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1093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值升高、引起身体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尤其是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盐可能形成针状结晶,沉积于关节、软骨、滑膜以及泌尿系统等处,导致引发关节炎、尿路结石甚至肾脏病等病症。痛风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是关节炎,多为膝关节和大脚趾肿胀麻木、灼热刺痛,筋骨肌肉痛疼,尤其是常常引发尿路结石等病症,故而当痛风病发作时患者非常痛苦难耐,且行动不便甚至难以自理,饮食也要受到很多限制,这严重影响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痛风属于代谢综合病症,医治痛风的原则包括缓解患者的痛疼、降低血尿酸、改善代谢机制、恢复人体自主排酸功能等。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科学运动等,也可配合一些理疗的治疗方法。目前医治痛风的药品,西医方面多用秋水仙碱之类的强排酸药物和消炎镇痛类药物,虽有疗效但副作用也很严重;传统中药的汤型方剂,需要因人、因时、根据病程不断调整处方,还受医生水平和药材质量的限制,缺乏普适性和便捷性。所以,现实极其需要一种专用治疗痛风病且高效、安全、简便的新型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通过凉血卫营、酸碱平衡、调理肝脾肾机能等途径,不仅达到降低尿酸、消肿止痛的效果,还可以恢复原有的自主排酸功能,重建代谢机制,从根本上治愈痛风。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接骨草50 70份、百合片20 40份、怀山药30 60份、墨旱莲10 20份、菝葜20 40份、麦冬30 60份、虎杖 10 20份、活血丹20 40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接骨草60份、百合片30份、怀山药45份、墨旱莲15份、菝葜30份、麦冬45份、虎杖15份、活血丹30份。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贴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中的一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药制剂通过凉血卫营、酸碱平衡、调理肝脾肾机能等途径,不仅达到降低尿酸、消肿止痛的效果,还可以恢复原有的自主排酸功能,重建代谢机制,从根本上治愈痛风。本发明所用的8味药材采购自国内正规的中药材市场,供应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药材进行去杂、洁净、选级、检测等,并进行封闭包装,以符合QS标准的商品形式出售,本发明申请人将药材购入后经过适当制备而成,属于纯中药制成品,其服用的安全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的制剂选料讲究、配伍合理、制备科学、疗效显著、服用便捷、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且符合中药制剂现代化的要求,也适于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本发明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传统中医药的基础上,按照新的“中药有效成分配伍”的理念,采用道地的纯中药配制而成,步骤如下步骤1、称取接骨草50 70重量份、百合片20 40重量份、怀山药30 60重量份、墨旱莲10 20重量份、菝葜20 40重量份、麦冬30 60重量份、虎杖10 20重量份、活血丹20 40重量份,把上述药材研磨成100目以上的粉末;步骤2、把步骤I研磨后的药材粉末,倒入搅拌器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胚料;

步骤3、将步骤2制成的胚料在常温下静置,使药胚中的部分水分自然挥发,制成半干药胚,按所需剂型的常规制备工艺制程相应的剂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步骤I中所述药材研磨成100 120目的粉末。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静置时间为24小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称取接骨草60g、百合片30g、怀山药45g、墨旱莲15g、菝葜30g、麦冬45g、虎杖15g、活血丹30g,将上述8味药材,由研磨机共研成100目的粉末,向上述的粉末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270g,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制成半干药胚;将半干药胚放入成型机内制成药丸,烘干后经过检验后即可服用;以上为一个疗程剂量,药材重量合计270g,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3g,每月(30天)为一个疗程;病例I患者1:男,66岁。患者自述约从58岁时患痛风已有6年余,腿部关节肿痛,频繁发作,疼痛难忍。血尿酸指标最高超过700umol/L,曾于省内几大医院就医诊治,虽短期内病情有所好转,但疗效不稳定,常常会复发。患者经人介绍,携带以往病历书,来我处试求医治痛风。经分析宜以降低血尿酸指标为主,综合进行调理之。在服用本发明的降尿酸治痛风的新药,一个疗程(3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500umol/L左右,三个疗程(9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392umol/L,属于正常范围。患者的关节肿胀基本消去,疼痛感大为减轻,建议继续服用本药I 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现已痊愈,将近两年多未复发。病例2患者2:男,70岁。患者自述约从60岁时患痛风已有5年余,关节肿痛,时时发作,疼痛难忍。血尿酸指标接近700umol/L,曾于医院就医诊治,也曾试用过偏方治疗,但疗效不佳,未得治愈且
常常会复发。患者来我处试求医治痛风。经分析宜以降低血尿酸指标为主,综合进行调理之。在服用本发明的降尿酸治痛风的新药,一个疗程(3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450umol/L左右,三个疗程(9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380umol/L,属于正常范围。患者的关节肿胀基本消去,疼痛感大为减轻,建议继续服用本药I 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现已痊愈,将近两年多未复发。病例3患者3:男,63岁·。患者自述约从53岁时患痛风已有8年余,腿部关节肿痛严重,频繁发作,疼痛难忍。血尿酸指标最高超过600umol/L,曾于省内几大医院就医诊治,也用过偏方,虽短期内病情有所好转,但疗效不稳定,常常会复发。患者经人介绍,携带以往病历书,来我处试求医治痛风。经分析宜以降低血尿酸指标为主,综合进行调理之。在服用本发明的降尿酸治痛风的新药,一个疗程(3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430umol/L左右,三个疗程(9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312umol/L,属于正常范围。患者的关节肿胀基本消去,疼痛感大为减轻,建议继续服用本药I 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现已痊愈,将近两年多未复发。病例4患者4:男,37岁。患者自述约从35岁时患痛风已有2年余,腿部关节肿胀疼痛难忍。血尿酸指标最高超过500umol/L,曾于医院就医诊治,虽短期内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痊愈,常常会复发。患者经人介绍,来我处试求医治痛风。经分析宜以降低血尿酸指标为主,综合进行调理之。在服用本发明的降尿酸治痛风的新药,一个疗程(3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410umol/L左右,三个疗程(9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294umol/L,属于正常范围。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感基本消去,建议继续服用本药I 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现已痊愈,将近一年多未复发。病例5患者5:男,50岁。患者自述约从44岁时患痛风已有4年余,腿部关节肿痛,疼痛难忍。血尿酸指标最高超过600umol/L,曾于省内几大医院就医诊治,虽短期内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痊愈,常常会复发。患者经人介绍,来我处试求医治痛风。经分析宜以降低血尿酸指标为主,综合进行调理之。在服用本发明的降尿酸治痛风的新药,一个疗程(3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400umol/L左右,三个疗程(90天)后,血尿酸指标降到260umol/L,属于正常范围。患者的关节肿胀基本消去,疼痛感大为减轻,建议继续服用本药I 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现已痊愈,将近两年多未复发。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接骨草 50 70份、百合片20 40份、怀山药30 60份、墨旱莲10 20份、菝葜20 40份、麦冬30 60份、虎杖10 20份、活血丹20 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接骨草60份、百合片30份、怀山药45份、墨旱莲15份、菝葜30份、麦冬45份、虎杖15份、活血丹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 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贴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中的一种。
4.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称取接骨草50 70重量份、百合片20 40重量份、怀山药30 60重量份、 墨旱莲10 20重量份、菝葜20 40重量份、麦冬30 60重量份、虎杖10 20重量份、 活血丹20 40重量份,把上述药材研磨成100目以上的粉末;步骤2、把步骤I研磨后的药材粉末,倒入搅拌器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胚料;步骤3、将步骤2制成的胚料在常温下静置,使药胚中的部分水分自然挥发,制成半干药胚,按所需剂型的常规制备工艺制成相应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药材研磨成100 120 目的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静置时间为24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接骨草50~70份、百合片20~40份、怀山药30~60份、墨旱莲10~20份、菝葜20~40份、麦冬30~60份、虎杖10~20份、活血丹20~40份,本发明中药制剂通过凉血卫营、酸碱平衡、调理肝脾肾机能等途径,不仅达到降低尿酸、消肿止痛的效果,还可以恢复原有的自主排酸功能,重建代谢机制,从根本上治愈痛风。
文档编号A61P19/06GK103041238SQ20121050745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林志光 申请人:林志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