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17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它包含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炒白术50~85g,丹参18~54g,百合18~54g,炒白药6~24g,制香附6~24g,乌药6~24g,郁金5~20g,炒元胡3~18g,木香5~20g,砂仁5~20g,制厚朴2~20g,木云香2~20g,茯苓2~20g,法半夏5~25g,炒陈皮2~15g,炒五灵脂2~18g,蒲黄2~18g,良姜2~20g,乌贼骨2~20g,三七粉2~20g。一种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肝郁脾虚,胆胃不和,虚脱寒热,胃部十二指肠糜烂的症状,具有养胃阴,温脾阳,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止血生肌的功效。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肝郁脾虚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表现以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为主症的证候。又称肝脾不和证。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亦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为主,所以患者急需要治疗得以康复,回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调中安胃丸中药可以缓解治疗此类疾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养胃阴,温脾阳,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止血生肌的功效的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
[0004]为实现以上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炒白术50~85g,丹参18~54g,百合18~54g,炒白药6~24g,制香附6~24g,乌药6~24g,郁金5~20g,炒兀胡3~18g,木香5~20g,砂仁5~20g,制厚朴2~20g,木云香2~20g,获苓2~20g,法半夏5~25g,炒陈皮2~15g,炒五灵脂2~18g,蒲黄2~18g,良姜2~20g,乌贼骨2~20g,三七粉2~20g。
[0006]本发明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它的较佳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炒白术60~85g,丹参24~54g,百合24~54g,炒白药10~24g,制香附8~24g,乌药8~24g,郁金5~18g,炒兀胡3~12g,木香5~18g,砂仁5~18g,制厚朴2~15g,木云香2~15g,获茶2~18g,法半夏5~20g,炒陈皮2~12g,炒五灵脂2~12g,蒲黄2~12g,良姜2~18g,乌贼骨2~16g,三七粉2~16g。
[0007]本发明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它的更佳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炒白术72g,丹参36g,百合36g,炒白药12g,制香附IOg,乌药IOg,郁金6g,炒元胡6g,木香3g,砂仁3g,制厚朴3g,木云香7g,获茶12g,法半夏IOg,炒陈皮6g,炒五灵脂6g,蒲黄6g,良姜IOg,乌贼骨7g,三七粉3g。
[0008]制备方法:采用温火煎熬,过滤后浓缩,装入瓶内,每瓶装入300ml,另外每瓶加入IOml的蜂蜜,封装备用。
[0009]服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用于治疗肝郁脾虚,胆胃不和,虚脱寒热,胃部十二指肠糜烂的症状,具有养胃阴,温脾阳,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止血生肌的功效。
[0010]下面结合临床试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1] 1、自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本发明人应用本发明所制药丸观察治疗100例肝郁脾虚,胆胃不和,虚脱寒热,胃部十二指肠糜烂的症状患者,年龄最大者50岁,年龄最小者30岁,平均年龄39岁。[0012]2、诊断标准:肝郁脾虚,胆胃不和,虚脱寒热,胃部十二指肠糜烂。
[0013]3、治疗方法:炼蜜成丸,每日三次,每次一丸,饭前一小时服用,每一疗程为三个月。
[0014]4、疗效标准:
[0015]治愈: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0016]显效:症状及临床体征减轻,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
[0017]无效:症状及临床体征没有改变,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有所明显改善。
[0018]5、治疗结果:对100例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观察,88例患者取得治愈效果,5例患者显效效果,7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3%。【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展开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并不限于这种具体的组份或形式。
[0020]配方一:
[0021]炒白术50~85g,丹参18~54g,百合18~54g,炒白药6~24g,制香附6~24g,乌药6~24g,郁金5~20g,炒兀胡3~18g,木香5~20g,砂仁5~20g,制厚朴2~20g,木云香2~20g,获茶2~20g,法半夏5~25g,炒陈皮2~15g,炒五灵脂2~18g,蒲黄2~18g,良姜2~20g,乌贼骨2~20g,三七粉2~20g。
[0022]配方二:
[0023]炒白术60~85g,丹参24~54g,百合24~54g,炒白药10~24g,制香附8~24g,乌药8~24g,郁金5~18g,炒兀胡3~12g,木香5~18g,砂仁5~18g,制厚朴2~15g,木云香2~15g,获茶2~18g,法半夏5~20g,炒陈皮2~12g,炒五灵脂2~12g,蒲黄2~12g,良姜2~18g,乌贼骨2~16g,三七粉2~16g。
[0024]配方三:
[0025]炒白术72g,丹参36g,百合36g,炒白药12g,制香附IOg,乌药IOg,郁金6g,炒元胡6g,木香3g,砂仁3g,制厚朴3g,木云香7g,获茶12g,法半夏IOg,炒陈皮6g,炒五灵脂6g,蒲黄6g,良姜10g,乌贼骨7g,三七粉3g。
[0026]本发明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采用所述各种中药具有的功效和作用分别是: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丹参: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百合:清心安神,补中益气,清热利尿;炒白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制香附:理气解郁,止痛调经;乌药:顺气,开郁,散寒,止痛;郁金: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炒元胡:活血,行气,止痛;木香:行气滞宜生用,止泻;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制厚朴:燥湿除满、下气消积、消痰平喘;木云香: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法半夏:燥湿化痰;炒陈皮:理气健脾,调中,化痰;炒五灵脂:凉血止血,活血祛於;蒲黄:收涩止血,行血祛瘀;良姜:健脾暖胃,祛寒燥湿,止吐;乌贼骨:除湿,制酸,止血,敛疮;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0027]治疗例1:
[0028]梁某,女,安徽明光市人,35岁,服用前症状:肝郁脾虚,腹部有疼痛感。服用本中药一个疗程后,疼痛有所减轻,再服一个疗程后,痊愈。[0029]治疗例2:
[0030]何某,女,安徽明光市人,40岁,服用前症状:胃部十二指肠糜烂,有疼痛感。服用本中药一个疗程后,疼痛有所减轻,再服一个疗程后,痊愈。
[0031]治疗例3:
[0032]董某,男,安徽,明光市人,55岁,服用前症状:胆胃不和,虚脱寒热,时常有冷感。服用本中药两个疗程后,痊愈。
[0033]尽管上文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炒白术50~85g,丹参18~54g,百合18~54g,炒白药6~24g,制香附6~24g,乌药6~24g,郁金5~20g,炒兀胡3~18g,木香5~20g,砂仁5~20g,制厚朴2~20g,木云香2~20g,获苓2~20g,法半夏5~25g,炒陈皮2~15g,炒五灵脂2~18g,蒲黄2~18g,良姜2~20g,乌贼骨2~20g,三七粉2~2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炒白术60~85g,丹参24~54g,百合24~54g,炒白药10~24g,制香附8~24g,乌药8~24g,郁金5~18g,炒兀胡3~12g,木香5~18g,砂仁5~18g,制厚朴2~15g,木云香2~15g,获茶2~18g,法半夏5~20g,炒陈皮2~12g,炒五灵脂2~12g,蒲黄2~12g,良姜2~18g,乌贼骨2~16g,三七粉2~16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脘痛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炒白术72g,丹参36g,百合36g,炒白药12g,制香附10g,乌药IOg,郁金6g,炒元胡6g,木香3g,砂仁3g,制厚朴3g,木云香7g,获茶12g,法半夏10g,炒陈皮6g,炒五灵脂6g,蒲黄6g,良姜10g,乌贼骨7g,三七粉3g。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3893675SQ20121057569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药石 申请人:刘药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