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紫榆生肌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紫榆生肌膏。
背景技术:
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由电、 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属烧伤的范围。现代烧伤治疗过程中,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在该领域做过大量的研究,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多种多样,但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仍有很多难题尚未解决。如1、淤滞带间生态的存活问题因所有烧伤创面均存在淤滞带,存在对淤滞带间生态中濒危细胞的救治问题,如何使濒危细胞存活并生长,这需要一个细胞存活的生理环境,只有达到这种生理环境,濒危细胞才能存活,烧伤创面才不至于加深,创面坏死组织才能减少,有利于创面愈合。2、创面感染问题所有烧伤创面均存在死亡组织层,这层组织逐渐液化,是各种细菌生长的温床,且能产生细胞毒素,不断被人体吸收,形成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所以,尽快地、干净彻底地清除坏死组织,减少创面感染和全身感染,也是现代烧伤治疗学研究的主要问题。3、瘢痕增生问题对于III度烧伤创面,因为皮肤全层坏死, 需要待坏死组织液化脱落后,由肉芽组织覆盖创面,由此而引起创面的瘢痕增生,这给身体的功能、感觉、美观带来很多不良影响。4、创面愈合时间的问题现代烧伤治疗学中,对浅 II度烧伤创面,需要2周才能愈合,对深II度烧伤创面,需要3周才能愈合,对于III度烧伤创面,需要4周以上才能愈合,如何缩短各种烧伤创面愈合的时间,更是现代烧伤治疗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对此,经过科学论证、筛选、试验,发明了紫榆生肌膏,用于治疗各种烧伤创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紫榆生肌膏,其成本低,治疗烧伤疗效高,无过敏,无毒性反应,无副作用,且可以防止发生变态反应,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湿润收敛等功效。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紫榆生肌膏,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的药物原料配比组成紫草20 30克、地榆20 30克、黄连5 10克、大黄10 20克、黄芪15 30克、白芨20 30克、虎杖15 30、党参20 30、罂粟壳10 20克、冰片粉5 10克、香油1000 1500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先将地榆、黄连、大黄、黄芪、虎杖、党参、罂粟壳加入香油 1000 1500克用文火熬开煎炸成黄色,再放白芨,继续煎炸10分钟,然后放紫草,搅拌2分钟即离火,去渣滤净,待稍冷之后,把冰片粉兑入搅匀,晾凉过滤,取滤液高压消毒,即制得紫榆生肌膏,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闭瓶盖备用。本发明中的紫草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炎收敛的作用,紫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局部用药,均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亢进以及抑制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表明对炎症急性渗出期的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及增殖期炎症均有拮抗作用。紫草提取物或其色素成分对肉芽组织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明显加速创伤愈合。地榆对实验性烫伤有治疗作用,体外抑制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扩张末梢血管,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效。大黄有泻下功积,清热泻火,解毒, 活血祛瘀,收敛促进生肌的作用,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黄芪补气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治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在营养液中加O. 5%的黄芪,可使活细胞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在体外生长的寿命延长一倍左右。白芨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胃、肝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能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及愈合。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虎杖有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之效,虎杖中含有一种黄酮类物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虎杖外用能使创面迅速愈合。党参对创面久不敛口有效,使外周血管扩张,有抗缺氧作用。罂粟壳有镇痛作用,所含的吗啡、可待因等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有高度选择性,对持续性疼痛(慢性痛)效力胜过其对间断性的锐痛。冰片粉有消肿止痛,防腐生肌的作用,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在试管内均有明显抗菌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香油不易粘附创面,能很快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少蒸发和感染的机会,保持创面浸润,促进创面修复。上述中草药巧妙组方,科学配伍,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去腐生肌之特效。使用时,先将各种烧伤创面去除水泡腐皮,用O. 5%碘伏消毒创面,用无菌纱布浸本发明外用紫榆生肌汤药液,单层外敷创面,每2天换药一次,对感染创面,可每日换药一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药源丰富,价格低廉,配制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疗效高,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感染,减少瘢痕增生,无过敏,无毒性反应,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 湿润收敛等功效,各药具有协同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浅II度烧伤创面,深II度烧伤面, III度烧伤创面均有效,有效率为100%,治愈率93.4%,好转率6. 6%。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紫榆生肌膏,采用紫草、地榆、黄连、大黄、黄芪、白芨、虎杖、党参、罂粟壳、冰片粉、香油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每付用紫草20克、地榆 20克、黄连5克、大黄10克、黄芪15克、白芨20克、虎杖15克、党参20克、罂粟壳10克、冰片5克、香油1000克。制备方法取上述10味中草药,在室温下将上述中草药切成片或段 (冰片粉除外),先将地榆、黄连、大黄、黄芪、虎杖、党参、罂粟壳加香油1000克用文火熬开煎炸成黄色,再放白芨,继续煎炸10分钟,然后放紫草,搅拌2分钟即离火,去渣滤净,待稍冷之后,把冰片粉兑入搅匀,晾凉过滤,取滤液高压消毒,即制得紫榆生肌膏,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闭瓶盖备用。用时先将各种烧伤创面去除水泡腐皮,用O. 5%碘伏消毒创面,用无菌纱布浸本发明药液单层外敷创面,每2天换药一次,对感染创面,可每日换药一次。本发明还可按下表所列的实施例来实现,取各原料(克),其制备工艺与实施例I 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紫榆生肌膏,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的药物原料配比组成紫草20 30克、地榆20 30克、黄连5 10克、大黄10 20克、黄芪15 30克、 白芨20 30克、虎杖15 30、党参20 30、罂粟壳10 20克、冰片粉5 10克、香油 1000 1500克;先将地榆、黄连、大黄、黄芪、虎杖、党参、罂粟壳加入香油1000 1500克用文火熬开煎炸成黄色,再放白芨,继续煎炸10分钟,然后放入紫草,搅拌2分钟即离火,去渣滤净,待稍冷之后,把冰片粉兑入搅匀,晾凉过滤,取滤液高压消毒,即制得紫榆生肌膏, 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闭瓶盖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外用紫榆生肌膏,由下列重量的药物原料配比组成紫草20~30克、地榆20~30克、黄连5~10克、大黄10~20克、黄芪15~30克、白芨20~30克、虎杖15~30、党参20~30、罂粟壳10~20克、冰片粉5~10克、香油1000~1500克;先将地榆、黄连、大黄、黄芪、虎杖、党参、罂粟壳加入香油1000~1500克用文火熬开煎炸成黄色,再放白芨,继续煎炸10分钟,然后放入紫草,搅拌2分钟即离火,去渣滤净,待稍冷之后,把冰片粉兑入搅匀,晾凉过滤,取滤液高压消毒,即制得紫榆生肌膏。本发明药源丰富,价格低廉,配制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疗效高,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感染,减少瘢痕增生,无过敏,无毒性反应,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湿润收敛等功效,各药具有协同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浅II度烧伤创面,深II度烧伤面,III度烧伤创面均有效,有效率为100%,治愈率93.4%,好转率6.6%。
文档编号A61K9/00GK102579826SQ2012100465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8日
发明者董春丽, 高文武, 高迎文 申请人:高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