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259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禽/家畜用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V)是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的疫病之一,自上世纪30年代发现IB到60年代疫苗研制成功并应用至今,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养鸡国家存在并呈地方流行,在我国各地均相继流行,发病率100%,死亡率10% 30%,国内每年由此病造成 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IBV的感染率更高,病型加复杂,防治难度更大。疫苗预防是IBV的主要防治方法,但IBV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具体原因有①我国大陆流行的部分血清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不同于其它洲、国家或地区;②部分其它外来血清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不断传入我国,使得我国该病毒血清型众多,难于防治我国大陆鸡群同时有不同型和变异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同存在和流行。目前没有对IBV的特效药,以清热解毒类中药组方为主。但大多数产品以散剂剂型为主,不能混饮给药,现代集约化饲养场使用不便;且停留在经验方水平,未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明其作用机理,未进行规范的临床试验,不能从现代传染病学角度证明其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对传染性支气管炎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采用泡腾颗粒剂能够提高家饮水给药时的药物的溶解,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以质量份数计,包括由50 75份的柴胡水提后的柴胡浸膏、4 6份的黄芩提取物、8 15份的碳酸氢钠和2 5份的稀释剂制成的颗粒A ;由50 75份的柴胡水提后的柴胡浸膏、4 6份的黄芩提取物、8 15份的柠檬酸和2 5份的稀释剂制成的颗粒B ;将颗粒A与颗粒B按1:0. 95 1. 05的质量比混匀。所述的颗粒A中的碳酸氢钠与颗粒B中的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0. 95 1.05。所述的稀释剂为蔗糖、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以质量份数计,将100 150份的柴胡加水煎煮提取多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清膏,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质量份数为60 70%,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 3的柴胡浸膏;
2)将8 12份的黄芩提取物加入柴胡浸膏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柴胡黄芩浸膏,并将其均分为两份;3)将8 15份的碳酸氢钠、2 5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一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4)将8 15份的柠檬酸、2 5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二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5)将步骤3)、4)所制备的颗粒混合,得到柴黄泡腾颗粒剂。所述的稀释剂为蔗糖、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0. 95 1. 05。 所述的柴黄泡腾颗粒剂的规格为1000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通过将清热解毒的柴黄制剂制备成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兽药泡腾颗粒剂,一方面对传染性支气管炎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另一方面又提高了柴黄制剂在常温水中的溶解性,是一种新的适用于家禽/家畜,尤其是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具有解热、消炎、抗菌的效果,对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感染IBV鸡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3. 3%,93. 3% ;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在20度的水中,在5min后能够在水体底部,呈分散状、并且有很多气泡冒出;而现有的柴黄颗粒水体底部聚集,呈类圆锥形,周围颗粒已浸润,但中心尚有干燥未浸润干颗粒;在IOmin后,柴黄泡腾颗粒剂在水体底部剩余少量细颗粒,而现有的柴黄颗粒还有部分颗粒溶化,尚有大部分颗粒聚集在水体底部;在30min后,柴黄泡腾颗粒剂全部溶解,而现有的柴黄颗粒还未完全溶化。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能够显著的提高柴黄制剂在常温水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在20度的水中,在5min后柴黄泡腾颗粒的溶出的黄芩苷浓度为67. 5% (相对于颗粒剂中原有黄芩苷所溶解的部分),而现有的柴黄颗粒的黄芩苷浓度为25. 8% ;在IOmin后,柴黄泡腾颗粒剂在的黄芩苷浓度为81. 1%,而现有的柴黄颗粒的黄芩苷浓度为37. 9% ;在30min后,柴黄泡腾颗粒剂的黄芩苷浓度为94. 6%,颗粒剂中几乎所有的黄芩苷都溶解,而现有的柴黄颗粒的黄芩苷浓度为49. 3%,相当于溶解了一半。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通过提高其在常温水中的溶解性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助于柴黄制剂药效的发挥,有能够避免药物堵塞管线的情况发生。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碳酸氢钠作为碱性剂,采用柠檬酸作为酸性剂,并且将碱性剂、酸性剂分开制备,制备工艺简单,易成型,不易吸潮,泡腾速度快、效果好,而且溶解性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实施例1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以质量份数计,将125份的柴胡加水煎煮提取多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清膏,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质量份数为60%,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 3的柴胡浸膏;2)将9份的黄芩提取物加入柴胡浸膏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柴胡黄芩浸膏,并将其均分为两份;3)将10份的碳酸氢钠、3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一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 后,干燥、整粒;4)将10份的柠檬酸、3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二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所述的稀释剂为蔗糖;5)将步骤3)、4)所制备的颗粒混合,得到柴黄泡腾颗粒剂。实施例2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以质量份数计,将150份的柴胡加水煎煮提取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清膏,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质量份数为70%,静置1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 3的柴胡浸膏;2)将12份的黄芩提取物加入柴胡浸膏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柴胡黄芩浸膏,并将其均分为两份;3)将8份的碳酸氢钠、2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一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4)将8份的柠檬酸、2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二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所述的稀释剂为蔗糖;5)将步骤3)、4)所制备的颗粒混合,得到柴黄泡腾颗粒剂。实施例3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以质量份数计,将120份的柴胡加水煎煮提取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清膏,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质量份数为62%,静置1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 3的柴胡浸膏;2)将10份的黄芩提取物加入柴胡浸膏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柴胡黄芩浸膏,并将其均分为两份;3)将12份的碳酸氢钠、5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一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4)将12份的柠檬酸、5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二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所述的稀释剂为糊精与可溶性淀粉的混合物;
5)将步骤3)、4)所制备的颗粒混合,得到柴黄泡腾颗粒剂。实施例4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以质量份数计,将100份的柴胡加水煎煮提取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清膏,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质量份数为65%,静置1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并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 3的柴胡浸膏;2)将8份的黄芩提取物加入柴胡浸膏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柴胡黄芩浸膏,并将其均分为两份;3)将10份的碳酸氢钠、4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一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4)将10份的柠檬酸、4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二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所述的稀释剂为可溶性淀粉;5)将步骤3)、4)所制备的颗粒混合,得到柴黄泡腾颗粒剂。实施例5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以质量份数计,将140份的柴胡加水煎煮提取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清膏,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质量份数为60%,静置14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 3的柴胡浸膏;2)将10. 5份的黄芩提取物加入柴胡浸膏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柴胡黄芩浸膏,并将其均分为两份;3)将9份的碳酸氢钠、3. 5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一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4)将9份的柠檬酸、3. 5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二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所述的稀释剂为糊精;5)将步骤3)、4)所制备的颗粒混合,得到柴黄泡腾颗粒剂。下面对所制备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柴黄泡腾颗粒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药物具有解热、抗菌、抗炎作用。具体包括1、解热作用SD种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本发明泡腾颗粒剂2. 13g生药/kg,对照组灌服相应剂量生理盐水。给药后I小时于背部皮下注射2,4- 二硝基苯酚lml/100g (15mg/kg),每60分钟测体温I次,连续测定4小时(结果见表I)。表I对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V , n=6)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 由50 75份的柴胡水提后的柴胡浸膏、4 6份的黄芩提取物、8 15份的碳酸氢钠和2 5份的稀释剂制成的颗粒A ; 由50 75份的柴胡水提后的柴胡浸膏、4 6份的黄芩提取物、8 15份的柠檬酸和2 5份的稀释剂制成的颗粒B ; 将颗粒A与颗粒B按1:0. 95 1. 05的质量比混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A中的碳酸氢钠与颗粒B中的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0. 95 1. 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为蔗糖、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4.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质量份数计,将100 150份的柴胡加水煎煮提取多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清膏,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质量份数为60 70%,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收集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1. 3的柴胡浸膏; 2)将8 12份的黄芩提取物加入柴胡浸膏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柴胡黄芩浸膏,并将其均分为两份; 3)将8 15份的碳酸氢钠、2 5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一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 4)将8 15份的柠檬酸、2 5份的稀释剂混匀后,加入至第二份柴胡黄芩浸膏中,制粒后,干燥、整粒; 5)将步骤3)、4)所制备的颗粒混合,得到柴黄泡腾颗粒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为蔗糖、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酸氢钠与朽1檬酸的质量比为1:0. 95 1. 0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包括由50~75份的柴胡水提后的柴胡浸膏、4~6份的黄芩提取物、8~15份的碳酸氢钠和2~5份的稀释剂制成的颗粒A;由50~75份的柴胡水提后的柴胡浸膏、4~6份的黄芩提取物、8~15份的柠檬酸和2~5份的稀释剂制成的颗粒B;将颗粒A与颗粒B按1:0.95~1.05的质量比混匀。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泡腾颗粒剂,具有解热、消炎、抗菌的效果,对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通过提高其在常温水中的溶解性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助于柴黄制剂药效的发挥,有能够避免药物堵塞管线的情况发生。
文档编号A61P31/14GK103006771SQ20121055560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杨彦平, 刘天祥, 薛大勇 申请人:西安市昌盛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