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58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颈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救济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在水下呼吸或者在水下急救时使用的长颈呼吸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呼吸器大多存在体积大,携带不便,使用起来受一定的条件限制,且制造成本高的缺点。申请人先前完成专利技术中提及了利用鼻塞型呼吸器解决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案,虽然具有比较好的医疗和保健效果,然而,鼻塞式呼吸器仍然存在一些了缺陷,并且不能应用于水下呼吸或水下急救使用。目前还没有一款适用于保健或急救的水下呼吸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的鼻塞式呼吸器存在的问题和现有各种呼吸器均不能适用于水下呼吸的现状,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呼吸或急救的长颈呼吸器。技术方案一种长颈呼吸器,包括一个平面或者弧面的外壳,该外壳的一个侧面的周边设置有环形的柔性密封圈(弧面外壳时,凹弧面的周边设置有环形的柔性密封圈),所述柔性密封圈能够密封鼻子或者鼻子和嘴巴的外轮廓,所述外壳或者柔性密封圈的上和/ 或下分别设置固定带,外壳上位于鼻子和嘴巴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开口,该处开口密封连接有一个立管,该立管上端分叉分别形成出气管和进气管,在该分叉位置处设置有进气时出气管被封堵而出气时进气管被封堵的调节阀;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设置部分挡气的机构;所述进气管与压气机构连接;所述出气管和压气机构的上端口均位于水平之上。所述外壳上侧同时连接有密封的眼罩,眼罩包括镜片和镜片周围的柔性密封圈, 眼罩两侧设置连接带。所述部分挡气的机构目的是延缓肺部的出气时间,可以将出气管的出气口的口径小于出气管内径,使呼出气收到一定阻力。或者,在出气管末端设置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格栅,通气孔附近的内表面粘贴挡气叶,挡气叶的可翻转部分(非粘贴部分)贴合在格栅的内表面上,所述挡气叶完全展开贴合在格栅内表面时,格栅上的挡气叶总表面积小于通气孔面积。所述压气机构为注射器,注射器的活塞上沿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单向阀,在压气时单向阀被封堵而在吸气时单向阀自动打开。所述压气机构为橡胶球,该橡胶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管,其中一侧气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另一侧气管上设置单向阀,在压缩橡胶球时单向阀封堵,在释放橡胶球时单向阀自动打开。所述调节阀是在交叉位置内壁中部铰接一个翻转挡气片,该挡气片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管径面积,且当该挡气片翻转后能够匹配密封进气管或者出气管,在靠近进气管一侧设置有磁性材料(例如磁石或磁铁)同时在挡气片末端设置有磁性材料,两者确保能够相互吸引即可。正常情况下该挡气片在磁性材料作用下一直密封进气管,当进气管开始在压气机构作用下进气时,该挡气片在气流冲击下被打开,并且密封出气管,从而使进气管中的气体都进入人体肺部。压气机构停止工作时,挡气片在磁性材料吸引下再次密封进气管,由于人体肺部挤压了较多气体,在没有继续进气的情况下,肺部气体开始沿出气管排出。所述调节阀是一种弹性活塞机构,包括一个与进气管在同一直线上的支撑外壳, 在该外壳内设置有活塞头,活塞头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顶紧弹簧;在进气管与立管之间设置有侧面进气通道,该侧面进气通道包括一个与进气管连通的进口和一个与立管连通的出口,活塞机构的活塞头长度不小于出气管内直径的长度(两侧内壁的长度),所述进口位于靠近立管交叉位置并满足当活塞头将进口释放的同时将出气管封堵。当压气机构产生进气压力时,活塞机构的活塞头向后推缩,由于所述进口位于靠近立管交叉的位置,所以只有活塞头被推缩到一定程度即封堵出气口时,侧面进气机构的进口才能被打开,而在出气的时候由于压气机构没有工作,进气管没有压力,所以活塞头自然回位,活塞头回位的同时释放了出气管通道,人体肺部的气体开始沿出气管排出。所述活塞机构除含有活塞头外,还含有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末端的后座,活塞杆连接在活塞头后端,弹黃顶压在后座与支撑外壳内壁之间。同时在出气管或者立管上设置有氧气管插孔,并设置有插孔帽。需要输入氧气时打开插孔帽便于插管,不用输入氧气时,该氧气管插孔被封堵。柔性密封圈为硅胶等无害柔性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I、本发明利用外壳作为支撑载体,外壳内表面周边设置柔性密封圈作为密封和支撑, 将鼻子和嘴巴同时覆盖,解决了以往呼吸器只能由鼻孔呼吸而不能用嘴巴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巧妙地利用立管(总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三通和调节阀结构,出气管和进气管的管口露出水面之上,用压气机构通过进气管向人体肺部压气后又通过出气管排出,解决了水下呼吸或水下抢救时难题。通过设置上、下连接带,佩戴和卸下非常方便,不易脱落,提高使用效果。2、另外,本发明在出气管末端的通气孔内表面设置可以摆动的挡气叶,除了适用于水下急救死亡人,更能增加或激活细胞活性,推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呼吸能力,达到帮助呼吸,启动心脏跳动,使人体死而复生的积极效果。呼吸时由于进气管一直被封堵,呼吸时气流均从立管和出气管内通过。吸气时在呼吸叶翘起,气流顺畅自如,空气几乎没有阻力能够顺利吸入;呼气时由于挡气叶贴合在格栅内表面上阻挡了大部分通道,使人体呼气时受到一定的阻力,此时,肺泡内的氧分压增高,肺部借此压力,氧气快速进入肺动脉血管中, 使肌体得到充足的氧气,加速推动人体血液循环,迅速把新鲜的空气输送到全身,往往能使人死而复生。眼罩能够防止复活病人眼睛进水的问题。


图I是本发明第一种长颈呼吸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通气孔及挡气叶部分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3是通气孔及挡气叶部分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长颈呼吸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5是图I长颈呼吸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6是图I的长颈呼吸器安装注射器结构示意图7是图6的局部剖面状态不意图之一;
图8是图6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长颈呼吸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10是图9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11是图9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之二 ;
图12是本发明带有眼罩的呼吸器结构示意图13是本发明长颈呼吸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I为平面外壳,2为柔性密封圈(可以为硅胶),3为立管(总管),4为出气管,5为进气管,6为支撑外壳,7为氧气管,8为通气孔,81为格栅,82为挡气叶,9为注射器, 10为进气软管,11为固定带,12为扣鼻(用于连接下固定带),13为注射器的活塞头,14为注射器活塞头上的单向阀,15为铰接的转轴,16为挡气片,17和18分别为磁性材料,19为后座,20为弹性活塞机构的活塞头,21为弹簧,22为侧面进气通道,23为进口,24为出口,25 为橡胶球(即球形压气机构),26为眼罩的镜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图I一图8、图13,该长颈呼吸器包括一个平面(或者弧面)的外壳1,该外壳 I的一个侧面周边设置有环形的柔性密封圈2 (弧面外壳时,凹弧面的周边设置有环形的柔性密封圈),所述柔性密封圈2能够密封鼻子和嘴巴的外轮廓,所述外壳I或者柔性密封圈 2的上、下分别设置固定带,柔性密封圈2为硅胶等无害柔性材料。外壳I上位于鼻子和嘴巴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开口,该处开口密封连接有一个立管 3,该立管3上端分叉分别形成出气管4和进气管5。在该分叉位置处设置有调节阀;进气管与压气机构连接。本实施例采用的调节阀参见图7和图8,是在交叉位置的内壁中部设置一个铰接转轴15,该转轴上套子一个翻转挡气片16,该挡气片16最好选择柔性橡胶片,其面积不小于进气管和出气管内直径的面积,进气口和出气口位置与挡气片16配合设计,使挡气片16 翻转后能够匹配密封进气管或者出气管。同时,在靠近进气管一侧设置有磁性材料18 (例如磁石或磁铁),在挡气片末端设置有磁性材料17,两者确保能够相互吸引即可。正常情况下该挡气片16在磁性材料作用下一直密封进气管5,当进气管5开始在注射器9作用下进气时,该挡气片16在气流冲击下被打开,挡气片被气流冲开后远离磁性材料17,从而两者几乎没有引力,挡气片被吹气后密封出气管,从而使进气管中的气体都进入人体肺部。注射器9停止工作时,挡气片16自然垂落并在磁性材料吸引下再次密封进气管5,由于人体肺部挤压了较多气体,在没有继续进气的情况下,肺部气体开始沿出气管排出。并且,出气管4 的上端设置部分挡气的机构,即在出气管末端设置通气孔8,通气孔上设置格栅82,通气孔 8附近的内表面粘贴挡气叶81,挡气叶81的可翻转部分(非粘贴部分)贴合在格栅82的内表面上,所述挡气叶81完全展开贴合在格栅82内表面时,格栅82上的挡气叶81总表面积小于通气孔面积。上述注射器9的活塞13上沿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单向阀14,单向阀14种类很多,凡是能在压气时单向阀被封堵而在吸气时单向阀自动打开即可。同时在出气管4或者立管3上设置有氧气管7的插孔,并设置有插孔帽。需要输入氧气时打开插孔帽便于插管,不用输入氧气时,该氧气管插孔被封堵。实施例二 参见图12,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外壳上侧同时连接有密封的眼罩,眼罩包括镜片和镜片周围的柔性密封圈。实施例三附图未画,可以参考图I一图8、图12,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图7和图8中,不设置磁性材料也可以满足调节阀的调节性能。立管3竖直向上,挡气片依靠自然下垂能够松开对出气管的封堵。进气管在进气时能投推动挡气片翻转堵塞出气管,而当进气管不在进气时,压气机构造成进气管封闭,此时挡气片自然下垂,人体呼出的气流不会流入进气管,只能从出气管排出。本实施例是依靠挡气片16自然下垂,需要立管3竖直向上,出气管4和进气管5 最好对称使交叉位置处于中心。而实施例一是依靠磁性材料使挡气片16回位,由于挡气片 16可以自动回位,所以对出气管4和进气管5以及立管3的结构没有严格要求,立管3也可以倾斜固定。实施例四参见图9一图11,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所述压气机构为橡胶球25,该橡胶球2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管,其中一侧气管与所述进气管4连接,另一侧气管上设置单向阀14,在压缩橡胶球25时单向阀14封堵,在释放橡胶球25时单向阀14自动打开。调节阀结构也不相同,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调节阀是一种弹性活塞机构。该弹性活塞机构包括一个与进气管5在同一直线上的支撑外壳6,在该外壳内套装有活塞头20,活塞头后端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后端固定有后座19,后座19与支撑外壳6内壁之间设直有顶紧弹簧21,同时在进气管5与立管3之间设置有侧面进气通道22,该侧面进气通道22包括一个与进气管5连通的进口 23和一个与立管3连通的出口 24,其中进口 23位于靠近立管交叉位置,活塞机构的活塞头20的长度不小于出气管内径,活塞头20将进口 23释放的同时将出气管4封堵。当橡胶球25产生进气压力时,活塞头20向后推缩,由于所述进口 23 位于靠近立管的位置,所以只有活塞头20被推缩到一定程度即封堵出气口 4时,侧面进气机构22的进口 23才能被打开,而在出气的时候由于橡胶球25没有工作,进气管5没有压力,所以活塞头20自然回位,活塞头20回位的同时释放了出气管4通道,人体肺部的气体开始沿出气管4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平面或者弧面的外壳,该外壳的一个侧面的周边设置有环形的柔性密封圈,所述柔性密封圈能够密封鼻子或者鼻子和嘴巴的外轮廓, 所述外壳或者柔性密封圈的上和/或下分别设置固定带,外壳上位于鼻子和嘴巴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开口,该处开口密封连接有一个立管,该立管上端分叉形成出气管和进气管,在该分叉位置处设置有进气时出气管被封堵而出气时进气管被封堵的调节阀;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设置部分挡气的机构;所述进气管与压气机构连接;所述出气管和压气机构的上端口均位于水平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上侧同时连接有密封的眼罩,眼罩包括镜片和镜片周围的柔性密封圈,眼罩两侧设置连接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在出气管末端设置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格栅,通气孔附近的内表面粘贴挡气叶,挡气叶的可翻转部分贴合在格栅的内表面上, 所述挡气叶完全展开贴合在格栅内表面时,格栅上的挡气叶总表面积小于通气孔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所述压气机构为注射器,注射器的活塞上沿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压气时被封堵而在吸气时自动打开的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所述压气机构为橡胶球,该橡胶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管,其中一侧气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另一侧气管上设置有压缩橡胶球时封堵而在释放橡胶球时自动打开的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所述调节阀是在交叉位置内壁中部铰接一个翻转挡气片,该挡气片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径面积,且当该挡气片翻转后能够匹配密封进气管或者出气管,在靠近进气管一侧和在挡气片末端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所述调节阀是一种弹性活塞机构,包括一个与进气管在同一直线上的支撑外壳,在该外壳内设置有活塞头,活塞头与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顶紧弹簧;在进气管与立管之间设置有侧面进气通道,该侧面进气通道包括一个与进气管连通的进口和一个与立管连通的出口,活塞机构的活塞头长度不小于出气管内直径的长度,所述进口位于靠近立管交叉位置并满足当活塞头将进口释放的同时将出气管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机构除含有活塞头外,还含有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末端的后座,活塞杆连接在活塞头后端,弹黃顶压在后座与支撑外壳内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同时在出气管或者立管上设置有氧气管插孔,并设置有插孔帽。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颈呼吸器,其特征是柔性密封圈为硅胶等无害柔性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颈呼吸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该外壳侧面周边的柔性密封圈,柔性密封圈能够密封鼻子或者鼻子和嘴巴的外轮廓,并设置固定带,外壳上设置有开口并密封连接有一个立管,该立管上端分叉分别形成出气管和进气管,在该分叉位置处设置有进气时出气管被封堵而出气时进气管被封堵的调节阀;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设置部分挡气的机构;所述进气管与压气机构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以往呼吸器只能由鼻孔呼吸而不能用嘴巴的问题;本发明除了适用于水下急救死亡人,更能增加或激活细胞活性,推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呼吸能力,达到帮助呼吸,启动心脏跳动,使人体死而复生的积极效果。
文档编号A61M16/00GK102580202SQ2012100496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秦建国 申请人:郑州佳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