴阳具虚,痰湿瘀郁互结。本方制剂:首先将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粉碎、浸泡半天,捞出残渣,熬煮药液至干,得固体药物;再将诸君药粉碎,与熬煮后所得固体药物充分混合,以备用。本方根据患者所处糖尿病阶段不同,施以不同药剂、不同服法。服法及用量:—二期患者一日二次,每次6克,早晚各服一次,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45日。三四期患者每日三次,每次7克,早午晚各服一次,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三个月。五期患者每日三次,每次7克,早午晚各服一次,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六个月。半年后病情稳定,为巩固期,此时患者每日一次,每次4克,晚饭后温开水送服,连服40天。病例:河南省唐河县郑某,52岁。2004年来我处就诊,经检查郑某不但患有糖尿病而且已经进入二期,还出现明显的并发症: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身体肥胖,四肢无力,行走困难。确诊后,郑某服用本方药每日三次,每次7克,早午晚各服一次,饭前温开水送服,郑某连续服用本方中药6各月,“三高”明显降低,体重接近正常,能步行上下班,多年来无复发。河南省唐河县陈某,2006年经糖尿病治愈患者介绍来我处就诊。经检查,陈某血糖高达15.5,且自述浑身乏力、连腿酸软,属于典型的糖尿病患者。确诊后,陈某连续服用本方中药2个月,一日二次,每次6克,早晚各服一次,饭前温开水送服。症状消失,至今无复发。随后到深圳打工至今。河南油田李某,女,患糖尿病20年,来我处就诊,后服用本方中药,每次7克,早午晚各服一次,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六个月。半年后病情稳定,为巩固期,此时患者每日一次,每次4克,晚饭后温开水送服,连服40天。明显好转,能参加体力劳动,至今已有三年,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专用中药,其特征是:由野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黄芪、南瓜粉、生地黄、党参、山药、盘龙参、金丝草、翻白草、地骨皮、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等十七味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的特征是:将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粉碎浸泡半天,捞出残渣,熬煮药液至干,得固体药物,细研至粉末状;再将其余中药粉碎至粉末状,与熬煮后所得固体药物充分混合,以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的特征是:一二期患者一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6克,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45日。三四期患者每日早午晚各服一次,每次7克,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三个月。五期患者每日早午晚各服一次,每次 7克,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六个月;半年后病情稳定,为巩固期,此时患者每日晚饭后服4克,温开水送服,连服40天。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专用中药,属中医中药,由野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黄芪、南瓜粉、生地黄、党参、山药、盘龙参、金丝草、翻白草、地骨皮、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等十七味药组成,将天花粉、葛根、麦冬、五味子、玉竹粉碎浸泡半天,捞出残渣,熬煮药液至干,得固体药物,细研至粉末状;再将其余中药粉碎至粉末状,与熬煮后所得固体药物充分混合,以备用。一二期患者一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6克,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45日。三四期患者每日早午晚各服一次,每次7克,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三个月。五期患者每日早午晚各服一次,每次7克,饭前温开水送服,连服六个月;半年后病情稳定,为巩固期,此时患者每日晚饭后服4克,温开水送服,连服40天。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182034SQ2012100064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日
发明者王书德 申请人:王书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