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37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开颅手术,亦称穿颅术,是颅骨外科手术的一种,指通过机械设备打开患者颅骨,从而进行一些非常规治疗,由于开颅手术的高风险性,例如医生的失误操作导致患者脑损伤,这个手术本身也备受争议。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等,实施开颅手术还是很有必要。开颅术后头痛是开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开颅术后头痛的患者非常痛苦,严重的影响了术后恢复。开颅术后头痛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部分因素很可能与脑循环的自动调节功能失常有关。 开颅术后头痛的解决方案有保守疗法和侵入疗法。保守疗法包括镇痛药、卧床休息和补液治疗。目前尚缺乏专门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中药,临床多用行气活血类药物,如羌活、蒿本、白芷、丹参、丹皮、当归、红花等,以及熄风止痉类药物,如天麻、白僵蚕、全蝎进行治疗。但是以上治疗方案治疗开颅术后头痛存在以下缺陷①开颅术后头痛与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机制不相同,开颅术后头痛多与颅腔开放、脑脊液的丧失和脑循环的自动调节功能失常有关;②使用行气活血类、熄风止痉类药物,部分情况下与原发病手术有冲突开颅术后头痛与脑循环的自动调节功能失常有关,西药和传统中药治疗都并没有关注这一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药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松萝1(Γ20份,天文草8 15份,肿节风8 15份,七叶一枝花6 10份,木瓜6 10份,穿山甲8 15份,升麻6 10份,桂枝3 6份,石胆3 6份。其最佳重量配比为松萝15份,天文草10份,肿节风10份,七叶一枝花8份,木瓜8份,穿山甲10份,升麻8份,桂枝5份,石胆5份。其中所述的松萝,为松萝科松萝属植物节松萝(女萝、接筋草)Usnea diffractaVain.或长松萝(蜈蚁松萝、天蓬草)U.1ongissima Ach.的地衣体(叶状体)。性味甘,平。功可清热解毒,止血生肌,止痛,清肝明目,退云翳。天文草,为菊科植物金钮扣Spilanthes paniculata Wall, ex DC.的全草。味辛;苦;性微温。功可止咳平喘;解毒利湿;消肿止痛。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 Nakai的干燥全株。苦、辛、平。归心、肝经。功可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
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的根莖。苦,微寒。
有小毒。入肝经。功可清热解毒,消肿,解痉。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味酸,温。归肝、脾经。功可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功可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 )Maxim .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莖。性味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可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细枝。性味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功可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石胆,为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含水硫酸铜结晶体。酸、辛,寒。去腐;解毒。组方原理开颅术后头痛与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机制不相同,开颅术后头痛多与颅腔开放、脑脊液的丧失和脑循环的自动调节功能失常有关。故本发明的目的为①利用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恢复脑循环的自动调节功能;②保护脑的血液灌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组方独特针对开颅术后头痛脑循环的自动调节功能失衡的病机入手,通络祛风、平肝舒筋,佐以凉血解毒。组方避免使用专门的活血药物,如丹参、赤芍、当归、红花等,因为上述药物过于动血,容易加大术后出血的风险;避免使用镇肝熄风潜阳的药物,如羚羊角、玳瑁、钩藤、生石决、生龙牡、珍珠母、磁石等,其原因在于该类药物下沉势重,容易造成脑灌注不足,引发一过性脑缺血。2、松萝、天文草、肿节风三味药物合用共起理气通络之功,理气与行气不同,无耗散之虞,所谓通络,为药物络脉助其运行的意思;通络药物有通四肢络脉、通心络、通肝胆络、通脾肾络等等,而松萝、天文草二者药性轻浮,皆走头面入脑,所以选此二药为君药,发明人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天文草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但是对于开颅术后产生的头痛有奇效,配合松萝的清肝止痛,共达清阳升浊阴降之功;肿节风清热凉血,活血消斑入脑络,可以有效地防止过度调节造成的脑部灌注不足。3、佐助药物方取七叶一枝花清热解毒,此外该药还可以解痉,有助于控制癫痫的出现;木瓜平肝舒筋,还可以缓解由于开颅术后头痛造成的情绪紧张;穿山甲走窜力强,入肝胃搜风通络;升麻升举阳气,可以有效地防止过度调节造成的脑灌注不足。4、反佐肝阳上亢的疾病使用桂枝温通经脉,通阳化气,属于反佐,此反佐除了通阳络外,还有阴中孕阳之意。5、石胆为含水硫酸铜结晶体,本方中使用,在于其煎煮过程中析出铜离子,实验证明,铜离子可以增加本方药效。6、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原料药重量配比松萝IOg,天文草8g,肿节风8g,七叶一枝花6g,木瓜6g,穿山甲8g,升麻6g,桂枝3g,石胆3g。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配比松萝20g,天文草15g,肿节风15g,七叶一枝花IOg,木瓜IOg,穿山甲15g,升麻IOg,桂枝6g,石胆6g。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配比松萝15g,天文草IOg,肿节风IOg,七叶一枝花8g,木瓜8g,穿山甲IOg,升麻8g,桂枝5g,石胆5g。使用时,将本发明中药松萝、天文草、肿节风、七叶一枝花、木瓜、穿山甲、升麻、石胆、桂枝加水煎煮两次,合并滤液,分早晚服用。或制成口服液等剂型使用。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可以有效达到治疗开颅术后头痛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其中研究药物使用为实施例3中的原料药重量配比。I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2008年I月 2011年9月行开颅术后术后并发头痛患者42例,患者均符合开颅术后头痛诊断标准,各病例均营养状况好,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12 71岁,平均39. 52±11. 11岁。疾病分类颅内肿瘤27例,脑外伤4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寰枕畸形3例,蛛网膜囊肿3例,脑血管畸形I例。1. 2 方法。1. 2.1研究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予芬必得口服;实验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中药口服。1. 2. 2安全性评价用药前后均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监测。1. 2. 3统计学分析用SPSS 13. O进行统计分析,P<0. 05表示有显著性意义。2 结果。2.1疗效评价经治疗I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 72% (5/2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00% (13/20),两组比较差异极为明显(Ρ〈(λ 01)。3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4%(14/2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 (18/20),两组比较差异极为明显(Ρ〈(λ 01)。2. 2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本发明治疗开颅术后头痛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松萝10 20份,石香菓8 15份,肿节风8 15份,七叶一枝花6 10份,木瓜6 10 份,穿山甲8 15份,升麻6 10份,桂枝3飞份,石胆3飞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重量配比为 松萝15份,石香菓10份,肿节风10份,七叶一枝花8份,木瓜8份,穿山甲10份,升麻8份, 桂枝5份,石胆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开颅术后头痛的药物,以解决开颅术后头痛的治疗问题。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松萝10~20份,石香葇8~15份,肿节风8~15份,七叶一枝花6~10份,木瓜6~10份,穿山甲8~15份,升麻6~10份,桂枝3~6份,石胆3~6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治疗开颅术后头痛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文档编号A61P25/00GK103006997SQ2012105848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林明剑 申请人:林明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