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23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属于药物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治疗病毒、细菌或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多采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具有清瘟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清除人体吸收的农药及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并能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止痛,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以下病症有效非典型肺炎、腮腺炎、禽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及脓胸、胸膜炎、病毒性心肌炎、血栓性脉管炎、丹毒、疮疖、单纯性疱疹、硬结、肿瘤初起、跌打损伤感染不收口、子宫各类炎症、乳腺炎、咽喉炎、胆囊炎、胃炎、牙周炎、肠痈、鼻炎、急性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各关节热痛肿胀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例组份的原料药的几种搭配制成金银花150-250克、连翘100-200克、蒲公英150-250克、黄连50-150克、黄芩50-150克、地丁 50-150克、红藤50-150克、金荞麦50-150克、鱼腥草50-150克、山慈姑50-150克的一味或几味与白蛇舌草100-200克、蚤休50-150克、全虫50-150克、蜈蚣20-80克、人工牛黄100-200克、水牛角50-150克、山羊角50-150克、蟾皮50-150克、皂针50-150克、土茯苓50-150克、青黛50-150克的一味或几味与当归50-150克、生地50-150克、薄荷50-150克、酒大黄50-150克、丹皮50-150克、地龙50-150克、冰片5_30克、桅子50-150克、大青根150-250克的一味或几味与乳香50-150克、没药50-150克、甘草50-150克、赤芍50-150克、穿心莲50-150克、血力花50-150克、半枝莲50-150克、丹皮50-150克的一味或几味。所述的中药复方最优组合比例包括I、金银花150-250克、连翘100-200克、蒲公英150-250克、黄连50-150克、黄芩50-150克、桅子50-150克、丹皮50-150克、白蛇舌草100-150克、当归50-150克、生地50-150克、蚤休50-150克、全虫50-150克、蜈蚣20-80克、乳香50-150克、蟾皮50-150克、人工牛黄100-150克、红藤50-150克、地丁 50-150克、薄荷50-150克、酒大黄20-80克、水牛角50-150克、大青根150-250克、冰片5-30克、赤芍50-150克。所述的中药复方可以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使用的剂型,例如口服药制剂、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泡腾片剂等。所述的中药复方在2009-2011年共治愈了 2500多例患者。病例举例如下病例一王**,女,46岁,安徽萧县人,治愈前子宫内膜炎、白带多、痛I年;病例二 焦**,女,68岁,安徽萧县人,治愈前慢性结肠炎2年,腹痛、腹泻;
病例三徐**,男,65岁,安徽萧县人,治愈前胆囊炎、胃炎I年;病例四徐**,女,38岁,安徽萧县人,治愈前附件炎、子宫内膜炎2年;病例五刘**,男,57岁,安徽萧县人,治愈前全身脓疱状皮疹2年多,多方治疗不愈;病例六徐**,女,46岁,安徽萧县人,治愈前慢支,支气管炎,咳喘发热多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中药组合的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金银花200克、连翘150克、蒲公英200克、黄连100克、黄芩100克、桅子75克、 丹皮100克、白蛇舌草120克、当归100克、生地100克、蚤休100克、全虫75克、蜈蚣30克、乳香80克、蟾皮75克、人工牛黄100克、红藤100克、地丁 100克、薄荷75克、酒大黄50克、水牛角75克、大青根120克、冰片10克、赤芍100克。2、金银花180克、连翘100克、蒲公英150克、黄连150克、黄芩100克、山慈姑100克、金荞麦100克、桅子100克、白蛇舌草120克、鱼腥草100克、皂针75克、当归100克、生地100克、蚤休100克、全虫70克、蜈蚣30克、乳香75克、人工牛黄100克、甘草80克、红藤100克、地丁 100克、水牛角70克、山羊角75克、丹参120克。3、地龙150克、酒大黄80克、大青根110克、穿心莲100克、青黛100克、黄芩100克、蟾皮80克、连翘100克、蒲公英200克、地丁 100克、血力花100克、没药100克、红藤100克、土茯苓100克、蚤休100克、半枝莲80克、人工牛黄150克、赤芍100克、鱼腥草100克、蜈蚣30克、全虫70克、丹皮100克、当归100克、山羊角80克。4、金银花200克、连翘150克、紫草100克、绿豆150克、桅子80克、生地100克、黄芩100克、乳香80克、地丁 100克、大青根100克、酒大黄80克、薄荷80克、丹皮80克、白蛇舌草120克、蒲公英200克、黄连80克、红藤100克、蚤休100克、人工牛黄130克、水牛角75克、山羊角75克、全虫85克、蜈蚣35克、冰片10克。5、丹皮100克、金银花200克、生地100克、蒲公英200克、甘草80克、桅子80克、黄芩100克、丹参100克、连翘100克、蚤休100克、没药80克、红藤100克、鱼腥草100克、蟾皮80克、皂针80克、黄连100克、山慈姑100克、白蛇舌草100克、金荞麦150克、薄荷80克、冰片10克、地丁 100克、全虫80克、甘草80克。6、金银花200克、连翘150克、生地100克、当归100克、乳香80克、丹皮80克、桅子80克、黄芩100克、薄荷100克、蚤休100克、蜈蚣30克、蟾皮80克、蒲公英150克、地丁130克、红藤100克、黄连100克、酒大黄80克、地龙100克、金荞麦100克、赤芍100克、全虫80克、甘草80克、大青根100克、土茯苓80克。7、鱼腥草100克、金银花200克、没药80克、蚤休100克、全虫80克、蒲公英200克、地丁 100克、黄芩100克、桅子80克、丹参80克、黄连100克、甘草80克、连翘150克、生地100克、当归100克、乳香80克、白蛇舌草150克、薄荷80克、冰片10克、水牛角80克、人工牛黄100克、蟾皮80克、生地100克、酒大黄80克。8、山慈姑80克、金银花200克、红藤100克、当归100克、黄芩100克、黄连80克、半枝莲100克、生地100克、人工牛黄100克、金荞麦100克、蚤休120克、蒲公英200克、甘草80克、蒲合80克、白蛇舌草150克、乳香80克、冰片10克、土茯苓100克、 山羊角80克、地丁 100克、地龙100克、全虫80克、丹皮80克、桅子80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金银花150-250克、连翘100-200克、蒲公英150-250克、黄连50-150克、黄芩50-150克、地丁 50-150克、红藤50-150克、金荞麦50-150克、鱼腥草50-150克、山慈姑50-150克的一味或几味与白蛇舌草100-200克、蚤休50-150克、全虫50-150克、蜈蚣20-80克、人工牛黄100-200克、水牛角50-150克、山羊角50-150克、蟾皮50-150克、皂针50-150克、土茯苓50-150克、青黛50-150克的一味或几味与当归50-150克、生地50-150克、薄荷50-150克、酒大黄50-150克、丹皮50-150克、地龙50-150克、冰片5_30克、桅子50-150克、大青根150-250克的一味或几味与乳香50-150克、没药50-150克、甘草50-150克、赤芍50-150克、穿心莲50-150克、血力花50-150克、半枝莲50-150克、丹皮50-150克的一味或几种的组合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的中药复方,其中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金银花150-250克、连翘100-200克、蒲公英150-250克、黄连50-150克、黄芩50-150克、桅子50-150克、丹皮50-150克、白蛇舌草100-200克、当归50-150克、生地50-150克、蚤休50-150克、全虫50-150克、蜈蚣20-80克、乳香50-150克、蟾皮50-150克、人工牛黄100-200克、红藤50-150克、地丁 50-150克、薄荷50-150克、酒大黄50-150克、水牛角50-150克、大青根150-250克、冰片5_30克、赤芍50-150的组合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的中药复方,其中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金银花150-250克、连翘100-150克、蒲公英150-250克、黄连50-150克、黄芩50-150克、山慈姑50-150克、金荞麦50-150克、桅子50-150克、白蛇舌草100-200克、鱼腥草50-150克、皂针50-150克、当归50-150克、生地50-150克、蚤休50-150克、全虫50-150克、蜈蚣20-80克、乳香50-150克、人工牛黄100-200克、甘草50-150克、红藤50-150克、地丁 50-150克、水牛角50-150克、山羊角50-150克、丹参50-150克的组合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其中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地龙50-150克、酒大黄50-150克、大青根150-250克、穿心莲50-150克、青黛50-150克、黄芩50-150克、蟾皮50-150克、连翘50-150克、蒲公英150-250克、地丁 50-150克、血力花50-150克、没药50-150克、红藤50-150克、土茯苓50-150克、蚤休50-150克、半枝莲50-150克、人工牛黄100-200克、赤芍50-150克、鱼腥草50-150克、蜈蚣20-80克、全虫50-150克、丹皮50-150克、当归50-150克、山羊角50-150克的组合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其中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金银花150-250克、连翘100-200克、紫草50-150克、绿豆50-150克、桅子50-150克、生地50-150克、黄芩50-150克、乳香50-150克、地丁 50-150克、大青根150-250克、酒大黄50-150克、薄荷50-150克、丹皮50-150克、白蛇舌草100-200克、蒲公英150-250克、黄连50-150克、红藤50-150克、蚤休50-150克、人工牛黄100-200克、水牛角50-150克、山羊角50-150克、全虫50-150克、蜈蚣20-80克、冰片5_30克的组合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其中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丹皮50-150克、金银花150-250克、生地50-150克、蒲公英150-250克、甘草50-150克、桅子50-150克、黄芩50-150克、丹参50-150克、连翘100-200克、蚤休50-150克、没药50-150克、红藤50-150克、鱼腥草50-150克、蟾皮50-150克、皂针50-150克、黄连50-150克、山慈姑50-150克、白蛇舌草100-200克、金荞麦50-150克、薄荷50-150克、冰片5-30克、地丁 50-150克、全虫50-150克、甘草50-150克的组合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其中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金银花150-250克、连翘100-200克、生地50-150克、当归50-150克、乳香50-150克、丹皮50-150克、桅子50-150克、黄芩50-150克、薄荷50-150克、蚤休50-150克、蜈蚣20-80克、蟾皮50-150克、蒲公英150-250克、地丁 50-150克、红藤50-150克、黄连50-150克、酒大黄50-150克、地龙50-150克、金荞麦50-150克、赤芍50-150克、全虫50-150克、甘草50-150克、大青根150-250克、土茯苓50-150克的组合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其中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鱼腥草50-150克、金银花150-250克、没药50-150克、蚤休50-150克、全虫50-150克、蒲公英150-250克、地丁 50-150克、黄芩50-150克、桅子50-150克、丹参50-150克、黄连50-150克、甘草50-150克、连翘100-200克、生地50-150克、当归50-150克、乳香50-150克、白蛇舌草100-200克、薄荷50-150克、冰片5_30克、水牛角50-150克、人工牛黄100-200克、蟾皮50-150克、生地50-150克、酒大黄50-150克的组合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其中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药包括山慈姑50-150克、金银花150-250克、红藤50-150克、当归50-150克、黄芩50-150克、黄连50-150克、半枝莲50-150克、生地50-150克、人工牛黄100-200克、金荞麦50-150克、蚤休50-150克、蒲公英150-250克、甘草50-150克、蒲合50-150克、白蛇舌草100-200克、乳香50-150克、冰片5_30克、土茯苓50-150克、山羊角50-150克、地丁 50-150克、地龙50-150克、全虫50-150克、丹皮50-150克、桅子50-150克的一味或几种的组合制齐U。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为口服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泡腾片剂等制剂形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复方,具有清瘟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清除人体吸收的农药及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并能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止痛,增强人体抵抗力。这种中药复方的组成包括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黄芩、地丁、红藤、金荞麦、鱼腥草、山慈姑、白蛇舌草、蚤休、全虫、蜈蚣、人工牛黄、水牛角、山羊角、蟾皮、皂针、土茯苓、青黛、当归、生地、薄荷、酒大黄、丹皮、地龙、冰片、栀子、大青根、乳香、没药、甘草、赤芍、穿心莲、血力花、半枝莲、丹皮。
文档编号A61P31/14GK102861208SQ20121038263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王吉坤, 周桂云, 王海涛 申请人:王吉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