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354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倾向。以往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常用单一的西医疗法,西医采取抗溃疡与抗幽门螺杆菌药同用,或在溃疡愈合后采用小剂量H2受体拮抗剂维持治疗来降低复发率,但长期服用难免副作用,但效果不甚理想,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山马兰、变叶榕、小衫藻、番泻叶、元胡、油渣果、黄苗、灰树花、虎尾轮、陈皮、八月札、蒲公英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山马兰40-70份、变叶榕30-50份、小衫藻30-50份、番泻叶30-50份、元胡20-40份、油渣果20-40份、黄芪20-40份、灰树花10-30份、虎尾轮10-30份、陈皮10-30份、八月札10-30份、蒲公英10-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山马兰60份、变叶榕40份、小衫藻40份、番泻叶40份、元胡30份、油渣果30份、黄芪30份、灰树花20份、虎尾轮20份、陈皮20份、八月札20份、蒲公英15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山马兰苦、寒。清热解毒,止血。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疮疖肿毒,乳腺炎,外伤出血等症。变叶榕微苦、辛、微温。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催乳。用于风湿痹痛,胃痛,市肿,跌打损伤,乳汁不下,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小衫藻甘、咸、寒。归胃、大肠经。清热、和胃、通便。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等。番泻叶苦、寒凉。归大肠经。泻热通便,消积导滞,止血。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积滞腹胀,水肿臌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元胡辛、苦、温。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油渣果甘、凉。归胃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疮疖肿痛,湿疹等。黄芪甘、温,归肺、脾经。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用于脾虚泄泻,等一切气虚血亏之证。
灰树花甘、平。益气健脾、补虚扶正。用于脾虚气弱,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饮食减少、食后腹胀;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后有上述症状者。虎尾轮甘、微苦、平。归心、肺、肝经。清肺止咳,散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肺痈,积聚,乳吹,脱肛,子宫脱垂,吐血,尿血,外伤出血等。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八月札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等。蒲公英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疔疮、热淋涩痛。十二指肠溃疡多属中医“胃脘痛”范畴。临床以虚证或虚实夹杂多见。病因多为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或夹湿、夹热,或久病致瘀,故疏肝健脾、理气止痛、祛瘀化湿、清热等法乃本病治疗之法。本发明中山马兰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的作用,为君药,变叶榕、小衫藻、番泻叶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和胃通便,为臣药,元胡、虎尾轮散瘀止血,油渣果、蒲公英清热止血,黄芪、灰树花益气健脾,陈皮、八月札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健脾益气之功效,达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目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9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十二指肠溃疡12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I、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年龄18-65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8年,平均年龄45岁。2、诊断标准2. I诊断依据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I)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慢性上腹部疼痛;(2)上腹部有局限性深在压痛;(3)X线钡餐造影见溃疡龛影;(4)内窥镜镜检可见到活动期溃疡。2. 2排除标准(I)复合性溃疡者;(2)有严重并发症者,如穿孔手术后、大出血;(3)伴有其它疾病而影响疗效观察者;(4)孕妇,或不能坚持治疗者;(5)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者。3、治疗方法3. I处方山马兰60g、变叶格40g、小衫藻40g、番湾叶40g、元胡30g、油洛果30g、黄芪30g、灰树花20g、虎尾轮20g、陈皮20g、八月札20g、蒲公英15g。3. 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15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 I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充血,但无明显水肿;显效主症与次症均有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有效主症与次症均有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50%以上;
无效主症与次症均无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不及50%。4. 2结果:120例患者中,痊愈68例(56. 7 % ),好转46例(38. 3 % ),无效6例(5% ),总有效率为95%。典型病例I、孙某,女,45岁。3年来胃脘痛反复发作,灼热疼痛,吞酸,饥饿时加重,得食缓解,大便燥热难解,虽屡经西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不久又复发。近2天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自觉胃脘舒适,食欲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消失,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2、刘某,男,38岁。胃脘疼痛2年余,加重伴黑便3天。患者两年来反复发作胃脘疼痛,饥饿时及夜间痛甚,近3天来疼痛加重,并出现大便黑亮,倦怠乏力,纳食尚可,小便正常,舌淡白,苔薄白,脉细涩。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 随访无复发。3、刘某,男,51岁。胃脘隐痛半年,既往自己间断购胃痛药服用,时疼时止,近来疼痛频繁,且于饥饿时疼痛明显,进餐后可缓解,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感,时有恶心、呕吐。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胃脘疼痛、反酸减轻,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消失,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山马兰40g、变叶榕30g、小衫藻30g、番泻叶30g、元胡20g、油渣果20g、黄芪20g、灰树花10g、虎尾轮10g、陈皮10g、八月札10g、蒲公英IO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山马兰60g、变叶榕40g、小衫藻40g、番泻叶40g、元胡30g、油渣果30g、黄芪30g、灰树花20g、虎尾轮20g、陈皮20g、八月札20g、蒲公英15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山马兰70g、变叶榕50g、小衫藻50g、番泻叶50g、元胡40g、油渣果40g、黄芪40g、灰树花30g、虎尾轮30g、陈皮30g、八月札30g、蒲公英20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山马兰40-70份、变叶榕30-50份、小衫藻30-50份、番泻叶30-50份、元胡20-40份、油渣果20-40份、黄芪20-40份、灰树花10-30份、虎尾轮10-30份、陈皮10-30份、八月札10-30份、蒲公英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山马兰60份、变叶榕40份、小衫藻40份、番泻叶40份、元胡30份、油渣果30份、黄芪30份、灰树花20份、虎尾轮20份、陈皮20份、八月札20份、蒲公英15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山马兰、变叶榕、小衫藻、番泻叶、元胡、油渣果、黄芪、灰树花、虎尾轮、陈皮、八月札、蒲公英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文档编号A61P1/04GK102824445SQ20121035017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周洪美, 刘爱玲, 赵存新 申请人:周洪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