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前列腺癌作用的蜈蚣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6464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抗前列腺癌作用的蜈蚣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富含黄酮的蜈蚣草中提取的具有抗癌作用的黄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上世纪的维生素P的发现到现在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不断被人们发现,特别在抗癌、抗肿瘤方面的引人关注。调查表明,服用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碧萝芷能有效抑制衰老、增强机体功能,如血管健康、皮肤护理、认知能力、糖尿病健康、炎症、运动营养、哮喘、缓解过敏症状和精神疾病,等方面的保健作用。此外今年来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癌、抗肿瘤有显著效果。 蜈蚣草属于蕨类植物,生长于常溪边林下的石缝中,资源丰富。且黄酮含量高达7%以上,且市场上关于黄酮类药物和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料的保健品因此从蜈蚣草中提取具有抗癌效果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从富含黄酮的蜈蚣草中提取具有抗癌作用的黄酮及其制备方法,这种黄酮可用于或直接用作药品和药品主料以及保健品。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从蜈蚣草中,经95%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的提取液,在真空浓缩后,将浓缩液低温干燥值得黄酮粉末。本发明制备黄酮的技术方案为以蜈蚣草为原料,将其粉碎后备用,取一定量的蜈蚣草粉末用乙醇提取,分离出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浸膏,在浸膏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分层,将乙酸乙酯层萃取液减压干燥浓缩,在40°C真空干燥得乙酸乙酯粉末。上述制备方法中,提取黄酮时,乙醇的浓度为95%,乙醇与蜈蚣草粉末的料液比按ν/W(容量/重量)为25 1,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分别萃取三次,萃取比(被萃取液萃取溶剂)1 3为。本发明中的蜈蚣草采摘于广州大学城中心湖附近,其总黄酮含量为7. 9%本发明的提取和干燥过程在40°C以下的条件下进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功能活性作用在于1、通过本发明的黄酮粉末对前列腺PC-3癌细胞的体外凋亡实验,结果表明,该黄酮粉末对前列腺PC-3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剂量为20μ g/ml、50l·! g/ml、100l·! g/ml,抑制率分别为O、3.8^^47.5 ^ 2、本发明的黄酮粉末通过荧光分析,表明对转录因子NF-κ B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黄铜粉末的剂量为100 μ g/ml时,荧光素酶的荧光强度仅为对照组的40%。3、本发明还具有药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设备简便,产品提取率高,溶剂可回收的优点,在药用以及功能食品开发前景良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取蜈蚣草粉末100克用95%的乙醇2500毫升提取3次,每次提取120分钟,减压浓缩提取液至浸膏,加入40毫升蒸馏水充分溶解浸膏,抽滤除去不溶杂质倒入分液漏斗先 加入120毫升石油醚萃取三次,收集水层为35ml,再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105ml,反复萃取3次,将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后在40°C下干燥即制得黄酮粉末。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黄酮,其特征在于从富含黄酮的蜈蚣草中,用乙醇提取分离出提取液,浓缩后经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再经真空干燥后,将浓缩液经纯化处理分离出黄酮,再经低温干燥制得蜈蚣草黄酮粉末。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蜈蚣草,其特征在于其采摘于广州大学城中心湖附近,是一种蕨类植物,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蜈蚣草的总黄酮含量为7.9%。
3.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蜈蚣草为原料,将采摘后的蜈蚣草烘干并将其粉碎后备用,取一定量的蜈蚣草粉末用乙醇提取,分离出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浸膏,在浸膏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先用石油醚萃取三次除去色素等极性较小的杂质,对水层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收集乙酸乙酯层萃取液减压干燥浓缩,在40°C真空干燥干燥得乙酸乙酯粉末。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黄酮时,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乙醇与蜈蚣草粉末的料液比按V/W(容量/重量)为25 1,被萃取液和萃取溶剂的体积比均为 I : 3。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蜈蚣草采摘于广州大学城中心湖附近,其总黄酮含量为7.9%。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和真空干燥过程在40°C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蜈蚣草中提取具有体外抗前列腺癌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从蜈蚣草中,用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后先用石油醚萃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经纯化处理分离出黄酮,在经低温真空干燥得蜈蚣草黄酮粉末。对该黄酮粉末进行体外前列腺PC-3癌细胞的凋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前该黄酮对列腺癌PC-3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通过荧光分析表明该黄酮对转录因子NF-κB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发明还具有资源丰富、设备简便,产品提取率高,溶剂可回收的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药用及功能食品开发前景良好。
文档编号A61K36/11GK102836184SQ20121035342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丁利君, 黄聪华, 熊俊娟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