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可视可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34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可视可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分体可视可塑装置,涉及医疗器件及其他微可视领域,特别是分体可视可塑装置, 它包括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夹持器,图像显示器三部分。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比较先进的插管装置为可视可塑喉镜(SOS)视可尼,可视喉镜等,前者为管芯及夹持器整体连接结构,不能分体,用硬光纤制成,视窗小,套入气管插管使用,管芯和夹持器不能分体,操作需要很高技术,操作困难;可视喉镜与原始的喉镜区别不大,只是视窗移位,仍对牙齿损伤及不能解决困难插的弊端;而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克服了所有上述缺点,管芯为分体,可以先放管芯后(可视下),脱开夹持器和导线再套入导管,使气管插管变得特别容易,对口腔结构几乎没有损伤,分体可视可塑插管装置更能简便,快捷,安全的完成气管插管,同时其微型可塑结构,在微可视领域克服了现在市场上的常规可视系统整体大(腹腔镜,胸腔镜等),不能深入微细结构及创伤大对身体等造成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科学安全可视下的气管插管及其他微可视装置,特别对临床困难气管插管及微可视具有独到性,新颖性,创新性。本发明是根据临床或实际需要设计的,能更好的完成气管插管操作及微可视,管芯与主体分体及管芯微型(管外径< 5mm)可塑为其特点。下面具体描述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它包括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夹持器,图像显示器三部分。可分为A,B等多方案实施。A方案分体可塑管芯导管为一微管装置,其远端为成像装置(摄像头装置),嵌入管内部,近端为导线接头,此接头也嵌入导管内部,接头管壁有螺纹、套管、卡槽等连接结构,能与接线柱另一端对等连接;夹持器为一可夹持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装置,可握持,夹持器上有一定曲度的卡槽,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可以卡在槽里,其上有一个夹板装置,合拢时夹紧分体可塑管芯导管,松开时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可方便取下,夹板的固定位置是有固定螺栓,可进一步夹紧夹板,夹持器与显示器连接可以向方向旋转,显示器上设有充电接头, 电源及视频线等接线柱,此接线柱与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接线柱连接,导线可连接显示器及分体可塑管芯导管;B方案分体可塑管芯导管为一微管装置,其远端为成像装置(摄像头装置),嵌入管内部,近端为导线接头,此接头也嵌入导管内部,接头管壁有螺纹或卡槽等连接结构,能与接线柱另一端对等连接;夹持器包括夹持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管状结构,松紧镙筒及手柄,夹持器管状结构一端为松紧镙筒,其不同的旋转方向可夹紧及松开分体可塑管芯导管; 主体部分适当位置设有可固定显示器的柱球状结构固定显示器,显示器在其上可以不同角度旋转,显示器上设有充电接头,电源及视频线线等接线柱,此接线柱与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接线柱连接,导线可连接显示器及分体可塑管芯导管。C 方案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将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近端(接线柱端)通过导线与显示器连接,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远端进入微小界面或空间,建立微小空间或界面的可视功能,即可应用于微观空间及微创领域的可视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图1为分体可视可塑装置A方案整体图。图2为分体可视可塑装置A方案夹持器结构图。图3为分体可视可塑装置显示器图。图4为分体可视可塑装置B方案整体图。图5为分体可视可塑装置B方案夹持器结构图。图6为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导管管芯结构7为分体可视可塑装置C方案整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A方案如图1所示的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它包括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夹持器图 2,图像显示器图3。所述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为微管结构,远端为图像采集端(摄像头结构)1,近端为导线接头(接线柱)2,接头与图像显示器导线连接;所述夹持器图2,它包括夹持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翻盖夹板结构1,放导管管芯的曲线凹槽结构2,松紧镙栓3,夹持器手柄4,夹持器翻盖夹板结构的一端为翻盖合叶结构5,与手柄直接相连的夹板适当的位置设有曲线凹槽2,为放置导管管芯装置,适当的位置设有螺孔3 ;另一夹板合拢时与螺孔对齐的位置设有固定两夹板合拢并加固的螺栓3,夹板合拢后可以固定导管,螺栓起加固作用,夹持器上设有图像显示器连接柱6,与显示器连接后显示器可以向不同方向旋转,实际操作时把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放入夹持器的凹槽内2,夹板合拢可以固定管芯,拧紧螺栓可以加固固定,连接导线与管芯导线接头连接可以实施插管,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顺利准确完成插管操作,图像显示器图3上设有充电接口 1,显示器开关2及显示器导线3。B 方案如图4所示的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它包括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夹持器图5,图像显示器图3。所述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为微管结构,远端为图像采集端(摄像头结构)1, 近端为导线接头(接线柱)2,接头与图像显示器导线连接;所述夹持器图5它包括夹持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管状结构1,松紧镙筒2,夹持器手柄3,夹持器管状结构一端为夹持器松紧镙筒,其不同的旋转方向夹紧及松开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夹持器上设有图像显示器连接柱4 ;实际操作时把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放入夹持器管状结构内,旋转松紧镙筒可夹紧松开分体可塑管芯导管,连接电源导线,调整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的角度,可以实施插管,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顺利准确完成插管操作及微可视。C 方案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将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近端(接线柱端)通过导线与显示器连接,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远端进入微小界面或空间,建立微小空间或界面的可视功能,即可应用于微观空间及微创领域的可视功能。
权利要求
1.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夹持器图2、5,图像显示器图3三部分。所述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为一微管结构,其远端内有微型成像系统1,近端为成像系统输出端接线柱2,所述夹持器图2,它包括夹持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翻盖夹板结构1,放导管管芯的曲线凹槽结构2,松紧镙栓3,夹持器手柄4,夹持器翻盖夹板结构的一端为翻盖合叶结构5,与手柄直接相连的夹板适当的位置设有曲线凹槽2,为放置导管管芯装置,适当的位置设有螺孔3,另一夹板合拢时与螺孔对齐的位置设有固定两夹板合拢并加固的螺栓3,夹板合拢后可以固定微型导管,所述夹持器图5为管状结构1,松紧镙筒2,夹持器手柄3及图像显示器连接柱4,旋转夹持器上的松紧旋筒可以夹紧及放松导管,显示器在图像显示器连接柱4上可以不同角度旋转,所述图像显示器图3,设有充电接口 1,显示器开关2及显示器导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其特征是,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为一微型结构,其远端内有微型成像系统,近端为成像系统输出端。管芯与主体分体及管芯微细(管外径< 5mm)可塑为其特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其特征是,夹持器图2、5,图2夹持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管状结构主体部分凹槽2,夹板结构1及夹持器手柄4,分体可塑微型导管放入凹槽合拢夹板可固定微型导管,夹板结构固定螺栓3,可加固固定分体可塑管芯导管, 显示器在显示器连接柱6上可以不同角度旋转,夹持器图5夹持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管状结构1,松紧镙筒2,夹持器手柄3,显示器连接柱4,旋转夹持器上的松紧旋筒可以夹持微型导管,显示器在显示器连接柱4上可以不同角度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及3的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其特征是,图像显示器图3为一电子图像显示系统,上设有充电接口 1,显示器开关2及显示器导线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及4的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其特征是,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的近端(接线柱端)通过导线与显示器连接,不应用夹持器,建立微小空间或界面的可视功能,见整体图7。
全文摘要
分体可视可塑装置,它包括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夹持器图2、5,图像显示器图3三部分。所述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图6为一微管结构,可分体,可塑形,其远端为成像系统,近端为导线接头,导线接头端管壁设有螺纹,套插或卡槽等导线连接结构,能与接线柱另一端对等连接;夹持器包括A方案图2及B方案图4结构,为夹板及螺栓卡紧结构,夹持分体可塑管芯导管,松开盖紧夹板及不同方向旋转镙筒可夹紧及松开分体可塑管芯导管,夹持器主体部分适当位置设有显示器固定柱,显示器在其上可以不同方向旋转,导线可连接显示器及分体可塑管芯导管,不使用夹持器,显示器与分体可塑管芯导管直接连接提供微观空间及微创领域的可视功能,管芯与主体分体及管芯微细(管外径≤5mm)可塑为其特点。
文档编号A61M16/04GK102553049SQ2012100787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郭锋 申请人:郭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