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165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将患者体内积液引流出来的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装置也称负压吸引装置,目前常见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和可重复利用的负压吸引装置。其中,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存在负压不稳定,压力不可调及容易造成吸引物逆流等问题;可重复利用的负压吸引装置普遍采用手动压力调节装置,通过该手动压力调节装置不能达到根据引流瓶中的压力变化自动调节瓶内压力的目的,缺乏智能特性。无论是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还是可重复利用的负压吸引装置都需要在更换引流瓶或者在清除引流瓶中液体的时候切断负压源,使得引流工作不能持续进行,导 致对患者体内积液引流的中断,可能影响治疗效果。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需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使负压引流装置能够在清除引流瓶中液体的时候不影响对患者的引流,即使负压引流得以持续进行,并且使负压引流装置能够做到自动调控引流瓶中的气压值,使引流保持在设定的负压下进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该负压引流装置能够在清除引流瓶中液体的时候不影响对患者的引流,即使负压引流得以持续进行,并且能够做到自动调控引流瓶中的气压值,使引流保持在设定的负压下进行。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瓶、设置于第一引流瓶下面并与其下面相连通的第二引流瓶、引流管和负压导管,所述引流管和负压导管与第一引流瓶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瓶与第二引流瓶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瓶与第二引流瓶的连接部设置有阀门I。进一步,还包括封盖,所述引流管和负压导管设置在封盖上,所述封盖与第一引流瓶上端的敞口部位密封盖配。进一步,还包括气压自动调控装置,所述气压自动调控装置包括传感器仪表、电磁阀和微处理器,所述电磁阀设置在负压导管上,所述负压导管通过电磁阀与第一引流瓶的瓶腔相连通;所述传感器仪表设置在封盖或负压导管上,传感器仪表的气压探测端与第一引流瓶的瓶腔相连通;所述微处理器同时与传感器仪表和电磁阀通过线路连接用以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进一步,所述封盖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报警器和微处理器通过线路连接。进一步,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封盖上并与第一引流瓶的瓶腔相连通,第二接口与负压导管相连通,第三接口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设置有用于设定负压值的按键。进一步,所述第一引流瓶与第二引流瓶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阀门II。进一步,还包括可移动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与封盖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弓I流瓶和第二弓I流瓶通过封盖吊设在支架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瓶、设置于第一引流瓶下面并与其下面相连通的第二引流瓶、引流管和负压导管,所述引流管和负压导管与第一引流瓶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瓶与第二引流瓶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瓶与第二引流瓶的连接部设置有阀门I。通过设置上下相互连通的第一引流瓶和第二引流瓶及在第一 引流瓶和第二引流瓶之间设置阀门I,使得在清除第二引流瓶中的积液时无需关闭负压源,只需将阀门I关闭然后将第二引流瓶从第一引流瓶的底部卸下来即可,从而达到不间断引流的目的。进一步,本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上还设置有气压自动调控装置,所述气压自动调控装置包括传感器仪表、电磁阀和微处理器,所述电磁阀设置在负压导管上,所述负压导管通过电磁阀与第一引流瓶的瓶腔相连通;所述传感器仪表设置在封盖或负压导管上,传感器仪表的气压探测端与第一引流瓶的瓶腔相连通;所述微处理器同时与传感器仪表和电磁阀通过线路连接用以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设置如上所述的气压自动调控装置可以实现自动的恒压控制,从而避免负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出现。另外,本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报警器,设置液位传感器和报警器使得本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具有自动报警功能,从而避免因引流瓶中的积液过多而影响引流的情况出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瓶16、设置于第一引流瓶16下面的第二引流瓶19、封盖11、引流管I和负压导管9,所述封盖11与第一引流瓶16上端的敞口部位密封盖配。所述第一引流瓶16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 17,所述第一引流瓶16通过排液口 17与第二引流瓶19相连通。所述引流管I和负压导管9设置在封盖11上并与第一引流瓶16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的连接部设置有阀门118。所述引流管I将第一引流瓶16的瓶腔与需要引流的部位相连通,所述负压导管9将第一引流瓶16的瓶腔与外界的负压源相连通。工作时,所述阀门118处于常开状态,打开负压源,此时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内部形成负压并开始引流,引流出来的液体通过排液口 17进入到第二引流瓶19中,当第二引流瓶19中的液体快满时,关闭阀门I 18,然后将第二引流瓶19从第一引流瓶16上卸下,此时由于第一引流瓶16仍处于密封状态,所以卸下第二引流瓶19并不会改变第一引流瓶16中的负压,进而避免因清除引流瓶中的积液而使得引流中断的情况发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气压自动调控装置,所述气压自动调控装置包括传感器仪表3、电磁阀12和微处理器6,所述电磁阀12设置在负压导管9上,所述负压导管9通过电磁阀12与第一引流瓶16的瓶腔相连通;所述传感器仪表3设置在封盖11或负压导管9上,传感器仪表3的气压探测端与第一引流瓶16的瓶腔相连通;所述微处理器6同时与传感器仪表3和电磁阀12通过线路4连接用以自动控制电磁阀12的开闭,所述微处理器6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设置有用于设定负压值的按键5。设置气压自动调控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恒压控制,进而避免负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出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盖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3和报警器14,所述液位传感器13分别与报警器14和微处理器6通过线路4连接。当第一引流瓶16中的液位达到液位传感器13所设定的高度时,所述液位传感器13将发送电信号至报警器 14和微处理器6,所述报警器14将发出声光警报,所述微处理器6接受到来自液位传感器13的电信号后将控制电磁阀12切断负压导管9与第一引流瓶16的连通,并通过电磁阀12向第一引流瓶16中放入空气使引流瓶内的负压降低,从而避免因引流瓶内的积液过高而阻塞电磁阀12。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12优选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上设置有第一接口 15、第二接口 8和第三接口 7,所述第一接口 15设置在封盖11上并与第一引流瓶16的瓶腔相连通,第二接口 8与负压导管9相连通,第三接口 7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工作时,所述传感器仪表3用于测量第一引流瓶16瓶腔内的负压值,并将该负压值转变为数字信号或模拟型号通过线路4传送至微处理器6中,微处理器6通过内部程序比对该负压值与所设定的负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微处理器6判断出第一引流瓶16瓶腔内的负压低于设定值时,将发出控制信号至电磁阀12中,使得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第三接口 7关闭,第二接口 8与第一接口 15相连通;当微处理器6判断出第一引流瓶16瓶腔内的负压高于设定值时,将发出控制信号至电磁阀12中,使得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第二接口 8关闭,第三接口 7与外界空气相连通。采用两位三通电磁阀具有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引流瓶19的瓶口与排液口 17通过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I上设置有阀门II 2。所述阀门II2优选限流阀,设置限流阀可以方便随时手动控制引流管中液体的流速,而且当停电或突然撤销负压时,可通过关闭阀门II 2以避免发生液体回流事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可移动的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底部设置有轮子20以便于支架10的移动,所述支架10的上部与封盖1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通过封盖11吊设在支架10上,将所述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吊设在支架10上用以方便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的装卸。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
权利要求
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引流瓶(16)、设置于第一引流瓶(16)下面并与其下面相连通的第二引流瓶(19)、引流管(I)和负压导管(9),所述引流管(I)和负压导管(9)与第一引流瓶(16)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的连接部设置有阀门1(1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11),所述引流管(I)和负压导管(9)设置在封盖(11)上,所述封盖(11)与第一引流瓶(16)上端的敞口部位密封盖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压自动调控装置,所述气压自动调控装置包括传感器仪表(3)、电磁阀(12)和微处理器¢),所述电磁阀(12)设置在负压导管(9)上,所述负压导管(9)通过电磁阀与第一引流瓶的(16)瓶腔相连通;所述传感器仪表(3)设置在封盖(11)或负压导管(9)上,传感器仪表(3)的气压探测端与第一引流瓶(16)的瓶腔相连通;所述微处理器(6)同时与传感器仪表(3)和电磁阀(12)通过线路(4)连接用以自动控制电磁阀(12)的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1)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3)和报警器(14),所述液位传感器(13)分别与报警器(14)和微处理器(6)通过线路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12)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上设置有第一接口(15)、第二接口(8)和第三接口(7),所述第一接口(15)设置在封盖(11)上并与第一引流瓶(16)的瓶腔相连通,第二接口(8)与负压导管(9)相连通,第三接口(7)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6)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设置有用于设定负压值的按键(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瓶(16)与第二引流瓶(19)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I)上设置有阀门1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的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上部与封盖(1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瓶(16)和第二引流瓶(19)通过封盖(11)吊设在支架(10)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内的发明,本发明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瓶、设置于第一引流瓶下面并与其下面相连通的第二引流瓶、引流管和负压导管,所述引流管和负压导管与第一引流瓶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瓶与第二引流瓶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瓶与第二引流瓶的连接部设置有阀门I。所述引流管将第一引流瓶的瓶腔与需要引流的部位相连通,所述负压导管将第一引流瓶的瓶腔与负压源相连通。该负压引流装置能够在清除引流瓶中液体时不中断对患者的引流,并且能够做到自动调控引流瓶中的气压值,使引流保持在设定的负压下进行。
文档编号A61M1/00GK102895707SQ2012103659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齐晓伟, 张帆, 姜军, 杨新华, 范林军, 张毅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