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586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中的兽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猪瘟是牲猪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又叫猪霍乱,俗称“烂肠瘟”,是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出现全身败血症及消化道炎症变化为特征。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传播迅速,死亡率很高。病原是一种滤过性猪瘟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以从皮肤伤口、呼吸道和眼结膜侵入。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9天。最急性者不显现出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猪瘟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有技术中,治疗猪瘟病常用的化学试剂,俗称“西药”,如次硝酸铋、硫酸镁、硫酸纳、美兰(亚甲兰)等,但其疗效不太理想。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57798. 5)“治 疗猪瘟的药物”,是以三桠苦、地胆头、板兰根、连翘、黄连、大黄、木香、侧柏炭、牡丹皮、玄参、生地、知母、黄苗、党参、白术按一定配比组合而成,对猪痕治疗有效率94. 7%,治愈率90 %,无任何毒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用药后见效快,药材易得,价廉,是治疗猪瘟的理想的药物。又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15156. 1)“一种治疗猪瘟的中药”,其特征是雄黄30-50份,荆芥20-50份、金银花20-50份,柴胡20-50份,葛根20-50份,黄芩20-50份,木通20-50份,板蓝根20-50份,甘草20-50份,大青叶20-50份,干姜20-50份,对于预防和治疗猪瘟效果比较显著。还有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110271150. 2) “防治猪瘟的中药粉剂”,选取的原料中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荆芥25-30份、防风20-35份、升麻20-25份、连翘25-30份、大黄25-35份、车前子30-35份、雄黄10-15份;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材混合后粉碎或分别粉碎后混合;该发明选取的原料药材共凑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通过日常饲料的饲喂达到预防和治疗猪瘟的目的;以该发明所述的中药粉剂按照0. 5% -0. 7%的比例混入猪饲料中饲喂;经应用发现,该发明具有预防治疗效果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原料易得、价格底廉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利湿除烦、涤肠通腑、顺气扶正、调和肝脾等功效,适用于治疗猪瘟病、且疗效高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连12-16 黄芩 18-20 黄柏 15-18 大黄 18-20金银花15-18桅子15-17石膏12-14知母15-18蒲公英20-30地榆14-18白芍22-28茯苓15-18厚朴22-28 枳壳 12-15 乌梅 13-15 雄黄 18-20甘草22-28。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一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连14黄芩19黄柏17大黄19金银花17桅子16石膏13知母17蒲公英25地榆16白芍25茯苓17厚朴25枳壳13乌梅14雄黄19甘草25。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二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连16黄芩18黄柏18大黄18金银花15桅子17石膏12知母18蒲公英30地榆18白芍22茯苓18厚朴28枳壳12乌梅13雄黄18甘草22。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三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连12黄芩20黄柏15大黄20金银花18桅子15石膏14知母15蒲公英20地榆14白芍28茯苓15厚朴22枳壳15乌梅15雄黄20甘草28。上述各方案中的雄黄,均采用水飞法(附录II D)水飞制备(即雄黄水飞末),以便减小其毒性。通常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散剂,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洗净一干燥一粉碎一过筛(六号筛)一混合均匀一消毒灭菌一分剂量一精包装等步骤。本发明的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还可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冲剂或浸膏剂或其它形式。目前,医学界普遍承认,中医药对病毒性疾病确有疗效。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中,中药制剂功不可没。根据公开报道的症状,猪瘟与猪流感、人禽流感、SARS—样,属于中医温病范畴,中医防治的辨证论治原理相近,临床上主张“疏风、清热、渗湿、解毒”。本发明的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采用能泻火、解毒、燥湿、抗菌消炎的黄连(Coptis chinens is Franch.或 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et Hsiao 或 Coptisteeta Wall.),清热燥湿、湾火解毒、退虚热的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 Chinensis),清热燥湿、湾火解毒、止血、安胎的黄岑(Scutellaria baicalens is Georgi),湾下攻积、清热泻炎、解毒、活血祛瘀的大黄(Rheum palmatum L.),清热解毒、凉血泻火、除烦利湿的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能治风热感冒、疮痈肿毒、咽喉肿毒、热毒湾痢、下痢脓血之症的双花(Lonicera Japonica)(即金银花),清热湾火、滋阴润燥、化痰、定喘的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蒲公英(Herba Taraxaci),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的白苟(Paeonia lacttiflora Pali.),温脾、澡湿、破积、下气的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破气、消积、化痰的积壳(Citrus aurantiumL.),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甘草(Glycyrrhizae),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 L.),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痕的雄黄(As2S2),、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石膏(CaSO4* 2H20),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茯苓(Wolfiporiacocos (Schw.) Ryv. &Gibn),敛肝、潘肠、生津、安蛔的乌梅(Prunus mume (Sieh.) Sieb. etZucc.),其中黄芩、大黄、双花、白芍和石膏构成主药,知母、厚朴、桅子、地榆和茯苓构成辅药,甘草缓和诸药药性,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利湿除烦、涤肠通腑、顺气扶正、调和肝脾等功效,因而,本发明的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猪瘟病,有较好的疗效。此外,本发明对于狗瘟病也有一定的疗效。本发明用于治疗猪瘟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病例统计见下表猪瘟病治疗统计表(时间2011. 6-2. 12. 3)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连12-16黄芩18-20黄柏15-18大黄18-20 金银花15-18桅子15-17膏12-14知母15-18 蒲公英20-30地榆14-18白芍22-28茯苓15-18 厚朴22-28枳壳12-15乌梅13-15雄黄18-20 甘草22-2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连14黄芩19黄柏17大黄19 金银花17桅子16石膏13知母17 蒲公英25地榆16白芍25茯苓17 厚朴25枳壳13乌梅14雄黄19 甘草2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连16黄芩18黄柏18大黄18 金银花15桅子17石膏12知母18 蒲公英30地榆18白芍22茯苓18 厚朴28枳壳12乌梅13雄黄18 甘草2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黄连12黄芩20黄柏15大黄20 金银花18桅子15膏14知母15 蒲公英20地榆14白芍28茯苓15 厚朴22枳壳15乌梅15雄黄20 甘草2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治疗猪瘟病的中药组合物,涉及生物医药中的兽药技术领域,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连12-16、黄芩18-20黄柏15-18、大黄18-20、金银花15-18、桅子15-17、石膏12-14、知母15-18、蒲公英20-30、地榆14-18、白芍22-28、茯苓15-18、厚朴22-28、枳壳12-15、乌梅13-15、雄黄18-20、甘草22-28。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利湿除烦、涤肠通腑、顺气扶正、调和肝脾等功效,适用于治疗猪瘟病、疗效高等特点。既可用于各种疫情的猪瘟病治疗,也可用于猪瘟病的预防。
文档编号A61K36/8964GK102670937SQ20121013873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高天生 申请人:高天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