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9300阅读:1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夏曲是用于止咳化痰,平喘降逆,和胃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是治疗风寒咳嗽,喘息气急,湿疾冷饮,胸脘满闷,久咳不愈,作为常用药,应用十分普遍。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半夏曲的炮制方法》(申请号201010249222. 9),其技术要点是将干寥子拣净杂质粉碎成粗粉,过20-40目筛;苦杏仁拣净杂质碾碎,过10目筛;法半夏粉碎过20-40目筛;红小豆碾碎,置洁净的容器中,加水180 230kg,煮粥时间以沸腾计时I. 5 2. 5小时,至粥略粘停止加热,约出豆粥150 180kg。将煮好的豆粥放入桶中,在30°C — 50°C放置45 55小时,发酵起泡即可。将上述法半夏粉、面粉、麦麸、苦杏仁粗粉、干寥子粗粉倒入合坨机内进行搅拌,以搅拌均匀为准;取发酵好的红小豆粥16 20kg,加入到合坨机内与上述搅拌好的混合粉共同搅拌,搅拌时间为3-5分钟,以干面多于湿面为宜,取出堆积成堆,略拍实,用塑料布盖严。于温度为30°C — 35°C进行发酵,相对湿度保持在70% -80%, 3-5天后进行观察,待料堆表面出现裂纹掰开断面具有蜂窝状,发酵完成备用。将发酵好的半夏曲掰碎,放入成型器中挤出咀状条块,每3-4kg装入一洁净沙盘中,铺平,放入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V -80°C,干燥后,取出,放凉即可。上述专利申请的缺点是由于需要进行两次发酵,即第一次是将煮好的豆粥发酵45-55小时,第二次将混合料发酵3-5天,因此采用其炮制方法生产一批半夏曲需要6天(见其说明书第
段),生产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的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下述重量份要求称取各原料药
清半夏粉 24-26
小麦粉24-26
赤小豆粉 I. 15-1. 35 苦杏仁粉 0. 65-0. 85 辣寥粉0. 07-0. 09
青蒿粉0. 07-0. 09
苍耳秧粉 0. 07-0. 09 ;
(2)取清半夏粉、小麦粉、苦杏仁粉、辣翏粉、青蒿粉、苍耳秧粉六味药粉混勻备用; (3)取赤小豆粉加35-40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上述混匀的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糊 状混合物;
(4)将上述糊状混合物摊成厚度为16-22cm的饼状,然后在温度为30_40°C、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为2-3天,发酵至表面遍生黄白色或灰白色霉衣,取出;
(5)将上述发酵好的物料在50-65°C的条件下干燥,当水分小于等于13%时,即得成品。
本发明中各味药的药理作用
清半夏粉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小麦粉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赤小豆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苦杏仁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辣寥粉解毒,祛湿,散瘀,止血。用于痢疾,泄泻,乳蛾,疟疾,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崩漏,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湿疹,脚癣,外伤出血。青蒿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苍耳秧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生产一批半夏曲的周期为2-3天。(2)由于制定了显微鉴别、水份的内控标准,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3)采用低温(50_65°C)干燥,使药材有效成分不受破坏,确保了产品疗效。(4)可机械化批量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O按下述重量份要求称取各原料药
清半夏粉25 小麦粉25 赤小豆粉1.25 苦杏仁粉O. 75 辣寥粉O. 08 青蒿粉O. 08 苍耳秧粉O. 08 ;
(2)取清半夏粉、小麦粉、苦杏仁粉、辣翏粉、青蒿粉、苍耳秧粉六味药粉混勻备用;
(3)取赤小豆粉加38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上述混匀的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糊状混合物;
(4)将上述糊状混合物摊成厚度为20cm的饼状,然后在温度为35°C、湿度为75%的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为2. 5天,发酵至表面遍生黄白色或灰白色霉衣,取出;
(5)将上述发酵好的物料在60°C的条件下干燥,当水分小于等于13%时,即得成品。实施例2:
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下述重量份要求称取各原料药
清半夏粉 24
小麦粉24
赤小豆粉 I. 15 苦杏仁粉 0. 65 辣寥粉0.07
青蒿粉0.07
苍耳秧粉 0. 07 ;
(2)取清半夏粉、小麦粉、苦杏仁粉、辣翏粉、青蒿粉、苍耳秧粉六味药粉混勻备用;
(3)取赤小豆粉加35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上述混匀的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糊状混合物;
(4)将上述糊状混合物摊成厚度为16cm的饼状,然后在温度为30°C、湿度为70%的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为2天,发酵至表面遍生黄白色或灰白色霉衣,取出;
(5)将上述发酵好的物料在50°C的条件下干燥,当水分小于等于13%时,即取得成品。实施例3
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下述重量份要求称取各原料药
清半夏粉 26
小麦粉26
赤小豆粉 I. 35 苦杏仁粉 0. 85 辣寥粉0.09
青蒿粉0.09
苍耳秧粉 0. 09 ;
(2)取清半夏粉、小麦粉、苦杏仁粉、辣翏粉、青蒿粉、苍耳秧粉六味药粉混勻备用;
(3)取赤小豆粉加40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上述混匀的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糊状混合物;
(4)将上述糊状混合物摊成厚度为22cm的饼状,然后在温度为40°C、湿度为80%的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为3天,发酵至表面遍生黄白色或灰白色霉衣,取出;
(5)将上述发酵好的物料在65°C的条件下干燥,当水分小于等于13%时,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制备的中成药半夏曲的性状为不规则块状,表面黄白色或灰白色质坚硬,具有酵香气。水 份不得超过13%,显微鉴别显示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或散在,长 32-144um。 申请人:通过对加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发酵天数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
I、加水量实验
以赤小豆粉加水煮沸30分钟后,晾至80°C与其它六味药粉均匀混合为考察指标。实验一
取赤小豆粉加 25-30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其它六味药粉混合,混合后的物料太干,不能混合。实验二
取赤小豆粉加30-35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其它六味药粉混合,混合后的物料较干,混合不均。实验三
取赤小豆粉加35-40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其它六味药粉混合,混合后的物料干湿度适中,能够混合均匀。实验四
取赤小豆粉加40-45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其它六味药粉混合,混合后的物料较稀,能混合均匀。实验结果表明赤小豆加35-40倍量水为适中,可以与药粉充分混合均匀。2、发酵温度的实验
在相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对发酵温度进行实验如下
(I)在保持温度22-39°C和相对湿度70%,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较少。(2)在保持温度30_40°C和相对湿度70%,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产
霉衣最多。(3)在保持温度41_50°C和相对湿度70%,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较少。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40°C最适合发酵。3、发酵湿度的实验
在保持温度不变(37°C)的情况下,对相对湿度进行考察如下
(I)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55-70%,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较少。(2)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70-80%,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
霉衣最多。(3)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80-90%,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较少。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湿度70-80%最适合发酵。4、发酵天数的实验
在保持温度不变(37°C)、相对温度在70%-80%的情况下,分别对发酵时间进行实验如

(I)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70%,时间为I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较少。
(2)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70%,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最多。(3)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70%,时间为3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最多。(4)在保持温度 37°C和相对湿度70%,时间为4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没有太多变化,说明霉衣几乎不再生长。(5)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80%,时间为I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较少。(6)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80%,时间为2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最多。(7)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80%,时间为3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最多。(8)在保持温度37°C和相对湿度80%,时间为4天的条件下自然发酵,表面生成霉衣没有太多变化,说明霉衣几乎不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湿度在70-80%,发酵2-3天最适合。
权利要求
1. 一种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按下述重量份要求称取各原料药 清半夏粉 24-26 小麦粉24-26 赤小豆粉 I. 15-1. 35 苦杏仁粉 O. 65-0. 85 辣寥粉O. 07-0. 09 青蒿粉O. 07-0. 09 苍耳秧粉 O. 07-0. 09 ; (2)取清半夏粉、小麦粉、苦杏仁粉、辣翏粉、青蒿粉、苍耳秧粉六味药粉混勻备用; (3)取赤小豆粉加35-40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C与上述混匀的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糊状混合物; (4)将上述糊状混合物摊成厚度为16-22cm的饼状,然后在温度为30_40°C、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为2-3天,发酵至表面遍生黄白色或灰白色霉衣,取出; (5)将上述发酵好的物料在50-65°C的条件下干燥,当水分小于等于13%时,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半夏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按下述重量份要求称取各原料药清半夏粉24-26,小麦粉 24-26,赤小豆粉1.15-1.35,苦杏仁粉0.65-0.85,辣蓼粉 0.07-0.09,青蒿粉0.07-0.09,苍耳秧粉0.07-0.09;(2)取清半夏粉、小麦粉、苦杏仁粉、辣蓼粉、青蒿粉、苍耳秧粉六味药粉混匀备用;(3)取赤小豆粉加35-40倍量水煮沸30分钟,晾至80℃与上述混匀的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糊状混合物;(4)将上述糊状混合物摊成厚度为16-22cm的饼状,然后在温度为30-40℃、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发酵,发酵时间为2-3天,发酵至表面遍生黄白色或灰白色霉衣,取出;(5)将上述发酵好的物料在50-65℃的条件下干燥,当水分小于等于13%时,即得成品。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
文档编号A61P11/06GK102614334SQ2012101279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李晓恩 申请人:药都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