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39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部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主要症状特征有上腹部疼痛、脘腹胀闷、饱胀、烧心、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本病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 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等范畴。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抗酸剂、解痉剂和助消化药等进行治疗,对病症有一定抑制、缓解的作用,但需长期使用,并且易复发,无法彻底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针对慢性胃炎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北沙参7-11,麦门冬7-11,石斛12-18,白芍7-11,扁豆7-11,乌梅2-4,蒲公英12-18,木香5-7,火麻仁7-11,甘草5_7。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北沙参味甘;性凉。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主治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级不足,津伤口干。《饮片新参》养肺胃阴,治劳咳痰血。麦门冬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石斛甘;微寒。归胃;肺;肾经。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石斛功能清胃生津,胃肾虚热者最宜。夫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热郁灼津,胃液本易被劫(徐究仁)。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消暑。补气以健脾,兼能化湿,药性温和,补而不滞。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乌梅味酸;性平。归肝;脾;肺;肾;胃;大肠经。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肚;肺。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用于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日华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气,止泻,霍乱,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疗赢劣,膀胱冷痛,呕逆反胃。火麻仁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主治肠燥便秘,风痹,消渴,风水,热淋,痢疾,月经不调,疮癣,丹毒。《伤寒明理论》《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杏仁润物也。《本草》曰,润可去枯。脾胃干燥,必以甘润之物为之主。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针对胃阴亏损所致的慢性胃炎,中医认为胃阴受伤,胃络失养,故见胃脘疼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胃失和降则食后饱胀,干呕嗳气;阴虚津少则口干舌燥,渴喜冷饮;肠道失润则便干;舌红少津有裂纹,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
方中之选者,养阴益胃,补脾和胃,北沙参、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石斛生津 益胃,滋阴清热;白芍缓急止痛;扁豆补脾和中,健脾胃;乌梅生津益胃;蒲公英补脾和胃;木香行气止痛;火麻仁润脾胃;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针对胃阴亏损所致慢性胃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50名慢性胃炎患者(年龄25-50)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持续治疗I个疗程(2个月),其中15例完全治愈;31例症状缓解;无效4例,总体有效率达92%,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方某,女性,49岁,长期不吃早餐,饭前胃脘隐痛,饭后胃部疼痛、饱胀感,进食量虽少,但有饱胀感,伴有嗳气、反酸等症状。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一个月后,症状缓解,后继续服药至I个疗程,隐痛、反酸等症状全部消失,至今半年无复发。患者2 :谢某,男性,28岁,饮食不规律,应酬多,经常饮酒,2个月前出现饭后反酸,胃痛,胃胀等症状,饮食过快或食生冷油腻食物时症状加剧,平时隐痛发作,干呕腹满。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用西药治疗I个月,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I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3个月未见发作。患者3 :陈某,女性,40岁,胃脘常疼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食后饱胀,干呕嗳气,情绪不畅,饮食失调时症状发作,I个月前,疼痛开始频繁发作,症状有所加重。后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上述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干呕嗳气消失,继续服药至I个疗程,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北沙参7,麦门冬7,石斛12,白芍7,扁豆7,乌梅2,蒲公英12,木香5,火麻仁7,甘草5。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北沙参7,麦门冬7,石斛12,白芍7,扁豆7,乌梅2,蒲公英12,木香5,火麻仁7,甘草5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北沙参11,麦门冬11,石斛18,白芍11,扁豆11,乌梅4,蒲公英18,木香7,火麻仁11,甘草7。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北沙参11,麦门冬11,石斛18,白芍11,扁豆11,乌梅4,蒲公英18,木香 7,火麻仁11,甘草7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北沙参9,麦门冬9,石斛15,白芍9,扁豆9,乌梅3,蒲公英15,木香6,火麻仁9,甘草6。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北沙参9,麦门冬9,石斛15,白芍9,扁豆9,乌梅3,蒲公英15,木香6,火麻仁9,甘草6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北沙参9,麦门冬9,石斛 15,白芍9,扁豆9,乌梅3,蒲公英15,木香6,火麻仁9,甘草6。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北沙参9,麦门冬9,石斛15,白芍9,扁豆9,乌梅3,蒲公英15,木香6,火麻仁9,甘草6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北沙参7_11,麦门冬7-11,石斛12-18,白苟7-11,扁7-11,乌梅2-4,蒲公英12-18,木香5_7,火麻仁7-11,甘草5-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北沙参9,麦门冬9,石斛15,白芍9,扁豆9,乌梅3,蒲公英15,木香6,火麻仁9,甘草6。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采用片剂、颗粒剂、丸齐IJ、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齐U、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北沙参7-11,麦门冬7-11,石斛12-18,白芍7-11,扁豆7-11,乌梅2-4,蒲公英12-18,木香5-7,火麻仁7-11,甘草5-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针对慢性胃炎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K36/8984GK102670989SQ2012101336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谢培德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