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领域,具体地说是ー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畜禽腹泻的内因是酶在畜禽胃肠道的发育成熟期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造成胃肠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相对不够成熟。外因主要是由于气温忽冷忽热,致病微生物大量増殖,畜禽更易患肠道疾病。ー些地区曾发生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广泛流行。其特点是,大群中有10% 20%的鸡只发病,严重的鸡只消化不良、生长停滞、饲料报酬下降。并且本病经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或继发,而一般的药物和常规剂量难以产生疗效。给广大养鸡场(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本病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 且极易被后者所掩盖。最終的确诊常依赖于实验室诊断。该病确诊后的一般治疗原则是以治疗坏死性肠炎为主,兼治小肠球虫病为辅。进而依据药敏试验的結果,投喂高敏药物,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其实,在肉鸡、种鸡、蛋鸡、猪、鸭、鹅、牛等的养殖过程中,因为季节原因所导致的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为主的肠炎非常普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它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扶正祛邪,达到能抑制细菌在肠道的増殖,并杀死其肠道细菌,減少细菌对胃肠黏膜损害双重功效保健入手防治畜禽肠道疾病。发明人以祖传秘方和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依据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成原则配伍而成。以丁香、八角茴香、九里香、九香虫、旱莲花为君药,以刀豆、三白草、三棱、干姜、干漆、大腹皮为臣药,佐以山麦冬、山奈、山楂叶、火麻仁、玉竹,使药以灯芯草、花椒、谷芽、沙棘、诃子和麝香,通过科学配伍和制备エ艺制得本发明的中药制齐U,对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均有较强杀伤和抑制作用。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15-25份、八角茴香15-25份、九里香15-25份、九香虫15-25份、旱莲花15-25份、刀豆12-22份、三白草12-22份、三棱12-22份、干姜12-22份、干漆12-22份、大腹皮12-22份、山麦冬10-20份、山奈10-20份、山楂叶10-20份、火麻仁10-20份、玉竹10-20份、灯芯草1-10份、花椒1-10份、谷芽1-10份、沙棘1-10份、诃子1-10份、麝香1-10份;
制备方法如下
⑴按照配方比例将所述各原料药去杂质,将九香虫焙干粉碎得100-120目筛的细粉备
用;
⑵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药原料浸入二倍量水中浸泡40-60分钟一煎煮1-2小时,滤液后,药渣加一倍量水煎15分钟,滤液弃渣,将两次滤液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稠膏;
⑶按配方比例将麝香加1-2倍水蒸馏,提取麝香挥发油备用;⑷将备用的细粉与浓缩稠膏混合烘干粉碎后加入备用麝香挥发油,混匀,密封一高温—杀菌一消毒72小时后分装胶囊。用法用量2次/天,2粒/次,200mg/粒,用水灌服。—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16-24份、八角茴香16-24份、九里香16-24份、九香虫16-24份、旱莲花16-24份、刀豆13-21份、三白草13-21份、三棱13-21份、干姜13-21份、干漆13-21份、大腹皮13-21份、山麦冬11-19份、山奈11-19份、山楂叶11-19份、火麻仁11-19份、玉竹11-19份、灯芯草2-8份、花椒2-8份、谷芽2-8份、沙棘2-8份、诃子2_8份、麝香2_8份。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22份、八角茴香22份、九里香22份、九香虫22份、旱莲花22份、刀豆18份、三白·草18份、三棱18份、干姜18份、干漆18份、大腹皮18份、山麦冬15份、山奈15份、山楂叶15份、火麻仁15份、玉竹15份、灯芯草5份、花椒5份、谷芽5份、沙棘5份、诃子5份、磨香5份。本发明涉及中药药理及药性如下
丁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湾,心腹冷痛,肾虚阳痿。八角茴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九里香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九香虫
性味归经性咸、辛、温;归胃、肝、大肠经。功效理气止痛、温中助阳,败毒抗癌,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旱莲花
性味《广西中草药》辛,凉,无毒。功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抗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旱莲花还有非特异性的刺激作用,能使网状内皮系统之活动增加;从而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及痊愈过程;临床上可用于ー般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及尿路感染。刀豆
别名挟剑豆、大戈豆、龙爪豆、葛豆、白凤豆、“卡玛消夏”(藏名)。性味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三白草性味归经甘、寒、辛;归肺、膀胱经;
主治热淋;血淋;水肿;脚气;黄疸;痢疾;带下;痈肿疮毒;湿疹;蛇咬伤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疗毒。①《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②《本草拾遺》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热痰,亦主疟及小儿痞满。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及妇人调经多用之。④《岭南采药录》:治淋浊,利小便,消热毒。⑤《广西中药志》治妇女白带及痧气。⑥《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⑦《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蛇咬伤。ニ棱
别名芩根(《抱朴子》)、京三棱(《开宝本草》)、红蒲根(《本草图经》)、光三棱(《药材资料汇编》)、黑三棱(《救荒本草》)、芩草(《字林》)、三棱草(《千金翼方》)
性味味苦,性平。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临床应用适用于多种肿瘤,如卵巣癌、宫颈癌、肝癌等。常与香附、莪术、紫草根、木馒头等配伍治疗气血结积、瘀血瘀滞的卵巣癌、宫颈癌等。常用白花蛇舌草、大腹皮、茯苓、莪术等配伍治疗气滞血瘀、热毒蕴结的肝癌。此外该品还适用于血瘀气滞、腹部结块、肝脾肿大、经闭腹痛、食积胀痛等。
干姜
性味归经味辛、微温、无毒;入肺、心、胃、脾四经。功效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痈疮。干漆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瘀血,消积,杀虫。用于妇女闭经,瘀血症瘕,虫积腹痛。大腹皮
性味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山麦冬
别名大麦冬,土麦冬,鱼子兰,麦门冬;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ロ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山奈
又名,三奈子(《海上方》),三赖(《品汇精要》),三柰、山辣(《纲目》),三籟(《南越笔记》),沙姜(《岭南采药录》);
性味归经温;辛;归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山楂叶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疗效。主漆疮,溃疡不敛,高血压病。火麻仁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润燥杀虫,
临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玉竹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ロ渴,内热消渴。灯心草
性味归经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
功效主治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疮;创伤。花椒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功效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能。生花椒有小毒,辛温之性甚强,外用杀虫止痒作用佳。用于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药理抑菌试验花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的水浸剂对星形奴卡氏菌亦有抑制作用。据动物试验,少量持续服可促进有关新陈代谢的腺体发育,多量则可促进有关生殖的腺体发育。这就证明了古人"温阳补肾"的认识。谷芽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功效主治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用于食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沙棘
别名达尔、沙枣、醋柳果、大尔卜兴、醋柳、酸刺子、酸柳柳、其察日嘎纳、酸刺、黑刺、黄酸刺、酸刺刺。性味味酸;涩;性温
功效主治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主咳嗽痰多;肺脓肿;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胃痛;肠炎;闭经;跌打瘀肿。诃子
性味归经味苦;酸;涩;性平。功效敛肺;潘肠;下气;利咽。主治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配方
丁香15g、八角茴香15g、九里香15g、九香虫15g、旱莲花15g、刀豆12g、三白草12g、三棱12g、干姜12g、干漆12g、大腹皮12g、山麦冬10g、山奈10g、山楂叶10g、火麻仁10g、玉竹10g、灯芯草lg、花椒lg、谷芽lg、沙棘lg、诃子lg、麝香Ig ;
制备方法如下
⑴按照配方比例将所述各原料药去杂质,将九香虫焙干粉碎得100-120目筛的细粉备 用;
⑵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药原料浸入二倍量水中浸泡40-60分钟一煎煮1-2小时,滤液后,药渣加一倍量水煎15分钟,滤液弃渣,将两次滤液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稠膏;
⑶按配方比例将麝香加1-2倍水蒸馏,提取麝香挥发油备用;
⑷将备用的细粉与浓缩稠膏混合烘干粉碎后加入备用麝香挥发油,混匀,密封一高温—杀菌一消毒72小时后分装胶囊。用法用量2次/天,2粒/次,200mg/粒,用水灌服。实施例2,配方
丁香16g、八角茴香16g、九里香16g、九香虫16g、旱莲花16g、刀豆13g、三白草13g、三棱I3g、干姜I3g、干漆I3g、大腹皮I3g、山麦冬Hg、山奈Hg、山楂叶Hg、火麻仁Hg、玉竹Hg、灯芯草2g、花椒2g、谷芽2g、沙棘2g、诃子2g、麝香2g。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3,配方
丁香22g、八角茴香22g、九里香22g、九香虫22g、旱莲花22g、刀豆18g、三白草18g、三棱18g、干姜18g、干漆18g、大腹皮18g、山麦冬15g、山奈15g、山楂叶15g、火麻仁15g、玉竹15g、灯芯草5g、花椒5g、谷芽5g、沙棘5g、诃子5g、麝香5g。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4,配方
丁香24g、八角茴香24g、九里香24g、九香虫24g、旱莲花24g、刀豆21g、三白草21g、三棱21g、干姜21g、干漆21g、大腹皮21g、山麦冬19g、山奈19g、山楂叶19g、火麻仁19g、玉竹19g、灯芯草8g、花椒8g、谷芽8g、沙棘8g、诃子8g、麝香8g。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5,配方
丁香25g、八角茴香25g、九里香25g、九香虫25g、旱莲花25g、刀豆22g、三白草22g、三棱22g、干姜22g、干漆22g、大腹皮22g、山麦冬20g、山奈20g、山楂叶20g、火麻仁20g、玉竹20g、灯芯草10g、花椒10g、谷芽10g、沙棘10g、诃子10g、麝香IOg ;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本发明中药制剂它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扶正祛邪,达到能抑制细菌在肠道的増殖,并杀死其肠道细菌,減少细菌对胃肠黏膜损害双重功效保健入手防治畜禽肠道疾病。发明人以祖传秘方和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依据中药方剂君、臣、佐、使通过科学配伍和制备エ艺制得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均有较强杀伤和抑制作用。本发明制剂试验
抗炎试验选100-200g重大白鼠20只,分四组(雌雄即可),三组试验,一组对照。剂量分别是100mg/200mg/300mg灌服,于药后半小时,给大白鼠左右足掌裸关节皮下注射鸡蛋清O. 1ml,注射后O. 5-5小时内测量关节肿胀的周围大小。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注射蛋清作对照。I小时后给药组平均肿胀4. 0mm,对照平均肿胀6. 2mm,差异显著(P〈0.01)。给药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 05),说明本发明制剂对大白鼠蛋清样急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临床验证
凡通过确诊的自然病例,或经其它治疗在三日内无效者均为本发明中药制剂临床疗效观察的对象,以各类畜、禽的肠胃病、肠炎、痢疾、拉稀为主。拟定的病例表,在给药前后首先对病例进行观察与检查进行记录,然后每日给药二次,连续三日,三日为ー个疗程在停药ー天进行观察与检查。临床验证统计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15-25份、八角茴香15-25份、九里香15-25份、九香虫15-25份、旱莲花15-25份、刀豆12-22份、三白草12-22份、三棱12-22份、干姜12-22份、干漆12-22份、大腹皮12-22份、山麦冬10-20份、山奈10-20份、山楂叶10-20份、火麻仁10-20份、玉竹10-20份、灯芯草1-10份、花椒1-10份、谷芽1-10份、沙棘1-10份、诃子1-10份、麝香1-10份; 制备方法如下 ⑴按照配方比例将所述各原料药去杂质,将九香虫焙干粉碎得100-120目筛的细粉备用; ⑵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药原料浸入二倍量水中浸泡40-60分钟一煎煮1-2小时,滤液后,药渣加一倍量水煎15分钟,滤液弃渣,将两次滤液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稠膏; ⑶按配方比例将麝香加1-2倍水蒸馏,提取麝香挥发油备用; ⑷将备用的细粉与浓缩稠膏混合烘干粉碎后加入备用麝香挥发油,混匀,密封一高温—杀菌一消毒72小时后分装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16-24份、八角茴香16-24份、九里香16-24份、九香虫16-24份、旱莲花16-24份、刀豆13-21份、三白草13-21份、三棱13-21份、干姜13-21份、干漆13-21份、大腹皮13-21份、山麦冬11-19份、山奈11-19份、山楂叶11-19份、火麻仁11-19份、玉竹11-19份、灯芯草2-8份、花椒2-8份、谷芽2-8份、沙棘2-8份、诃子2_8份、麝香2_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丁香22份、八角茴香22份、九里香22份、九香虫22份、旱莲花22份、刀豆18份、三白草18份、三棱18份、干姜18份、干漆18份、大腹皮18份、山麦冬15份、山奈15份、山楂叶15份、火麻仁15份、玉竹15份、灯芯草5份、花椒5份、谷芽5份、沙棘5份、诃子5份、磨香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药制剂,它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扶正祛邪,达到能抑制细菌在肠道的增殖,并杀死其肠道细菌,减少细菌对胃肠黏膜损害双重功效保健入手防治畜禽肠道疾病。发明人以祖传秘方和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依据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成原则配伍而成。以丁香、八角茴香、九里香、九香虫、旱莲花为君药,以刀豆、三白草、三棱、干姜、干漆、大腹皮为臣药,佐以山麦冬、山奈、山楂叶、火麻仁、玉竹,使药以灯芯草、花椒、谷芽、沙棘、诃子和麝香,通过科学配伍和制备工艺制得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畜禽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均有较强杀伤和抑制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671174SQ2012101633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李鑫, 黄河 申请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