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921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后病人痛苦不堪,从病理上讲烧伤会使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烧伤所致的坏死组织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烧伤创面也是引起全身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烧伤创面外用药可以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多年来人们不断的寻求新的烧伤外用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快速有效地解除病人痛苦。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烧伤外用药种类繁多,都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其治疗效果尚不能让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性强、创面修复功效好、治愈后瘢痕少、无副作用的外用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所述外用药物组合物适用于各种烧、烫、灼、放(化)疗所致皮肤损伤以及皮肤溃烂、压疮等。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外用药物组合物,配方包括
黄连15-50重量份、黄苓15-50重量份、紫草20-30重量份、红花15-25重量份、没药15-20重量份、生大黄15-50重量份、三七50-100重量份、虎杖15-50重量份、氧化锌40-70重量份、山莨菪碱O. 8重量份、冰片150重量份、香油320-380重量份。优选的配方为
黄连15重量份、黄苓15重量份、紫草20重量份、红花15重量份、没药20重量份、生大黄15重量份、三七50重量份、虎杖15重量份、氧化锌40重量份、山莨菪碱O. 8重量份、冰片150重量份、香油320-380重量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外用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皮肤损伤包括皮肤烧伤、皮肤烫伤、皮肤灼伤、放化疗所致皮肤损伤、褥疮、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溃烂。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
I.按照配方,取各种原料;
II.黄连、黄苓、紫草、红花、生大黄、三七分别清洗干净后,粉碎成80-100目的细粉,待用;没药灭菌后粉碎成80-100目细粉,待用;氧化锌、山莨菪碱和冰片,粉碎成80-100目的细粉,待用;
III.将所述黄连、黄苓、紫草、红花、生大黄和三七的细粉加入到香油油中浸泡12小时,再将浸泡的药物和香油加热到120°C并保温20分钟,而后转用小火,80-100°C煎熬30分钟;
IV.待步骤III得到的油液冷却到30°C时放入已粉碎的氧化锌和山莨菪碱,冰片、没药、混匀后滤去药渣,即得。山莨菪碱本发明所述的“重量份”,其计量单位可以是克或公斤,根据实际应用决定。本发明所用药物性能及药理作用分别为
黄连性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茶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紫草性苦寒、清热凉血、解毒祛瘀。红花性温,味辛,活血祛瘀、通络、凉血解毒。没药性苦平,活血止痛、生肌敛疮。 生大黄性苦寒、泻火凉血、清热解毒、燥湿祛瘀。田七性味微甘而苦,散血消肿、活血化瘀。虎杖性苦平,清利湿热、退淋活血、行瘀解毒。氧化锌有收敛抗菌、消炎止痒、促进组织修复作用
山莨菪碱解除患处小动脉痉挛,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组织细胞代谢和修复功能
冰片性辛苦,清热消肿、止痒止痛。香油有解毒生肌功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药物是以油膏形式贴敷于创面,其形成一种油性隔离膜屏障,由此来减少创面的水份蒸发,并可防止创面污染。同时,它不易使创面结痂,创面渗出液容易与(油剂沙布)之相混合,有利于创面引流,故大大减轻了烧烫伤患者的痛苦。其组方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治疮、活血化瘀、收敛止痛,祛腐生肌的功效,在临床上它可以促进创面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创面局部肿胀,故有利于创面瘀滞带的恢复、坏死组织的脱落、上皮组织的生长,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治愈的目的,使愈后大大减少病理性瘢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安全,便于城乡广泛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 一种外用药物组合物I、取黄连15克、黄苓15克、紫草20克、红花15克、生大黄15克、三七50克、虎杖15克、氧化锌40克、山莨菪碱O. 8克、冰片150克、没药20克、香油320克。2、黄连、黄苓、紫草、红花、生大黄、三七分别清洗干净后,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待用。没药灭菌后粉碎成100目细粉,待用。氧化锌、山莨菪碱和冰片,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待用。3、将所述黄连、黄苓、紫草、红花、生大黄和三七的细粉加入到香油中,浸泡12小时后,再将浸泡的药物和香油加热到120°C并保温20分钟,而后转用80-100°C小火煎熬30分钟。4、上述油液冷却到30°C时放入氧化锌、山莨菪碱、冰片和没药的细粉,混匀后滤去药洛,分装,即得。
实施例2 —种外用药物组合物
I、取黄连30克、黄苓30克、紫草25克、红花20克、生大黄25克、三七70克、虎杖25克、氧化锌55克、山莨菪碱O. 8克、冰片150克、没药15克、香油350克。其余步骤和操作与实施例I的步骤2-4相同。
实施例3 —种外用药物组合物
I、取黄连50克、黄苓50克、紫草30克、红花25克、生大黄50克、三七100、虎杖O克、氧化锌70克、山莨菪碱O. 8克、冰片150克、没药20克、香油380克。其余步骤和操作与实施例I的步骤2-4相同。实施例4 一种外用药用组合物
I、取黄连30克、黄苓25克、紫草30克、红花15克、生大黄20克、三七60、虎杖5克、氧化锌50克、山莨菪碱O. 8克、冰片150克、没药15克、香油380克。 其余步骤和操作与实施例I的步骤2-4相同。试验例
本发明实施例I制备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经120例烧伤创面患者使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
120例病例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8个月。烧伤原因为开水烫伤31例,其足部15例、躯干部11例、头颈面部8例、手部17例。火烧伤38例,其躯干部8例、头颈面部16例、手部14例。化学烧伤26例,头颈面部3例、手部10例、足部13例。皮肤溃烂、压疮等25例,其躯干部12例、足部13例。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外科学》教材的第十三章第一节,临床表现和诊断中的烧伤面积和深度标准分类,将烧伤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类。120例病例中,轻度烧伤74例,中度烧伤42例,重度烧伤4例。上述120例病例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I制备的外用药物组合物进行治疗,使用方法是将烧伤创面清洁后,用浸透所述外用药物组合物的纱布外敷创面。轻度换药3次,中度换药8次,隔日换药。重度换药20次,前10次,每日换药I次,后10次隔日换药。疗效判断标准为痊愈创面完全愈合,轻度6天,中度16天,重度32天,在规定愈合时间内烧伤创面愈合者。有效在规定愈合时间内烧伤创面缩小,但未完全愈合者。无效超过规定时间烧伤创面无任何变化。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对120例治疗病例进行疗效判断和统计学统计,结果见表I。表I 120例烧伤病例治疗疗效统计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用药物组合物,其配方为黄连15-50重量份、黄苓15-50重量份、紫草20-30重量份、红花15-25重量份、没药15-20重量份、生大黄15-50重量份、三七50-100重量份、虎杖5_50重量份、氧化锌40-70重量份、山莨菪碱O. 8重量份、冰片150重量份、香油320-38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配方为黄连15重量份、黄苓15重量份、紫草20重量份、红花15重量份、没药20重量份、生大黄15重量份、三七50重量份、虎杖15重量份、氧化锌40重量份、山莨菪碱O. 8重量份、冰片150重量份、香油320-38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皮肤损伤包括皮肤烧伤、皮肤烫伤、皮肤灼伤、放化疗所致皮肤损伤、褥疮、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溃烂。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I.按照配方,取各种原料;II.黄连、黄苓、紫草、红花、生大黄、三七分别清洗干净后,粉碎成80-100目的细粉,待用;没药灭菌后粉碎成80-100目细粉,待用;氧化锌、山莨菪碱和冰片,粉碎成80-100目的细粉,待用;III.将所述黄连、黄苓、紫草、红花、生大黄和三七的细粉加入到香油油中浸泡12小时,再将浸泡的药物和香油加热到120°C并保温20分钟,而后转用小火,80-100°C煎熬30分钟;IV.待步骤III得到的油液冷却到30°C时放入已粉碎的氧化锌和山莨菪碱,冰片、没药、混匀后滤去药渣,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药物组合物,配方包括黄连15-50重量份、黄苓15-50重量份、紫草20-30重量份、红花15-25重量份、没药15-20重量份、生大黄15-50重量份、三七50-100重量份、虎杖15-50重量份、氧化锌40-70重量份、山莨菪碱0.8重量份、冰片150重量份、香油320-380重量份。本发明还公开所述外用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皮肤损伤包括皮肤烧伤、皮肤烫伤、皮肤灼伤、放化疗所致皮肤损伤、褥疮、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溃烂。
文档编号A61K31/46GK102920800SQ2012104453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郭光华, 夏照帆, 王年云 申请人:郭光华, 夏照帆, 王年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