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353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影响肉牛养殖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肉牛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在口腔粘膜、齿龈、唇部、舌部及趾间等粘膜和皮肤发生水泡或糜烂,口腔的水泡1-2天破溃后形成红色湿润烂斑,蹄部继发细菌感染后引起局部化脓坏死,甚至发生蹄匣脱落。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牛大量流涎、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加快、采食减少、趾间及蹄冠水泡溃烂疼痛、病牛跛行。肉犊牛患病时,水泡症状不明显,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 20%-60%。
·
目前肉牛口蹄疫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多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消炎,同时对口腔病变用O. 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涂以1%_2%明矾或碘酊甘油;对蹄部病变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哺乳期犊牛应注意保暖、充足母乳,减少各种应急,避免心肌炎引起猝死,对重症病牛用强心剂。西药进行肉牛口蹄疫的治疗只能治标而不治本,往往造成肉牛感染后短期内的大规模流行。为有效预防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采用注射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措施。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疫苗产生免疫迟缓,免疫保护时间短;同时由于我国肉牛口蹄疫血清型主要为亚州I型和O型,各血清型疫苗间的无交叉免疫效果,造成了免疫效果的降低,引起了肉牛口蹄疫的传播和流行,造成肉牛的生长缓慢、产肉量的下降或者死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肉牛业的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可有效解决牛口蹄疫治疗用药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针对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此根据中医药学原理,应以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生肌愈合为治疗原贝U,故本发明采用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黄芪50-80g、黄连50-80g、黄芩50-80g、黄柏50-80g、二花50-80g和连翘50-80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800-1OOO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本发明组方科学、合理,原料丰富,成本低,易生产,服用方便,有效用于治疗牛口蹄疫,效果好,有效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实验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I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50g、黄连50g、黄芩50g、黄柏50g、二花50g和连翘50g制成,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8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还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苗65g、黄连65g、黄岑65g、黄柏65g、二花65g和连翘65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9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4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还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80g、黄连80g、黄芩80g、黄柏80g、二花80g和连翘80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 加水10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实施例4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也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55g、黄连75g、黄芩55g、黄柏75g、二花55g和连翘75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9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实施例5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还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75g、黄连55g、黄芩75g、黄柏55g、二花75g和连翘55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9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在上述药物中,其中黄芪该药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黄芪中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黄芪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综合性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抗体产生,延长抗体作用时间,并能诱导产生干扰素,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广泛的抗菌、护肝、强心、抗溃疡、生肌等作用。本药对口蹄疫病毒引起的肉牛口蹄疫具有治本的作用;
黄连该药性苦寒,入心、脾、胃、肝、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连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抗心律失常、保护胃黏膜等作用。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细菌性感染疾病;用于治疗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性感染疾病;用于治疗热性病、下痢、口腔、舌、蹄糜烂、热毒疮疡等;
黄芩该药性苦寒,入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保肝、利胆、平喘等作用。本药对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肺炎双球菌、、真菌、钩端螺旋体等有广泛的抑菌作用。用于治疗湿温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肺炎、痢疾、口腔炎症、口舌糜烂、热毒疮瘍、痛肿市疮等;黄柏该药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抗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镇咳、抗溃疡、增强免疫等功能。本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便血、肺炎、肺结核、黄疸、乳痈脐疮、口疮、口腔糜烂等;
二花;该药性苦寒。入肺,心,胃经。具有抗菌、清热解毒、消炎解毒、加强免疫机能、抗内毒素、凉血止痢等作用。本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于治疗温热、痢疾、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红肿热痛、便脓血、疮疡肿毒、内外痈肿等;
连翘该药性苦寒。入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炎、强心、利尿等作用。
本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肺脓肿、咽喉肿痛、、痈肿疮毒、乳痈、恶疮等。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支持,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生肌愈合,增强免疫之功效,有效用于牛口蹄疫的治疗,见效快,疗效高,并经试验得到了证明,有关试验资料如下
一、选择病例的标准
该病潜伏期I一7天,平均2— 4天病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 — 41°C。发病I一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极高。凡具有上述症状者,均作为选择牛口蹄疫病例的标准,并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二、诊断标准
凡具有选择病例的标准症状,特别是具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病牛大量流涎、口腔粘膜、舌头、乳房和皮肤发生水泡和糜烂,部分个体体发生出血性肠炎。发病个体通过ELISA检测抗原后确诊,均诊断为患有牛口蹄疫。三、治疗方案
以本发明给出的组方量为一剂量,每天服两次,早晚各一次,药液口服,药渣拌料服用,其每次用量多少以牛体重而定,体重在250公斤以上的肉牛服用一剂的全量;体重150公斤-250公斤的肉牛服用一剂的四分之三;体重100公斤-150公斤的肉牛服用一剂的二分之一;体重100公斤一下的服用一剂的四分之一。治疗4天后统计疗效。四、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恢复病前状态。有效症状基本消失,有待继续用药治疗。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而有加重趋势,乃至死亡。五、统计学处理
根据上述确诊病例的标准对确诊患有牛口蹄疫的病牛152例,发病1-2天内采用本发明给出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4天后统计疗效,有关统计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黄芪50-80g、黄连50-80g、黄芩50-80g、黄柏50-80g、二花50_80g和连翘50_80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800-10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50g、黄连50g、黄芩50g、黄柏50g、二花50g和连翘50g制成,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8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65g、黄连65g、黄芩65g、黄柏65g、二花65g和连翘65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9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4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80g、黄连80g、黄芩80g、黄柏80g、二花80g和连翘80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10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55g、黄连75g、黄芩55g、黄柏75g、二花55g和连翘75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9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黄芪75g、黄连55g、黄芩75g、黄柏55g、二花75g和连翘55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9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牛口蹄疫的中药,可有效解决牛口蹄疫治疗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黄芪50-80g、黄连50-80g、黄芩50-80g、黄柏50-80g、二花50-80g和连翘50-80g,其中,将各组分粉碎后,先将黄芪粉、黄连粉、黄芩粉混合在一起,加水800-1000ml,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黄柏、二花、连翘进行煎制30-50分钟,过滤,得一剂量药液,备用;药渣用手捏碎后拌料饲喂,本发明组方科学、合理,原料丰富,成本低,易生产,服用方便,有效用于治疗牛口蹄疫,效果好,有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6/756GK102940717SQ20121051344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邓凯伟, 张广强, 李军, 李洵, 郭晓秋, 酒雅丽 申请人:邓凯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