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长期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通常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残渣在24-48小时排出,若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可视为便秘。长期便秘对身体的危害特别大,现有的治疗便秘的药物很多,但是大多数是只治标不能治本。统计分析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患有便秘的占35%。便秘严重影响 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而致命。所以,应积极防治老年性便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本中药具有补脾益肾、理肺养血、生津通便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目的,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肉苁蓉15-30、鸡血藤30-60、生黄芪30-60、生白术30-60、当归30-60、制何首乌15-30、锁阳15-30、百部10-25、鱼腥草10-25、黑芝麻10-25、枳实10-15、苏子10-15、桔梗10-15、丝瓜花5-8、生山芋10-15。所述的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肉苁蓉20、鸡血藤50、生黄芪50、生白术50、当归50、制何首乌20、锁阳20、百部20、鱼腥草20、黑芝麻20、枳实12、苏子12、桔梗12、丝瓜花6、生山芋12。所述的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按配方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药;
(2)首先将除生山芋以外的其它原料药用温开水浸泡20-30分钟,同时将生山芋榨成
汁;
(3)将上述浸泡药以文火煎30-40分钟倒汁为第I煎,接着煎第二煎,合并二次煎汁;
(4)将草莓汁加入合并后的药汁中,继续用文火加热浓缩药汁,再加入适当蜂蜜,调成浸膏状即可。用法与用量每日服3次,每次20_30ml。7-10天为一疗程,轻者服用1-2个疗程即可。药理生黄芪、鸡血藤、生白术、当归补中益气,健脾养血;肉苁蓉、何首乌、锁阳温肾润肠通便;百部、鱼腥草、苏子、黑芝麻、桔梗、宣肺气、消肿水、润大肠。上述中药组合,具有补脾益肾、理肺养血、生津通便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目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自2004至今上千例老年便秘患者临床试用,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8%,复发者极少,无出现任何毒副作用。因此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本中药具有补脾益肾、理肺养血、生津通便的功效,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且取材容易、费用低廉。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取肉苁蓉20g、鸡血藤50g、生黄芪50g、生白术50g、当归50g、制何首乌20g、锁阳20g、百部20g、鱼腥草20g、苏子20g、黑芝麻20g、枳实12g、苏子12g、桔梗12g、丝瓜花5g,生山芋 12g,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药;
(2)首先将除生山芋以外的其它原料药用温开水浸泡20-30分钟,同时将生山芋榨成
汁;
(3)将上述浸泡药以文火煎30-40分钟倒汁为第I煎,接着煎第二煎,合并二次煎汁;
(4)将草莓汁加入合并后的药汁中,继续用文火加热浓缩药汁,再加入适当蜂蜜,调成浸膏状即可,装瓶,保存。服用时,一日三次,每次20-30ml,7-10天为一疗程。实施例2
取肉苁蓉15g、鸡血藤30g、生黄芪30g、生白术30g、当归30g、制何首乌15g、锁阳15g、百部10g、鱼腥草10g、苏子10g、黑芝麻10g、枳实10g、苏子10g、桔梗10g,然后研磨呈粉末,粉末过100目筛,制成胶囊,每粒药含生药粉0. 5g、丝瓜花6g、生山芋10g。制备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3
取肉苁蓉30g、鸡血藤60g、生黄芪60g、生白术60g、当归60g、制何首乌30g、锁阳30g、百部25g、鱼腥草25g、苏子25g、黑芝麻25g、枳实15g、苏子15g、桔梗15g、丝瓜花8g、生山芋15g,制备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I。典型病例
病例I:赵某 75岁长期患有便秘,8-10天一次大便,老人喜欢服用番泻叶和大黄片泡水喝,开始有效,可近来他感觉番泻叶和大黄片的效果差了,加大剂量也收效不大。2004年5月来我所就诊,服用本发明的内服中药7剂原药制成的浸膏后,大便变为2-3日I次,继而又服10剂量浸膏,每1-2日大便一次,排便顺利自如,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2 张某女72岁,便秘长达十几年,只能靠药物来排便,三、四天排一次大便,肚子不疼。2007年8月,经人介绍张阿姨来我所就诊,这次,连续有一个月,3、4天排便一次,而且靠药物,如芦荟胶囊、排毒养颜胶囊。但是效果越来越差,服用本发明的内服中药15剂原药量制成的浸膏,大便变得2-3日I次,继而又服10剂生药量制成的浸膏,每1-2日大便一次,排便顺利自如,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3 宋某,女,48岁,2008年10月就诊。患者自述大便困难,排出费力约2年余,每5-7日大便一次,便干不易排出,采用本发明的内服中药浸膏10剂,大便2-3日I次,继而又服10剂,每1-2日大便一次,排便顺利自如,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4孙某男68岁,有10年便秘史,由于腰间盘突出,行动不便,近一年经常便秘,服用通便灵、外用痔疮栓只是缓解,不能治好,2011年2月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浸膏,10剂,大便2-3日I次, 继而又服10剂,每1-2日大便一次,排便顺利自如,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肉苁蓉15-30、鸡血藤30-60、生黄芪30-60、生白术30-60、当归30-60、制何首乌15-30、锁阳.15-30、百部10-25、鱼腥草10-25、黑芝麻10-25、枳实10-15、苏子10-15、桔梗10-15、丝瓜花5-8、生山芋10-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肉苁蓉20、鸡血藤50、生黄芪50、生白术50、当归50、制何首乌20、锁阳20、百部.20、鱼腥草20、黑芝麻20、枳实12、苏子12、桔梗12、丝瓜花6、生山芋12。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按配方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药; (2)首先将除生山芋以外的其它原料药用温开水浸泡20-30分钟,同时将生山芋榨成汁; (3)将上述浸泡药以文火煎30-40分钟倒汁为第I煎,接着煎第二煎,合并二次煎汁; (4)将草莓汁加入合并后的药汁中,继续用文火加热浓缩药汁,再加入适当蜂蜜,调成浸膏状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浸膏,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肉苁蓉15-30、鸡血藤30-60、生黄芪30-60、生白术30-60、当归30-60、制何首乌15-30、锁阳15-30、百部10-25、鱼腥草10-25、苏子10-25、黑芝麻10-25、枳实10-15、苏子10-15、桔梗10-15、丝瓜花5-8、生山芋10-15。本中药具有补脾益肾、理肺养血、生津通便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目的,且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便秘症状消失后复发率低。
文档编号A61K9/06GK102698164SQ2012101317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邓泽潭 申请人:邓泽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